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氣旋過程小結

來源:文萃谷 6.52K

一.概述

北方氣旋過程小結

這是一次隨着西風槽的東移,地面冷鋒進入到暖性倒槽

中,發展為蒙古氣旋的過程,屬於冷鋒進入倒槽型。這次蒙古氣旋於1971 年4 月5 日08 時到4 月6 日08 時生成,4 月7日20 時達到最盛,地面氣旋伴隨的天氣現象主要為大風、降温、降水以及沙塵暴等,其中降温較為劇烈。氣旋向東偏北方向移動,並且在移動的過程中強度還在加強。

2、氣旋發生、發展過程

本次過程形成共3天時間,5號08時起,由於高空小

槽造成冷空氣南下,天山山脈附近出現4大風,其以北地區出現大範圍的降水區,到6號08時大風區向東移動至蒙古高原地區,原天山以北雨區部分東移至天山山脈以東,冷風過境處產生降温。7號08時由於氣旋發展旺盛,風區進一步東移的過程中還在貝加爾湖以東地區造成大範圍降水,同時青藏高原以東和黃河流域以南地區也產生了降水。露點及温度都有明顯下降。

二、氣旋發生、發展過程

1.分析本次過程的高空環流形式可知,

分析700hpa高空圖可知:

5號蒙新高地西北側温度場稍稍落後於高度場,在其西側出現較為明顯的冷平流,加之以南有暖平流出現,共同促進小槽的發展。北支槽在西風帶中會東移,南支槽在向東南方向移動過程遇到蒙新高地爬坡減弱,造成其移動速度加快。塔里木盆地上空有熱低壓。

6號南支槽下坡減壓,伴隨着小槽的東移,温度場落後於高度場,槽線上有很強的冷平流,烏拉爾山以西為疏散的槽脊,等高線和等壓線均成疏散狀,正渦度平流加強,槽脊發展旺盛。下游脊有暖平流也發展,同時與南部東移上坡的熱低壓合併使得槽的強度重新加強,造成移速減小,槽前正渦度平流明顯增強,導致地面倒槽進一步減壓。7號,蒙古氣旋上空對應的高空槽強烈發展、順西風帶東移到貝加爾湖以東並出現了閉合中心,等温線出現暖舌。此時温度場仍落後於高度場,北方冷空氣繼續補充,從而使高空槽繼續發展,地面氣旋仍在高空槽的'前方。

2.再分析本次過程的地面天氣系統發展狀況

5號08時,由於南支槽經過蒙新高地時上坡減弱,移速

快,對應地面冷鋒也減弱,移速快。塔里木盆地上空的

熱低壓使地面生成倒槽,移速減慢,使西北冷鋒進入倒

槽,中心氣壓值為990hPa 。小槽天山山脈以北對應的

冷鋒造成其以北地區的大風及降水。

6號08時,地面氣旋前部仍為暖平流,後部為冷平流,圖上出現鋒後冷高壓,造成降温。由於高空環流形式造成槽脊大大發展,從而暖平流形成暖鋒,與西邊移來的冷鋒在低壓環流中心處相接,於烏蘭巴托以南形成完整的蒙古氣旋,中心氣壓值為995hPa,氣旋將進一步發展並向前移動。 7號08時由於高空槽進一步發展,地面氣旋發展到最強階段,開始形成錮囚,中心氣壓值為1000hPa,地面氣旋中的渦度平流也減弱,造成氣壓變化減小。與此同時出現大片雨雪天氣。

三、小結

本次天氣過程在分析中,主要是從天氣圖的地面圖和700hPa高空圖中分析變化,預報地面天氣,高度變化主要看渦度平流、熱成風渦度平流、平均冷暖平流。根據高空槽前的正渦度平流(渦度因子)主要使低層系統發展,高層系統移動,冷暖平流(熱力因子)主要使 高層系統發展,底層系統移動來判斷系統的發生發展及移動情況。並得出,此次蒙古氣旋在發展過程中,造成的天氣現象除大範圍降水外還伴隨大風,沙塵暴及霧的出現,且降温比較劇烈,其等級為全國性的中等寒潮天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