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項王故里的作文

來源:文萃谷 1.81W

項王故里就是項羽的出生地,秦朝時叫梧桐巷。康熙四十年立碑以為紀念。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描寫項王故里的作文,希望能幫到你!

描寫項王故里的作文

  描寫項王故里的作文(1)

清明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項王故里。

在這花紅柳綠的春天,正是旅遊的好季節 走進項王故里,迎面高聳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書“項王故里”四個大字。因牌坊建在古黃河大堤上,主體建築在堤下,居高臨下,建築羣盡收眼底。其建築風格既有漢代居民特點,又有宮廷式風格。室、閣、亭均為青磚青瓦,飛檐石基,莊嚴肅穆,雄偉壯觀。廊柱、格扇、雕刻繪畫極為精美,四周圍牆呈淡黃色,上覆青色小瓦,其主體建築為三進院落。前為高大的漢式石厥,象徵項羽故居為帝王規格。中院以英風閣為主體,閣內是項羽高大塑像。四面牆上嵌着反映項羽生平十二幅浮雕,如項羽舉鼎、吳中起兵、破釜沉舟、鉅鹿救趙、鴻門設宴、駭下突圍等。英風閣前面有霸王鼎,鼎高2。6米。直徑1。9米,重8噸,鼎上鑄銘文,記敍了項羽不朽的歷史功績,古樸壯觀,氣勢雄偉。第三進院為花園式庭院,正面為故宮紀念室,室內有虞姬像,室外有繫馬亭,亭內有石雕烏騅馬,有好幾個男同學騎在上面,可一點也不像項羽,要是項羽騎在上面,一定很威風。亭外有栓馬槽,這個槽原是項羽飼養烏騅馬所用,保存至今,可謂一絕。院內廣植松柏、梧桐,以及四時花卉。那株相傳為項羽手植古槐,雖然經歷兩千多年風風雨雨,樹貌奇古,枝幹蒼老,但仍枝繁葉茂,蓬勃挺秀,令人發思。難怪美國一位植物學家把它喻為“天下第一槐”。古色古香,雍容典雅。

項王故里真壯觀啊!我下次一定還去。這次旅程也使我們增長了見識,也為我們宿遷小朋友與河南小朋友架起了友誼的橋樑。

  描寫項王故里的作文(2)

家鄉景色》是由作文網四年級寫景作文欄目小編精心為大家準備的,歡迎大家閲讀

到了家鄉,我就迫不及待的要上山坡玩耍,一出門。就看到了青翠的山一線在家鄉周圍。向前看是一排紅瓦平房,掩映在綠色之中,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豔麗;向後看是綠油油的連綿起伏的大山;向右看是一片片的梯田,黃色的土地,綠色的莊稼,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向左看是一片低矮的丘陵,丘陵之下是一片菜園,也是一片葱綠。

再往山坡上走,家鄉的花草樹木更多了,青草長得特別茂密,很多花草我們都不瞭解,而且有的花是先長花再長葉子的,雨後的小花,比以前更加豔麗,花兒上都沾了幾點晶瑩的露珠,像幾顆小鑽石。而那葉子是紅色的,比花兒還美麗。這個季節櫻桃樹是顏色最多的,樹上有棕、綠、紅、黃、橙五種明顯的顏色。棕色是樹幹,綠色是樹葉,紅色是熟透了的櫻桃,黃色是還沒熟的櫻桃,橙色是快要熟了的櫻桃。

山楂樹也開花了,我和媽媽爬到樹叉上坐着,被綠得發黑的山楂樹葉籠罩着,還有白色山楂花點綴着,陽光一點兒也透不進來,感覺我和媽媽好像被綠葉包裹着一樣,舒服極了,不想下來。

到了半山腰,就會看見清澈見底的小河,在落日的映照下閃閃發光。水裏有幾隻鴨子在游來游去。偶爾有幾隻小魚游來,在水裏擺着歡快的舞姿。我和媽媽坐在小河邊,傾聽着樹葉“沙沙”響的聲音,不時傳來小河碰到石頭的聲音。

瞧!我的家鄉景色美麗吧!

  描寫項王故里的作文(3)

項王故里,簡稱“項裏”。它坐落在廢黃河堤下,相傳項羽是出身在梧桐巷,所以,項王故里又稱“梧桐巷。”

整個祠院是仿漢建築,古樸肅穆,顯得十分的安然。

院落共分四徑,是個典型的中國式建築。每一徑都有名人留下的墨寶。末代皇帝的弟弟溥傑題寫的“威震江東立一代興亡自有光輝標史冊,歌傳亥下定千秋功罪莫將成敗論英雄”的對聯,讓項羽這位中國歷史上因“失敗”而流傳史冊的英雄頓時聳立在眼前,越發勾起我們對他的追思。

走進英風閣,中間豎有一尊鐵鼎,重達8噸。鼎上銘文十六行六十四字,記述了項羽不朽的歷史功績,古樸壯觀,氣勢雄偉。祠院的右牆,刻有司馬遷的《項羽本紀》,全文9000多字,密密麻麻,娟秀而又工整,蒼勁而又豪放。祠院的左牆都是刻寫歷代名家對項羽的 評價,每一首詩都流淌着對這位年輕將軍的敬仰之情。庭院中央的四塊綠地,分別栽有兩棵橡樹和槐樹,顯然是想讓來此後人去瞻仰和懷念這位英雄,

啊!

今天的我,多麼想跨上項羽最喜愛的烏騅馬繼續沿着歷史的隧道,重訪梧桐巷,重訪咸陽城,重訪烏江浦,從此來領略西楚霸王的風采!我多想重騎烏騅馬,肩負着時代的重任,披荊展棘,乘風而上,以此來品味今朝的豔麗的光輝!

  描寫項王故里的作文(4)

去宿遷旅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遊項王故里。來到這裏對項王多了很多理解。項羽本是楚國貴族的後裔,他的父親被秦國大將王翦殺害,他從此跟隨季父項梁。項羽年輕的`時候,項梁教他學習文章,沒有絲毫成就;又學習劍術,也是淺嘗輒止,惹得季父大怒。項羽説:“學文章只能會寫自己的姓名而已,學劍術也只是抵擋幾個人,大丈夫要學就學對抗萬人的本領。”項梁很高興,於是教他兵法。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項羽設計殺死會稽太守,項羽獨自殺死一百多個士兵,初露鋒芒。

在項王故里還陣列着很多項羽戰爭時留下的兵器,以及項羽佈局作戰的戰略圖。提及項羽,讓人不得不想到虞頤,在宿遷種着很多虞美人,就是為了紀念虞姬而種下的花海,看到虞美人花海,就讓我們想到:“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句古詩,也想到了虞姬自刎,和項羽生死離別的情境。可以想象着虞姬和項羽感情深厚,那種生離死別的割捨之痛將是人生中最悲慘的痛苦。走進項王故里,我才明白,虞姬和項羽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所以自從他們結婚後就夫唱婦隨,一直感情很真摯,虞姬也是一位烈性女子,為了自己心愛的愛人,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願獨立留在世間。

走進項王故里中院,我們才發現這裏以英風閣為主體,閣內為項羽高大塑像。導遊介紹項羽身材高大,大約有一米九左右,高大威猛的項羽所以才能夠力大無窮,所以才有了項羽舉起霸王鼎的傳説。英風閣前面有霸王鼎,鼎高2。6米,直徑1。9米。重8噸,鼎上鑄銘文,記敍了項羽不朽的歷史功績,古樸壯觀,氣勢雄偉。英風閣的四面牆上嵌着反映項羽生平十二幅浮雕,如項羽舉鼎、吳中起兵、破釜沉舟、鉅鹿救趙、鴻門設宴、垓下突圍等等。

真正成就項羽英明的是鉅鹿之戰。《孫子兵法.九地》:“焚舟破釜,若驅羊而往,驅而來,莫如所之。”而真正使這個詞為老少婦孺所知的就是項羽。當秦兵將鉅鹿團團圍困的時候,正是項羽“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族必死,無一還心”,終於殺蘇角,俘虜王離,大敗秦軍。“破釜沉舟”成就了項羽的威名,也成了後世激勵人們奮勇拼搏的榜樣。

項羽對將士們説:“這次打仗,有進無退,非死即生,三日之內,一定要把秦軍打退。”項羽的決心和勇氣,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楚軍把王離的軍隊包圍起來,個個生龍活虎、越戰越勇,發揮了以一抵十的效用。經過九次激烈戰鬥,活捉王離,其他的秦軍將士有被殺的,也有逃走的,圍困鉅鹿的秦軍就這樣瓦解了。

當時,來救趙國的有十幾路人馬,都紮了營寨,可是他們害怕強大的秦軍,不敢跟秦軍交鋒。這時,聽到楚軍震天動地的喊殺聲,擠到壁壘上觀看。他們瞧見楚軍橫衝直撞殺進秦營的情景,嚇得伸着舌頭,屏住呼吸。等到項羽打垮了秦軍,請他們到軍營來相見的時候,一個個都跪着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

大家頌揚項羽説:“上將軍的神威真了不起,自古到今沒有第二個。我們情願服從您的指揮。”

從那時起,項羽實際上成了各路反秦軍的首領。

但是如此強大的項羽最終卻失敗了,分析項羽失敗的原因,劉邦分析的最為透徹。他説:“在密室中策劃行動方針,依據戰略計劃指揮千里之外的軍隊取勝,這一點我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頒發糧餉,我不如蕭何;指揮聯合作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之傑,我能重用他們,這就是我成功的祕密啊。而項羽只有一箇中用的范增,卻不能重用他,所以失敗了。”

項王故里第三進庭院是花園式庭院,院內廣植松柏、梧桐,以及四時花卉。那株相傳為項羽當年手植古槐,雖經歷二千多年風風雨雨,樹貌奇古,枝幹蒼老,但仍枝繁葉茂,蓬勃挺秀,令人發思古之幽情,被美國一位植物學家喻為“天下第一槐”。

在項王故里的後花園裏還種着很多牡丹,當時牡丹花期已過,但是依然還有幾朵盛開着,天剛剛下過小雨,所以這片牡丹園顯得特別精神,特別純淨美麗,我們禁不止在這裏拍照留念。看着這裏花團錦簇,樹木錯落有致的後花園,我們都禁不止讚歎:“古人真的很懂生活,非常具有生活情調,連後花園都建造地如此精緻美麗。”“但是這也僅是富貴人家才有如此大的排場,小家小户哪有這樣美麗的後花園。”欣賞着設計如此精緻的項王故里,讓我對古人的匠心獨具,對古人的巧妙設計心生敬佩之心。

但是看到項王終年只有三十一歲,也禁不止扼腕歎息,一個正值當年的年輕生命就這樣英年早逝了,真是讓人感到可惜。如果歷史能夠重來,如果項羽能夠做到像越王一樣懂得“卧薪嚐膽”,懂得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夠讓自己休養生息,過江之後,從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