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學生主動學習的教育策略研究開題會議主持詞

來源:文萃谷 2.39W

一、課題的提出

基於學生主動學習的教育策略研究開題會議主持詞

我校開展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是基於以下一些思考和認識:

(一)教育和學校發展的需求

1.尋求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方法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當今世界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的更新週期越來越短,終身學習能力成為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未來發展中,我們的學生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巨大潛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時代輕車熟路地駕馭知識的本領,從根本上講都取決於學生是否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學會學習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諸多國家都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而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是影響學生能否進行終身學習的關鍵要素。

2.尋求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方法是落實新課標的需要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並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眾所周知:新課改將促進教學策略的重大變化,其中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由傳統的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的轉變。學生將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合作者。

1

在新課改倡導的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這三種學習方式中,自主性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合作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都是建立在自主性學習的基礎上,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落實新課標的重要手段。

3.尋求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方法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農村國中,現有的師資緊缺,部分學科缺少專業教師;現有的學生結構是外地學生佔一半左右,各年級都是兩個班,學校近年來成績逐漸下滑,形勢嚴峻。

(二)現有探索的不足

1.教師們在實際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我們通過研究前的調查發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通過嚴厲的措施和手段營造嚴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嚴肅的氣氛中不敢嘗試新的行動,不敢懷疑權威,不敢有自己的思路,只有10%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提過問題,學生問,學生答的現象幾乎不存在;90%的教師在閲讀材料的佈置,練習作業的佈置及思考的問題等方面統一要求,學生沒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50%的教師不能引導學生利用當前信息化社會的優勢,利用上網,社會調查,查閲圖書資料等方式來自主獲得學習資源。這些數據説明我們的教師很少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和自主學習的環境。

2、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探究的意識比較差

在教師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學習時,學生不會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2

而是由教師不顧實際的強加給學生,有一半的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安排參加到活動中,並不積極主動。有80%以上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時,只是被動地等待教師講解,而不能主動探求知識,尋找答案。只有5%左右的學生有合作的意識,想到要和同學們合作,發揮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而主動參與,親身經歷,交流合作,價值構建是尊重學生生命體驗,構建情智課堂的主要特徵。在學生生命體驗的過程中由於主動性和自主探究的意識差,就會造成不能獲得知識和情感的體驗。

基於以上原因,我校提出並進行本課題的研究,以期站在對學生未來負責的角度,設計出培養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策略,並最終培養學生終身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研究的背景

1、國外自主學習的研究

當前國外的自主學習研究使比較活躍的,可謂異彩紛呈、百花齊放。自主學習理論主要有7個學派,分別為操作主義學派、現象學學派、信息加工學派、社會認知學派、意志學派、言語自我指導學派、建構主義學派。各學派都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都對自主學習做出了系統而深入的探究。除理論研究外,國外在教育實踐中也展開了積極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一些旨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研究。如曼寧的認知性自我指導模式,麥臣鮑姆的言語自我指導訓練程序,日本玉川學園在小原國芳的“全人教育”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改革。

2、國內自主學習的研究

2000年後,在部分中國小開展的實證研究逐漸取得成效。比如江蘇的“洋思中學”所實行的“學案導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以及“堂堂清,日日3

清,週週清”等,這些教學改革都是以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基礎的。山東的杜郎口,江蘇的東廬中學等都在“自主能力培養”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經驗,這些學校的成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已是刻不容緩,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概念的界定

1.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顧名思義是指學生自己主宰的學習,它具有能動性、有效性,相對獨立性。自主學習既可以被看作一種能力,又可以被看成一種學習活動。作為一種能力,自主學習經歷一個從他主到自主的發展過程,並不是放任自流的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離不開教師指導這一外部條件;作為一種學習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也不可能完全遊離於教師的指導之外,學生的自主學習既需要自我意識(好學),內在的學習動機(想學),一定的學習策略(會學),意志控制(堅持學)的內部條件,也需要教師指導的外部條件。

2、策略

策略即對策和謀略,是指主體在一定的活動中為達到某種目標和目的而採取的一系列應對行為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的總和。策略研究的是系統的、整體的應對行為,而不單是某一方面。它要回答並解決的是如何去應對活動中出現的或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3.策略研究的含義

立足於我校的校情,充分利用我校既有的師生資源、財力、物力資 4

源,着眼於學生未來的發展,為探索出一套適合我校實際的,培養國中階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等應對行為而展開的研究。

四、理論依據

1、教育主體自主性發展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現代教育是以現代生產和現代生活方式為基礎,以現代科技和現代文化為背景,堅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以培養自主性發展的個人為目的的教育。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現代教育培養的人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當前,我們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存在着種種弊端,其中之一是在培養人的過程中輕視乃至忽視了教育主體的自主性發展。表現為實行整齊劃一的模式化的教育,只重視知識的`掌握,忽視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個性發展的培養,造成學生被動地學習,動手與實踐能力差,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不強等。自主學習教改實驗以教育主體自主性發展作為教育改革的起點和依據,對現行教育中不合理的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進行根本性改造,力圖實現教育理論和教育觀念的變革。

2、以學習論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

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和學習社會的需要,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產生了根本性變革。變革的重點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以教育主體自主性發展和創新教育為中心來構建現代教育的理論體系,建立以“學會學習”為中心內容的現代教育理論。二是以“學習論”改造現行的“教學論”,建立“學習論”為中心的現代教學觀念。

自主學習要求真正確立學習者主體發展和自主發展的地位,使知識經 5

濟時代的教學理論更加符合學習者學習知識、技能與人格發展的內在規律,教師的所謂“教學”,其真正含義由過去的“教學生知識與技能”變為“教會學生學習”。建立以學習論為中心的現代教學論。三是以學法研究為中心帶動教學法觀念的根本性變革。構建以學法為中心的教學法理論體系,並不斷推進這一教學方法的實踐探索。

3、以理解為核心的學習觀

教師要使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主體,必須確立學習是一個理解、記憶、運用過程的觀念,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一個初步理解、強化記憶、學會應用、加深理解的過程。學習過程的實質和核心在於理解,而不是記憶。確立這樣的學習觀才能使學到的知識更穩固、更靈活,才有可能使知識成為創造力的翅膀。

4、動態的結構化的知識觀

在自主學習中,教師要確立科學的結構化的知識觀,既要重視書本知識的教學,又要注意引導學生對經驗的積累和理論化;學生既要重視學習“是什麼”和“為什麼”的知識,更要重視對“怎麼做”的知識的學習。

5、布魯納的學習觀

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

五、課題研究的原則與方法

1、研究原則

(1)主體性原則。即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觀點,注重學生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6

(2)目標性原則。即始終瞄準尋找培養國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方法的目標進行研究。

(3)民主性原則。即堅持全員參與和師生互動。

(4)應用性原則。即注重方法-論的運用而不是空洞的説教。 (5)實效性原則。即課題研究務求實效,增強成果意識。

2、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

設計若干調查問卷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精神等進行調查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2)文獻研究

查閲國內外有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資料,結合研究過程中學生實際和學科特點,構建一套適合培養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

(3)行動研究

開設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培養方法指導課,系統向學生介紹自主學習能力及培養方法,指導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加以選擇和運用。

(4)課例研究

結合各學科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實踐、大膽開展新課程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並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逐步完善。

六、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構建符合本校實際的、適合培養國中學生

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基本操作樣式。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覺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和堅持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掌握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法,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轉變教師觀念,樹立新的教學質量觀、教學方法觀、學生觀。培養一批具備新的教育理念,能夠熟練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且具備一定教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幹教師,使學校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再上一個台階。

(二)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

1、問題激活策略。注意採用啟發式教學,精心設置問題環境,為學生問題意識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培養提供科學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問題”強加給學生,而應通過啟發式教學,精心設置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自己主動提出問題,並在教師的引導下,去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以問題為中心,巧妙地設疑、激疑和質疑,科學地釋疑、解疑,以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

2、引導探究策略。教師在探究活動中要創設情境,讓學生能有探究的動機與興趣;教師要做好指導者的角色,對於重點的部分,要為學生做好探究環節的鋪墊與引導,讓學生在科學的方法與思想引領下,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教師要加強學生體驗過程的落實,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與發現,讓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展現,從而使學生樂於進行自主合作探究。

3、設置障礙策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不同的障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都能得以提高。不

同層次的學生在突破障礙的過程中,教師及時激勵評價,讓學生在收穫成功的喜悦的同時,樹立“好學”的堅定信念。

4、學案導學策略。充分發揮導學案的導向學習的功效,讓學生在一定的指引下,學會自主學習的套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的自主學習。

5、分組合作策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分組配置,在學生在小組的合作中,收穫各自的進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

6、依託教材策略。理化學科可以依託規定的教輔材料上的預習欄目、知識目標、歸納與總結等環節,強化學生的自主複習意識和方法。

7、自主檢測策略。在自主學習研究策略的落實過程中,及時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在自我成長與發展過程中,對自己形成一定的自我評價的意識,即會以自主檢測的形式對自己的學習加以評價。如自主做一些課外習題,自主測評學習的效果。

七、課題研究步驟

①第一階段: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2012.12---2015.2)

組建課題組,落實人員分工,撰寫研究計劃。

②第二階段:課題申報論證和立項階段(2015.3—2015.3)

進行廣泛的宣傳動員,收集整理資料,彙集成冊。進行理論學習,在專家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詳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向市教科院申報,做好課題開題論證工作。

③第三階段: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2015.3—2015.7)

落實課題的內容和方案,將其用於全體國中教師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從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論,如此反覆。形成有一定價值的操作模式和策略,並對操作策略和所形成的學生能力進行評價。

④第四階段:課題研究的評估階段(2015.9—2015.10)

將各階段的成果整理、彙總,並分析、研究、總結、提煉,收集數據,做好結題驗收工作,寫出研究報告,並提請主管部門進行結題驗收。

八、課題研究的措施

1.在我校國中各班中進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狀調查。

2.收集有關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資料,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學習,加強課題組人員的理論修養和科研水平。

3.課題組定期組織召開討論會,形成會議制度,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共同探討有關問題。

4.定期召開課題階段研究工作總結會。

5.全體課題組成員定期提交相關論文、總結、心得體會

6.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不定期請有關專家作指導,在適當的時候出去學習、交流。

7.將有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理念、方法-論應用於日常的教與學實踐中,找到符合我校實際的能力培養的方法。

8.成立課題組,負責研究工作的設計和組織工作

課題實施分教研組進行,負責人為教研組長,具體實施由本組成員進行。

九、最終成果形式

本課題的最終成果包括:課題研究報告、論文集、教例集、經驗集等。

十、組織領導

組長:潘曉瓶 副組長: 方昕筠 陳永華

組員:包永強 毛健雲 謝建強 周亞嫣

錢鳳君 蔣文娟 薛雅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