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源中學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1.66W

5月9日,我在諸城參加“山東省第二屆中國小課程與教學改進現場研討會”。置身龍源,我感受到了該校藴含的濃厚文化氣息和深厚文化底藴,目睹了龍源教育者對工作的執着與勤勉,收穫的不僅僅是龍源精神,而且還有滿滿的感動,更讓我有着深刻體會的是龍源活力教學以及由活力教學所演繹出來的諸多精彩。

龍源中學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在龍源中學長長的課改長廊上,最吸引我的——活力課堂!課堂怎麼“活”起來?當然還是要以生為本。通過兩天的學習研討,我發現龍源的“活力課堂”與我們聯校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太多異曲同工之處,比較之下,其“活力課堂”在比較成熟的理論指導下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此行也為今後的工作及我校教育發展提供了諸多可借鑑經驗。

一、龍源學校的“四段一評”

研討會上,諸城市教育局重點向我們展示了這一教學模式,四段即:學、研、展、練。學:自主學習階段,以掌握基本知識點,明確重點、難點;研:互助學習階段,合作探究規律方法,形成能力;展:交流展示階段,生生、師生之間智慧碰撞,提升轉化。四個階段循序漸進,並將評價融入到每個環節中,真正的讓教師活了起來,學生活了起來,辦法活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

二、密州路的“讀思議説”四步習作教學

密州路國小將習作教學理論系統化,為教師有效開展習作教學起

到良好的導向作用。在“讀思議説”四步習作教學中,“讀”的環節提倡將閲讀實踐的素材和生活實踐的素材相結合,提煉出寫作中用到的素材;“思”則通過篩選材料、提煉主題、構思結構、安排脈絡方法讓學生選材構思習作;“議”的環節主要是從寫作方法上進行交流與討論,從而提升習作的水平;“説”的環節從説選材立意、説設計提綱、説習作、説賞評四個方面讓學生組織語言展開交流。四步習作教學的有效結合體現了習作讀寫結合,讀思結合、讀説結合的理念,為學生提升習作審題、立意、選材、構思、表達等創設了良好的平台,非常值得引薦。

當然,單從以上兩種教學模式上來説是無法展現龍源學校“活力教學”主題的。學校制定的特色鮮明的“十五六”學習策略和“兩導”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是對“活力教學”的詮釋。聯繫我們學校的課堂教學,相比之下,儘管也有不足之處,打造高效課堂困難重重,有一部分老師對教學細節的處理不到位,生搬教案,比着葫蘆畫瓢的事情常有發生,缺乏創新與探索的熱情與經驗。如對學困生,不能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方法的指導缺失,教育耐心不夠;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枯燥無味,或一味傾向預設,不能以學定教;鞏固練習的內容、形式單一等。如此種種,還需要我們靜下心來,且行且思,及時改進方法,將新課改理念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之中。

龍源中學考察學習心得體會 [篇2]

2012年 11月24日,河包鎮一行60多人,在教管中心鄭主任的帶領下前往大足區龍水鎮實驗中學進行考察學習,一天之行,我們獲得了新的啟迪。

考察團成員與龍水鎮實驗中學的校長進行了交流,詳細瞭解他們取得驕人成績的原因、學校內部管理,特別是學校常規管理方面的經驗和做法。為鄉鎮中國小校長提供了與鄰市學校直接交流、對話的'機會。這次學習考察、組織嚴密,形式活潑,我們邊看邊議,深感受益匪淺,體會良多。

一、開闊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一)有特色的學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學校,但成功的學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學校。

這次我們抱着“踏踏實實學習”的思想深入實地的查看了龍水實驗中學,學校高-瞻遠矚的發展戰略,嚴謹務實的發展步伐,令我們歎為觀止,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加強學校的常規管理,成功打造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教育名牌。極力營造“書香校園”的和諧氛圍,力爭師生做“學習型”、“專業型”、“學者型”的人才,這一舉措也

是卓有成效。這兩所學校無疑都是成功的學校,而且也在成功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響了自己的品牌。

(二)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教育傳統,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園”。

這次考察學校,我們感受到一種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園,“大文化”。這些學校在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重視的不僅是現代化校舍和教育設施的建設,更重要的是獨特校園文化的建設,校園文化和辦學傳統使這些學校處處都有教育功能,時時都有教育機會,這一方面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增添了豐富的內涵,反映出學校“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學校教育工作的層次性、科學性和長效性。具有深厚歷史底藴,充滿人文化精神和科學色彩的校園文化,為培育高素質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當地校園建設特有的風采,學校文化和教育傳統是一所學校多年的積澱,是從學校內部不斷培植的,需要一點一滴的經營和積累。校長要成為學校文化的倡導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恆心、耐心和信心,言行舉止,待人接物,做一個讀書人,文化人;要引導全體師生員工參與建設,通過制定規劃,機構改革,人才流動,考核評價等管理手段來促進和體現學校文化;學校應打造為人才成長的搖籃,出名師,育名生,辦名校。

此次學習考察之行,讓我開闊了眼界的同時,更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三)我校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校地處農村,存在着教育環境相對較差的問題,校園周邊環境和學生的問題較為突出,加上農村條件不夠,給學校的教育管理增加了壓力,硬件設施的相對不完善,活動場地相對狹小,這些都成為制約我校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校園文化氛圍不濃,也是學校領導班子最為關心的頭等大事。

二、啟迪了思維,堅定了信心

觀念更新、角色轉變,從我做起。此次考察使我清楚地意識到,在今天這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想真正實施創新教育,要想真正有所發展,做為校長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轉換:

(一)必須由被動服從型向創新型發展。創新是新時代中國小校長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名校長必須具有強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強烈的成就需要,他就會鋭意進取,敢於衝破妨礙創新的清規戒律,並養成求異思維以及人無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校長自身的事業心和工作動機,也會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二)必須由按部就班的教學管理型向科研型發展。

新時期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教育行為對教育科研的依賴性,因此迫切要求校長增強科研意識,自覺充當科研型校長的角色。

很多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長都是自己主動抓教育科研,抓學校規劃和決策,健全校內教育科研保障和激勵機制,甚至獨立承擔某項科研課題,以營造良好的校園教育科研環境。校長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成為教育科研的內行、專家。由於校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學校往往會出現教師人人蔘與科研、個個承擔課題的可喜局面,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推動了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順利進行。

考察時間很短暫,只有短短的一天,然而與該學校的經驗交流給我們的啟發都是很大的、是長遠的。下一步應該靜下心來,考慮我們怎樣培養人才?怎樣從學生實際出發,為學生的發展進行有效的教育?怎樣從學校實際出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些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這次考察對今後的工作將有一個長期的指導過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