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四年級下冊作文四篇

來源:文萃谷 6.88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四年級下冊作文四篇

四年級下冊作文 篇1

我們的校園真美啊!如畫家畫的畫一樣五彩繽紛。

我先來介紹校門口。從校門口往裏看,那長滿了爬山虎的教學樓上,有九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就是“鄞州瞻岐鎮中心國小”。走進去,往右看,有一座石像,石像上有一個小男孩,他一手抱着球,一手拿着紙飛機。在那個男孩手下,有一個小女孩,她一手拿着一本書,一手指着天空,露出甜甜的微笑。石像旁有許多剛抽出嫩芽的小樹苗,那些小樹的葉子有點黃,遠遠望去,就像黃綠色的花兒盛開在雕像旁。在我們的花園裏,有很多竹子,它們很堅固,一般的人是折不斷的。那翠綠的竹子吐出點點嫩芽,從遠處看,就像一片陰涼舒服的大森林。

下面,我們來看看天井。中間是個池塘。池塘的水很清澈,裏面有許多小金魚,它們成羣結隊地游來游去。池塘被綠色的小樹苗圍了起來,那小樹苗是圓的。在東南的花壇裏有一些野花,是紫色的。那芭蕉樹就像撐開的巨傘,如果下雨了,你只要躲在下面,一點也不會被雨淋濕。

最後,我來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的操場。操場旁圍着一棵棵松柏。那松柏就像軍人,昂首挺胸地站着,就算狂風來了,也不低頭。有幾棵松柏上有樹藤,樹藤是綠色 的,它們纏繞着大樹,像是在給大樹按摩。因為樹藤上面偶爾還會有一些青苔,所以校長派了幾位工人來清理。正因為這樣,大樹每天都很乾淨。

我們的校園真美啊!我喜歡在這裏讀書。

四年級下冊作文 篇2

習作要求:

在這次綜合學習中,我們隊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有了更多的瞭解,收穫一定很多。我們來開一次學習成果彙報會,可以介紹蒐集到的有關大自然啟示的資料,也可以談談自己瞭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還可以談談自己從動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啟發,想發明什麼。

先分成小組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彙報。在彙報中,聽的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別人請教。交流之後,把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寫下來,也可以把活動經過或心得寫下來。寫完後,同學之間互相修改。

《口語交際·習作訓練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學習積累、整理並運用資料談感受。

2、指導學生圍繞“大自然的啟示”這個主題,將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發現或積累的資料有條理地寫下來。

3、激發學生的習作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想象等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大自然的現象的資料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導入

1.在第三單元裏,我們瞭解了大自然的奧祕,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第9課.《自然之道》:違反自然規律,有可能會好心辦壞事,甚至受到懲罰。

第10課.《黃河是怎麼變化的》:保護大自然!

第11課.《蝙蝠與雷達》:生物特點、規律的啟示。

第12課.《大自然的啟示》合理開發、利用大自然。

二、合作討論,彙集精華

1.大自然千變萬化,通過你的觀察,你瞭解了哪些現象呢?他們又給了你怎樣的啟發呢?小組討論,選出代表彙報

2.教師到各組聽到方案,參與討論、合作。

3.全班交流:

現象是什麼?

現象發生時有什麼變化或特點?

啟示是什麼?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明確要求

1.寫“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

2.也可寫活動經過或心得。

二、寫法指導

(一)開頭建議

師: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下,大家積累了很多有關文章的開頭。誰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師:大家分享了很多,總結起來有這幾種:

(1)開頭點題,突出中心

如:《蟄人之謎》開頭

我們學校有幾棵核桃樹,樹上的洋辣子把我的胳膊蟄得又紅又腫,疼得我直淌眼淚,我恨透了它,決心揭開它蟄人之謎。

(2)疑問式開頭,自然引起下文

如:《下蛋後為什麼叫》開頭

外婆家養了很多雞,而且大多是母雞。每天那些母雞接二連三地蹲在雞窩裏下蛋,“咯咯”聲此起彼伏。聽着母雞們肆無忌憚的叫聲,我的心中忽然產生了疑問:為什麼母雞下蛋後會有咯咯咯地叫個不停呢?

(3)引用俗語開頭,生動,自然

如:《蜕皮樹的啟示》開頭

人們常説:“人怕傷心,樹怕揭皮。”可是我卻發現有兩種樹——雪松和梧桐很特別,每到秋末冬初就開始裂皮,蜕皮。

(二)結尾

有頭有尾的文章才是完整的文章,那懂得了開頭的技巧。作為結尾,你有哪些建議可以提供給大家?

(1)《蜕皮樹的啟示》結尾

蜕皮樹給了我生命的啟迪:為了新樹皮,舊樹皮選擇了死去。由此我想到我們的父母,父母為了孩子不是天天蜕皮,年年蜕皮嗎?我又想到我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想過去蜕皮嗎?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我們做好蜕皮的準備嗎??(得到啟示,昇華主題)

(2)《小螞蟻的力量》結尾

一隻螞蟻是微不足道的,一羣螞蟻卻是那麼強大。小小的螞蟻讓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團結就是力量。(總結全文,揭示中心)

(3)《我發現了烏龜會“夏眠”》結尾

今天我一次無意的失誤,竟然發現了烏龜也會在夏天睡眠,真有趣!大自然中又有多少現象等着我們去觀察、發現呢?(反問句結尾,加重語氣)

(4)《大自然的啟示》結尾

原來植物身上也有這麼多學問呀!(總結全文,簡潔自然)

(每個步驟教師邊講解邊在黑板列出簡單提綱)

(三)正文

1.師:除了開頭結尾,文章的中心該是怎樣的內容?

(1)詳細記錄觀察所得,可以是動、植物的外形、自然現象等眼睛所看到的東西。

(2)寫清楚在觀察過程中自己產生的疑問和由此進行的思考,把心裏活動寫出來。

(3)把發現的本質特徵——例如:原因、原理、性質、解決問題的辦法等寫出來,可以是自己的思考、做法,也可以是有了疑問找到的資料答案或者自己研究弄明白的東西。

(4)通過觀察、思考、研究得到的啟示寫清楚。

2.師:如何使得文章更加生動、自然呢?在這裏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小絕招:

(1)抓住特點;

(2)注意寫清楚你在觀察研究中得到的啟示;

(3)運用比喻、擬人、排比、誇張、設問句

等修辭,增強文章的趣味性、生動性;

(4)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

3.師:我們來看看我們的課文是如何描寫和表達的。

(1)總結兩篇文章,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2)通過總結,我們知道作者是按照“觀察——發現——啟示”這樣的思路來完成文章的。

(3)即我們在觀察中要抓住事物特點,並將其所引發的的啟示寫出來。出示:

A.抓住特點;

B.注意寫清楚你在觀察研究中得到的啟示;

C.運用比喻、擬人、排比、誇張、設問句

等修辭,增強文章的趣味性、生動性;

D.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

四年級下冊作文 篇3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媽媽抱着三歲的小明,和爸爸走在上海火車南站的站台上,準備接小明的姥姥。天很藍,能看見天上飛過的小鳥,偶爾還能聽到zidan聲。

姥姥乘坐的火車終於到站了,爸爸媽媽讓小明坐在長椅上,他們去接小明的姥姥。突然,一聲巨響如春雷般震耳,原來是日本侵略者在向下投炸彈。小明還沒明白怎麼回事,長椅已經被氣浪掀翻,小明摔倒在地上,急忙往前走找爸爸媽媽。可是,小明眼前的景象完全變了樣:原本繁華的火車站變成了一堆廢墟,茫茫人海不見了蹤影,有的被炸死了;有的受了傷;還有的匆匆離開火車站。地上血流成河。小明驚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頓時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空氣中到處瀰漫着硝煙,沒人搭理小明,小明拼命喊:“爸爸——媽媽——”可爸爸媽媽再也不能答應他了……

可惡的戰爭讓多少人的家庭支離破碎;讓多少人無家可歸;讓多少孩子像小明一樣可憐。希望和平之神永駐人間,停止戰爭,讓世界成為和平之神的家吧!

四年級下冊作文 篇4

記得我四五歲的時候,奶奶在餵我吃飯。“來,暘暘,嘴巴張開,我來餵你!”奶奶高興地説。我立刻張開嘴巴,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突然,正坐在沙發上看報紙的爸爸似乎肚子唱起了“空城計”,馬上三步變成兩步,向飯桌走來。

我邊吃邊玩玩具,走來走去的,奶奶一也一樣,跟着我走來走去的。當爸爸看到奶奶在餵我的時候,馬上走過去,嚴肅地對奶奶説:“媽,讓她自己吃就好了,它又不是沒手沒腳的。”可奶奶緊張地説:“可是……你看她還小,都還沒有5歲,而且都還沒有懂事呢!你看她這麼小,喂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當時我確實還小,聽不懂大人在説什麼。但現在長大了,我漸漸懂得了什麼是關心,什麼是關愛。那時的爸爸也是為了我好。好習慣應該從小養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免得以後什麼都不會。

母愛也是少不了的,下面是我小時候的一段成長經歷,看看吧!

在一個晴空萬里的星期天,我和媽媽一起吃去玩。

在路上,我一邊唱歌,一邊踏着輕快的腳步,向前走去。由於我太高興了,沒有注意到前面有一塊石頭,就滑了一下,摔倒了。我伸出手要讓媽媽抱起來,但媽媽説:“自己爬起來不要總是讓我抱。”最後,我鼓起勇氣,爬起來了。

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沒有比它更偉大的東西了!

我的家鄉在農村,且不提農村那古樸的小橋流水,也不提那引人入勝的青松蒼柏,單是這農家小院,就極富詩情畫意。

夏天到了,那株挨着牆角的桃樹,已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悦,將它豐碩的果實展現在人們面前。好大好大呵,白裏透紅。你甚至會感到那果實甜甜的汁液要往外溢。摘一個嚐嚐吧,管讓你口“福”心服。

秋天來了,無論是盆栽的還是地上的作物,均是一派可喜的景象。大白菜、大包菜都捲起了葉子,像縮着頭的羅漢,蹲在那裏,只等你去收穫。還有牆角種的絲瓜、扁豆都爬着牆、牽着藤兒,和牆外的樹枝纏繞在一起。由下向上望,便是一個個絲瓜吊着,一串串扁豆懸着。特別是下雨的時候你會看到一片水滴滴的綠色世界,景色更迷人。

冬天,我家那小小的庭院卻在冷落中見生機。逢着下大雪時這裏又是一塊粉裝玉砌的小天地。

這就是我喜愛且魂系夢牽的農家小院,我愛這農家小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