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創新的主要路徑有哪些

來源:文萃谷 7.85K

企業文化只要不斷創新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企業文化創新的主要路徑,希望對你有幫助。

企業文化創新的主要路徑有哪些
  企業文化創新的主要路徑

樹立正確價值導向,培育創新理念核心

企業的價值觀是員工對自己從事科研生產經營活動意義的總看法和總評價,起着導向和決定作用。一是要自始至終與集團發展戰略保持高度的統一,以集團文化建設為宣貫主線,強化全員對集團理念、精神、使命、戰略的認同。二是以實現研究所自主研發能力提升為目標創新文化建設,加強對價值觀的引導和培育,調動和激勵職工創新創造的積極性,促進文化創新與科研活動良性互動。三是不斷挖掘創新文化的內涵,樹立“但凡改進,皆為創新”的文化創新理念,把創新文化建設融入職工教育全過程,通過培訓宣導,標杆示範,互動參與,動員廣大職工開放思維、更新觀念、改進行為。四是把創新文化的理念融入到各個單位的各項活動中去,全面鋪開,使創新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實現創新文化精神理念的不斷凝練和內化。

深化制度文化建設,構建創新基礎平台

制度是創新的保證,創新的載體,要推進企業文化的創新,必須在制度和行為文化層面融入創新思想,構建基礎平台。一是完善制度建設,建立鼓勵創新的配套政策,為創新者提供物質和精神保障。例如,完善創新激勵保障制度,加大創新獎勵力度,激發科研工作者的創造性。二是建立學習交流機制。對內,要發揮研究所資源優勢,做好技術傳承,例如通過“師徒幫帶”、“專家論壇”、“航發文化大講堂”以及報告交流等形式,增加研究所內部科研成果的交流共享;對外,加強與行業內溝通,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追蹤科研前沿信息,拓展每一個科研人員的學習成長空間,激發創新潛能。三是完善科研人員職業道德守則和行為規範,培養改革奮進的時代創新精神,端正科研作風,將創新內化為員工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提升研究所整體形象,突出創新文化氛圍

把創新文化作為推動研究所超常規發展的靈魂,用優秀的企業文化向社會展示研究所成功的管理模式、良好的整體形象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一是從物質文化載體建設入手,精心謀劃、科學構思、抓好研究所文化內涵標識等設計,統籌規劃、搞好辦公區、試驗區、生活區等佈局和建設,形成環境優美、和諧有序的科研環境。二是通過多種物質文化載體,例如電子宣傳屏、OA網絡、微信等,廣泛開展文化宣傳,營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三是打造一系列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例如文化手冊、形象宣傳片等,不僅進行無形“氛圍”的創新,使研究所置身於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之內,同時要重視企業文化內涵中有形的物質文化的創新,使新的文化因子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現,以促進軟環境、無形氛圍的生成與發展。

完善人才培育機制,提升保障創新動力

人是文化創新的主體,任何一種先進的文化都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並最終作用於人。研究所要實現創新發展,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一是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激勵、寬容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和發展機制,工作中我們即要關注科研任務的完成,又要注重員工能力的持續提升和個人價值的實現。二是大力培育科研創新團隊。培樹典型,發揮典型引路的作用,引導創新型人才自覺培養有理想、有責任感、有團隊精神、善於合作的精神品質,鼓勵他們大膽探索、不怕失敗。三是加大對創新的舉薦和扶持力度,尊重員工創造和成長需要,尊重創新創造的價值,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

  企業文化創新的實施策略

(一)企業文化創新的時機

國內大量的企業文化實證研究表明,當企業遇到以下情況時,可視為開展企業文化創新的時機:當企業的產權結構發生重大變革時,企業不能再沿襲原來的價值理念,應適時創新變革與企業產權機制相一致的企業文化;當企業發展戰略發生重大轉移時,如從單一產業向多元產業轉移,為了適應這種轉移,企業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文化;當企業實施“二次創業”計劃時,為了求得新的發展,就要啟動新的企業文化戰略,以實現企業質的轉變;當企業高層人事發生重大變動時,新的企業領導者對企業文化有新的思考,這就需要對企業文化進行新的定位;當企業從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時,為了適應國際化、全球化的要求,必須對現有的企業文化進行創新;當企業從壟斷經營走向市場競爭時,在市場競爭條件下,以前形成的行業壟斷被打破,這時就需要改變原有的企業文化狀態,塑造新的企業文化;當企業處於停滯狀態需要突破時,此時重塑企業文化會起到強大的提振作用;當企業管理失效、矛盾叢生時,如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機構臃腫、職責不清、管理混亂時,就必須大力推進企業文化的創新,用新文化為企業注入新的生機。

(二)企業文化的診斷與評估

在準備實施企業文化創新之前,需要先回答以下三個問題:一是企業當前的組織狀況如何,企業以及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如何。二是如果按照我們的期望進行企業文化的創新與變革,將來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功。三是目前的企業文化距離未來的成功有多大的差距。對企業文化進行診斷與評估,可以對這些問題做出實證性的解答。企業文化診斷與評估方法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定性分析,收集屬於定性方面的信息和資料,推出一個定性結果。二是定量分析,將企業文化中的一些關鍵因素進行量化評估,設計適當的量化指標,方便資料的集合和總結,能夠幫助我們較為清晰地認識和了解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創新的實施者要對企業的願景、發展戰略、核心價值觀、組織結構、人力資源、經營管理、科研生產等方面進行診斷,通過現場交流、深度座談、資料調查、問卷調查或診斷模型等方式,從文化的視角揭示企業運營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內在原因,找到企業自我評價與供應商、消費者等利益相關者評價有所差異的原因,為科學開展企業文化創新工作奠定基礎。

(三)企業領導者是企業文化創新的領頭人

企業文化屬於強勢文化,這種強勢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業領導者的深刻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企業文化是一種綜合反映企業領導者責任感、事業心、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的文化形式。要進行文化創新,企業領導者首先要積極轉變自身觀念,全面、深入地理解企業文化,並對企業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文化建設現狀有清醒深刻的認識,同時還要具備強烈的創新精神,為企業文化創新創造良好條件。其次,還要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全體員工灌輸企業的價值觀念。企業領導者應兼具設計師與牧師的雙重身份,一方面要不斷完善企業組織結構使其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還要通過“佈道”引導全體員工接受企業文化,樹立文化創新觀念,促使全員將自身價值的實現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由此可見,企業領導者在企業文化創新中起着關鍵性作用,其經營管理理念直接決定着企業文化創新的實效。總之,企業的領導者是企業文化創新的領頭人,只有企業領導者首先轉變觀念,認識到文化創新的重要性,才能有效進行文化創新。

(四)企業文化創新的內容

企業文化是一個活的生態系統,它具有自己的層次,具有自己內在的上下游關係。企業文化有這樣一個內部循環過程,在形成完整的、有層次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之後,這個理念體系又接着對企業的經營策略、管理制度、激勵機制的制定與形成進行指導,而這種管理實踐活動必將對員工的行為形成指導與約束;反過來,企業的經營實踐與員工的行為又會為文化理念體系在不同經營環境條件下的變革提供依據。這個循環就形成了企業文化的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過程。基於此,企業文化創新的路徑選擇應按照企業文化的結構層次,由內向外實施。

1.企業精神文化的創新。

企業精神文化的創新主要包括企業的願景、價值觀和企業道德。企業的願景是存在於員工心目中的美好景象,是所有員工對企業未來的一種設想和期望,明確的願景能夠告訴員工應該朝着什麼方向努力,從而激發出內在的動力。願景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企業外部的政策、體制、環境、競爭對手等因素髮生變化時,就需要調整企業的願景。建立企業願景的方法有多種,比如互動提煉法,面向全員徵集企業願景,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覆醖釀,不斷從互動討論中充實和提煉企業願景;目標論證法,根據競爭對手情況、行業發展情況和企業自身實際,制定企業的發展目標,對發展目標進行歸納和提煉得出願景。願景要被全體員工認可,成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企業才有明確的方向和發展的動力。

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全體員工共同認可和遵守的、指導企業生產經營實踐活動獲得成功的共同信念。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對企業及其員工的思想和行為起支配作用,同時也滲透於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價值觀的創新和發展不能憑空實現,也不是單純精神力量的產物,而是時代精神與企業經營管理實踐緊密結合的產物。因此,要創新和發展企業價值觀,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充分尊重企業歷史和企業文化現狀,在對企業原有文化中的優秀文化成分發展改造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賦予企業價值觀以新的豐富內涵。二是要與時俱進,企業價值觀的創新要符合我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三是要在借鑑的基礎上實現超越,努力建設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價值觀體系。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要實現超越發展必須要重視建立學習型組織,不斷學習和借鑑其他先進企業的管理思想和價值觀。企業管理者可以把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理念拿來參考,通過吸收和借鑑結合自身實際,抓住機遇勇於超越,形成獨具特色的價值觀念體系。四是要有企業領導者的支持和參與,企業領導者要以身體力行的示範作用向全體員工傳達新的企業價值觀,保證價值觀創新的順利進行。五是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價值觀創新。員工是企業文化創新的主體,要讓員工充分了解價值觀創新的目的和意義,取得員工的理解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最終實現員工從認同到自覺踐行的目的。六是要培育創新精神。縱觀世界上的成功企業,無一例外將創新精神作為企業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企業管理者應堅持不懈地倡導創新精神,積極開展創新精神教育,通過典型事例引導和鼓勵員工增強創新意識,要勇於探索、敢於嘗試,容忍失敗,以屢敗屢戰的決心和勇氣開展創新活動,使創新精神成為企業及其員工的內在素質。

企業文化的道德建設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四個方面。加強社會公德要求員工熱心幫助他人,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共建良好的社會環境;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求員工履職盡責,在工作中不謀求私利,不損公肥私;家庭美德教育要求員工愛家顧家,追求和諧美滿的家庭生活;個人品德教育要求員工加強個人品德修養,企業要樹立道德模範,以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蹟感染人、鼓舞人、激勵人。企業道德的創新,實質上是通過提升員工的思想覺悟,實現員工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的統一。

2.企業制度文化的創新。

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有效保證企業文化理念在企業中得到貫徹和執行,規範着員工的行為。企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部分。企業領導體制是企業領導方式和領導結構的總稱,它不僅影響企業組織機構的設置,還制約着企業的管理水平,是制度文化的核心。企業組織機構是為了實現企業目標而建立的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及其相互關係,企業組織機構是否適應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對企業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經營管理者制定的、帶有強制性要求的規定或條例,是企業開展正常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保證,同時對員工的個體行為起到約束作用。隨着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條件的變化,原有的規章制度可能已不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這時就需要對規章制度進行重新完善。在進行制度文化建設時,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要對原有的規章制度進行梳理,對不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加以廢除,建立順應市場經濟要求、符合時代精神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二是要制定一套企業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要以企業員工共同認可的企業價值觀體系為基礎,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充分體現員工共同的行為方式和特徵。三是要建立運轉有序的機制,保證建立的規章制度能夠得到順利實施。

3.企業行為文化的創新。

企業行為文化是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活動和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過程中產生的文化現象,主要包括企業領導者的行為和企業員工的行為兩部分。企業領導者處在組織的最頂端,在企業大政方針的制定、經營決策和運營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的品性、思想觀念和經營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企業文化的走向。因此,企業領導者行為的創新是企業行為文化創新的基礎。企業領導者通過謀劃、決策、領導和組織等活動對企業進行經營管理,這些人員的素質不同,上述管理活動的效率和效果也存在差異。創新不是一種盲目行為,而是一種對自身判斷和決策充滿自信的行為。這種自信來源於其自身所具備的知識結構,也來源於長期工作經驗的積累。人的知識結構會對其判斷和決策能力產生影響,而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只有不斷從書本和實踐中學習,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才能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始終處於尋求變化、適應變化的狀態,才會更加自信。而自信心提升進取心,進取心有助於激發人的創新行為。因此,在學習中獲取知識、培養較強學習能力是培育和發展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企業在學習型組織建設中,要採用培訓等方式不斷提升企業領導者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為培育創新型的企業高層管理團隊打下堅實的基礎。

企業員工的行為體現了企業整體精神風貌和進步程度,在以企業價值觀為指導,用制度規範約束企業員工的基礎上,還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人的主體價值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人才是構成企業競爭力的根本要素,也是知識經濟時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構建以人為本的新的管理模式,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的價值,重視人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注重培育企業員工的創新精神、自主精神和主人翁責任感,從根本上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發展的共贏。同時,通過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使員工圍繞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實現自我管理和自主創新,對於增強企業的創新動力、形成濃厚的企業文化創新氛圍,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4.企業物質文化的創新。

企業物質文化是企業文化最直觀的表現層次,主要指企業的產品、企業的形象、企業的基礎設施和技術設備等。企業的產品是指企業提供的能夠滿足客户某種需求的任何有形產品和無形服務。企業的形象是企業展示給客户的外在感覺,是客户在與企業接觸中最先感受到的部分,包括企業名稱、產品包裝、企業建築結構、企業員工的辦公環境等等。企業的基礎設施主要指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各種物質設施和職工的生活娛樂設施等,它是企業的硬件條件。技術設備是企業形成物質文化的重要保證,企業技術設備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在企業物質文化創新過程中,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要全面調查市場需求,深入分析市場環境,確保創新後的產品定位的準確性,服務的創新要凸顯人性化,用優質的服務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二是企業形象的創新。企業形象的創新包括企業品牌形象、領導形象、員工形象、企業環境等方面,它是企業精神文化創新的內在要求。形象創新是企業最容易着力改進的部分,阻力比較小,容易貫徹實施,見到實效。三是企業技術設備的創新。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已有的技術設備會逐漸滯後於時代發展的要求,這時就要善於運用新技術、引進新設備,生產出技術含量更高的新產品來滿足客户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

(五)企業文化創新機制的建立

要進行企業文化創新,必須建立企業文化的創新機制,形成有利於文化創新的氛圍和環境,具體應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企業文化的評估反饋機制。將項目管理模式引入企業文化創新實踐,按照PDCA(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循環機理,科學規範企業文化建設的每個環節。要定期召開文化建設推進會,當一個循環結束後,要對文化建設的效果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及時反饋給企業主要領導,對影響文化建設的`因素持續跟蹤改進,通過控制文化建設的實施過程來檢驗企業文化對企業戰略的支撐,推動企業文化生態系不斷創新、不斷完善。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企業文化的激勵機制。要採取有效的物質激勵,建立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戰略薪酬體系,充分考慮薪酬制度的內部協調性、市場競爭性和薪酬結構的合理性,以提高薪酬的競爭力。要採取有效的精神激勵,通過滿足員工的情感需要,關注員工的精神訴求,讓員工感到自豪和滿足,將個人價值觀融入企業價值觀。同時,要加強對企業文化創新人員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免損害其積極性。企業文化創新人員的合法權益除了要獲得法律保護之外,還應給予一定的經濟回報,並使其受到企業全體員工的尊重和認可。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企業文化的傳播機制。在繼續發揮企業的文化期刊、文化展板、文化標語、文化宣傳片等傳統宣傳載體作用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強大作用,如企業互聯網站、企業微博、企業微信公眾號等,建立完善的文化傳播機制。要加強與外部新聞傳媒和高校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宣講企業的文化故事,宣傳企業品牌,擴大企業的知名度,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另外,還可與出版機構合作,通過著書立説等形式提升企業品牌的文化品位,進一步豐富企業文化的內涵,為企業文化創新創造良好的條件。

  企業文化創新的原則

(一)現代性原則

在現代企業中,企業文化創新必須具有全球化的現代視野,創新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不是對各種文化的簡單拼接,也並不否定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而是以開放的姿態將外來的文化要素納入自己新的文化框架之中。這些外來的文化要素也要進行變革,使其適應企業的具體實際,並實現企業需要的意義和功能。

(二)多樣性原則

企業文化作為社會大文化體系下的一種亞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建設是一致的。在不同社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下,企業文化也會面臨衝突與矛盾。企業文化創新絕不意味着一種文化可以“同化”所有其他文化,也不意味着所有不同的文化放棄自身特點融合成某種統一的文化。企業文化創新強調各種文化的平等交流,強調要以開放的姿態,更多地關注多種異質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最終形成多樣性的文化系統。

(三)本土化原則

全球化經濟時代的來臨,給企業文化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文化語境,但是在這個語境中,由於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可能造成民族文化價值觀的迷茫和失落。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經久不衰、熠熠生輝,在這筆豐厚的文化資源中,飽含着很多激勵企業去奮鬥、去拼搏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基礎。企業文化創新不僅是開放的、兼收幷蓄的,更要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主體性,這樣才能在歷史的舞台上走得更好、更久遠。

(四)秩序性原則

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過程中,由於文化力量上的強勢與弱勢、傳播技術上的先進與落後的差異,導致了不同文化關係中存在的支配與被支配、控制與被控制的不對等關係。企業在進行文化創新過程中,對這種關係應進行控制和利用,而不是被動接受,這是企業文化創新的一大原則。

(五)特色化原則

企業文化彰顯企業的個性,企業文化創新就是要不斷挖掘和建立自身優勢和特色的文化。例如海爾集團的“創新文化”,海爾把創新作為海爾文化的靈魂,創新也是海爾持續發展的動力。再如華為集團的“狼文化”,將狼的“嗜血、耐寒、結羣”這三種特性作為華為文化的DNA,強調華為人對市場信息的敏感性、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在文化創新過程中,要不斷髮現企業的特色文化,強化特色、利用特色,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