生態文明重在制度建設

來源:文萃谷 2.36W

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

生態文明重在制度建設

就現階段的中國而言,生態環境正面臨着嚴峻的現實挑戰:一是重工業化與快速城市化疊加的雙重生態壓力。二是市場秩序不規範導致經濟主體行為的生態負外部性。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企業和公民這些經濟主體的自利行為對自然生態環境客體產生了重要影響,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根源。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其根本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在體制形成初期,市場規制和秩序都不規範,企業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在生產商品獲取利潤的同時,卻將生產造成的環境成本轉嫁給社會其他成員,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居民的環保意識淡薄,行為約束不夠也是生態環境惡化的因素之一。在環境面前,公民普遍缺乏自律和公共意識。種種因素交織,經濟主體活動的環境負外部性不斷增強。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就必須直面生態文明建設的嚴峻挑戰,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重在制度建設。一般而言,生態環境作為公共資源,如果沒有嚴格的制度約束,很容易形成“公地悲劇”。多數環境主體願意無償享用公共環境資源,卻無視和不願意承擔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修復成本。從全球範圍講,各國發展經濟的訴求與全球環境惡化的對立日益明顯,氣候異常和全球氣候變暖等生態異常和環境惡化正成為阻礙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從國內來看,經濟高增長的成果與環境代價並存,生態惡化、資源約束越來越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因素。報告對生態文明高度重視,提出了“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理念,描繪了中國未來的生態文明前景,特別指出,要加強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

生態文明重在制度設計。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是以規範和約束個人行為和規範為基礎,制度的基本功能是降低交易費用、減少外部性和抑制人的機會主義行為。生態文明建設也不例外,就通過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正向激勵生態環境保護行為,而抑制生態環境破壞的行為。生態環境制度設計要充分考慮我國生態環境的現狀,從生態的空間載體格局優化、產業結構的調整、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轉變等多方面系統設計,形成包括國土資源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環境保護制度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僅要完善已有的《環境保護-法》,還要出台更加細緻和具體的生態環境考核細則和獎懲辦法,通過對大氣污染防治、水法等的完善,形成系統的生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構建包含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多-維度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並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完善生態補償制度,通過制度規制和約束政府、企業和公民的“經濟人”的環境損害行為,降低生態負外部性。

生態文明贏在制度落實。一是要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以培育節約資源、合理消費、積極保護環境的社會風尚;二是要嚴格執法,持續進行環境評價,對生態退化、環境惡化的地區,要明確環境損害的法律責任,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本着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對造成生態負外部性的經濟主體給予嚴厲的經濟處罰和法律懲處。三是加快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推進電煤等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税費改革,用市場價格機制調節企業的生產行為,使其更多的使用清潔能源,促進循環經濟發展,降低對環境的危害。只有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設計與落實雙重並進,“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才能實現美麗中國的願景。

生態文明重在制度建設 [篇2]

談生態文明,説美麗中國,都離不開一個關鍵詞——“和諧”。從歷史上看,人類社會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文明形態,原始文明的生產形態特點是淳樸,人類完全依賴自然、順應自然,幾乎不會對自然生態系統構成傷害。農業文明的生產形態特點強調勤勉,人類依賴自然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可以靠天吃飯,隨遇而安,能夠影響自然生態環境,但也不會對自然生態體系造成破壞。而工業文明的生產形態特點強調進取,在許多情況下具有掠奪性,這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人們之前完全依賴自然而存在的生產心理,“掠奪”性地改造自然給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自然生態系統無法修復的局面。面對此種危局,我們急需倡導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並以此來糾正不可持續的發展理念,進而保障我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生態文明重在制度建設》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