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2篇

來源:文萃谷 2.76W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2篇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1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廣泛應用的今天,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十分迅猛,引起了教育的深刻變革,給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發展信息技術教育,帶動教育現代化,已成為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手段,促進教育現代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已成為我校教師的共識。xxxx年我校被批准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多年來,我校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目標是:建設良好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和具有學校特色的資源環境,形成一支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和科研的師資隊伍,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重點,信息技術及教育信息資源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探索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規律、教育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校長信息化領導力

人們常説,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作為學校建設發展的領軍人物,其身份及素養的特殊性直接影響到學校信息化建設,以致在教育信息化建設與評估的許多場合中有人提出了“校長懂教育信息化嗎”的反語。雖然言辭有所偏頗,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校長本人所專長的領域,其學校一般都會發展得比較好,甚至成為學校的特色。

校長是學校信息化的“領頭羊”,張智品校長從xxxx年開始一直關注和支持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從xxxx年申報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開始,校長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學校發展的一盞引路燈。為了帶領全校師生實現學校信息化建設,張智品校長以身示範,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並對領導班子提出以下幾點教育技術要求:

首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技能。只有這樣,在制定信息化決策時才有發言權,面對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才能準確做出判斷。

其次,關心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相關的基本問題和重大課題,形成基本的、重要的、符合時代精神和現代校長素質發展需要的信息素養理論和思想觀念。

再次,引領學校信息化教學和管理朝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全面發展的方向努力。雖説校長不一定直接進課堂,但是必須具有對信息化教學做出評價的能力。能夠應用技術實施管理的校長才能充滿自信地解決技術應用給學校帶來的問題,提高其作為領導者的威信。

二、學校軟硬件環境建設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程以自籌資金為主,多渠道籌集經費為輔,硬件建設分步實施,適當超前。學校在xxxx年5月建成了一個主幹網為100兆的光纖以太網校園計算機網絡,可實現多媒體教學、遠程教學和管理的千兆智能計算機網絡系統,並以5條100兆的光纖與城域網相聯,xxxx年開發應用了家校短信交互系統。同時先後籌集資金400多萬元,投入學校設施建設,現有xx個教學班實現了班班有“四機一幕”,開出A型56座語言實驗室,裝備了240台計算機,擁有兩個網絡計算機教室,3個多媒體教室,開闢出娛樂、開課、活動、娛樂、實況攝錄剪輯於一體的多功能廳,安裝了衞星地面接收站,開通了校園能同時播放6套節目的閉路電視系統,配置了4套由計算機控制的語音播放系統,基本完成了校園傳輸網的建設。所有教師辦公室配上電腦,開出電子備課室。於xxxx年建起了整個校園網,並通過經濟補償方式,為全校教職工配備了家庭電腦和電信寬帶,連通了全校各室、教師家庭,向學校管理、教師辦公自動化邁進了一大步。由於建設比較早,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每年都需要更新維護,為此,學校專門開闢資金穩定投入維持設備正常運轉,併為了學校教學實驗需要每年購入一些最新的教育實驗設備。

在重視硬件建設的同時,學校的數字化資源的應用軟件的建設也同步前進。通過自主開發,形成學校內部課程資源網絡化。學校有有嚴格的電子備課流程:由備課組長主持,提前一週備課,利用集體備課研討教法、學法及設計練習;各備課組成員分章節,負責設計電子教案,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加工成為教學共享課件,各備課組成員下載、修改、完善,最後形成個性化電子教案。幾年來,製作各種CD、VCD、CAI課件、資料庫、常用應用軟件和管理軟件等光盤二十餘種,課件累計200多件;電視錄像素材1200小時;各學科已建設了一定規模的學科教學網站(其中包括試題庫、教案庫、課件庫、圖片庫、視頻音像庫、教學小模塊);每位教師有自己的教學資料庫。目前,我們正加快教學資源庫建設,正逐步實現電子教案目錄化,實現最大化的資源共享。

各種數字化素材使用便捷,課堂教學中使用率高,情境創設多樣化,符合認知規律,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極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益。教育教學資源面向學習者,資源開發與整合實行共建共享的原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我校的特色,與我校教育發展相適應。

三、現代教育技術實驗

好的信息技術硬件環境是基礎、是保障,但不能成為擺設,只有將好的硬件環境運用到教學中,成為改善學科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手段,才能受到師生們的歡迎,才能煥發出其內在的魅力。

1、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

學校把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列為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全面提高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整體素質,多形式多途徑,分層次、分期次地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

多次組織學校校長及電教骨幹教師參加由中央及省電教館、市電教站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及各類研討會的學習和培訓。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以外請專家講學和自培形式,舉辦了多期各類教師培訓班。普及型培訓班:對全體教師進行投影機、錄像機、錄音機的使用,路電視課室終端控制操作使用,多媒體系統操作使用,達到每位教師都熟悉掌握常規電教設備的使用,為全面普及現代教育技術打下基礎。計算機操作培訓:培訓教師學習計算機基本操作使用及網絡使用,至今100%教師學會使用計算機,為提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水平打下基礎。軟件製作及網絡資源開發培訓:從各學科抽調骨幹教師,重點培訓使用多媒體制作工具來製作CAI軟件和學習網絡資源的開發。

2、加強實驗實施和課題研究

老師們在實驗開展的同時,注意點滴體會與經驗的積累,運用自己的實驗指導、帶動、幫助今後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根據《天台縣實驗國小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項目實驗方案》的要求,學校相繼建立閉路電視的有效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有機結合,學科“四結合”教學改革、“歷代名人大家天台山情像”等實驗課題組,承擔了台州市《協作型CAI課件》開發任務,完成了台州市規劃課題《家校交流平台的建設與應用研究》,台州市重點課題《遠程兒童學習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幾年中,教師根據實踐所撰寫的論文在市級以上獲獎或交流共有60多篇,其中《巧用音像教材,提高教學效益》、《運用電教媒體,突破教學重點》等分別獲省市一、二、三等獎,並分別發表在《浙江電教》和《台州電教》上。《科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促進國小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視聽媒體在低段作文起步訓練中的運用研究》、《小語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能力的實踐探索》、《網絡環境下國小數學學習策略研究》等一批省、市立項課題相繼結題,全國語文“四結合”教改實驗成果《國小低段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聽説教學研究階段性報告》、《國小生作文起步教學“四結合”研究階段性報告》分別獲省級一、二等獎。

《整合信息技術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結構設計與應用研究》作為我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第三批國小語文“四結合”教改試驗學校的研究成果,倍受評審專家組的好評;中央電教館立項的《歷代名人大家天台山情緣》專題學習網站都已經完成整合的目的,也順利的通過中央電教館專家的審核。參與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評比獲得了特等獎,其實驗成果也獲得了一等獎。

天台實驗國小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題的研究工作中,克服了大量的困難,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實驗課題的研究工作無止境。如今實小的教師個個都爭做信息時代的弄潮兒,在數字的海洋裏捉捕最先進、最科學的教學方式。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工作總結2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思想為指導,以信息技術教育和教育信息網絡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建我校“信息化校園”,逐步使我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達到數字化實驗學校的要求,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提升學校辦學效率。

二、現狀分析與發展規劃

(一)增添高能設備,優化信息環境[現狀]:

順德勒流中心國小現有38個教學班,學生20xx人,學校3間計算機室與各功能室,共有計算機230台,生機比約為9:1。38個教學課室及功能室,共有多媒體教學平台42個,為各學科全面開展多媒體教學提供了保障。82位教師辦公與教學擁有手提電腦72台、台式電腦28台。校園網主控室中,有4台專業服務器、466G海量服務器空間,為校園網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順德教育信息網與我校的教育教學網站(),都是我校教師教學和工作互通、互學、互知的公共“會議室、學習室、交流室”。學校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特色網頁,可以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家校之間交流思想,共同進步;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博客,讓各位教師進行教學理念、教學反思的敍述。學校校園網、計算機室、教師電腦使用、電教平台使用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學科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學科覆蓋率100%,課時覆蓋率達85.8%,電腦室學生上機率為100%,電教平台使用率為91%。現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成為老師的習慣,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發展]:

分批增添“電子白板”42塊、升級電腦2室的60台電腦設備;讓每個課室、每個功能室的“信息化教學”更上一層樓;加強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工作,讓各學科的課時覆蓋率達90%以上、電教平台使用率為95%以上;讓班級特色網頁、教師的博客每週都有更新,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家校之間交流思想,更深入更和諧。

(二)重視課題研究,提升信息理念[現狀]:

我校是中央電教館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重點課題《城域教育信息化實踐應用的績效研究》項目學校,這幾年我校重點開展的科研課題有:廣東省教育廳十一五規劃課題“快樂體悟學習策略研究”、廣東省電化教育館科研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四維體”學習策略研究》。課題實驗教師通過每週的學習、實踐、反思,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我校陳少華老師、吳智莉老師的課題實驗課參加區教學比賽均獲一等獎;課題實驗論文有二十多篇在省級正式CN刊物《湖南教育》、《國小教學參考》上發表或在省、市、區教育部門論文評比中獲獎。同時學生在參加順德區機器人比賽中獲二等獎、學生在參加市、區級動畫設計和LOGO比賽中有20多人獲得一、二等獎。[發展]:

1、讓所有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通過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提升教師信息技術專業能力的發展。

2、進一步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讓目標和內容具體化,讓目標和內容有研究與實用的價值。

3、要研究與探索“自主、交往、探究、評價”四維體學習策略,服務於有效教學、服務於學生學習、服務於學生髮展能力、服務於學生增強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

4、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研究學生的學(主動學與創新學)、研究教材的用(實用與活用)、研究教法的新(理念新與藝術新)、研究媒體的適(適度與適用)。

5、以信息技術為手段,突出師生之間的“情感”、突出同學之間的“情感”、突出知識與同學之間的“情感”、突出信息技術與同學之間的“情感”,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交往”、“探究”、“評價”,實現學生與書本的“對話”、同學與信息的“交融”。

6、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營造民主與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使課堂學習的過程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促進信息技術環境下“四維體學習策略”的生成。也就是要研究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途徑、研究學生學習交往的方式、研究學生探究知識規律的有效方法、研究學生參與評價的策略。

(三)完善校園網絡,促進師生髮展[現狀]:

當打開學校網頁時,學校領導就可以知道教師的心聲、家長的反映、同學的成長以及學校概況、教師情況、學籍管理、課程安排、科研進展、學校活動情況等等;當打開順德教育信息網,學校領導就可以知道教育活動情況、上級OA文件精神、教育理念新動向。這快捷、便利、規範化的管理跟以前傳統方法相比,這樣多省事、多有效率。由於網絡的快捷和方便,我們在進行各種管理工作的時候不需要等有了具體的結果才做出判斷和決策,而是從各中信息中感覺到我們需要調控我們的'理念與管理方式時,我們就可以隨時調控學校的決策和管理方法,真正實現由結果管理向過程管理轉化。回顧我校走過的幾年歷程,我們在不斷探索,學校在探索中不斷成長。現在學校的校園網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教師教學和教育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促進了學校管理決策水平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不斷促進學校管理的科學化、高效化。教育信息化能通過對各種管理信息的收集、處理、傳送、分析等來實現對學校的管理,它在學校管理中具有信息收集全面、處理準確、傳送快捷、分析科學等特點。因此,教育信息化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是學校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例如,我校的校園網把管理信息系統劃分為教學管理、德育管理、科研管理、圖書管理、後勤管理、資源管理等,這些系統既是學校管理信息系統中的子系統,又是相對獨立的職能管理系統。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內容與項目有:學生編班、學籍管理、課程表編排與教學檔案管理等子系統。系統要注意學生編班是按照年齡、性別、入學成績等情況分析處理,並按照某些給定的原則把新生分配到各個班級。編班處理的原始數據來自學生管理系統中的招生管理子系統;學籍管理是教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每學年同學的轉入或轉出的電子手續與檔案,學生在校期間各科學習成績的登錄、統計,各種成績表冊及成績報告單打印和傳送,提供各種查詢功能以便及時瞭解各科教學和各年級學習質量;課程表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是教學工作在時空和管理的安排。教學檔案管理包括各年級、班級和各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師教學、統計報表及教學文件的登錄、處理、查找等。這些都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的體現,更是學校管理數字化、高效化的體現。

[發展]:

1、創新搭建起滿足教育教學需求的網絡教研平台、資源管理平台、信息發佈平台,建設與課程改革相協調的共建共享、互動開放的新課程資源。

2、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機整合,提高課堂效益,全面推進課程、教學和評價的網絡。

3、建設各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綜合實踐等)的資源網站,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提供方便。

4、提高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創建網上虛擬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提高學習績效。

(四)完善特色網頁,促進家校和諧

[現狀]:

順德教育信息網與勒流中心國小校園網,都是我校教師教學和工作互通、互學、互知的公共“會議室、學習室、交流室”。學校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特色網頁,可以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家校之間交流思想,共同進步;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博客,讓各位教師進行教學理念、教學反思的敍述;讓同學和家長在博客上與教師進行思想交流、溝通心靈、反思學習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學校教育是社會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在學校管理中,既要重視學生在學校的信息管理,也要重視學生在社會、家庭以及自我教育信息的管理。教育信息化技術手段不再是早期的簡單通訊,也不再是冷冰冰的、單向傳播的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它是實時的、雙向的、交互的、是可控的,是多種媒體的。對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溝通與便利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極大的增強了教師之間的交互性、打破了學校與教師、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對孤立狀態。這種交互性是近乎實時的、而且可以利用多種渠道實現,比如:電子郵件,PPT,WWW,網上在線QQ等等。二是學習的異步性:利用網絡進行遠距離教育,可全天24小時進行,每個教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學習時間、內容和進度,可隨時在網上下載相關學習內容或向同行、專家進行請教。三是學習信息的廣泛性:網絡為教師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習資源,可引導教師由被動式學習向主動式學習轉變。從而讓教師和學生和諧、發展、創新。

[發展]:

1、建設並完善“以極太文化,促學生髮展”特色網站,讓教師、學生、家長互通思想信息,相互討論學校特色文化與精神,從而讓師生髮展創新。

2、讓教師的博客及班級網站使用率高、更新快,讓教師、學生、家長的交流及時有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