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詩和遠方作文集合9篇

來源:文萃谷 8.97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和遠方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詩和遠方作文集合9篇

詩和遠方作文 篇1

歲月靜好,執一卷詩書,踏着青春的節拍,徜徉在詩情畫意中,尋找人生的航向,描繪着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一蓑煙雨任平生

初入青春,一系列困惑接踵而至,學習節奏快,與父母分歧多,與老師有隔閡……我彷彿陷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想要掙脱,卻找不到方向。小時候渴望長大,可長大後又嫌煩惱太多,恍惚間,我如迷途的小鹿,四處亂撞,不知何時,已遍體鱗傷。無意中,讀到東坡先生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先生在寫這首詩時,正值仕途失意,屢遭貶謫,出門遊玩,偏遇下雨,卻無雨具,同行人皆抱怨。但東坡不以為然,聆聽雨韻,“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從詩句中,我看到了一個樂觀、豁達的詩人形象……依稀之間,一絲光亮照進了我的心田,於是,我學會了靜聽雨打芭蕉,細數秋涼;學會了煮水烹茶,笑對人生。

以詩和遠方為伴,學會笑對風雨。

關山度若飛

我的青春是幸運的,不似秋瑾,“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不像李清照,“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學生時代,我有幸遇見了人生的貴人——可敬可愛的老師們。在我因考試失敗而沮喪的時候,有魏老師“擼起袖子加油幹”的鼓勵;在我取得成功而欣喜時,有鄧老師“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贈言;在我冥思苦想陷入疑惑時,有李老師的循循善誘;在我稍有進步而得意忘形時,有“西瓜蔡”教鞭的警醒……諸葛亮遇到了他的知音——劉備,自此,“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傳誦至今。我相信,在各路貴人的幫助下,人生路上,我也定能“關山度若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以詩和遠方為伴,學會感恩,拼將一死酬知己。

為伊消得人憔悴

常言道,九年級試卷滿天飛。不錯!九年級生活單調而又乏味,每天迎着朝陽趕往學校,披着星光離開校園,奔波於兩點一線之間。會考將至,不安的情緒隨之增強,害怕自己三年的奮鬥沒有回報,害怕錯過人生的第一輛“動車”,害怕未來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百般無奈,坐於窗前,翻開《宋詞》,柳永的《蝶戀花》映入眼簾,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觸動心靈,衝擊靈魂。是啊,會考不可避免,不如背水一戰,縱使沒有成功,至少未來回憶時也不會遺憾,而且還能驕傲地説:“拼搏過,無怨也無悔。”於是起身昂頭,繼續學習,“望盡天涯路”。

以詩和遠方為伴,學會放手一搏,不給自己留遺憾。

感謝詩和遠方陪伴我一路走來,點亮了我的時光,潤澤了我的青春,描繪着我美好的未來。

詩和遠方作文 篇2

親愛的少年,不好選擇安逸,那就想背對着陽光而行,只看的見自己的影子。把所有的春光靜好還給疏疏漓落,把所有的庸庸碌碌還給過去的自己吧。明日的你,要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

人生而一樣,但或許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平凡的人,二是平庸的人。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對人生的態度,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差距太大了。也許這兩種人可能一輩子都沒什麼大作為。

但是,平凡的人心中仍擁有夢想,依舊會最好自己的工作,在每天的努力中一步一步向夢想靠近,即使夢想最終實現不了,也不會因此感到遺憾,他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對未來充滿希望與憧憬;而平庸的人則恰恰相反,同樣是工作,他們只會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謀生手段,每天在自己的抱怨聲中渾渾噩噩的度過,他們的夢想早已被現實生活中的繁雜和煩瑣所淹沒,他們不去關心是不是還有陽光,他們只關心,自己現在是否安逸…

我看到這樣一個視頻裏講:當年的王陽明,十三歲的時候問過他老師一個問題“師傅 何為天下第一等事?”又問了問他父親,他父親與老師異口同聲地説“當然是考取功名!”為什麼呢,無關其他,只因在當時,所有人的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考取功名,中狀元。如果現在這個問題,問大家,“何為天下第一等事啊?”大家是不是絕大部分都會説“賺錢啊”可是…你們真的王陽明是怎麼説的嗎?他説“非也非也。”他老師反問他了,“那你説説,何為第一等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説到這的時候,他老師蒙了啊,這是什麼意思啊?這就是他想當聖賢人啊。他老師繼而説道“你想成為像老子,像孔夫子這樣的人,是不是有點太狂妄了!”王陽明説“老子是人,我也是人 他能當聖賢,我為什麼就不能當聖賢?”

正是因為王陽明他十三歲立了大志,要成為聖賢,所以,王陽明這輩子,所有的追求都在成為聖賢,所以到最後,他真的成為了一代聖賢,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

我看完這個視頻,內心所想皆是當今社會上…還有多少人敢坦蕩的説出“我有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什麼什麼”,很少了吧,甚至於,有時候提出夢想一詞,都會有人笑出聲…我就很納悶,這夢想難道不該是規劃未來,對未來充滿希望,憧憬着未來的一個非常美好的詞來着嗎?為何,到了現在,卻是“天真,愚蠢”的代言詞?我無法理解…

最後,年少的我們,征途不只是眼前的安逸,還有未來的詩與遠方-我們的征途應當是星辰和大海。

“沒有夢想的少年,就像鳥兒沒有翅膀,長大以後無法飛翔。”

這裏墨陽,文筆爛爛,隨心而寫,遇君我幸

詩和遠方作文 篇3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城市像一個鋼筋鐵骨焊接而成的牢籠,禁錮了我們的身心,禁錮了我們的思想,禁錮了我們的靈魂。每日的朝九晚五,我們或許早已經睏乏,但是卻迫於生計,我們情願或不情願的依舊按照着這種固定而重複的節奏來日復一日的行走着,這條路或許一直沒有盡頭,可能對於大多數人,這隻能是無可奈何的苟且偷生。

生活在困境之中的我們,卻也想透過那厚厚的牆磚和那阻止了清風飄蕩的玻璃往外望去,那遠方的天地一線之處,是否有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夢想。夢想與現實的無奈,時時環繞心頭,想走出去,卻又不敢與困頓其身的枷鎖來場掙脱的鬥爭。

我們也許會想着,趁年輕多辛苦些,多賺取些經濟基礎,到老來時我們再去享受那詩和遠方的甜蜜。然而在如此高強度的辛勞與困苦中掙扎的軀體,到老來時我們究竟還有多少未透支完的健康和精力來走向遠方。那時的我們對於行走遠方的夢想,或許僅只剩下一句唏噓與無奈了。

或許高曉鬆説的對吧,“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們渴望自由自在的翱翔,渴望高聳險峻的山峯,渴望清澈湍急的流水,渴望青榮翠茂的樹林,渴望波濤澎湃的大海。我們時常幻想着,一個揹包,一架相機,一輛單車,一把吉他,就這麼行走在崇山峻嶺間,行走在流水白雲中,走過川流不息的人羣,去往那一個又一個美麗而嚮往的夢想天堂。

我們渴望的太多,而身心卻難以走遠。如此昏昏度日使得我們愈加迷茫,望不清前起的道路,迷霧中的我們漸漸迷失,漸漸不知道前路何起,漸漸便再也尋找不到那條通往詩和遠方的道路。

其實我們一直都在路上。心路一直前行,我們一直成長,那山那海,那青草那花香,只要我們心懷遠方,路就在前方。

詩和遠方,它其實並不遙遠,閒來泡一壺清茶,看那茶香四溢,品茗潤乏身心,那遙遠而彌久的香甜甘露,滋潤着困頓迷惑的靈魂,那心境的安然閒適,就是那詩和遠方。

或者聽一首喜歡卻許久未聞的音樂,輕輕躺在牀上,聽着那曼妙的旋律在耳畔旋轉,慢慢遊進身體裏,遊進腦海中,遊進心靈間,那一刻的愜意,難道不也正是那詩和遠方。

還或者,走出室外,來到大自然當中,尋那一方蒼翠挺拔的古樹坐下,什麼都不幹,就這麼靜靜的坐着,感受自然的微風輕輕拂過臉頰,感受自然的芳香微微觸及心底,那心境的安寧、舒適、恬靜,卻也不正是那詩和遠方。

再或者隨手翻看一頁書卷,任思緒在書海中翱翔,泛波遊於知識的海洋裏,去觸碰那千古傳流的文字所帶來的深心洗滌,在那章句中揮灑着夢與青春的韻味,這何嘗不是那詩和遠方。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或許像古人那樣及時行樂會讓我們更活的自在些。“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再論愁”也許被人看作是玩物喪志,但是對於身在現實當中的普羅大眾來説,這樣的及時行樂沒有什麼不好,至少它能讓我們在身心俱乏時,偷得那浮生的半日清閒,在那短暫的時光中,盡情的享受那一刻的安然閒適,感受那一片心中嚮往的詩和遠方。

因為它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心裏,在我們意願和心志所前行的路上。路上有那花香怡人,有那綠草芬芳,有那淡泊寧靜的安然閒適,有那詩意縹緲的遠景之方。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詩和遠方作文 篇4

他又來了這條街。

深秋將至,青石板上已落滿黃葉。幾個小孩在街角追逐着,嬉笑聲驚動了停駐的飛鳥。落地的碎葉發出沙沙聲,彷彿在呢喃,又好像在喚着遠行的遊子歸來。路邊的.小攤升起陣陣白煙,和着小販的吆喝,飄逝青空,轉瞬渺茫。

他向街道盡頭走去。

這户人家的門扉半掩着,門栓上的紅漆已無往年那般光澤。一隻橘黃的貓從半掩的房門裏探出半隻頭來,打探着面前的老舊街道,明明和往日沒什麼不同,它卻像知道什麼似的,凝視了很久,很久。

他悄悄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院子裏,悄然無聲。西北角早已枯黃的絲瓜藤爬上了牆,攀上牆頂的幾朵不知名黃色小花在陽光安撫下靜靜開放。透過光的花瓣閃着光輝,讓人沉醉。東牆下,那棵老棗樹的枝椏不知何時長出牆外,伸向藍空,像要努力抓住飄逝的影子,卻又無力。

他走進了裏面的小屋子。

桌旁的竹椅上,安詳地躺着一位老婦人。細細密密的皺紋儼然已爬到鬢角,本不算太老的年紀,頭髮卻已花白大半。眼睛微閉,胸口有節奏地起伏,温柔細密吹過的風,吹起了從前,也把老人眼角的紋吹成了滄桑。

蹲在門口的貓不知何時進了屋,跳上桌碰翻了相框。老人的眼皮抖了抖,醒了。她緩慢地撐起身,像一隻老貓。掉到地上的相框裏,一個少年正笑得燦然,把黑白照片笑成了彩色,笑出了花朵。老人撿起相框,那雙飽經風霜的手一遍又一遍摩挲着照片中的人兒,描摹出少年的輪廓。

他哭了。

似乎是想起了往事,老人就這樣靜靜的注視着手中的少年,鼻頭突然一酸,眼中明暗交雜,眼角閃着光。一滴淚順着臉頰滑下,淚水中的思念隨風飄出了窗扉,飄過了院中的老棗樹,飄過了路邊的小攤,飄過了遠處的山丘,轉瞬間便消逝不見,卻沉重地讓人無法高談闊論。

"我知道,你去了遠方。"老人拭了淚水,嘴角漸漸上揚,喃喃道。目光轉向窗外的遠山,幾隻歸雁騰空而起,掠過將落未落的夕陽,映出少年的影子。

他笑了。

老人和少年,彷彿看見了彼此,在那瞬間相視而笑。倏然間,微風輕起,歲月靜好。只是,這世間蒼蒼,翩若驚鴻。命運這東西,不經意間就斗轉星移,讓人措不及防。

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及韶光暗中偷換。帶着這裏一切的一切,至此流年天涯,少年終是飄向了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5

終於等到七月初的風,也終於等到與西安與你的一場遠方之旅。

似乎還在昨天,我們還是懵懂的少年在北京的小巷衚衕裏打轉,吹着北方的風哼着不成曲的調

而這次,帶着嶄新的心情,去追尋詩和遠方。

才是天剛明,便整裝待發,一蹦一跳的衝向了學校。哈哈哈哈哈真是興奮啊!

領導們在台上講着注意事項,我們卻如熱鍋上的螞蟻,焦灼的很。梅雨季節後難得的晴天,燦爛的陽光熱情的親吻着我們,一如初見般美好。

等啊等,終於可以出發了!

此刻的我們,正像袁宏道筆下的脱籠之鵠,熱烈而青春。

到了火車上,我痴痴的看着窗外模糊的向後倒退的風景,西安這座古城的模樣已在我心中勾勒。我想,在幾千年前,便有了張騫的出使西域,悠悠的駱駝鈴聲在路上回響,當初的他,是懷着怎樣莊重的心情走向遠方,也許就是他的那份執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絲綢之路,才有了歷史長河裏濃厚的一筆!

身邊朋友們飛揚着的聲音,吸引着我,轉頭,加入了她們的聊天中。從匆匆行過的旅客眼中,掩映出來的,是一羣如風似酒的少女,年輕的臉上是青春的氣息,淺淺的梨渦,調皮的語調,肆無忌憚的笑容。我想,這就是青春的模樣。

沿途的風景會很美,在如歌歲月裏有你們,我想,做不了詩人,卻活在詩裏。

遠方終究很美好,不僅是風景和那份期待的心,更更重要的,還是一路有你,有你們,有着一羣有鏗鏘有力跳動着的初心的你們。

列車呼嘯而過,時光也打馬而過,十一天不長,我想,它一定是彌足珍貴的,會如珍寶般,烙在心中。

一切正當時,去追尋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6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打動了許多人,已成為網絡上的流行語。

它源於高曉鬆在一篇文章中寫的一段話:“我媽説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

看看現在的人,被“事情”給捆住了,很難脱身到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去轉轉,但是我的身邊就有一位“騎”遍天下的人。

他曾騎到阿拉善沙漠,見到過無私奉獻的胡楊,他曾騎到尼泊爾,體驗了什麼叫“窮遊”,他曾體驗過什麼是最難騎的路,他曾用一架自行車騎遍世界各地,他就是我們熟悉的喬老師,從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詩和遠方雖然美妙,但前提是你要有一個充滿知識的頭腦,不然你會一問三不知,喬老師怎能騎到過那麼多的地方,就是因為他有很大的知識量,有能支撐起的資源,如果你連學習都學不好,你還想追求詩和遠方嗎?你會被人笑的!

詩和遠方聽起來很美好其實……

就在前幾天我們騎行大潵原,騎行固然是詩和遠方,但你們不知道的是,在詩和遠方背後還藏着痛苦、累,我們從耕讀書院騎到大潵原,我們熱身推了30分鐘,之後才開始騎,一上車感覺那股勁一下就上來了,飛快的騎着,但是到一個大大的坡一個一個都像“慫包”一樣跳下車推着上,最後到達大潵原我們才體會到什麼叫遠方。

詩和遠方是很美好,但如果你不付出你就不會嚐到這種美好,凡事都要付出才有回報。

詩和遠方作文 篇7

遠方的天藍得澄澈,讓人心醉;遠方的詩美妙婉轉,讓人神往。

無意間在微博上看到了頗具文藝風的散記《我的詩和遠方》《被冷落的手機》,便也背上行囊想要去遠方,去逃離這被手機主導的城市。

桂林的山水果然名不虛傳!那不高的疊山被雲霧繚繞,這般朦朧,似那羞澀尚未出閣的少女。隨便的一處池塘裏便可見池底的水草,妖嬈舞動,撩人心絃。天空很靜,安寧得像是飽飲母乳後酣睡的嬰兒,這般柔潤而又新鮮。身旁擦肩而過的遊客們幾乎都身掛名牌相機,頗有範兒地拍着在城市未曾見過的風景,這架勢像要把風景搬回家。過後,便坐在路旁的亭宇裏,低頭讚歎手機或是相機裏的檐牙高啄。

我也是個俗客。看到美景也想用手機定格瞬間,每天發一波照片,用綺麗的語言,來期待一場接連不斷的點贊和類似於“真性情”“好文藝”這等讚歎之聲。

有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去坐竹筏漂流。

這竹筏由五六根又大又粗的綠竹排列製成,筏上有兩把躺椅,水會趁着竹筏的空隙滲上來,由當地船民掌船,一支長杆來回翻轉,竹筏便在這碩大的湖心漂流。坐於此上,腳踩汪汪潭水,周圍一片詩意盎然的美景,宛如一代隱居之士所在之處,妙趣橫生。期間,便偷摸違背遊客規定,拿起手機一通拍。

可,一個晃盪間,“撲通”一聲,手機掉入湖中,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它一直往下沉,往前飄……這河勢險峻,它又是個無情之物,頭也不回地流向遠方。因當地有明確規定:乘坐竹筏是不得使用手機,我只好訕然低頭。

那幾天以後,我突然變得很空虛,開始心神不定。眼中的美景也逐漸千篇一律,我的手開始不知如何安放,變得焦躁。我不是來到了遠方?逃離了城市?為何會有這等感覺?

夜晚讀書,想起此次遊歷,看到“偷渡”一詞,似乎是點睛之筆,引起我的思考:可能我的遠方只是個“好山好水好手機”的幻滅國度,它是我回避浮躁內心的託詞。不經意間,一次次駕着手機之船偷渡回城!這是一次虛假逃離,這是一個時代的風氣,這是如今社會最大的悲哀!

仰天長歎!詩和遠方,奈何偷渡回城?

詩和遠方作文 篇8

也許在你看來這個世界上暫停周圍很多人都是在無所事事的。可實際上的並不知道在你看不見的角落裏,在那些黑暗趙靜的光芒裏,他們也在非常忙碌的為自己的人生出謀劃策。

你可能從一開始就被這種天真的情緒所誤導,所以根本就沒有耐心想去尋找真相。

就好像你是砍柴的,人家是放羊的,你和人家聊了一整天,但人家放完羊了帶走回家,而你卻一無所獲。也許我們在想的時候覺得這只是個寓言故事而已,人現實生活當中並不會那麼可憐,那麼傻。

但實際上在社會上這一類型的人大有人在。

這好像刻舟求劍邯鄲學步那些非常明顯的寓言故事,在現實生活當中都有人變着法兒的去演電。也許我們一開始就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時候的某些行為是多麼愚蠢,但是得回過頭來才會發現回首的那一瞬間你就已經成長了。

以前我很喜歡背誦那些古詩詞,可是後來我漸漸地就忘記了這件事情。因為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轉移到了其他的地方,我覺得自己應該有所成長,我的興趣愛好應該有所發展。

可實際上那樣的美好卻只藴含在那些美麗的古詩詞裏面。

之後的文章寫得再怎麼浮躁也沒有藉口。

比如在我們上課的時候,有多少同學並不認真聽講,他們也許是在玩手機打遊戲,也許是在沉迷於看劇和小説裏面。我們總覺得自己有多忙,可實際上這些勞務有時候根本就不必要。

但是我們為了不讓自己有一種愧疚感,只能自我安慰,讓自己覺得自己很忙。實際上這是一種自我欺騙。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去走更遠的路圖,想要去尋找自己的詩和遠方,那麼就一定要改變這種自我欺騙的機制,學會坦誠相待討好自己,讓自己明白學習和提升並不吃虧。

詩和遠方作文 篇9

聽,一座千年古都在吟唱,沒錯!她就是洛陽城!

清晨,聽到了許多的聲音傳來,有廣場上明星清脆的歌聲、警察在指揮的哨聲、以及人們歡天喜地的叫聲……這些聲音彷彿讓整個洛陽都充滿了生機,以前人數很少的長樂街和應天門附近的河道,從人煙稀少變成了人山人海,你肯定覺得人這麼多,一定都是來看明星了,不!這些人啊,一大部分的人都是來看洛陽城的名勝古蹟!

公元68年,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這裏亭台樓閣,香火不斷,歷代高僧不遠千里求法,因為這是佛教的發源地!洛陽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這裏每個石佛都有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淵遠流長,還有數不清的公園、隋唐植物園、國寶花園……

中午,當你逛累了古蹟,一定要去歷史文化古城:麗景門、洛邑古城去品嚐本地特色美食,洛陽不翻湯、洛陽燕菜、小街鍋貼、洛陽老八件、潘金和燒雞……這些都是洛陽的名吃,不僅吃到嘴裏味道純正,食後滿口餘香,而且光聽名字就讓人無限嚮往。

晚上回到應天門附近,放眼望去,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燈火輝煌的應天門遺址會有美輪美奐的燈光秀,各種高科技光線打在城牆上,隨着光線的變化顯現出應天門歷史的悠久。如果你留心觀察,會發現很多大哥哥大姐姐穿着漢服,穿梭在廣場,如果沒有廣場舞的身影,你肯定以為你在古代呢!轉過身,你就會看到武則天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明堂、天堂。再往左邊看,就是古代帝王的居住地——九州池,這座唐宋園林白天是靜謐的,到了夜晚華燈閃耀,盡顯古代宮殿的輝煌,七彩的光倒映在池水中,波光中的皇宮如夢如幻,讓人彷彿到了仙境一般。

如果你來到洛陽,這樣的美食美景一定不要錯過呀,僅僅一天,一定會讓你喜歡上洛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