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階段性小結-幼兒園中班總結

來源:文萃谷 2.62W

  動手能力,是一種能運用簡單的技能進行製作活動的能力。

中班(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階段性小結-幼兒園中班總結

美術教育作為促進幼兒智力發展和培養各種能力的重要手段,已為人們普遍認識和重視。剪紙藝術除了裝飾性強、廉價、操作簡便以外,它對兒童的教育功能尤其獨特。

其一,任何種類的繪畫都是人作畫紙不動,而民間剪紙必須把紙轉起來,不轉就剪不下來,可以鍛鍊孩子們的造型能力及空間方位知覺。

其二,孩子們畫畫,常常是邊畫邊想,隨機豐富畫面,而剪紙必須事先想好佈局,不然就會剪斷,這可以鍛鍊孩子們統籌安排的思維能力,而且剪紙難以修改,要求剪紙的人既要大膽果斷,又要耐心細緻。

其三,剪紙不畫直接剪,要想臨摹比較困難,自由發揮反而相對容易,有利於培養想象力、創造力。

其四,剪紙活動在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左右手協調能力以及小肌肉精細動作方面的作用更是顯而易見。

由於在剪紙藝術中積澱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且具有上述多種教育功能,為此,我們以剪紙活動為突破口,對幼兒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我們進行剪紙活動的實踐的目的,是讓幼兒逐步瞭解民間剪紙藝術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並進行綜合應用,不僅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培養孩子的獨創性,從而促進孩子整體審美能力的提高。

要想使剪紙成為幼兒表達內心世界的載體,成為與人交流的一百種語言之一,首先必須讓幼兒熟悉剪刀、紙張,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於是,我們將剪紙時手的動作分解為手握剪刀、手指的開合、手指開合加手腕動作、再加左手動作配合,然後再將剪紙形象的線條分解為直線、折線、曲線、螺旋線,兩方面結合,並考慮了兒童情趣。

  實驗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採用“抽樣調查法”、“跟蹤法”、分析研究法、“總結法”、“實驗法”等有機結合,運用教育調查、系統分析、改革創新、總結研究等形式進行實驗。

抽樣調查法:從調查對象的總體範圍中抽取部分對象作調查,獲得豐富的原始材料。

個案跟蹤法:對個別對象進行同一階段或分階段的跟蹤,研究從調查研究個別對象在不同階段或同一階段不同層次幼兒的情況的變化以獲得更好的研究信息。

行動研究法:把行動和研究結合起來,對課題的有關情況和問題充分了解,認真思考,允許有變化和調整去適應實踐中不斷變化的情況,以達到對某個目標的系統研究。

總結法:將研究內容,過程加以歸納,進行綜述。

在本月的教研活動中,我們主要引導幼兒創造性的學習剪紙的技能,教授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剪紙技能。因此制訂剪紙計劃時,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出發,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目的、有系統、循序漸進地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兒逐漸提高剪紙技能和審美觀。在剪紙活動中,我們教給幼兒剪紙的基本方法,同時把創造的餘地留給孩子。

需要幼兒掌握剪紙的技能包括:剪(目測剪直線、曲線、折線、沿線剪、鏤空剪等)刻、撕、挖、刮等方法,而每一種又備有由易到難的多個層次,可供不同水平的幼兒自選,其難度的增加符合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可在多次重複中得到提高。但無論是成人或是幼兒,技能的熟悉、掌握是通過引導逐步形成的,尤其是幼兒,技能的掌握更是需要具體、形象的方式。剛開始實施剪紙教學的中班幼兒,對於剪紙,只會無目的地隨意把一張紙進行操作,這時去要求他們創造出一幅完美的作品,顯然是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的。

例如:本月要求幼兒掌握的技能是目測剪直線。在小班的基礎上,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觀察力及手眼動作的協調性和辨別左右的方位能力,在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方面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對剪紙的技巧有了初步的經驗。幼兒的創作題材來源於生活經驗和意象的積累,因此我們選擇生活中幼兒熟悉的內容,作為剪紙內容。於是我們設計了剪薯條、剪燈籠等課程,讓幼兒逐漸地由無目的、無意識地剪轉入有目的地剪紙。

  目測剪直線的教學方法

以示範講解法為主。此方法是一種常用的手法,通過教師用比幼兒大三、四倍的示範紙,準確熟練的示範和講述,讓每位幼兒都看清剪紙的方法技巧,在這個過程中,還可根據具體情況將示範步驟、內容等設題提問,從中使重點、難點和關鍵性問題迎刃而解,又減少了個別輔導的負擔。這種方法較適合在不同年齡段幼兒系列剪紙教學中使用,在開展某一系列新授課時用此方法效果較好。

  建立幼兒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的觀察記錄和幼兒活動個案

本課題本着對幼兒動手能力“心中有數”的目的,通過觀察、記錄,依據幼兒實際發展水平,調整階段目標、組織正式和非正式活動,使動手能力培養真正落實在每位幼兒身上。活動後以幼兒參與興趣、教師指導、幼兒技能掌握情況、創作作品為依據,觀察每個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狀況,做好記錄。並以圖表形式進行表示,文字歸納分析。教師的分析可以是針對個別幼兒的,也可以是針對小組幼兒的。在觀察、瞭解、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對活動內容的選取、教學方法的改進、指導形式等作適當調整。另外從觀察記錄表中,還可以看出幼兒參與活動的情況,教師採取何種方法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幼兒依據教師所教授的方法操作的效果。對於不成功的幼兒,教師採用鼓勵和引導幼兒討論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幫助其思考,促進他們進一步參與活動。

  建立幼兒活動的個案

通過對幼兒在活動中行為、語言、表情,以及教師指導都如實的用文字記述,對幼兒在活動的典型事例形成個案,為教師更好地總結、研究提供現實依據,更有利於教師從從實際出發調整活動、創設更適宜幼兒發展的環境。通過對幼兒的即時觀察與記錄,根據每個幼兒所表現出來的發展水平與發展差異,教師作進一步的指導與分析,從而幫助每個幼兒得以最大的發展。

同時,我們發現剪紙作品還可以在幼兒日常生活中運用,例如:薯條可以進行遊戲活動;燈籠可以美化環境。在趣味操作中,不僅發展了幼兒動手操作能力,還能發展幼兒的思維,啟迪幼兒智慧。

  階段性成果:

1、提高了幼兒剪紙的興趣。

2、培養了幼兒的規則意識,養成了良好的做事習慣。

在剪紙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規則意識,使他們明白做事必須按順序進行。要想剪出一幅令人滿意的作品,必須要按先後順序一步一步的進行,否則就會失敗。幼兒通過反覆實踐,逐漸在練習中增強了規則意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