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古詩的作文集錦10篇

來源:文萃谷 2.5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説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古詩的作文集錦10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轉眼間,嚴冬已逝,春姑娘悄悄地降臨人間,帶給人間温暖、詩意。春天,在我的眼裏是美好的季節,是充滿詩意的季節。她意味着生機勃勃的開始。自古以來,很多詩人也喜愛春天,歌頌春天。走進他們營造的這奼紫嫣紅的古詩百花園裏,隨意採擷幾朵散發着詩意的芬芳的詠春詩,慢慢品讀,細細感受,不知不覺間陶醉其中。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是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看啊,綠竹蕭疏,掩映着幾樹桃花,樹上的桃花競相開放,一眼望去,如一片粉色的汪洋。一江凌波盪漾的春水,一羣鴨子首先感到了暖意,爭先恐後地跑到江水上,歡暢地遊着。串串”嘎嘎嘎“的歡叫聲在江的上空迴盪……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在那清澈的湖水邊,有幾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在專心地梳粧。那一頭碧綠的秀髮,修長地垂在胸前,清風盪漾,那一頭秀髮隨風飄揚。那便是佇立在河邊的楊柳。春風這位髮型師技術多麼精湛啊!那細細的柳葉,那曼長披拂的柳條,都是經過他的精心設計和裁剪的。他給大地裁製出了一朵朵鮮紅嫩綠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裝,帶來了勃勃生機。詩人藉助柳樹歌頌春天,詩中洋溢着詩人對早春的喜愛和讚美。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詩人到朋友家裏做客,遠遠的就看到了朋友家的小園,一條綠色的小路彎彎着隱沒在那道柴門後,初春的小草剛發嫩芽。抬眼望去,杏樹的枝頭,羣花雀躍,你一朵我一堆的爭着鬧着,有的害羞,有的歡悦,也有慵懶的半開半閉的,一陣陣沁人心脾的香氣從門縫裏往外飄着,我不敢驚動這些春天的小精靈。

漫步古詩百花園,徜徉在詩的海洋裏。嗅着手中那幾朵散發著清香的詠春詩朵。彷彿已和春天有了親密的約定!

古詩的作文 篇2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秋天的夜隨着落葉凋零,泛黃的世界一點一點隨風漸遠。

你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只見漆黑的夜殘月如鈎,使你的心更加寂寞憂愁。

深院緊鎖,院中只有與寂寞梧桐相廝守,孤零零空對涼秋。

這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的正是纏繞你心頭的別離愁緒。思緒的紛繁複雜無法理清,愁情像一團亂麻,無始無終,越理越亂。

你展不開的眉頭,解不開的心鎖,好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閉眼失眠,拾起往日遺失的夢。

你,從一個“幾曾識干戈”的風流皇帝淪為階下囚,備受欺辱,整天以淚洗面。故國之思,亡國之恨又在心頭徘徊。

風揚起塵土,泥土清香沁入心田,情緒一點一點沉澱。紛亂歲月,再次讓你痛苦。昔日的繁華與歡樂已如夢遠逝,黑夜裏,你左右徘徊,可是一切都是漫長無盡的等待。

紛亂人世間,你的詞寫出了沉重,寫出了惆悵,寫出了人生的疼痛,寫出了世間的滄桑。

今日,殘月依舊如鈎,秋夜依舊寂寞。而那“剪不斷,理還亂”的別離愁緒依舊纏繞在心頭。

古詩的作文 篇3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古至今,我國湧現出無數偉大的是大詩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響亮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詩歌的歷史名碑上。他們的作品,更是被後人千古傳誦。我最喜愛的,是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

這首詩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謙之作。詩的全文是這樣的: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還象徵着志士仁人無論面臨着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極形象地寫出了石灰石燒成石灰的過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而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這首詩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句句都在寫石灰,而實際上卻句句在寫人。前兩句就石灰的特徵説人,“若等閒”三個字,抒發了作者在困難面前的大無畏精神。末句表現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作者用這寥寥數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報國的高貴品質,為人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心中熱血澎湃,被這種豪邁氣概所深深吸引。“千錘萬擊”、“烈火焚燒若等閒”、“碎骨粉身”這些詞彙語句映入我眼簾時,我心中感受到的是無所畏懼的精神和豪邁不已的氣概。

作者于謙身為明代大臣,以身作則,精忠報國,清白做人。他以這首大氣的七言絕句比喻自身,其語言明白,內涵深刻,其人與詩,永垂不朽。這首詩表達的正是:做人要像石灰一樣堅貞不屈,即使“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碎骨粉身”都無所畏懼,只為留下清白在人間。這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高估品質:要清白做人。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一首詩——《石灰吟》。

古詩的作文 篇4

我喜歡古詩裏的春天,因為春天藴含着美好新生,萬物復甦,我也喜歡古詩裏的夏天,因為夏天枝葉茂盛、生命蓬勃。

春天到了,嫩綠的小草慢慢地從泥土裏衝破出來,緩緩地抬起頭,接受陽光的照射。一場春雨過後,大地變得格外有精神,就像唐代詩人杜甫所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花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雨似乎能領會人的意圖,知道季節變化,正當萬物生長時便悄悄降臨,細雨隨風來到夜裏,默默滋潤萬物,沒有一點聲音,田野間的小徑和天邊的烏雲一樣漆黑,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獨自透亮。等到第二天早晨,那沉甸甸的沾滿露水的鮮花開遍整個成都城。

夏天到了,植物長得旺盛,雖然天氣炎熱,可仍然可以在樹蔭下乘涼。紅紅的太陽放射出它的萬丈光芒,荷塘開滿荷花,有的只開出兩三片花瓣兒,有的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荷花散發着淡淡的清香。荷花有的是白的,有點是粉的,荷葉一片片碧綠碧綠。好像一個個仙子置身於綠色的海洋之中,看到這些大大小小的蓮蓬,不免想起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ping一道開。調皮的小孩撐着小船偷偷地採蓮蓬,他還不懂得怎麼隱藏蹤跡,水面上的浮萍留下船兒劃過的痕跡。小孩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穿過千年歲月依然清晰地浮現在我們眼前。

古詩裏的春天夏天各有各的美麗,我愛古詩裏的春天和夏天。

古詩的作文 篇5

古詩中,有遠方。遠方中,既有感情,也有風景。

遠方的詩,是有感情的。

每當讀起送別詩時,彷彿自己就是作者本人。“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的《送別》使我感到傷懷。雖然才剛剛送走朋友,可禁不住又十分掛念朋友,到明年春暖花開,草木轉綠時,朋友你能否再回到這裏來呢?“分手脱相贈,平生一片心。”孟浩然的《送朱大入秦》使我感到孟浩然的依依不捨。孟浩然有一把價值千金的寶劍,朱大因為要去長安,孟浩然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在送別朱大的時候,取下來贈送給朱大,願他一路多保重,也是孟浩然平生對他的一片赤誠之心。

遠方的詩,是美麗的。

每當讀起田園詩時,自己彷彿置身於田園之中。“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使我看到眼前的一幕:在稻花的香氣裏,人們談論着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説着豐收年。“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讓我看到: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遠方的詩,是雄偉的。

每當讀起邊塞詩時,我總能被帶入戰爭的歲月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的《涼州詞》帶我進入到戰爭的前一晚。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着回來。

古詩中的遠方,既是傷懷的,也是依依不捨的。既是美麗的,也是雄偉的。

古詩的作文 篇6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題記

“你有多久沒閲讀了,很久了吧。”

這是董卿在她主持的一檔全新的節目——《朗讀者》中的開篇詞,其實閲讀不一定是優美的文章小説,也可以是古詩,古詩中藴含了我國最濃厚的文化,古詩也許被人們漸漸遺忘,但我認為古詩的閲讀時代也許正在降臨。前不久我看到一期節目,相聲界的姜昆和影視界的夏雨一起大力推薦一個叫“為你讀詩”的微信公眾號,每天一首古詩的運用積累,就連新聞報紙上都會出現一兩首古詩,可見古詩正在慢慢填充我們的生活。

屬於古詩的閲讀時代正在降臨。以古詩吟讀的方式,將我們的情感以浪漫的,柔軟的,古典的方式向我們的朋友,親人甚至自己來表達。古詩的運用也變得越來越多。課文中,文章中,中。古詩可以很好的描繪出那獨具風格的意境。

古詩中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濃厚的友情,與對朋友戀戀不捨的留戀;“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她的國愁,家愁,情愁,學業之愁。李清照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轉化為悽清的悲劇之美,永遠高懸於歷史的星空。當然,也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與閒適,與李清照的詩顯然成為對比,把人的情感描繪的細緻入微。

現在的中學生,不把故事閲讀放一回事,他們只想着遊戲。在地鐵上,在睡覺前,讀一首詩,無意中某個詞語或句子可能引發我們精神上強烈的震撼與共鳴。

娛樂雖可適當舒緩焦慮情緒,但那往往只是表面的排解,無法慰藉靈魂,而古詩以美的優雅,給心靈安放的同時,拓展人心容量,提升精神境界。

古詩的作文 篇7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將眾人引入惆悵離緒之中,彷彿置身於朝晨的薄霧,迷茫的回頭又殷切的期盼前方的光明。夜晚涼風瑟瑟,抬頭仰望的皎潔之月,是令人心生寒意的宮闕。詩人舉杯的憂慮,何時才能塵埃落定?只怕詩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地踱步徘徊。“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古詩中的字裏行間,藴含着人生百態。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憂慮;也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清幽心境;有“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泊,還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不休止的決心……此乃詩人智慧精髓的體現,是詩人處於人世中如夢的囈語。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別世前用筆尖的墨汁抒發胸間的豪情壯志。古詩也如史書一般展現着詩人精彩的人生。文天祥看見了“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有着辛苦的遭逢,有着“説惶恐,歎零丁”的感歎,剛正不阿的品質讓詩人爽快地麾下千古名句。一個人的成功,一個人不屈的傲骨。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生性豪放,也擺脱不了故人別離的辛酸之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看似繁華的紅豔的桃花之美,掩飾不了詩人內心的依依不捨。山頭的落日似乎也會搖擺不定,只因人心別離時的顫抖。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有“閒情”去幻想赤壁下的另一種命運,正因為報國無門的憤下所剩的的無奈。我不禁想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卻一輩子也沒能求出一條報國之路的悲劇。令人深思不僅僅是投下汨羅江的的結果。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乾坤”的選擇,“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感傷,“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期盼,“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

詩中的無限人世常情,帶我們慢慢品讀。我們也在是中學會欣賞,學會成長……

古詩的作文 篇8

父母生我養我,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讓他們驕傲,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女兒有能力。因此,我一直很努力……

每當語文老師説要讓我們默寫古詩時,我都會認真複習,作業本上的“優”令我驕傲。可一次,我竟得了“良”。到家後,父母狠狠地罵了我一頓,——他們很少批評我。從那時起,我就決定每天作業一做完就要抄默背古詩詞。

記得有一次,老師沒佈置作業,回家時,我簡直不知怎麼表達內心的高興,結果開心到忘了背古詩。媽媽不滿地直接將我帶進書房,説:“今天你必須背下三首老師沒教的古詩!我兩小時後來檢查!”

我心裏害怕極了,白花花的淚水從眼眶中流出,一滴一滴地落在《國小生必背古詩》上。我只好死記硬背,含着淚水,嘴裏吐出幾個聽不清的字。不知不覺半個小時過去了,媽媽來到我面前。她見我如此傷心,便跟我講起道理來了:“我知道背古詩有點難,但是,只要你多去看、多去理解,就一定能戰勝它的。想要背古詩,那當然要先融入古詩詞中啊,只有明白了它的意思,才能夠一字不少地背。”在媽媽講道理的那一刻,我覺得她是個美麗的天使。

這次,期末考的試卷會考到了課外的古詩。老師説這題難倒了一大片學生,答對的寥寥無幾。我便是其中的一個。所以,這次考試取得讓我驚喜,讓媽媽驕傲的成績——95分。

失敗雖然是人人不願得到的結果,但有時卻能激發人們堅韌的毅力。花點時間去讀詩吧,它是智慧的源泉。

古詩的作文 篇9

古詩,在中國已有千年文化之基礎,是中華民族最耀眼的一塊瑰寶,引發了現代人的情思,牽動了現代人的想象,從而引出了更多的文學作品。

——題記

回樂峯前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讀着讀着,我的眼前好像看到詩人李益,站在高高的回樂峯前,月光像白霜一般落在了詩人的肩上,李益抬起頭,眺望着這片白雪般的沙子。如果説,這份亙古的蒼茫不被打破,那麼詩人就可以沉寂其中,體會這大漠的蒼涼與孤寂。可就在這時,“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一陣蘆管聲吹來,打破了這份沉寂,勾起了詩人以及駐紮在大漠上的軍人的思鄉的情思,不由得想起了家中的妻兒和母親。我清醒了過來,但腦海中還殘留着那幅場面。我不由的歎了口氣,心想,當時一定在打伏,使得這麼多的將軍,士兵無法回家,陪伴在家人的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滄海之上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讀到這裏,我的腦海中又浮現了一幅畫面:曹操站在一塊碣石上迎風而立,看着腳下的浪花滔滔的海水和水中聳立的石頭和島嶼,又眺望着島嶼上的生機勃勃的樹木和野草。我繼續讀道:“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又想到了,大海的氣勢,好像吞吐着日月和太陽的運行。這時,曹操的心中無端的生起了一股豪邁之情。想到這,我又細細品讀了一遍,不由得脱口而出説道:“其實曹操當時是有這個能力可以統一天下,可是不知為何,竟放棄了這個機會,真是可惜啊!”

古道之中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讀到這,我那充滿智慧的大腦又展開了聯想:詩人馬致遠獨自一人,孤獨的牽了一匹瘦小的老馬,走在一條荒棄已久的古老的小道上,前面矗立着一棵早已枯死的老樹,樹上還住着一隻呱呱噪啼的烏鴉,使詩人馬致遠的心中,升起了一陣悲涼。就在這時,馬致遠忽然看見了一座小橋跨在了河上,橋下是淙淙的流水,遠處還有幾户人家,幾個小孩子正在門口玩鬧,傳出了一陣嘻嘻哈哈的聲音。只是這聲音,在離家已久的詩人馬致遠聽起來,竟顯得是那樣刺耳。想到這,我的心情竟也變得有些沉重。想來,這就是研討的魅力所在吧!

我愛古詩,不僅因為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更是因為古詩可以給我那平淡無奇不出彩的生活,增添一份別樣的色彩

古詩的作文 篇10

江南水鄉是多情的,柔情的。

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曾描繪了江南春景:千里江南,鶯飛草長,綠葉紅花,鳥語花香,山村傍水,城郭依山,春風浩蕩,酒旗飄拂。其中有山水,花草,禽鳥等自然景觀,還有城郭,村莊,酒旗等人文現象。江南不僅極其秀美,而且人煙稠密,十分富庶。可見江南水鄉對人是多情的,柔情的!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橋與水把江南演繹的如詩如畫,渾然天成。水是江南水鄉流動的夢,潺潺的流水技術展開柔弱的絲綢,在微風下飄揚飛舞,在大地上歡快的奔跑。而水是江南水鄉停住的夢,奇巧的身姿就是精靈飛舞的輕靈的翅膀,在陽光下透明而樸質,在細雨中清雅而迷離。江南水鄉對水,橋是多情的,柔情的!

江南的雨是有靈性的,靈性的河是有詩情的,那雨從久遠久遠的歷史的時空裏落下來,有些凝滯但也有些明麗。江南的雨落在瓦礫上。就像絲竹的聲音,憂“怨”急“緩”。那河裏有江南的思緒,也有江南的靈魂,要不煙雨裏江南怎麼會是另一番情韻呢?當你撐着雨傘走過小橋,走過長長的古巷。一定會讓你生出一點淡淡的惆悵,生出一種隱約的懷想。

絲竹聲裏評彈又是江南的另一景觀,長長的古巷,古老的石橋,悠悠的碧水承載着歷史的感懷。江南的靈魂在水,在石橋,在古巷,在人的內心深處。這就是江南,如詩如畫的江南,引起詩人思緒和詩性的江南,它是多情的,柔情的。

也難怪有白居易的這首詩:“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