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滿分作文彙總八篇

來源:文萃谷 1.31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滿分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滿分作文彙總八篇

滿分作文 篇1

有人説,“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麼滋味。”

現代人大多都會有看天氣預報的習慣,根據未來天氣情況改變自己的計劃。不過,天氣預報也會有不準的時候。當一個不喜雨天的人,看了天氣預報之後做好了全副武裝,結果遇上的卻是一個豔陽天,這應該也算得上是一種意外的驚喜了吧。

其實,生活的最美妙之處就在於它的不可預見性,你不知道你的未來,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是,生活不是全然沒有規律的,你完全可以根據現狀和一些規律,推測出未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從而做好充足的準備來面對未來。當然,預測,並不是現實,所以也不可全部依賴預測。畢竟,有些預測也許不會成真。

然而,總是有人會選擇性地不接受一些在他們看來不好的預測,並且自欺欺人地告訴自己,那只是預測,不一定成真。卻經常會忽略,有一些預測並非是空穴來風,假使他不以為然,那些目前還只是預測的結果將來很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就如蔡桓公不聽名醫扁鵲對於他身體情況的預測,沒有在病症剛顯露之時及時治療,等到真正病入膏肓,連名醫都無法救治之時,才有了後悔的意思,卻再也無力迴天。又如項羽不聽范增對於留下劉邦必然留下後患的預測,沒有及時免除後患,最後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因為不相信預測而最後使預測成真的例子遠不止這些,卻總還是會有人重蹈覆轍,不撞南牆不回頭。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預測就一定會成為現實。任何預測的提出,大都只是建立在當時的情況下的。換句話説,只有當前的情況持續下去,預測才有可能實現。但是,任何的情況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不希望成真的預測實現不了。試想一下,假如蔡桓公一開始就聽取了扁鵲的話積極治療,項羽聽了范增的建議免除後患,那麼,那些預測不就不會實現了嗎?所以説,預測的最終實現與否,實際上都在於你自己。

對於預測,應當接受,並不是説預測一定會成真,而是説要接受預測可能會發生的可能性,從而對其做好準備。假如預測到的結果是理想的,那就應該保盡力而為;假如預測到的情況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更應該反思自己,從而使自己向好的方面轉化。當然,也不要被預測所束縛,因為它不一定會實現,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

滿分作文 篇2

林語堂説,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在他人的戲劇裏充當配角。但我卻認為,一個人駕馭得了主角,演活了配角,才能捧起自己人生的奧斯卡,完成自己人生的價值。

不得不説,《最後一片常春藤》中的老貝爾一位“影帝”他是蘇珊小姐人生的配角,默默關心,給予資助,最後捨身點燃她對人生的希望。但他同樣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他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一幅歎為觀止的傑作。由此,誰能説主角、配角如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呢?

但有人一心只想舍魚而取熊掌,只專注於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而他們忘記了一點,若是專注做好自己人生的主角,聚焦自我,處我會越來越清晰,他人的戲台越來越模糊,這樣會引出一個結果:不久之後的我們會無戲可唱。看不到他人的悲喜人生,看不到其他主角所走的彎路,失去間接經驗的我們只會將自己陷入死角。由此,適時地在他人的戲劇裏充當配角,為他們甘做背景,也是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乃至影帝的必由之路。

如斯,願成為他人配角的人必有長遠的眼光。有長遠眼光的人或許可以透過一層層幕布,看到自己追求的大事業,使自己在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上完成自我的價值,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須知,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皆為接力跑選手。若干年後,撞線的“主角”收穫鮮花掌聲,此時再偉大的前人也只能淪為配角,但是這些配角又何嘗不是自己的主角呢?牛頓是主角,被其踩在腳下的巨人伽俐略又何嘗不是主角,是物理學上的一位影帝呢?因此,我們不該不甘成為他人人生的配角。有配角,才有大事業、大學問的延續。若人人都只想成為自己的主角,這一條光榮的荊棘路永遠中能止步於開頭。

主配皆宜,方為影帝。只有在他人的戲劇裏充當配角,方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覺積豐厚的底藴,也只有在自己的人生中完成了自我價值的實現,才有醬為另一主角做配角,為自己一生所追求的大事業作配角,這樣的人生才是影帝的最佳影片。

滿分作文 篇3

“Hello,boys and girls!”

一聲勢如雷轟的招呼聲,硬是把我們班的吵鬧聲壓住了,全班都安靜了下來,看着那個一頭短髮,個子不高的,既不像老師也不像學生的女人,心裏充滿了好奇。是誰呢?嗓門這麼高,英語説得這麼好,這是我們的新老師嗎?同學們都瞪大了眼睛,只見那個女人走上講台,望着我們一個個好奇的眼睛,不解地説:“What happen?(怎麼回事?)”同學們面面相覷,一位調皮的男生站起來,對那個女人説:“你是我們的老師嗎?你是中國人嗎?”女人哈哈笑了兩聲,説道:“第一,我是中國人,其次,我是你們的老師,教英語的喔!”“呼——”的一聲,同學們都站了起來,説:“英語老師好!”老師面帶微笑説了聲:“不好!”然後轉過身去,在黑板上寫下了“Miss Zhang”,對我們我們説:“Sit down!Hello,everyone!My family name is Zhang,you can call me Miss you know?”我們異口同聲地説:“Yes!”老師又説:“不錯不錯,記住了,叫我‘Miss Zhang’,我不叫英語老師,別在樓道上喊‘英語老師,英語老師’,全校上下那麼多英語老師,鬼知道你在叫誰呀!”於是全班同學都捂住了嘴大笑。“好了,我介紹完了,換你們了,一個接着一個,不要停哦,!”這樣的場景,完全打破了我之前懼怕上英語課的心理。

看來,我們的英語老師真是幽默風趣和藹可親呢!以後上課,我們再也不用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坐着了,我心裏美滋滋地想着,便和同桌説笑起來。可沒想到,在以後的課堂上,“Miss Zhang”的雙面讓我銘記於心。

那天下午,英語課上,老師仍在生龍活虎地講着課,而我呢——依然在和同桌生龍活虎地説着話。突然,老師從講台上下來了,走到我面前:“這位同學,還有你的同桌,做一下這組對話!”

“啊?什麼對話?完了完了,早就説不能被老師的美言所迷惑,算了,我拼了!”我小聲在嘴裏嘟囔着。

老師用一種嚴厲的目光盯這我,説實話,我還從沒見過老師這樣嚴肅,我好象看到了老師頭上在冒煙。可我剛才只顧説話,壓根沒聽清楚老師上課的內容,站在那嘴裏囁嚅着,説不出一句話來……終於,下課鈴聲響起,我本以為能逃過一劫,但沒想到,老師卻説:“今天他們兩個做不出這組對話就不下課。”老師今天真的很反常,要知道她可是一向不拖堂的!過了一會兒,不斷有同學給我“打電話”,最後我終於勉勉強強做出了對話,老師這才笑着説;“Bye!”

下午,英語課代表順手遞給我一封信,説有人給我寫了信,我心想:這麼老套,還寫信,是誰呢?我邊走邊想着,拆開信封后,一行行風趣的話語映入我的眼簾;“寶貝!你上了一節課累不累,渴不渴呀?反正我是渴了,你是不是吃了炫邁呀?和你同桌有那麼多悄悄話要説呀!可我看你的時差好像還沒調過來,老師給你提醒一下哈!現在你在中國大陸喔!your Miss Zhang!”這封信把我看得又羞又樂,心裏暗暗發誓: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

雖然老師的年紀和我媽媽的年紀差不多,但奇怪的是我們並沒有“代溝”,你聽,進入課堂的一聲“Hello~”,立刻“攪活滿池水”,下課時的“Bye~”加揮手,便帶走我們的無限眷戀!

關於老師温柔又嚴厲的雙面故事,就算是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寫到這兒,我彷彿又看到了她燦爛的如同春日暖陽般的笑容!

滿分作文 篇4

人生之路,以其多樣和繁盛充實着我們的生活,亦用其複雜和差異考驗着我們的選擇。不同的人生之路決定不同的人生價值,我尤為欣賞大李,認為他的人生最具風采。

不可否認,愛崗敬業,勤於奉獻,變普通技藝為完美藝術的老王有他的風采,他讓我們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過潛心所熱愛事業的創造,為人生延展與增添價值;酷愛攝影,跋山涉水的小劉憑藉對山水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執着,將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於鏡頭瞬間,帶給人們以美的感受。這樣的人生,同樣具有風采。

但是,我還是認為大李最具風采。在他的身上,體現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對學術的純粹鑽研;是“吾志所向,一往無前”的對創新的極致追求;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對生命價值的充分自信與尊重。在人心浮躁的當下,人們往往為了一紙文憑,一個空名爭得頭破血流,而像大李這樣葆有純淨與積極的人格就顯得尤為珍貴。

我們的社會,需要“老王”們用精妙的技藝增添精緻,需要“小劉”們用精湛的藝術增加精彩。但若沒有了“大李”們對學術的潛心研究,我們就很可能被禁錮在當代截面上,難以博古通今,繼往開來。我們的國家,亦可能失去創新帶來的無限發展動力與潛力。大李依靠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的精神繼承前輩的學問,尋得生命科學的奧祕,無愧於先人,造福於後世,這樣的人,又怎能不具風采?

滿分作文 篇5

我愛“甲天下”的灕江水,也愛秀靈誘人的西子湖,但最愛的莫過於家鄉的那灣小小的泉水。

泉水流進美麗的森林裏,小動物們大口大口的喝水。泉水説:“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喝飽了,你們能長得更加強壯。”

泉水流進漂亮的大花園裏,五顏六色的花兒照見了自己美麗的身影。泉水説:“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

泉水流過靜靜的草原,小草大口大口的喝水。泉水説:“喝吧,喝吧!喝飽了,你們能長得更加的翠綠。”

泉水穿過靜靜樹林,小鳥在盡情的歌唱。泉水説:“唱吧,唱吧!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最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

周國平説過,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泉水,彷彿一曲經久不衰的旋律,已經成為湖北人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它,湖北這座城市有了濃郁的韻味與美。

閒暇的時候,站在泉水的面前,都會被它深深吸引:泉水的湧動,是那樣的執著,永遠不知疲倦。

夏天,我常常把臉和嘴貼在水面上,讓泉水撫摸着。每當這時,同伴們便笑我,説我太多情,和泉水也親吻呢,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這裏的泉水清澈、甘甜。即使如此,每隔一段時間,我和同伴們也要把水池清洗一次,

清除泉中的污泥。我們捲起褲子搶着幹。清洗完了,那桌水顯得更清亮了。

現在我已到他鄉讀書了,但心裏卻仍掛念着家鄉那甘甜可口的泉水和生活在泉水邊的.親人們。

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泉水,愛她的美,愛她的奉獻,愛她的辛勤,愛她的滋味,愛她的清澈、純潔。

滿分作文 篇6

老師告訴一位家長説他的孩子老是不好好學習。那位家長説:“老師,我知道我的孩子很不聽話,常常給您添麻煩。不過我想他現在不過十一歲,等孩子長大了,就會變乖了……”

“你是不知道。”老師語重心長地説,“這個孩子平時行為習慣極為不好。他每天來上學,一進教室就把書包一扔,便去和同學打架。上課不認真聽還影響別人,作業也是亂七八糟,考試成績總是提高不了。你可得管管啊!”然而這個家長卻不以為然,他認為他的孩子還是很聰明的,調皮一些,這是長大後會有出息的表現。於是,他很寵愛這個孩子,放任他,遷就他,總認為長大就會乖的。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個孩子長大成人後,由於兒時的壞行為與壞習慣導致他加入了黑社*,整天喝酒、抽煙,甚至染上毒癮,到了無法自拔的程度。後來他家實在沒錢供應毒品,他便幹起了小偷這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雖然他逃了幾次,最後還是落網了。由於罪惡深重,被判除無期徒刑。一個前程無限光明的生命就這樣墮落了……

讓我們分析一下原因:首先是這個孩子自己,從小就沒有養成好行為好習慣,導致他長大無法改過,因為那些壞行為壞習慣已經在他的身體乃至心靈紮了根,使他完全被這些東西控制。另外就是他的家長,老師已經説過要他管一管,然而他卻我行我素,任憑那個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孩子自身的缺陷與家長的放縱不管,鑄成了一個永恆的悲劇!

人還在小的時候就應該不斷約束和規範他的行為習慣,不能等到大了再補救。在那麼多聞名中外的名人中,都是小時候有好行為好習慣的人,並不是大了才變得好的。比如説大家熟悉的孔融,從小就懂得謙讓;有比如列寧,從小就知道做人需要誠實,不能因為害怕責怪而撒撒謊,矇騙過關;還有高爾基,小時候在那麼艱難的環境中仍然堅持讀書,堅持學習……正是這些好的行為習慣造就他們成為人人敬佩和學習的榜樣!

朋友們,難道你希望成為和那個被判無期徒刑的孩子一樣嗎?那麼從現在起,要時刻規範自己的行為習慣,可不要讓那出悲劇再上演!

滿分作文 篇7

又看見絢爛奪目的煙花,我的思緒浮想聯翩。

那是一年前的除夕。晚飯後,弟弟拎着一個袋子蹦蹦跳跳地向我走來。“哥,你放煙花嗎?”他嘟嘟櫻桃小嘴,一臉俏皮地問。我彎下腰來,端詳着他手中的袋子,一條條彩色的煙花管從袋子中露出小腦袋,令我倍感熟悉。還是那幾種煙花啊,我心想。

已經有段時間沒放過煙花了,在我的認知裏,那是小孩子玩的。於是我謝絕了他,他便跟爸爸去天台放,我端來一張凳子,在一旁觀賞。

火星點燃管口的細線,“擦啦擦啦”聲中,一條金黃色的煙火瞬間噴射而出,若流星,拖着長長的尾巴;又似疾箭,帶着嗖嗖的涼風。沒有什麼陪襯,只是一束光。它直衝雲霄,劃破天際,霎時間在空中爆裂開來。伴隨着“轟隆隆”的爆鳴聲,彩色的光斑從光束尖端綻放開,一朵絢麗的花兒驟然綻放,綻放得萬眾矚目。彩色的花瓣閃閃發光,令人炫目。光華照亮烏濛濛的雲層,光彩耀眼。我的視線緊隨煙花軌跡上升,如墨的夜被花朵的火星擦燃,霎時間奼紫嫣紅,打破原先的寂寥。夜風拂過,花兒舞動着,極具動感,不只開在我的眼裏,更開在我的心裏。煙花沒有在穹頂徘徊多久,不一會兒便化為絲絲星點,隱匿在夜空中。

我凝視着天上的雲,陷入了沉思,總覺得那煙花在告示着我什麼,一時間卻難以領會。又一束煙火沖天而起,在空中留下一條尾巴,我瞬間有所領悟。煙花剛射出時,只是一束光,細如針線,好比我們的人生,開始是奮發向上的過程,並不是那麼引人注目。而後在高空綻放,化為無數光點,耀眼奪目,令人讚譽。最後的凋零,是人生命的盡頭。

最令我驚歎是它瞬間綻放的美麗,但最令我深思是它綻放前的過程。煙花的美麗實際是黑木炭的美麗。黑木炭首先甘願把自己和硝酸鉀、硫磺之流攪合在一起,然後不斷地讓人舂搗,最後敢於不顧一切地飛身上天,把自己銷燬。

我們也一樣,倘若我們懼怕合作,懼怕鼓搗,懼怕衝刺,懼怕犧牲,那麼屬於自己的光華如何綻放,盛開的花兒如何吸引到那麼多人的眼球?

我猛然從椅子上站起,走到弟弟身邊,撫摸着他的腦袋:“來,讓我放。”他將手中的煙花棒遞給我,疑惑地問道:“你不是不放嗎?”我搖了搖頭,又笑了笑。

那一抹金黃又在空中閃過,刺破長空,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花兒綻放,爛漫,壯麗,引來花下人們聲聲讚歎。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又見煙花,我已長大。

滿分作文 篇8

全國卷Ⅰ

成績如葉,勿一葉障目

漫畫中,第一個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個吻的獎賞,後因考98分得到一個耳光的責罰;第二個孩子先因考55分被賜一個掌印,後因考61分被賞一個吻。看罷漫畫,不禁深思,僅因一時分數升降便或獎或罰,實在失之偏頗。其實,孩子就像正在成長的樹,他取得的成績就像一片片的葉子,實在不必因孩子之樹上長出一片好看的葉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長出一片不太好看的葉子而全盤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葉而障目。

孩子的成長中,不只有學習,不只有分數,還應該有“詩和遠方”。但在唯分數論的大語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數的提升,不能有絲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滿分。這和飼養速成雞有何區別呢?讓雞不會生病,只在激素、飼料的作用下瘋長速成,這是違背規律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幸福,更需要經受困難挫折,他在學習過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後都能立刻進步,懂得進步未必能立刻體現在成績上,懂得成績起伏本就是正常現象,只有持續努力,不斷積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從而開出人生之花,結出人生之果。父母作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隨意地唯分數而無視對孩子全面的評判?孩子似樹,成績如葉,家長勿因一葉而障目。

與此相似,在中國,擁有升學壓力的中國小學校,很多時候也會因成績這一葉而障目。比如在評價教師上較為片面,常只看教師所帶班某學期某學段末尾的考試成績來評判一個教師,往往看不到教師平時的努力付出與血淚辛酸,更難以理解絕大多數掙扎在教學一線的教師之苦。同樣的,教師的教學不只有分數,還應該有理解與賞識,還應該有“詩和遠方”。教師似樹,成績如葉,學校勿因一葉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無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這張成績單,會因這如一葉的成績單而障目,看不到理應有的誠信,看不到理應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動之上理應高懸的“義”,才有地溝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駭人聽聞的事件。再如,過分注重GDP數值的成績單,而忽視國民文明水平的整體提升、道德素養的豐富等更重要的問題。這些都是因為太看重利益成績單而導致的容易一葉障目的結果。成績、利益如葉,切勿因一葉而障目。

當然,人不免受侷限為外物矇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標準,但不能光看到數值而看不到全面與整體,而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評價標準與評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葉障目。

全國卷II

提升語文素養 課堂教學做主

語文學習是一種終身學習,語文素養的提升也貫穿着每個人的一生,那麼對於中學生來説,提升語文素養的途徑是什麼?我認為主要是課堂有效教學。課堂教學教什麼、提升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是聽説讀寫四種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首先,“聽”這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貫穿在語文課堂教學的始終。聽老師講解《沁園春·長沙》,我們感受到了偉人的氣魄和胸懷;聽鮑國安先生朗誦《赤壁賦》,我們感受到了蘇軾的豁達和豪邁;聽同學們探討《記念劉和珍君》,我們感受到了青年的熱血和執着。聆聽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解,欣賞名家感人肺腑的朗誦,我們提高了審美情趣,增長了欣賞水平,語文素養在傾聽中慢慢提升。

其次,“説”在語文課堂上呈現的方式多種多樣,成為提升語文素重要的手段,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在《再別康橋》的朗讀中,我們體會到了濃濃的不捨情思;在《中國夢》的演講中,我們體會到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在“能否以成敗論英雄”的辯論中,我們體會到了哲思的巨大魅力。在説中悟,在悟中提升語文素養。

再次,“讀”作為提升語文素養最有效的手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比重最大。我們對《荷塘月色》進行品味和鑑賞,感受語言之美;我們對《拿來主義》進行思考和領悟,感受思辨之強;我們對《宇宙的邊疆》進行閲讀和理解,感受着自然之神祕。通過這些優秀篇章的賞讀,我們全面提高了語言鑑賞水平和語言運用能力,進而提升了語文素養。

最後,“寫”是語言表達運用的重要方式,心靈的觸動、情感的共鳴、理性的思考都可以在寫作中呈現,沒有“寫”,語文素養就無法從根本提升。我們寫作《難忘的瞬間》,表達生活的感動;我們寫作《霜葉紅於二月花》,描繪自然的美景;我們寫作《我心中的孔子》,讚美先賢的智慧。寫作完成了語文素養的提升。

這四種能力的培養最終達到了提升語文素養的目的,這是正在接受學校教育的中學生提升語文素養最有效的途徑。當然,除了課堂有效教學之外,課外的大量閲讀和社會生活實踐對提升語文素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全國卷III

成功創業新模式一一天地人和

前些時候,本人蔘加過成功創業模式的討論。眾説紛紜,議而未決。今天閲讀小羽的創業故事,頗有感觸,趁機發表自己的愚見。

從小羽在科技興國的大環境下,憑藉聰明才智,依靠傳統工藝研發出新式花茶的情況分析,創業依賴於諸多複雜因素的交織。

托爾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成功創業與幸福家庭一樣,其大體模式,即中華國學經典所言的“天地人和”。

這裏所説的“天地人和”,指的是創業成功者背後交織的時機天賦(天)、環境資源(地)、人際關係(人)三大因素。

在國家為我們大膽創新創業提供諸多機會,使我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大環境下,個人天賦是最關鍵的一環。

在市場競爭中,一個創業者需要有執着、堅韌、激情和敏鋭的品質,才可能走向成功。這些品質,除了後天的學習、實踐及個人造化以外,大部分源自與生俱來的天賦秉性。

當然,並非所有執着、堅韌、激情和敏鋭品質的創業者都會成功。事實證明,那些雄心勃勃、才華超羣的創業者鎩羽而歸的大有人在。因為,一個具備創業成功潛質的人還需具備人際關係和胸懷天下,與人分享兩個要素。

人際關係對創業成功至關重要。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創業時,既無智能手機生產營銷資源,也無技術資源,但他依賴積累的人際關係,成功地獲得了這些資源。比爾·蓋茨創業收穫的第一份訂單,不是來自他母親IBM董事嗎?

人際關係中,創業者對自身團隊的領導藝術和號召能力,對合作夥伴、政府部門以及其他資源權力人的關係也不可小視。小羽運籌帷幄,面對產業走向衰敗時,不是也率領她的團隊不斷創新,依靠有關部門推行她的標準嗎?

恩格斯説過:當一個人專為自己打算的時候,他追求幸福的慾望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才能得到滿足。可見,創業者胸懷天下,與人分享多麼重要啊。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分享給了世界,世界也成就了袁隆平;小羽的工藝流程分享於民眾,民眾成就了小羽。

而如今,多少傳統文化因不願外傳面臨沒落,多少企業死守祕方敗於惡性競爭呢?難怪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在黑暗中沉思,希望從現實喚醒人們吝嗇於分享的靈魂。

這就是我利用中華國學精髓一一“天地人和”的哲思,探究小羽創業成功的結果,與大家分享,希望有益於創業者的興國之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