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神話作文

來源:文萃谷 1.38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神話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神話作文

關於神話作文1

第一次接觸《精衞填海》這個神話故事,是在一本漫畫本上,鮮豔奪目的插圖引起了我的關注;雖然已經忘卻它是《山海經》中的一部分,但是那叼着滿嘴石子的小鳥卻一遍又一遍的從我眼前掠過。那時的“精衞填海”,我想不過是填足了我幼稚的好奇與渴望。

“國旗下講話”,廣播裏的聲音剛落,一位穿着紅色連衣裙的低年級學生代表邁着急促而穩重的步伐,走到國旗下面。六年級的學生表現出一副不屑的焦躁,我也不例外。“精衞填海,何等的堅毅;愚公移山,何等的執著;后羿射日,何等的勇敢;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睿智!中華民族的這些遠古神話比古希臘神話更充滿着創業的悲壯和人間的真情,藴含着人定勝天的哲理。”清脆悦耳,短促有力的聲音縈繞耳邊。“精衞填海”好熟悉而又大不相同的感覺湧入腦海。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天下為公的理想,有捨身取義的凜然正氣,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的高風亮節;中國人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處世哲學;中國人有乘風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中國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這些理解在我看來就是“精衞”的執着與虔誠、智慧與果敢;對我來説,如果要給華夏文明選一個圖騰,我想“精衞”實至名歸。

一代又一代大浪淘不盡的風流人物,黃河衝不跨的豐功偉績名列史冊。不必驚訝屈原那“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忠貞與堅韌,不必欽佩陸游那“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胸懷與悲壯,不必感歎李白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放與灑脱;這些人彷彿就是精衞留下的影子,播種在人間的血脈,而這些最能表現中國人靈魂的典型,就是精衞最真切的縮影。

記得魯迅先生説過,“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人的脊樑!”是的,中國人的脊樑雖然表現得那樣平凡,那樣的樸實,但卻不缺乏精神的充實,思想的崇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舉世矚目;奧運賽場上嘹亮的國歌一次次響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這些都説明了中國人的骨子裏就流淌着奮發圖強、激流勇進的血液。它折射出的正是中國脊樑的光彩,而這種“脊樑”精神正是精衞的堅持與永恆。那個滿嘴叼着石子的小鳥,有個動聽的名字叫“精衞”;佇立在國旗下的我們,也有一個動聽的名字叫“龍的傳人”!

如果有人問我:“你的信仰是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無論時間多緊、任務多重、壓力多大,我都一定會不慌不忙的給他講一遍《精衞填海》的故事。

關於神話作文2

作為一種精神文明寄託的產物——當然不排除是某些統治者刻意為之,神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文明的走向,以及這種文明之下的精神本質。

熟知的,譬如希臘神話、羅馬神話,以眾多奧林匹斯神為中心展開一幅幅神明統治下的世間百態。神的崇高性、缺陷性、獨裁性、自私性、指引性,以及人類的頑根劣跡、善良本心、自我救贖,都在神話中展露無遺,宛若真實。希臘文明雖然在戰爭中被破碎,但其魅力從這部宏大的神話中仍可見一般。或許,正是人對神的反抗,促成了古希臘的雅典民主政治;或許,正是木馬屠城記的慘烈,點燃了斯巴達克斯崇尚武力的靈光;或許,恰好是神話中那恬然的世界,在潛意識裏影響了希臘人在現今仍沉溺於閒散的生活,我無法回答這些問題,我想任何人也都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希臘這個文明古國上千年的歷史裏,總是潛藏着些許神話的影子,即便是如今,在愛琴海上依然氤氲着神話的馨香,在奧林匹斯山巔也依舊殘存着幾縷幻滅的神彩。

埃及的神話在現實中並不如何引人矚目,但電影《木乃尹》將其冰山一角推到了人們的面前,最熟悉的自然是獅身人面的太陽神拉和狼首人身的死神阿努比斯。這兩位相互對立的神坻,一位在金字塔前的烈日中守望着埃及淨土,一位在金字塔中的靈柩上下達着駭人的`詛咒。很難想象,埃及神話究竟給予了古埃及人怎樣虔誠的信仰與期冀,讓他們能夠建造出冠絕世界的陵墓,擁有令現代人也咂舌的天文學和數學。在埃及的內外浩劫中,埃及文明遭受到了可以説是殘忍的侵蝕,他們甚至失去了自法老傳承下來的解讀古埃及契形文字的能力,但埃及的神話卻一代代流傳下來。如今,在泥羅河的岸邊,仍居住着一羣“法老人”——據説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法老嫡親血緣的種羣,他們世世代代無償地維護着古埃及遺蹟,在神話的信仰中歸屬了文明。

説來好笑,我對波斯神話的瞭解是從遊戲《波斯王子》開始的。遊戲中,王子和神殿公主經歷艱險,最終幫助光明神再度封印脱印而出的黑暗神。這在現實中其實是有原型的,波斯人所崇尚的神話是二元論,他們信仰一神,但又承認世界由兩位神明主宰——至高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和至高惡神安格拉·曼紐。波斯在世界歷史上建立過許多盛極一時的大國,而以二元論為教義的拜火教則在帝國內生生不息,成為君主乃至國家的精神支柱。英雄的史詩總是能引燃年青的熱血,而善神與惡神長達三千年的鬥爭也無疑為波斯人的靈魂添上了殷紅的一筆。拜火教消亡於近代文明裏,而《一千零一夜》卻從這裏走向了世界的每個角落,《王者之書》的傳奇仍在波斯故土伊朗廣為傳誦。

文明是脆弱的,也是頑強的。那些相信神話的人總是在各處播撒着文明的種子,讓它們在某個角落成長為參天大樹,然後播撒下更多的種子。

據説中國某處的古遺址出土的蓮子被種下後,長出了一片碧綠的荷塘。神話這顆種子包裹着精神的文明,終將傳出曠世的清香……

關於神話作文3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即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春節前一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

相傳古時候有個可怕的怪獸名字叫夕,平時隱居深山,但是每到臘月三十那天,他就會跑出來,到附近村子裏吃牲口、吃人。人們想了許多辦法想把夕制服,可是都不頂用。年年歲歲,牲口被夕吃沒了,人也逐漸稀少了。後來老百姓忍無可忍,只好去求灶王爺。

灶王爺深知夕的厲害,自忖不是夕的對手,於是決定借臘月二十三迴天宮述職的機會上天庭搬兵。可是玉皇大帝本着多一事少一事的態度不願意管這件事,旁邊的諸路神仙也都犯懶不願意抻頭。灶王爺就設法討好玉帝,因為身上也沒帶禮物,只有隨身帶的幾個糖瓜(我們都知道灶王爺最愛吃糖瓜),就拿出來給玉帝吃,説是人間特產。你別看玉帝整天山珍海味的,這麼原生態民俗的小吃他還真沒吃過,結果一吃就把牙給粘住了。玉皇這個急呀,想着趕緊吧牙上的糖瓜弄下來嚥下去。灶王爺趁這個時候跟玉帝説搬兵的事,玉帝這時候哪有心情管這個事呀,也不管灶王説什麼,一概點頭。你想他牙被粘住説不出來話呀。他點頭那意思就是你説什麼都好,趕緊把這玩意給我弄下來是真的。灶王爺一看玉帝點頭了,趕緊給玉帝端了杯熱茶,趁機問:“您既然答應派兵了,那您看派誰去呀?”玉帝喝了熱茶,把糖瓜泡軟了,總算張開了嘴,一張嘴頭一句話就是説:“黏呀!好黏呀!”旁邊那些神仙正害怕玉帝點自己出這趟差呢,一聽這句話,又拿犯壞的,就趁機抓住話頭説:“玉帝有旨,派年隨灶王一同下界除夕。”

敢情天宮裏還真有個叫年的。這年是誰呀,乃是神農的小兒子。灶王爺一看,還是個小娃娃呢,這怎麼打得過怪獸呀。小孩不高興了,説你還別拿豆包不當乾糧,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溜溜。灶王爺也沒辦法,奉旨只好帶着年回人間。臨走,這年還帶了兩件玩具,一塊紅綢子、一個竹筒。

三十晚上,夕又來搗亂了,年和夕展開了一場大戰,年就拿出紅綢子和竹筒。原來這不是一般的紅綢子和竹筒。年在天上的時候和託塔李天王的兒子哪吒三太子是好朋友,這兩件法寶就是從哪吒那裏借來的,紅綢子是哪吒的混天綾,竹筒是火尖槍變化而成,能夠噴火。年用這兩件法寶把夕趕跑了。

為了防止自己走後,夕再來作惡,年把紅綢子剪成許多小條分給大家帖在大門上。又教百姓們做爆竹,點燃後跟噴火竹筒一模一樣。從此夕被嚇得再也不敢到村子裏來了。為了紀念這件事,百姓們把臘月三十這一天叫除夕,就是把夕除掉了的意思,而把正月七年級叫年。漸漸地,民間有了過年的風俗。每年臘月三十,家家門上貼紅綾,後來變成貼春聯,另外還要放爆竹、穿新衣服慶祝。過年民俗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關於神話作文4

夜空中懸掛着的依舊是那輪皎潔的月,幾分冷傲,又略帶幾分矜持。身邊如此寂靜,靜得只能聽到她自己的光輝,在暗夜中撥動着心絃。只有遠處幾粒光點虛幻地閃爍,如同沉浸在天河裏的沙礫,又如同一塊塊琉璃的碎片。

幾縷薄雲拂過她的面孔,彷彿是幾絲柔得快溶入水的纖草,和她的空靈纏綿不解。雖不是茫茫天際的皓月,卻有一番離別的傷感。此時此刻,我想起柳永的“多情自古傷別離”,我看到“楊柳岸,曉風殘月”。雖無離別,卻有一番離愁在心頭,剪不斷,理還亂。

且看明月夜處,大文豪蘇東坡留下了一首千古絕唱:“……不思量,自難忘。”是啊,月兒總讓人傷感,這其中有對故人的懷念,也有對親人的思念。席間飲酒,看見酒中倒映的碎玉,他便詠歎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他看到的不僅僅是月光,更感受到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人生哲理。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便是他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他相信月兒一定能將祝福帶給遠方的親人。

時光流瀉,月影婆娑,透過那層縹緲的窗紗,灑下憂傷的思念,詩仙李白望見了天上的玉盤,不禁勾起了思鄉的情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後又在孤寂中把酒飲月,“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時,月亮成了詩人孤獨中的朋友,舉杯對飲,同歌共舞,互訴衷腸。

我的思緒翻飛,一句又一句詠月的詩詞在腦海裏浮現: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一詞一句,皆是情,難道月兒只灑下了催人淚下的冷光?她一定是承載了太多的感傷了,所以有時才會用雲的手帕遮起臉來哭泣,或者乾脆將整個身子都躲進黑暗之中……

秋雨纏綿,暮雪飄灑,晨風微拂,星雲遊移。轉眼間又是一輪中秋月。天上懸掛着的依舊是那不變的光澤,在幾縷清雲中綻放光輝。可是人們只體會到自己的孤單,卻不明白她心中的寂寥。殊不知,千百年來只有她在這漆黑的夜空中惆悵着,歎息着。

如果你仔細端詳月亮,不難發現,其實月兒本身就是一

顆晶瑩的淚珠啊!

我愛月,愛她在夜空中的高貴,愛她在繁星邊的矜持,愛她披着雲紗、映着碧水的浪漫,愛她純潔可愛、端莊美麗的容顏,但最愛的還是她那迷人的外表背後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情懷……

點評:只因透徹心扉的體悟,才有筆下曼妙的意境。只因充溢心間的詩意的湧動,才有充滿情感的情景展現。只因有一顆善於感悟的靈魂,才有如此精彩的語言

關於神話作文5

在敢壯山方圓百里的田陽及鄰縣農村,至今流傳着這樣一個關於壯民族人類始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話故事。

相傳遠古時期,由於沒有火,人們獵取得來的動物都像烏鴉一樣吃生肉,像水獺一樣吃生魚。每到寒冬臘月,人們穿着蓑衣或樹葉草皮瑟瑟發抖,許多人都被凍死在

荒郊野外,慘不忍睹。突然有一天,烏雲密佈,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地動山搖。在離敢壯山不遠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樹在震耳欲聾的雷聲中被閃電攔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過後,轟然倒下的大樹頓時燃起沖天大火。傳説這是玉帝灶皇爺派雷公把煙火送到人間來了。可是,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火是怎麼回事,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嚇得魂飛膽破,都像避邪一樣慌不擇路地跑回洞中躲藏起來,對大火避而遠之,甚至連看都不敢看。

可是,只有一個人鎮定自若,他既不害怕,也不逃跑,他勇敢地朝燃燒着的大樹走去,仔細地觀看着這種奇怪的東西,這人就是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火在噼噼剝剝地燃燒着,布洛陀好奇地站在火邊,他覺得這種奇怪的東西比太陽還熱,布洛陀靈機一動,人如果有了這東西,冬天來臨就再不怕冷了,人們就再也不會被凍死。於是,他就折根樹枝把火種夾着取回洞中,把一堆乾柴收攏成堆點着,然後漫不經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覺得很暖和,人們紛紛效仿着布洛陀圍在火旁烤火,漸漸地就不怕火了。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後來,方圓百里的壯族子孫們都聚集到敢壯山上,向布洛陀求賜火種,燒起火堆。自從有了火,人們在冬天時都圍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

人們又試着把上山打來的野獸、挖來的山薯、採摘來的野果和在河裏捕撈到的魚蝦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着吃,雖然當時還沒有油鹽醬料等,沒想到這樣烤着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於是,他們從此就改變了吃生肉的習性。由於人們白天打獵,晚上燒着火堆邊烤邊吃,吃飽後也就圍在火堆旁睡覺,那些虎豹之類兇猛的野獸見火就怕,不敢再來襲擊,人們也開始意識到火對於他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甚至開始覺得人類離不開火了。

有天夜裏,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滅了,一夜醒來他們就沒有了火,人們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們在不安中度過沒有火的一段時間之後再也坐不住了。人們都冒雨下山到處去尋火。他們尋遍了敢壯山周圍所有羣居的巖洞,所到之處都尋不到一點星火。

這時有人想到了會造天造地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並把尋火的事告訴這位壯民族的天神。布洛陀決定親自出門尋火,他腰掛大板神斧,站如鬆,行如風,搜遍了九十九座高山的荒郊野嶺和洞穴,走過九十九道河灣尋遍所有的村村落落之後,還是失望而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