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全國國小數學名師大講堂高級研修班心得

來源:文萃谷 1.41W

感悟一:理念——先練後講,變接受為自主(感悟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

參加全國國小數學名師大講堂高級研修班心得

邱學華老師所倡導的“先試後導”與“先練後講”立足於“三為主”(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練習為主),重視“七個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指導作用、課本的示範作用、舊知識的遷移作用、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師生多向的情意作用、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培養“三種精神”(嘗試精神、探索精神、創新精神)。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接受現成知識的被動性,讓學生在嘗試中主動探索,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與大膽創新的機會和空間。

聆聽邱學華嘗試教學理念的講座,我明白了“嘗試教學法”不只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育理念,它的教育學原理是學生在教學中佔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變接受學習為自主學習,在嘗試中獲得成功,在嘗試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我一直提倡以學生為主,可是隻是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變化,例如:小組合作、同桌交流。實則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其實永遠處於被動狀態。我的模式是先講後練,先講後練學生根本就沒法主動,所以老師只能領着學生跟着教案走。還是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嘗試教學法”(操作模式:準備練習——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第二次嘗試練習。)是先練後講,學生先練時必定遇到困難,所以他會自主學習課

本,在課本中尋找線索,然後會主動請教別人,當還是存在一定的困惑時,教師在進行點撥難點,這樣學生就被推到主動位置上,通過自己來體驗學習,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我們就做到課課清、堂堂清。所以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就將減輕,課外做預習、做明天講課的內容,我們教師就可以將精力放在難點和學困生身上,這樣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教學方法嗎?此轉變能讓孩子真的可以動起來、課堂活起來,真正成為自主的課堂,高效的課堂。

感悟二:課堂——真心與學生做朋友(感悟吳正憲老師的課堂) “課伊始,趣已生;課繼續,情更深;課已完,意未盡。”這是吳正憲老師教學“商不變性質”一課的真實寫照。“猴子分桃”的故事,情趣高而寓意深,吳老師巧妙地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數學規律變為有趣而貼近兒童生活的.故事情節,從而使他們始終在愉悦、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

吳老師的課堂,是一個師生真誠交流的驛站。她的思想,她的語言,充溢着詩意,藴含着哲理,又顯得那麼神奇,激起無數美妙的漣漪!回味吳老師的課堂,簡約的形式,實用的手段、順暢的環節,恰到好處的提問、適時的辯論、不失時機的激發衝突,一切是那麼自然、真實、簡單。正是這種平實中的豐富,平凡中的深刻,平淡中的驚喜,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了思維,激發了智慧,完善了人格。置身於這樣的課堂中,會感到生命的湧動和成長。

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是這節課的一大特色。教是為了學服務的,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潛在的,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

顯性的。吳老師不斷地為學生創設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在探究“商不變性質”的奧妙時,她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和討論,這裏既有組內的合作,又有組間的競爭。在讓學生辨析“被除數與除數之間的變化”時,又一次激起爭辯的高-潮。爭辯是思維最好的觸媒。隨着波瀾迭起的教學設計,全體學生自始至終主動地積極參與了學習過程,通過探索、交流、發現、辨析、整合,大家終於獲得了共識。誠然,課堂是生命交流的驛站,是思維碰撞的舞台。在這節課中,知識的獲得是學生思維碰撞的結果,是學生智慧的結晶。

確實,特級教師的高明之處不僅在於追求課堂教學的完美,而在於他們的教學細節、教學智慧,在於對課堂改革理念的詮釋與實踐。正如吳老師説的:“去掉浮躁捨去功利,靜下心來,用心做一個真正讀懂孩子的老師。去尋找被長大的人們漸漸遺忘的童趣,去發現雖然粗糙但卻可貴的兒童思想萌芽,去傾聽學生原生態卻充滿生機的智慧心聲,去體驗學生創造的精彩與成長中的挫折,去分享學生克服困難後的喜悦與成功的自信。讓我們留住那顆童年的心,找回那段童年的夢,燃起那段童年的情,用心靜靜的守護着教育的真諦”。吳老師的這種精神、這種追求、這種境界、這種責任值得我好好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