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我愛的小吃作文四篇

來源:文萃谷 1.0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愛的小吃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我愛的小吃作文四篇

我愛的小吃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是沙縣,那裏的小吃多得數不清,在剛剛結束的韓國平昌冬奧會美食展上,沙縣小吃作為中國美食的唯一代表參展。沙縣小吃真了不起!

不管春夏秋冬,沙縣小吃都有屬於自己的節令小吃。春節要吃年糕、餈粑,立春要吃春捲,元宵節要吃芋包子,端午節要吃花椒餅,我最喜歡吃的是中秋節的白果糕。白果糕吃起來又甜又香又Q,讓人吃了還想吃。炎熱的夏日裏,人們最喜歡來一碗清涼解暑的清草凍,清清涼涼又滑滑甜甜的清草凍喝下肚,暑熱全消,賽過美味爽口的冰淇淋。

人們常見的沙縣小吃有扁食、拌麪、鍋貼,我給大家介紹幾種不常見的沙縣小吃吧!沙縣芋餃是一種用芋子和苜蓿粉作皮的小吃,包上又脆又香的`餡兒,變成三角形的餃子,煮熟了吃起來皮Q肉嫩,脣齒留香,美味極了。還有一種老人小孩都特別喜歡的小吃——米凍皮。米凍皮是用專門調製好的米漿做成的,舀一勺米漿倒進圓形的金屬盤裏,把金屬盤放入沸騰的熱水裏,一會兒功夫,金屬盤裏的米漿就變成了又薄又透明的米皮。大人們趕緊把盤子從鍋裏拿出來,一手把盤子立起來,一手輕輕用筷子從上往下撥盤裏的米皮,一會兒,一筒又細又長的米凍皮就做好了。夾上一筒米凍皮,澆上沙縣特有的豆豉油,一份美味可口的米凍皮就做好了!

我家鄉的小吃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你們喜歡,歡迎你們到沙縣品嚐!

我愛的小吃作文 篇2

蘇州的小吃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就開始的船點正是蘇州點心的起源。所謂船點就是行駛在船上吃的點心。當時的達官貴人經常到蘇州遊玩辦公,那時候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船行速度較慢,途中自然要用餐的。於是船上配備了專門的廚師為他們製作點心。這些點心因為是為達官貴人制作的,不但味道可口非常,充滿江南風味的香、軟、糯、滑、鮮,而且造型精美,創意十足。有的做成牡丹花式樣的,有的則是小兔子、小鴨子,更有亭台樓閣。下面就介紹其中最為出“味”的小吃……酒釀餅

寒食節吃“救娘餅”(酒釀餅)的由來,蘇州人吃酒釀餅,傳説是元朝末年開始的。當時蘇州有一張士誠,因為誤傷人命,他帶了老母逃命,當時正逢寒食節,又無處可以乞討,幾天沒有進食了。他的老母餓得暈了過去,張士誠見就要被餓死而泣不成聲。一位老伯見張士誠很孝順母子十分可憐,用家中僅有的幾個酒糟做了餅給了他,張士誠的娘終於得救了。

幾年後,張士誠在蘇造反稱王,想起當時的救命恩人,為了不忘記此事,張士誠下令寒食節吃酒糟餅,名叫“救娘餅”。後來張士誠又被朱元璋活捉,在押往應天府的路上自盡。當時沒有人再敢叫那餅為“救娘餅”,可是蘇州人對張士誠還是很有感情,悄悄把“救娘餅”改叫“酒釀餅”。至今蘇州人春天還有吃“酒釀餅“的習俗。

酒釀餅是春季的時令點心,外觀和小月餅相似,面是用清酒釀來發的,因為氣候的原因只能買一季。採芝齋在清明節前後一月有賣,有玫瑰和豆沙兩種口味。純天然之外,現發釀也是酒釀餅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大量製作上有相當大的難度,幾乎只能採取前店後坊的形式,一邊生產一邊出售,排隊就在所難免了!

我愛的小吃作文 篇3

我的故鄉是潮州。潮州雖然是一座小城市,但卻有許多美味的小吃。説到吃,我可是個“美食家”,今天就先介紹我最喜愛的潮州小吃吧!

小時侯,在我會咿呀學語時,母親就從市場上買來一些小吃,並教我:這種是鹹水果,我們潮州最著名的小吃;這種是筍果,潮州人也很喜歡吃的;這種是春餅,也是一道美味的小吃;這種是……

我對潮州小吃十分喜愛,常常纏着媽媽買給我吃。

在我快要步入國小階段時,媽媽又開始教我:鹹水果,你別看它樣子小小的,很普通。鹹水果皮潤且厚,裏面的菜脯碎兒要鹹且稍辣,這樣,咬一小口,軟軟的,鹹鹹的,鹹中還帶着一點兒辣,潮州人十分喜愛吃鹹水果,鹹水果是潮州最著名的小吃。

除了鹹水果,筍果十分受人喜愛。筍果中包含着筍塊兒,蝦米,蘑菇等。它跟鹹水果一樣皮潤。咬一口熱熱的筍果,裏面的食料,會掉進你的嘴裏,太美味了。

春餅,是潮州男女老少都愛吃的一種小吃。春餅皮薄且脆,裏面包了豬肉,蘑菇,蝦米等碎食料,再把包好的春餅拿去炸。咬一小口剛炸好的春餅,脆脆的,裏邊的碎食料香噴噴的讓你吃了還想吃。還有……

長大後,我經常會在放學後買一些潮州小吃,忘不了拉上母親,一起享受潮州小吃的美味,一起回憶幼時母親教我的話兒。

我愛的小吃作文 篇4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一件美差事,只需動動嘴,品品味,並不耗費半點兒力氣,便可大飽口福,而説到食物,可要選其精華,我的家鄉赤峯就有一種特色小吃。

對夾是內蒙古赤峯市的美味獨特的食品。赤峯市生產此種食品的店鋪較多,而最有名的就屬赤峯的城南對夾。對夾源於一種名為“杈子燒餅”的吊爐燒餅,其用一定比例的面和油水,外用小米麪或者糜子面擦酥,食前用微火烤片刻即成,餅皮內夾上上好的燻肉,外焦裏嫩,口感香脆,味美而不膩。對夾具有北方特點的香酥脆,肉細嫩,瘦而不柴,肥而不油,亦有南方淡淡的茶香味,沁人心脾,有理氣,養胃之功效。

關於對夾還有一個這樣的傳説:1917年,河北人蘇文玉,蘇德彪父子迫於生活,來到內蒙古赤峯地區做買賣,當時赤峯有一種非常有名的燒餅叫“哈達火燒”,於是,蘇家便開始賣燒餅,可不久後,父子二人的燒餅生意不紅火了,正巧這時又出現了“張家炒貨”蘇氏父子便又開始學習炒貨。一段時間後,二人剛剛學會,張家炒貨的創建者對蘇氏父子的模仿行為極其不滿,揚言二人如再度模仿將找人把他們趕出赤峯,父子無奈,放棄炒貨生意,繼續尋找合適的途徑。一日,二人見一老者用燒餅夾肉伴酒而食,深受啟發,兒子蘇德彪聽人説皇宮裏的燻肉十分美味,15歲的他為了給父親幫忙,便在裕盛樓肉鋪學習製作,他既能幹又用心,終於學會了燻肉。後來,父子又整合了“哈達火燒”和家鄉的“驢肉火燒”,及“宮廷傳統燻肉”的三項工藝,製成了一種獨特的“夾肉燒餅”,起名為“對夾”,從此對夾便流傳於赤峯。

記得我第一次吃對夾,是在一個名為“上品城南蘇氏對夾”的對夾鋪裏,那裏的對夾做的極好,香酥得對夾皮中間夾着精瘦豬肉讓人垂涎欲滴,不禁咬上一口,那感覺也是言不可喻的。對夾也是待客之佳品,媽媽説她小的時候,家裏來了客人,姥姥總是用自家做的對夾和湯水來款待對方,所以,對夾即體現了赤峯人對食物的喜愛,也體現了赤峯人的熱情好客。

我愛家鄉的小吃,也愛家鄉的風土人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