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學工作總結6篇

來源:文萃谷 7.52K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實驗教學工作總結6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驗教學工作總結6篇

實驗教學工作總結 篇1

《夜晚的實驗》講述了科學家從蝙蝠飛行的現象上發現了超聲波,進而用這個科學成果造福人類的事實。在教學中,我抓住“好奇”“奇怪”“猜想”這些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語言文字,感受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飛行現象上發現超聲波的,並從中學習科學家留心觀察,勤于思考,潛心研究,孜孜以求造福人類的精神。

本課教學主要圍繞一個問題展開——斯帕拉捷共做了幾次實驗?分別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交流。這樣的文章,語言平實,學生一讀就懂,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點上還是比較難找的;同時它又是一篇有着科學性的文章,如果上不好,就會使語文課走樣,成為科學課。那麼這篇課文如何來教?就是在人文性上下工夫,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個問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歎句,體會斯帕拉捷終於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祕密的無比喜悦激動的心情。

整堂課我都以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為主。前一部分教學,瞭解實驗經過,通過讓學生自學及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完成實驗表格的內容。這個過程,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學會填寫表格語言要簡潔明瞭,才能讓人一目瞭然。因課文條理清晰,班內學生都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複述課文這個環節,讓學生結合表格進行講述,又訓練了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最後結尾部分的教學,我沒有讓學生直接説出斯帕拉捷這個人物身上存在哪些精神,而是讓學生談談學習了這篇課文後的收穫。學生在“暢談自己的收穫體會”時,都能聯繫課文內容進行述説,既鞏固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激發了對斯帕拉捷的崇敬之情,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

實驗教學工作總結 篇2

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規範實驗課的教學管理,特對實驗課的成績評定做如下規定:

一、學生實驗課成績以平時實驗成績為主,以百分制記分,包括實驗習慣(10分)、實驗操作(20分)、實驗報告(30分)、實驗考試(40分)。

二、實驗習慣成績見《實驗習慣成績評定辦法》

三、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成績見《實驗平時成績評定方法》

四、實驗考試可分為筆試、口試、實際操作等形式,但實際操作應占實驗考試成績的70%以上。

1.筆試考核應包括對實驗內容的理解、實驗項目的依據、實驗現象的分析及實驗數據的處理。實驗課筆試考試成績可直接根據卷面成績確定,與理論課考試相同。

2.口試主要針對教學認知方面。口試的評分參照操作考試的評分辦法,但應注意到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隨機應變能力,結合動手、動口綜合給出成績。

3.實驗操作考核主要是對基本技能的測試。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能熟練地完成考試提

綱中的全部內容者評為優秀(90-100分);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完成考試提綱中的全部內容,但不熟練,偶爾有錯能及時糾正者評為良好(70-89分);在規定的時間內基本上能完成考試提綱中的全部內容,但需要主考給予提示者評為及格(60-69分);主考給予提示後仍無法進行者評為不及格(60分以下)。

五、實驗課成績的有關原始記錄和考核材料應按要求整理歸檔,並作為年終考核的依據。

六、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實驗教學工作總結 篇3

為推動導學教學模式向縱深的發展方向,探索有效課堂。本學期我校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揮主體地位的同時,積極探索多渠道推動導學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與方法。

一、做好導學指導,讓學生真學。

如何讓學生髮揮有效預習,做到會預習。開學初學校要求任課教師注重指導學生建立預習本。即:數學學科要在預習本上寫出自己回家預習後,自選課後三道題並做出答案,創編一道題並作答;語文學科要求學生在預習本上寫出字、詞和對的分段、段意、主要內容等。並要求學生能結合自己讀書感悟,做好批註。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預習有難度。但是,我們經常開家長會和家長取得溝通,讓家長幫助學生做好預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學生能夠逐漸建立一個有效的預習本,上課的時候能夠結合預習本和師生進行交流彙報。課堂上能夠結合預習本進行彙報預習收穫和困惑。充分發揮學生預習效應,構建了有效課堂。

二、做好多元評價,讓學生真思。

現代心理學認為,主體參與性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原始性機制。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才能讓學生分享應有的教學權利,承擔應有的教學任務。而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而不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有意識、有興趣、有責任去參與教學活動。評價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機制,通過教師的評價語言,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成功的喜悦,心情的舒暢,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有個正確的自我評價。現代教學論和評價論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其實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隱、或大或小的評價活動基礎上展開的。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髮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機制。

為此,我校在開學初就要求任課教師嘗試課堂評價語言的運用。如:教師在學生彙報預習後評價語言“你是一個會預習的學生”、“你的預習方法值得大家學習”、“你在預習中能夠發現問題並能夠提出問題後進行解決問題,你真棒!”等等。評價語言如何運用適時,我們探究要做到及時點撥、恰如其分。

又如:二年級譚剛老師在語文課上,當他發現有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時,有的同學回家預習很充分,朗讀特別有感情。他就及時評價説:“我們要向王雨涵學習,回家能把課文不但讀熟而且有感情。剛才寫生字我們也看到了,他寫的生字都寫對了。説明他回家預習認真。”

總之,學校要求教師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評價。讓學生之間互相看到優點和不足,互相長進。教師和學生的評價語言要富有激勵性。這樣教學才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形成靈活開放的有效課堂。

三、做好綜合性學習指導,讓學生真練。

結合我校的語文學科的校本課程,我們構建的是基於課標理念下的大語文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學教材成為我校課外閲讀的最好讀本。讓學生不但掌握了課外閲讀的方法,還學會了知識。尤其是學校要求教師把課內外閲讀有機整合。做到聽説讀寫一併重。

如: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閲讀理解一年級的陳鵬西同學自編的兒歌《文明歌》——太陽照,鳥兒叫。我開開心心去學校,見到老師問打隊禮,見到同學問聲好;二年級的楊皓楠同學改寫的詩《宋詞卜算子》——我住鄉下,娘住城裏。日日思娘不見娘,共飲龍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愛何時矣。但願娘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三年級的郭佳樂同學自編童謠《讀書好》——課間遊戲要參加,鍛鍊身體為國家。課外好書要多讀,説起話來底氣足,讀出萬卷書,才行萬里路。對於四至六年級的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閲讀理解進行續寫、仿寫、改寫以及對主人公的評價等結合《課標》進行拓展訓練內容。有效提升讀寫結合的能力。

本學期我們還在每層樓的牆壁上設置“讀書手抄報”、“小練筆手抄報”欄目。讓學生欣賞自己的讀書成長、同伴互相評價促進發展的做法,得到師生的喜愛和家長的贊同與支持。

四、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1、在預習興趣方面,低年級由於留守兒童多,家長作用發揮不及時,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

2、在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方面要探究大面積提高策略。做到讀中感悟,以讀促學、以讀促教。

3、學校在通過活動促進教師實驗熱情方面要加強。下學期要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激發教師的實驗熱情和探索興趣。把導學教學模式向縱深發展方向探索,構建有效課堂。

總之,本學期在廣大實驗教師和校領導的積極探索中,收穫了導學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的欣喜。學生的預習興趣和有效性體現的很明顯。真正做到減負增效;在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方面也有了顯著的成效。下學期我們將在反思和嘗試中繼續探索此教學模式的有效性。

實驗教學工作總結 篇4

一、加強組織領導 完善規章制度

學校黨支部和行政對實驗教學工作非常重視,為了強化這項工作,專門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校長和教務主任為副組長,實驗教學專幹為成員的實驗教學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位,既有統一領導,又有具體責任,各抓一口,專人專責,使我校的實驗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領導小組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和上級對實驗教學的要求,制定了切合實際的工作制度及實施細則,加強了實驗教師的管理,進一步落實了實驗教師待遇,保障了實驗教師隊伍的穩定。

二、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

根據教委文件精神,中國小實驗室工作必須有一支素質高、相對穩定的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隊伍作保證的要求,為使我校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更好的掌握中國小實驗教學方法、教學理論、熟練掌握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維修技術和管理制度,提高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學校利用假期和週末,分批對我校3名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進行各級培訓和上崗培訓。緩解我校實驗教師人數少,任務重的矛盾,確保一室一人,本學期進一步增強了我校實驗教師隊伍的力量,為實驗教學的開展提供師資保障。

三、加強實驗室建設 實驗室的配套設施建設儀器配備

學校十分重視實驗教學硬件設施建設,在上級支持下,本學期我校使原有的實驗室、保管室、準備室渾然連成一體,大大地方便的實驗教學,提高了實驗教師的工作效益。

在配套設施方面,學校自籌經費,購置了消防設施,通風備用換氣扇,對壞的裝置進行了檢修,學校自籌經費,更新了一批儀器及耗材,先後共採購了一些設備,同時不斷的補充器材等實驗教學儀器藥品。保證了實驗教學所需的儀器及藥品。我校實驗室的儀器藥品品種配備均超過80%,數量配備超過配備標準,能保證我校實驗教學之需。

四、加強師生實驗技能訓練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按照學校的實驗教學工作計劃,實驗教師必須加強演示實驗的教學和學生分組實驗的教學,以及實驗室的規範化管理,為加強教師的技能訓練,學校把教師技能作為對實驗教師的重要考核目標之一。各實驗小組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對所有演示和分組實驗人人過關,逐一考核,互相聽課,互相評課,互相提高的方法以及通過實驗教學研究,對大家都覺得有拿不準的進行相互探討,甚至請教專家等,達到共同鑽研,整體提高的目的。在科學化、準確化、規範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學生實驗方面,要求每個學生應做實驗人人會做,操作正確,瞭解實驗原理,能分析實驗結論,對較難理解的實驗,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使學生在操作技能方面有了較大的改觀。

經過全體實驗教師的共同努力,本學期我校共完成物理:演示實驗95%,學生分組實驗23個,補做實驗6個,超過按教學進度及教材要求的100%。

化學共完成教師演示實驗98%,學生分組實驗21個,超過按教學進度及教材要求實驗的90%。

生物共完成教師演示實驗90%,學生分組實驗18個,超過按教學進度及教材要求實驗的90%。

五、加強自制教具製作 補充實驗教學

為了更好地開展演示實驗,廣大實驗教師利用週末,改進或製作了一批很有實用價值的教具,本期我校實驗教師共製作教具14件,使我校自制教具達50件,經過認真篩選,認為確有使用價值,且整潔、美觀的保留了16件,有3件在縣教育局組織的自制教具評比中獲獎。

六、加強實驗室管理 提高儀器的完好率

依照對實驗技術人員的管理要求,實驗技術人員加強了對實驗室及保管室的管理。要求真正做到對儀器等的四懂三熟悉。

實驗保管室的儀器藥品帳、冊、卡、物清楚,保管規範,按照方便、實用的原則擺放整齊,進出有帳,維護較好,各室儀器完好率均達95%。

七、加強實驗室的開放 提高學生自主實驗能力和科技活動能力

實驗室開放,充分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各實驗室均在每天下午5:306:30,週六全天,週日全天向學生開放。在實驗室開放期間,學生練習補做,自主實驗共12個,600餘人參與,達到實驗室開放的目的。

科技活動是學生將課本知識用於生活實踐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學生自主探索創新的手段。本學期來,我校共組織各級各科課外科技活動8個,參加人數達300餘人次。在科技活動過程中,學生體驗了科技活動的樂趣,提高了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增添了自然科學的感性認識,在實踐中開發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八、存在的問題

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的.開展下一步的工作,在本期實驗教學工作中,為今後的實驗教學工作提供了可借鑑的思路,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1、實驗室面積偏小,不便學生操作;

2、科技活動範圍小,涉及的項目不多,且深度也不夠;

3、實驗室開放效果不很明顯;

4、多媒體實驗教學不夠理想。

以上問題都需要在今後的實驗教學工作中不斷加以完善和改進。

實驗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本次教學中我首先使學生走近文本,充分感知文本的語言文字,讓揉碎了又摶整了的文本以比較客體的整體“進駐”學生的感知領域。這個階段,不是一味的讀就可以達成的,要化“呆讀”為“巧讀”。本文教者圍繞蝙蝠的飛行特點領着學生一遍遍地讀課文,先是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蝙蝠飛行靈巧的詞語,再讓學生找出描寫蝙蝠在哪些情況下飛行靈巧的句子,又讓學生找出描寫蝙蝠在哪些情況下飛行笨拙的語句??這三番五次的找,學生起碼就得把課文讀上兩三遍。而且,這種讀,絕不是小和尚唸經,而是帶着問題讀,帶着探究目的讀,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讀,是多角度觀照文本的讀,是學生自主自為的讀。這樣的讀,不僅會讀懂課文,還會讀出感受。讀出如學生所説“很多東西不是靠猜測就行的。必須多研究、多實驗。”這樣的感悟是不奇怪的。當然,這個階段的問題是淺表性的,深入探究有待第二環節的學習。

接着,帶學生深入感悟文本的語言與思想。本文比較淺顯,層次也很清晰,因此,教者教的思路也極為簡潔,明晰,就循着作者的思路展開了教學。關鍵是讓學生在深入閲讀中,感知斯帕拉捷歷次實驗的目的、方式、結果和結論,以及他的思維活動和實驗的調整情況,通過感情朗讀體驗斯帕拉捷在實驗中的情感變化,從而感悟斯帕拉捷那認真觀察、善於思考、大膽實驗的可貴品質。

實驗教學工作總結 篇6

《夜晚的實驗》講述了科學家從蝙蝠飛行的現象上發現了超聲波,而用這個科學成果造福人類的事實。按通常做法,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飛行現象上發現超聲波的,並從中學習科家留心觀察,勤于思考,潛心研究,造福人類的精神。像這樣的課文很容易成自然科學課,或用來了解科學知識、掌握實驗方法。那麼,對於這篇課文該如何進行憑藉語文材料教學生生成與語文發展有關的智慧。即在語文學習,讓學生對語文具有一種敏感,能思索、體味、探究語言文字內容與形式所載的有利於語文發展的信息,從而建構與生成出屬於自己的知識經驗呢?在學中,我除了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反覆閲讀、理解課文內容;抓關鍵詞句,導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語言文字,感受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精神。還為學在該階段的語文學習發展需要,講一些有關寫作方法的知識與技巧,如課文3自然段:斯帕拉捷原來總以為蝙蝠在夜晚輕巧自如地飛翔,一定長着一雙別敏鋭的眼睛。可當斯帕拉捷做完蝙蝠矇眼的實驗後,斯帕拉捷又產生了疑:“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憑什麼愛辨別前方的物體,捕捉靈活飛蛾呢?”這句話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承上啟下的作用)“於是” 斯帕捷又進行了第二次堵鼻的實驗。“於是”在這裏起了轉折的作用。又如:在完第二段時,讓學生把四次的實驗進行比較,“與第一次相比,後來三次實的情況是怎樣簡明扼要地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通過學生的討論交,使學生掌握一些寫作的方法和技巧。這樣的語文教學才能讓學生學到語文應該學到的東西。針對這樣的環節,匡教研提出:像這樣的學生的質疑比較淺顯,沒有深度。有的問題學生已知答案,根本不需質疑。因為老師安排了質疑,所以學生只能這樣問不成問題的問題。這樣的學習則是假學習,學生處於被動。怎樣才能使學生真學習呢?教師課的開始可以這樣安排:同學們課前預習課文有哪些收穫,請交流交流。這時候學生就會交流一些已經學會的內容,同時提出自己的真問題。這種情況下,因學施教,也體現真教。另外這節課中,我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一篇文章怎麼上出語文味呢?其實,在安排學生講述斯帕拉捷做試驗的過程時,教師應該適時地點撥指導,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趨完整生動。在講述的過程中,學生要能夠將科學家做實驗過程中的疑問、分析、思考的過程説出來。另外,課堂上創設情景,讓學生轉化角色變成斯帕拉捷到各地演講。這一環節可以將學生單一的演講變成生生之間的互動。而且演講的方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先對話,再演講;還可以在演講的過程中與演講對象對話。這樣學生就可以將文本語言真正內化。這樣語言訓練的目標就多元化了。

教學主要圍繞一個問題展開——斯帕拉捷共做了幾次實驗?分別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交流。這樣的文章,語言平實,學生一讀就懂,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點上還是比較難找的;同時它又是一篇有着科學性的文章,如果上不好,就會使語文課走樣,成為科學課。那麼這篇課文如何來教?就是在人文性上下工夫,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個問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歎句,體會斯帕拉捷終於揭

開蝙蝠夜間飛行祕密的無比喜悦激動的心情。課後有一個基本要求是複述課文,在體會的基礎上,能夠按照“設疑——假設——實驗——結果——再反思的順序説一説,重組文章的結構。這樣一來,雖然打亂了文章的結構,缺少了幾分文學性,但是對於闡述實驗過程,能夠讓學生清晰的瞭解課文內容,對於訓練學生語言還是有幫助的。

《夜晚的實驗》教後記

《夜晚的實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講述了科學家斯帕拉捷從蝙蝠飛行的啟示中發現了超聲波,造福人類的故事。怎樣讓學生從閲讀文本中學習科學家留心觀察、勤于思考、潛心研究的精神,當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不上成自然課,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本課教學重點是要修學生能複述實驗過程。 我抓住斯帕拉捷在實驗過程中的三次疑問,充分表現於觀察、勇於提問的科學精神。

對斯帕拉捷的認識,我是在出示他的三個問題之後就請學生説説“你覺得斯帕拉捷是個怎樣在一開始不瞭解文本的基礎上就談人物形象,對我們班的學生來説是有難度的。課後覺得可以在次實驗後,再回頭讀三個問題,體會斯帕拉捷勤于思考、大膽實驗、不怕失敗、不斷探索、不達罷休的精神。

還應該要進行創造性地複述,除了引導學生按原文順序複述以外,也可以按照實驗表格進行復 上課的時候感覺有點“散”,可能是因為我的兩條線:斯帕拉捷的問題和4次實驗相互交叉,在程中有重複現象,索性就選擇其中一條進行有重點的交流,另外一條到完成後再尋找,這樣的話思路就更加清晰了。

經常聽到概括段意必須做到十二字要求——語言簡潔,語句通順,要點明確。這樣的要求,對於大多數學生還是比較困難的。其中的“要點明確”更是讓學生不知道“要點”究竟在何處,究竟如何來抓住要點?同時抓住了要點如何通暢順利的概括,並且用較少的文字來敍述,這培養學生推敲語言文字,運用語言文字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別看小小的一個概括課文的段意,藴涵其中的能力可是不容小窺的。要點可能是文中或神會的一個字,一個詞。我想也可以是一種心會的一個符號,一個成文於胸的朦朧的綱領……。關鍵是學生如何統攬全局,鍥入文本的中心,才能真正的很好地去意會概括的要點。這個需要我們大家好好思考的問題吧!

《夜晚的實驗》教後感

《夜晚的實驗》一課,主要記敍了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的經過,指出正是這次實驗,引起了科學家對超聲波的研究,才使我們今天能夠享受到超聲波技術帶來的恩惠。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關注了以下幾點:

一、以課文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國小語文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之一。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方面能起巨大作用。這是一篇科學性的説明文,介紹了科學家由對蝙蝠夜間飛行現象的好奇到反覆猜想實驗,探求真相造福人類的過程。這樣的課文真是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進行科學精神教育的好文章。為了真正還學生“自主探究”的權利,我作了一番嘗試:課始,我啟發學生針對課題質疑,然後圍繞問題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科學家四次實驗部分,我設計了一張表格,讓學生同桌合作,自讀課文,自主探究,完成練習。

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科學家探索的過程,感受到了科學家不怕失敗尋求真理的精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關注語文自身的特點,重視語文素養的培養。

科學性的課文往往重視其科學性、知識性,而忽略其本身的語文特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在引導學生了解科學家四次實驗情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探究作者是怎樣寫的,去研讀文本,體會科學家實驗過程中的情感變化,去體會藴藏在文字背後的作者對這種科學精神的讚美,組織學生複述課文,實現語文自身的要求。

三、課外拓展,有機延伸。

科學發明是學生喜愛的話題,學完課文後,我組織學生課外去尋找關於仿生學的資料,學生非常感興趣,查到的資料也是豐富多彩,有根據蜻蜓發明直升機,根據豬發明防毒面具等等。一時之間班級掀起了一股科學熱。

《夜晚的實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講述了科學家斯帕拉捷從蝙蝠飛行的啟示中發現了超聲波,並進而造福人類的故事。怎樣讓學生從閲讀文本中學習科學家留心觀察、勤于思考、潛心研究的精神,又能適當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不上成自然課,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本課教學重點是要修學生能複述實驗過程。 我抓住斯帕拉捷在實驗過程中的三次疑問,充分表現了他善於觀察、勇於提問的科學精神。我請學生找、讀、悟,想想斯帕拉捷是個怎樣的人。並利用這幾個問題產生的原因,將4次實驗串聯起來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好幾個不盡人意的地方。

講讀完第一段後,我就直接要求學生填表: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結果、實驗結論。

可能是有的學生沒有理解,所以填實驗目的和實驗結論都不會説。而且,因為要求每人都填,花費時間較多,以致到後來來不及複述實驗過程了。處理方法:教師將表格出示,並且與學生一起交流第一次實驗,起到“主導”作用,然後同桌合作,完成接下去的三次實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將填完整的實驗表格出示,要求複述。這樣,減低了難度,擴充了時間,學生複述的目的也達到了。

對斯帕拉捷的認識,我是在出示他的三個問題之後就請學生説説“你覺得斯帕拉捷是個怎樣的人?”在一開始不瞭解文本的基礎上就談人物形象,對我們班的學生來説是有難度的。師傅指出:可以在學完四次實驗後,再回頭讀三個問題,體會斯帕拉捷勤于思考、大膽實驗、不怕失敗、不斷探索、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

師傅指出:應該要進行創造性地複述,除了引導學生按原文順序複述以外,也可以按照實驗表格進行復述。

師傅還指出:上課的時候感覺有點“散”,可能是因為我的兩條線:斯帕拉捷的問題和4次實驗相互交叉,在交流過程中有重複現象,索性就選擇其中一條進行有重點的交流,另外一條到完成後再尋找,這樣的話,學生思路就更加清晰了。

《煙台的海》教後感

《煙台的海》以優美的筆觸,形象地再現了北面臨海的煙台一年四季獨特的海上景觀。我在教《煙台的海》一課時,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依據課改新理念,着重從訓練學生的朗讀出發。翻開這篇文章,通覽一遍後,你會發現本文沒有按一年四季的順序來寫煙台的海,而是獨具匠心地先呈現了冬天煙台海的景觀。巨浪拍岸,蔚為壯觀的海景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第二小節是本文的重點段。我抓住第二小節,讓學生品詞品句,以讀促情。從讀通到讀懂,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提高了閲讀質量,培養了學生愛祖國大自然的情懷。其次在學完了本文後,我對學生進行了仿寫指導訓練,讓學生用上課內積累的好詞好句,把曾看到過的海上景觀描繪下來。可以寫一個季節,有寫作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寫2個或3個季節。因為新教材理念這樣説道語文教學要立足工具,弘揚人文,抓好學生的語言積累和運用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語文教學是一門反覆實踐,不斷求精,求新的藝術。一堂課雖然短暫,只要看到學生平時在閲讀積累中的點滴進步,學生能讀出文本背後所藴涵的東西,這就是我做語文老師的最大欣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