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地理培訓學結

來源:文萃谷 1.98W

培訓過程中精典的專家講解和精彩的教師作課,讓我感受到了,這是一次真正為我們一線教師服務的培訓。現結合自我教學實踐現小結如下。

國中地理培訓學結

通過專家講解,讓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新課程標準規定,國中地理的目標是通過7——8年級地理課程的實施,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瞭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本次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就是將“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地理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之一“過程與方法”的重要出發點,一改以往片面注重結果,關心結論的做法,對學生在探索、體驗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給予高度的重視與肯定。

對於新課程的教學,我認為應面對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培養創新人才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國中生活潑好動,具有豐富的情感,活躍的思維是一羣身心不斷髮展的青少年。學生是有着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模式去塑造和評價學生,我們要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

地理教材中有些內容對某些學生來説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對另一些學生來説是陌生的,難以理解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刪、增、替換例子,調整教法。要研究每個學生成長的需要,不能只把他們看做一種知識的容器。要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

國中地理新教材突出了實踐性和探究性,注重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而其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活動為重要形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活動,通過活動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在活動中自己掌握知識,並逐步培養與提高能力。教師的作用主要是領導與調控,教師如何引導,如何調控關鍵在於對教學內容的導入上。恰如其分的導入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並使學生的活動更廣泛更深入的開展,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更深刻,為開拓思路,提高能力作好鋪墊。因此恰如其分的導入是地理教學藝術水平的重要體現。

我必須經常有意識地反省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要有意識地虛心聽取他人對自己教學工作的評價。通過自我總結和積極藉助他人的反饋來分析自己的學習需要,進而不斷充實自己教與學的知識庫。

各位專家強調:所謂“互動”,就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去發現,在學生髮現的要求下,促使教師去啟發,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教與學的共振,使得教學雙邊的各個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揮。教師抓住時機善於引導、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教學內容引人入勝;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善於思考、積極參與,並善於打破常規,產生奇思異想,使其能力不斷髮展。

國中地理培訓學結 [篇2]

這次培訓讓我們聆聽各位專家教授的.講座和授課,每次都能從中吸取到豐富的“營養”和信息,促使對地理教學進行更深的理解,對地理教學研究更加深化,在這裏我把我的感受和感想分享給大家。

一、充分認識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地理學是以地球表面的環境和人地關係為研究對象的,而地圖採用特殊的表現方法,把廣闊的地理空間,編縮成人們可視的二維平面,把豐富多彩的地理環境,濃縮成人們某種需要的精美地理作品,使地理課堂教學中觀察、認識與分析地理事物成為可能,地圖是研究地理環境的有效工具。

地圖是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源泉之一,是建立空間概念、空間思維、空間想象的基礎。地圖有助於學生進行形象思維,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載體。地圖是協調師生活動的途徑。

二、充分利用地理圖表進行教學。

地圖是地理學的重要工具。在國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種各樣的地理照片和地理圖表,教師要充分運用圖表,培養和發展學生愛地理、想學地理的願望、情感,全面提高學生的

地理素質。一是要引導學生掌握讀圖方法。國中地理教材中的圖表多種多樣,在每節課上都要用到不同的圖表,尤其是在國中的第一堂地理課上,教師可以多帶幾幅地圖或充分利用地圖冊,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圖表入手,並請他們談談喜歡的原因,説説從圖上能看出哪些內容,這樣,學生就會對自己喜歡的圖表進行“分析講解”、“發表看法”。然後,教師還要對他們的發言進行恰當的評價,並告訴他們:地圖是許多地理知識的載體,只要學會了讀圖,就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瞭解世界各地的情況。這樣,在教他們讀圖的方法和步驟時,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學生掌握讀圖方法後還要不斷鞏固,在課堂上,教師要養成無圖不上課的習慣,並鼓勵學生經常讀圖、用圖。開始時,先鼓勵學生從感興趣的圖中查找教學中所述的各種地理事物,並藉助地圖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分佈等內容,慢慢養成凡是能從地圖上獲取的知識,都儘量用“讀圖”的方法來完成的習慣。

三、講課中要突破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中的教學重點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又成了教學難點。備課的重點就是要抓住教材的重點內容,而學習這些內容的意義不僅僅就是獲取這些知識和技能本身,而是在這些知識和技能理解透徹、牢固掌握後有助於學習其它知識技能、提高綜合運用的能力。教師在確

定難點時要考慮學習的可接受程度和什麼樣的內容對於學生而言是難以掌握的。一般來説,難點具備複雜性和抽象性且對學生來説比較生疏和帶有技巧性。如在進行“影響氣候的因素——洋流”教學時,提出思考題:撒哈拉沙漠為何延伸到非洲西部沿海?北冰洋沿岸摩爾曼斯克為什麼成為不凍港?然後引導學生看世界洋流分佈圖,找出上述兩地分別受寒流、暖流影響,寒流對沿岸氣候有降温減濕作用,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温加濕作用,非洲西北部沿海有加那利寒流流經,所以較乾旱,而摩爾曼斯克雖然在北冰洋沿岸,緯度較高,但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所以成為不凍港。

四、運用地理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能力是地理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一是從建構地理知識結構着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二是從地理事物的整體性着手,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整合能力。例如:在講述土壤形成時,通過對氣候、植被、水文、地形等要素的整合,可概括出土壤的形成過程和空間分佈規律。三是從剖析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入手,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地理的基本概念藴含着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道理。在地理教學中讓學生把握概念的本質內涵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四是從所解讀的地理信息要素着手,培養學生

分析能力。題目:分析右圖此時的天氣形勢,推測在不同氣壓形勢下的天氣狀況。五是從分析影響地理問題的各種因素着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要貫穿於地理教學的始終。

五、地理教學中要重視地理實驗。

地理實驗集多種教育功能於一體,其中技能與能力教育功能是核心,知識教育功能是基礎,兼顧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功能。因此,應該高度重視中學地理實驗教學活動,大力推行地理實驗教學方法。通過地理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認識環境和環境問題,對他們進行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教育。地理實驗教學在對學生進行環境、資源和生態方面教育有着獨特的優勢。通過各種形式的地理實驗,使學生了解環境、資源、人口、經濟等方面的問題,樹立憂患意識、參與意識和發展意識。通過實地調查、動手實驗和製作,初步感受、認識、評價和體會環境,指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認識和解決環境問題。因此,以地理實驗等實踐方式進行環境和發展教育是一種重要途徑。

國中地理培訓學結 [篇3]

究竟怎樣才能完成教師職業道德的修養呢?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教師職業道德自我修養是教師形成良好職業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教師為適應教育事業的需要,為了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練、自我解剖、自我提高等活動及通過這些活動所達到的職業道德水平的過程。現將“教師職業道德自我修養”專題學習的點滴體會做個小結。

一、明確教師職業道德。高尚的職業道德,這是教師的職業要求和勞動特點所決定的,是教師們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備條件。什麼是教師職業道德呢?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是指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道德品質、行為規範或行為準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道德觀念、情操和行為品質。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的從業之德,是對教師這一行業者的道德要求。現時期我國《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共分為八條: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其內容的核心是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 二、加強自律意識。作為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的規範,人民教師在進行職業活動時應遵循的、客觀的、外在的道德要求,這個要求只有在成為了教師個人的、主觀的、內在的道德信念後,才能成為教師個人自覺的行為準則。人們對教師的師德的要求比對其他行業要高得多,這是幾千年的社會歷史形成的,我們要遵循歷史上的好傳統,率先垂範,做到自尊、自重、自愛、自強,增強自律意識。。

三、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是調整教師與教師職業之間相互關係的道德規範。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愛崗敬業的基本要求是: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敬職敬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四、熱愛每位學生。熱愛學生是調整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關係的道德規範。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熱愛學生的基本要求是: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生動、健康發展。

五、為人師表。為人師表是社會對教師的職業要求,是教育活動對教師個人言行提出的一條重要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因為教師在學校中的特殊地位,使教師在客觀上必然成為學生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頻一笑,都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有的影響甚至是終生的。如果一個教師,他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具有淵博的學識知識,具有謙虛待人的工作作風,對學生的影響是很有益處的;如果一個教師作風正派,光明磊落,同時又能言行一致、平等待人,他就能得到學生的信服,甚至學生畢業多年後都能以教師為榜樣,這樣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

所謂為人師表是指教師要在各方面都應該成為學生和社會上人們效法的表率、榜樣和楷模。為人師表的基本要求是:規範遵守社會公德,衣着整潔得體,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意自省、自察、自糾。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每一名教師都應具備高尚的道德、聖潔的操守、健全的人格、博愛的精神;都應以執著的信念、真誠的情感、堅忍的意志、質樸的本色、率真的天性去影響學生;都應是教學的能手、紀律的表率,是學生思想上的指路燈。

總之,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長期、複雜、艱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必須積極投身教育實踐,在實踐中逐步提高教師道德認識,養成規範的師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