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信仰作文3篇

來源:文萃谷 1.27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信仰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信仰作文3篇

信仰作文 篇1

季風是世界贈予的邀請,夾帶着無法克隆的清新,夢想伴隨着風一起飛翔,那些看似模糊未知的前方,總有些東西如同倔強的星火,瞬間可以燎遍整個荒原,這就是——信仰。

每束含苞的枝丫,無論是在陽光沐浴的花圃中,還是在暴風雨摧殘的山澗邊,都不會冷卻想綻放的熱心。這就花開的信仰;每條奔流的小溪,無論是在崎嶇的高山,還是在順暢的平原裏,都不會熄滅想彙集的激情,這就是溪流的信仰。當‘’堅定的信仰‘’在心中種下不移的夢,未來似乎已經可以看到曙光。

生而為人,豈能沒有信仰?回眸李白,滿腹才情卻難功成名就,可還是豪邁地唱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歷史絕曲;回眸陸游,滿腔熱血卻報國無門,可還是堅定地誦出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千古佳句。回眸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那種堅定,那種執着,不就是因為他堅信自己可以看到一片明淨的天。縱觀歷史,堅定的信仰如同松葉,映綠了一冬的雪。

成長,並非一帆風順;幸福,也並非權傾朝野。一路走來,我們或許會遇到挫折和失敗,但我們一直都用微笑去撫平過往的傷痕。我們微笑,因為我們信仰未泯;我們微笑,因為我們展望未來。一撇一捺,或許只需用一秒去結束,可一個真正的“人”卻需要一輩子去維繫。未來,我們前方的道路怎可能都是一馬平川?總會有一些泥濘與沼澤橫卧在我們的面前,這時我們需要用堅定的信仰去飛越;我們前方的天空怎可能都是萬里無雲?總會有一些狂沙與雨雪翻飛在我們的眼前,這時我們需要用堅定的信仰去謳歌。

當我們赤手空拳地來到這個人間,我們註定會食着人間煙火,永遠都不可能再超然出世。我們註定要經歷的不是一個從無到有再到無的過程,而是一個充實、昇華的漸變。所以不管生活是富裕還是貧窮,不管外貌是美麗還是醜陋,誰也不能抹滅我們存在的意義。太多的時候,靈魂外的存在物就如同開在枝頭上的玫瑰,它總會有休歇的一天。如果外在物永久的持續下去,那麼它將不在真實,因此我們則需在它被湮沒的地方種下一粒種子,而信仰則就是那裏初發芽的綠。

在一個寒冬的有風有雪的柵欄邊,心照不宣的我們只因心中都打着相同的傘——信仰。雪飄曳的聲音如同陽光般安詳,風吹拂着世界僅剩的殘綠,我們望了望遠方,依稀聽到雪萊靈空的聲音:“冬天如果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們又望了望彼此,嘴角不自覺都揚了揚。轉過身,在雪上輕輕的寫下了一個“人”。

信仰作文 篇2

信仰,是一個專有名詞,是有思維有語言的高等動物---人類所特有的。

信仰,是人之所以為人而又超越一般動物的“區分劑”。

清晨,我悠閒地漫步在居民區的小徑。小徑兩旁被黃草覆蓋着的土地上,杏樹高高聳立。瞥視間,一片耀眼的金黃將我吸引住——那是一顆鬱璧鬱璧的絲瓜藤,自杏樹的梢垂下,宛若綠色的秀髮。粗細不一的藤蔓緊緊繾綣,大大小小的綠葉層層疊疊鋪展開去,黃色小花在綠意的映襯之下,光彩奪目。風輕輕吹拂,藤蔓盈盈漾動,自然灑脱,大有君子之風。啊!這是多麼旺盛的藤呀。

這裏沒有紅葉,沒有秋菊,似乎唯一可以欣賞的就是這絲瓜藤了。每一條藤都在競發向上,在陽光的`哺育中茁壯成長。這裏時近金秋,沒有蜂圍蝶陣,絲瓜花門前洞若涼亭,顯得卑微了許多。“不打緊!”它仍然默默地孕育着新的生命。它不像菊花那樣開得潑潑灑灑,也不如紫藤蘿花一樣開得張揚無忌,更不同於君子蘭那般鄙視流俗,孤傲清高。它是質樸的,質樸中帶着樂觀,樂觀中顯着堅強,堅強中透着信仰。它來得悄然,去得悄然,之後於這悄然中化作了春泥,留下了可口的絲瓜。

一天,我聽到樓下傳來了“嘩嘩”的聲音,開窗一望,原來是園林工人在刈草。下午,我路過絲瓜藤,——它變了,萎縮的藤蔓上,殘留着幾片乾枯的葉子。我難過極了,從此之後,我就再沒有關注過絲瓜藤了,直到有一日,我又路過那兒,欣喜地看見枯藤上抽出了新芽,如剛落地的孩子,向着那温煦的陽光,恣意地生長,重複往日的容顏。我很高興。

後來,我突然間又發覺,那新芽不見了,也不知道哪裏去了,只餘下一條憔悴的蔓逶迤在地上,還有幾片老葉在月葉柄的撐託下伶俜搖擺。我一下子對它近乎絕望了,但我還天天去觀察,希望能在這藤上尋得生命的跡象。終有一日,一條鮮活的嫩藤攀附上了杏樹,翹起油綠的新葉,金黃的花朵向天空演奏着生命之歌。隨着時光的流逝,它一天天長大,慢慢地,再現了昔日的風采,甚至比先前長得更茂盛。

絲瓜藤之所以能夠頑強地生長,是因為它對生活有着無限的追求,永不放棄生的希望。它每一次的重生都是帶着生命的信仰出發。

信仰作文 篇3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載體,信仰和文化是分不開的。我們國家沒有明顯的宗教信仰,但我們骨子裏有着對某種主流文化的依託。如儒家、道教、佛家、法家等,自古以來,這種文化信仰就影響着中國的發展。

到了現當代,我們的文化信仰,我們的主流文化精神也在不斷的更新。這一點,雲杉先生在其文中也有類似歸納,經過不斷髮展的主流文化大致可以分為三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我們文化和黨領導人民創造的革命文化。而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國人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其精神生活越來越貧乏了,有些國人漸漸開始不太看重我國的傳統文化,反去追捧西方國家的文化信仰,甚至一味的崇拜西方國家的文化:西方的聖誕節、萬聖節等等節日在現在很多青年人眼中比我國的傳統節日例如春節或是中秋節還要受熱愛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羅伯特·奧克斯頓·博爾頓説過:“信仰不只是一種受頭腦支配的思想,它也是一種可以支配頭腦的思想。”正是因為我們漸漸失去了我國傳統的文化信仰,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崇洋媚外的人的出現。

當然,並不是説西方文化就一定不好,我國的傳統文化就一定正確。毫無疑問,傳統文化是不可摒棄的,但其中必定會有不適合現代實際的,我們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到適合現在社會的文化信仰,抓住傳統文化的精髓,保持我們在五千年曆史的沉澱中最精華的部分,如克己復禮的人生態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則和思想原則、義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與己達達人的淑世情懷、四海一家與天下太平的世界願景等,這些無疑都是深深刻在我們中國人的骨子裏的文化信仰。而對於西方文化,相比很多人的全然接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是正確之道。

正如魯迅先生説:“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着,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