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諸葛亮的國中作文

來源:文萃谷 5.02K

【篇一:談諸葛亮】

評價諸葛亮的國中作文

其實,歷史對諸葛亮添加了過多的讚揚,卻沒有人真正地批評過他。

大家翻開歷史書,蜀漢為什麼會滅亡呢?其實劉備臨終對諸葛亮説要他輔佐劉禪,可是他卻一切包辦,導致劉禪沒有任何辦事能力,因此後來信任宦官,導致蜀漢滅亡。

而且,諸葛亮沒有把他的本領找個繼承人繼承衣缽。他在一出祁山時就在天水收了姜維,可一直到臨死,他都沒有認真教育過姜維,只給了他一本書

還有,諸葛亮把荊州佔住不放,結果與東吳不和,直接導致了關羽的犧牲,間接讓張飛與劉備都相繼被害。

接着,我們就要講到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榮耀與錯誤——徵南蠻、伐北魏。

其實,當時諸葛亮剛剛打下川地,百姓剛喘息一兩年,又勞師出征,勞民傷財,實不可取。而且,當時的天下大勢是與東吳有不和,後方不固,而魏雖撤勝諸葛亮一籌的司馬懿,但急切之間,曹睿還是會首先把兵權賦予他。因此,天時不利,地利不得,人和不順,諸葛亮的出征實為徒勞之舉。

按當時的大勢,如果諸葛亮還算有一點眼光,應該派精兵猛將把住北、東、南三個關口,盡力與東吳和好,這是外交;整理好政事,再教教劉禪基本的為君之道,此為內政;最後,再廣泛培養人才,精中選精,給自己找個徒弟,再給國家找些棟樑之才,這才是長遠之計。等到大勢有變,曹睿被麻痺,司馬懿真正被疏遠時再出兵,起碼成功的機率要大得多。

所以,我覺得諸葛亮是一個可悲的人。

【篇二:淺評諸葛亮】

諸葛亮在有的人眼裏,是一位智者,什麼事情都做的很好,被萬人傳頌、受萬人敬仰。可是我卻不那樣認為他,他有些事做的不太好。

他在赤壁之戰前,“草船借箭”,現在已經是一段千古佳話,可是我卻不那麼認為。如果曹軍放火箭麼?他,必死無疑。可是,郭嘉早亡,不然,他必死。

赤壁之戰後,他明知曹操對關羽有大恩,還叫關羽去把守華容道以致曹操逃脱,別人都説他那是挫關羽的囂張氣焰。其實不是,他以為關羽如果捉住曹操,那樣一來,關羽的知恩圖報就是虛偽的了,關羽的名氣就會打折扣。如果沒有,他有可以不殺關羽,藉機巴結關羽,他早就料到劉備和張飛回説情的,説以叫關羽去華容道守。他如果叫五百弓箭手和一百刀斧手去捉曹操,那樣一來,天下大勢一目瞭然。就不是三分天下了,應該是和東吳平分天下。

別人都説他料定魏延謀反,讓馬岱殺了魏延是對的,別人也都以為魏延真的謀反,其實不是,在《九州春秋》中紀錄諸葛亮説的一句話,諸葛亮説:“若延不歸,軍便自發。”由此可見,他早就料到魏延會不走,他還不事先叫人帶魏延走,導致來了一個馬岱斬魏延。可憐的魏延死了連名節也沒有。

他明知關羽驕傲,還叫關羽守荊州那麼重要的地方,以致呂子明白衣渡江、奇奪烽火台、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着是他借孫權之手殺關羽。

他六出岐山,自不量力的以為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打敗魏國,以致窮兵黷武,加快了蜀國滅亡的時間。他應該利用蜀國易守難攻的優勢發展經濟。可他沒有,最後累死了。

在有的人眼裏,諸葛亮是智者,是一個神。可是,他的一生有太多的沽名釣譽,是一代智者,也是一代愚者。

【篇三:我評諸葛亮】

不少同學大讚諸葛亮,認為他才能傑出,是完美的聖賢。暑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後,覺得諸葛亮並非如大家所説那麼完美,他也只不過比一般的謀士稍微高明一些罷了。首先諸葛亮的目光不夠遠大。他隱居隆中,看來本意是要選擇賢明的聖主,可當劉備三顧茅廬,他便投向了劉備。我認為,在當時的形勢下,他應當跟隨曹操。曹操文武雙全,又善用人,是個成大事的人。劉備志向不夠遠大,文才武略並不出眾,他只不過是靠皇親的光環和幾個結義的兄弟罷了。況且張飛勇猛無謀,關羽太重義氣,難成大事。在隆中,諸葛亮對天下形勢的分析,三國鼎立前還可以,而對三國鼎立後預見不當。三國鼎立後,多次出兵進攻兵強馬壯的魏國。想統一天下,其實這樣反而加速了蜀國的滅亡。他應當先使蜀國強大起來,再考慮進攻魏國。

諸葛亮也不會用人。作為三軍統帥,用人非常重要。諸葛亮明知關羽是個講義氣的人,又和曹操交往很深,卻讓他守華容道。關羽雖有“過五關,斬六將”的本領,但還是放走了曹操,使蜀國失去了一個取勝的大好機會。馬謖是個言過其實、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劉備也對諸葛亮交待過,不能重用馬謖,但他偏偏把守街亭這樣重要的任務交給馬謖,最終使蜀國失去了這一軍事要地。

此外,諸葛亮事必躬親、鞠躬盡瘁的做法也不可取。這樣做精神可嘉,但要手下那麼多的人幹什麼?只會使他們養成懶惰、事事依靠的心理,當出現問題時,只會請示,拿不出解決問題方法。諸葛亮自己也最終勞累而死,死後沒有合適的接班人,後來蜀國多打敗仗,最終被魏國滅亡。

所以,我覺得諸葛亮並非傳説中的那麼神奇。

【篇四:我眼中的諸葛亮】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後人對蜀相諸葛亮大加褒揚。諸葛亮堪稱是一個家喻户曉的傳奇人物,也是歷史上一位真實的令後世敬仰的大人物。在曠世奇書《三國演義》中被譽為“智絕”!

他躬耕南陽,本為一介布衣,卻胸懷大志腹納良謀,早在隆中之日便將天下形勢入木三分地看透,必有三足鼎立之勢。他火燒新野嶄露頭角;他舌戰羣儒聯合抗曹;他助江東火燒赤壁從此天下三分;他七擒孟獲胸懷坦蕩;他六出祁山忠心耿耿——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彪炳史冊的歷史人物,我卻對他有一點看法。如果諸葛亮當初沒有選擇“默默無聞”的劉備作為自己的明君,

而去輔佐曹操的話,早已天下大定,百姓早已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免受戰爭之苦,免受顛沛流離妻離子散的悲慘境遇。他同樣可以施展自己的遠大抱負,同樣可以名垂青史。正是他所謂的正統思想,才使國家不能統一,百姓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是他阻礙了歷史的進程,阻礙了歷史前進的方向。曹操當時滅掉了北方最大的軍事集團袁紹一統北方。可謂兵強馬壯,只有江東的孫權勉強與之抗衡,如果諸葛亮果斷地幫助了曹操,加之郭嘉等謀士齊心協力,天下一統會指日可待,諸葛亮的遠大抱負在和平的社會裏會有更大的施展,也不會落個病死五丈原的人生慨歎!

壯哉,諸葛亮!悲哉,諸葛亮!我投他發對票!

【篇五:我評諸葛亮】

不少同學大讚諸葛亮,認為他才能傑出,是完美的聖賢。暑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後,覺得諸葛亮並非如大家所説那麼完美,他也只不過比一般的謀士稍微高明一些罷了。首先諸葛亮的目光不夠遠大。他隱居隆中,看來本意是要選擇賢明的聖主,可當劉備三顧茅廬,他便投向了劉備。我認為,在當時的形勢下,他應當跟隨曹操。曹操文武雙全,又善用人,是個成大事的人。劉備志向不夠遠大,文才武略並不出眾,他只不過是靠皇親的光環和幾個結義的兄弟罷了。況且張飛勇猛無謀,關羽太重義氣,難成大事。在隆中,諸葛亮對天下形勢的分析,三國鼎立前還可以,而對三國鼎立後預見不當。三國鼎立後,多次出兵進攻兵強馬壯的魏國。想統一天下,其實這樣反而加速了蜀國的滅亡。他應當先使蜀國強大起來,再考慮進攻魏國。

諸葛亮也不會用人。作為三軍統帥,用人非常重要。諸葛亮明知關羽是個講義氣的人,又和曹操交往很深,卻讓他守華容道。關羽雖有“過五關,斬六將”的本領,但還是放走了曹操,使蜀國失去了一個取勝的大好機會。馬謖是個言過其實、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劉備也對諸葛亮交待過,不能重用馬謖,但他偏偏把守街亭這樣重要的任務交給馬謖,最終使蜀國失去了這一軍事要地。

此外,諸葛亮事必躬親、鞠躬盡瘁的做法也不可取。這樣做精神可嘉,但要手下那麼多的人幹什麼?只會使他們養成懶惰、事事依靠的心理,當出現問題時,只會請示,拿不出解決問題方法。諸葛亮自己也最終勞累而死,死後沒有合適的接班人,後來蜀國多打敗仗,最終被魏國滅亡。

所以,我覺得諸葛亮並非傳説中的那麼神奇。

【篇六:評價諸葛亮的'作文

在東漢末年這個亂世之秋中,有許多的英雄豪傑。文有:卧虎諸葛孔明,風雛龐士元,江東周公瑾等,他們個個都堪比“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漢四百年的張子房。”武有: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等,他們個個都不遜色於西楚霸王項羽,驍勇無敵,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德有劉玄德、曹孟德、孫仲謀等,他們個個好像是武王再生,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總之,在這個亂世之中,英雄如天上的繁星那樣多,但是這麼多星星中,最璀璨的一顆是諸葛亮。

諸葛亮是一個有先見之明的人。他未出隆中時便算定天下必會成為三國鼎立的局面,巧借東風、智算華容,草船借箭、白帝城布八封等都顯現出他的先見之明。

諸葛亮同時也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從火燒新野、赤壁之戰、巧取荊州、三氣周瑜、擺空城計、造木牛流馬……直到用木像嚇退司馬仲達,這些都體現了諸葛亮的卓越軍事才能,他蒂造了無數軍事奇蹟,一個又一個的妙計令人佩服不已。

他雖然智力過人,但他不似周瑜心胸狹隘,也不似許攸狂妄無比,他從不嫉妒他人才華。三國中有一段便是證明:一天,諸葛亮向劉備推薦風雛龐士元,劉備便問其道:“他與軍師相比,如何?”諸葛亮便説:“龐士元之才華勝亮十倍。”由此可看出諸葛亮並不持才自傲。

的確,諸葛亮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才,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只要是人,他便有缺點,當然諸葛亮也不例外。

第一,他輕視了魏國的實力,輕率地六次出祁山,但都寸功未進;第二過於自信,不聽他人勸告,堅持要出兵魏國,最後在五丈原逝去。第三,諸葛亮過於迂腐,不肯廢掉劉禪自立為王,他雖是出於對劉備的忠心,但這樣卻把劉備打下的江山送給了魏國,到頭來不還是對不起劉備啊。(注:本段文字純屬本人的關點,不要盲目信從)。

雖然這顆璀璨的明星已經落下了,但諸葛亮在我心中的地位卻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作文

【篇七:評價諸葛亮的作文】

諸葛亮在有的人眼裏,是一位智者,什麼事情都做的很好,被萬人傳頌、受萬人敬仰。可是我卻不那樣認為他,他有些事做的不太好。

他在赤壁之戰前,“草船借箭”,現在已經是一段千古佳話,可是我卻不那麼認為。如果曹軍放火箭麼?他,必死無疑。可是,郭嘉早亡,不然,他必死。

赤壁之戰後,他明知曹操對關羽有大恩,還叫關羽去把守華容道以致曹操逃脱,別人都説他那是挫關羽的囂張氣焰。其實不是,他以為關羽如果捉住曹操,那樣一來,關羽的知恩圖報就是虛偽的了,關羽的名氣就會打折扣。如果沒有,他有可以不殺關羽,藉機巴結關羽,他早就料到劉備和張飛回説情的,説以叫關羽去華容道守。他如果叫五百弓箭手和一百刀斧手去捉曹操,那樣一來,天下大勢一目瞭然。就不是三分天下了,應該是和東吳平分天下。

別人都説他料定魏延謀反,讓馬岱殺了魏延是對的,別人也都以為魏延真的謀反,其實不是,在《九州春秋》中紀錄諸葛亮説的一句話,諸葛亮説:“若延不歸,軍便自發。”由此可見,他早就料到魏延會不走,他還不事先叫人帶魏延走,導致來了一個馬岱斬魏延。可憐的魏延死了連名節也沒有。

他明知關羽驕傲,還叫關羽守荊州那麼重要的地方,以致呂子明白衣渡江、奇奪烽火台、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着是他借孫權之手殺關羽。

他六出岐山,自不量力的以為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打敗魏國,以致窮兵黷武,加快了蜀國滅亡的時間。他應該利用蜀國易守難攻的優勢發展經濟。可他沒有,最後累死了。

在有的人眼裏,諸葛亮是智者,是一個神。可是,他的一生有太多的沽名釣譽,是一代智者,也是一代愚者。

【篇八:談諸葛亮】

其實,歷史對諸葛亮添加了過多的讚揚,卻沒有人真正地批評過他。

大家翻開歷史書,蜀漢為什麼會滅亡呢?其實劉備臨終對諸葛亮説要他輔佐劉禪,可是他卻一切包辦,導致劉禪沒有任何辦事能力,因此後來信任宦官,導致蜀漢滅亡。

而且,諸葛亮沒有把他的本領找個繼承人繼承衣缽。他在一出祁山時就在天水收了姜維,可一直到臨死,他都沒有認真教育過姜維,只給了他一本書。

還有,諸葛亮把荊州佔住不放,結果與東吳不和,直接導致了關羽的犧牲,間接讓張飛與劉備都相繼被害。

接着,我們就要講到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榮耀與錯誤——徵南蠻、伐北魏。

其實,當時諸葛亮剛剛打下川地,百姓剛喘息一兩年,又勞師出征,勞民傷財,實不可取。而且,當時的天下大勢是與東吳有不和,後方不固,而魏雖撤勝諸葛亮一籌的司馬懿,但急切之間,曹睿還是會首先把兵權賦予他。因此,天時不利,地利不得,人和不順,諸葛亮的出征實為徒勞之舉。

按當時的大勢,如果諸葛亮還算有一點眼光,應該派精兵猛將把住北、東、南三個關口,盡力與東吳和好,這是外交;整理好政事,再教教劉禪基本的為君之道,此為內政;最後,再廣泛培養人才,精中選精,給自己找個徒弟,再給國家找些棟樑之才,這才是長遠之計。等到大勢有變,曹睿被麻痺,司馬懿真正被疏遠時再出兵,起碼成功的機率要大得多。

所以,我覺得諸葛亮是一個可悲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