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的作文合集5篇

來源:文萃谷 1.38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究竟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的作文合集5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詩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心情,一個人的心境。朗讀詩,感受詩人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悲歡離合。

還記得南唐後主李煜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的悲,還記得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悲,還記得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悲。

還記得杜甫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歡樂。還記得陶淵明的“晨興理花穢,帶月荷鋤歸。”的歡樂,還記得劉禹錫的“清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歡樂。

還記得李白的“遊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的分離,還記得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分離,還記得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分離。

還記得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還記得白居易“最愛湖東行不足,綠茵茵裏白沙堤”的情趣,還記得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期望。

一首詩表現了一個朝代的興衰,一首詩表現了一段社會時期的變故,一首詩表現了一個詩人一生的悲歡離合。

古詩的作文 篇2

一杯酒盛滿唐的才氣,一支筆寫滿人生的真諦,一幅畫載滿家鄉的風景,一首詩吟出古詩文中的絢麗。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詩人陸游此刻正心情煩悶,信步走進農家鄉村,熱情好客的農民見有客遠來,忙在院子的葡萄藤下果品蔬菜,年長的老者海親手打擊一醖黃酒,殷勤招呼,大家在一起坐下,笑呵呵地告訴客人這裏今年豐收,但還是不足款待住客,詩人怎能拒絕,又吟出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曲折折的山路,山一座連一座,遠看層層疊疊以為無路,走近一看,有裊裊炊煙,原來又是一座鄉村。

樸實好客的勞動人們的心靈美,與鄉村的風景美使詩人難以忘懷。

夕陽西下,詩人陶潛在東邊的菊花園裏採摘美菊,火紅的夕陽映紅了半邊天也使得菊花更加明豔,抬起頭來又靜靜地凝望南山,此時山間的景色正美,又夕陽又有結伴歸巢的鳥兒,心中覺得十分舒泰便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詩人心清如水,早已無爭名於朝之念,詩人不為五斗米折腰,已無爭利於世之想,只願縱情于山水,自得其樂。風景美,詩人心靈更美。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高舉酒杯敬明月,試問廣寒仙子:“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説罷一飲而盡,心中有足樂者,於是便“起舞弄清影”舞到盡頭之處心中便想這“何似在人間”。

飲罷數杯,忽生失落與悵惘,月亮呀,你“不應又狠,何事長向別時圓”?但又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心中豁然開朗。

詩人對月發出的美好的祝願,影響着千千萬萬的讀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古詩文中的美無處不在,詩中的自然美與詩人的心靈美,願望美交相輝映,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

古詩的作文 篇3

第一篇:古詩中的春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文化成就極高,而詩詞更是這座文化藝術寶庫中耀眼的明珠。古詩詞中,寫春天的,數不勝數。

“詩仙”李白有一詩曰“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洪樓覺春好。”李白生活在唐朝的“開元盛世”,哪兒的春天自然是美麗的,就連春的到來,那麼無聲無息的。在大詩人筆下,又是那麼生動活潑,讓人感覺春天就像一壺美酒,初嘗美酒,就被迷醉了。

朱熹是有名的老夫子,而也曾在著名的《春日》中讚頌過美好春色“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可見,春是人人都喜愛,都熱衷於讚美的。

豪放派詞人代表辛棄疾更熱衷於田園春光。他在《鷓鴣天代人賦》寫道“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這不但表達了他高尚的情操,也為我們描繪出一個活靈活現的鄉村春天。

最讓人睹春思鄉,莫過於丘遲了,他當年一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徹底在精神上征服了造反的陳伯之,他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鑽進詩詞裏,還可以找到很多很多關於春的詩句。真可謂一座奼紫嫣紅的百花園,即便是園裏的一株小草,也能使人回味無窮。

然而,現在我們卻只能在它們身上捕捉些春的影子。現在的城市,可還有半點春的影子?見到一株含苞欲放的花朵,便要歡喜一陣子。可還找到“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景象?那些黑煙,垃圾,工業污染對花草的侵佔,對春的侵蝕,我們卻只能束手無策。

這些美好的詩詞,本來是來描繪出美好的春景的。如今,卻成為我們尋找春天的途徑。可悲!可歎!

第二篇:古詩中的春

小時候,爺爺是教師,總是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誦古詩。見爺爺讀詩時,很奇怪,總會邊讀詩邊搖頭,聲音還頓挫抑揚。我問爺爺為什麼,爺爺大笑起來,還説:“邊讀詩邊搖頭,這才能讀出詩的韻味。”那時的我還不知道詩的韻味是什麼,只是一知半解地點點頭。

還記得我讀的第一首也是會背誦的第一首唐詩是《春曉》。我想,第一次和《春曉》做朋友,一定是始於春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我問爺爺“聞啼鳥”是什麼意思,爺爺説,聞就是聽,當你每天清晨起牀時,不是時常會聽見鳥叫聲嗎?這就是“聞啼鳥”。哦,懂了。

我就這樣一首首讀了下來,讀了很多描寫春天的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哦,這句詩我懂得。一團團野火在燃燒野草,但怎樣也燒不完還留根,當一陣陣春風吹起,野草又重生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兩句我也懂得,我不喜歡這樣的景象,國家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滿城,荒木滿街。讀到:“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眼前就出現了一幅清淡的墨水圖,詩人最後一句還用了疑問的句式,又讓我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可看出詩人王安石是多麼思念家園啊!

朱熹有一首《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漸漸地,我讀詩讀出了韻味,增長了不少知識。

春,在我的詩歌旅途中,一路相隨。它佔據了我所學的詩歌中的重要地位,給我無窮的啟發和感受,使我讀出詩的韻味。

第三篇:古詩中的'春

轉眼間,嚴冬已逝,春姑娘悄悄地降臨人間,帶給人間温暖、詩意。春天,在我的眼裏是美好的季節,是充滿詩意的季節。她意味着生機勃勃的開始。自古以來,很多詩人也喜愛春天,歌頌春天。走進他們營造的這奼紫嫣紅的古詩百花園裏,隨意採擷幾朵散發着詩意的芬芳的詠春詩,慢慢品讀,細細感受,不知不覺間陶醉其中。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是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看啊,綠竹蕭疏,掩映着幾樹桃花,樹上的桃花競相開放,一眼望去,如一片粉色的汪洋。一江凌波盪漾的春水,一羣鴨子首先感到了暖意,爭先恐後地跑到江水上,歡暢地遊着。串串”嘎嘎嘎“的歡叫聲在江的上空迴盪。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在那清澈的湖水邊,有幾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在專心地梳粧。那一頭碧綠的秀髮,修長地垂在胸前,清風盪漾,那一頭秀髮隨風飄揚。那便是佇立在河邊的楊柳。春風這位髮型師技術多麼精湛啊!那細細的柳葉,那曼長披拂的柳條,都是經過他的精心設計和裁剪的。他給大地裁製出了一朵朵鮮紅嫩綠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裝,帶來了勃勃生機。詩人藉助柳樹歌頌春天,詩中洋溢着詩人對早春的喜愛和讚美。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詩人到朋友家裏做客,遠遠的就看到了朋友家的小園,一條綠色的小路彎彎着隱沒在那道柴門後,初春的小草剛發嫩芽。抬眼望去,杏樹的枝頭,羣花雀躍,你一朵我一堆的爭着鬧着,有的害羞,有的歡悦,也也有慵懶的半開半閉的,一陣陣沁人心脾的香氣從門縫裏往外飄着,我不敢驚動這些春天的小精靈。

漫步古詩百花園,徜徉在詩的海洋裏。嗅着手中那幾朵散發著清香的詠春詩朵。彷彿已和春天有了親密的約定!

古詩的作文 篇4

漫步於朦朧細雨中讓我想起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的離別哀愁,“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下雨的季節總是離別的季節。細細地雨絲總是瀰漫着濃濃的離愁,那已不在身邊,遠處的人兒啊!你何時歸來?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在外闖蕩卻未曾歸鄉的遊子啊!望着西方落下的太陽,天邊升起的彩霞,是否也會想到身在天涯卻也想要落葉歸根的悲傷之情呢?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用《相見歡》抒寫對昔日生活的懷念,吟歎身世,表現出了濃厚的傷感情緒。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也會感歎出這樣的傷感呢?當我們已經長大,再回想起以往的當初,美好的,悲傷的,心底總會有一種叫做傷感的情緒圍繞,當往昔變成回憶,我們是否也會感歎生活的不易,何已經過去了的傷感呢?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隨着時間的流逝,曾經的事物與人都已隨着時間的變遷而改變,曾經的滄海桑田都已變成了幻想的畫面。如今的身影已不能和記憶中的身影相重合,才發現,原來一切都在改變,一切都變成了過眼雲煙,想要為已變成過去的回憶説些挽留的話,卻發現,淚水已充滿我眼前的畫面,“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一首首古詩演繹出種種離愁,一位位詩人為離愁寫出憂傷的詩句。古詩中的離愁情,充滿每個人的心間,似滄海桑田,似時光變遷,每個人的心間都瀰漫着默默的離愁之情。

古詩的作文 篇5

國小六年裏,我們學過很多古詩,有詩仙李白的,詩聖杜甫的,還有辛棄疾的,李清照的……接觸得多了,我發現詩歌這種文學體裁實在是太奇妙了,讓人忍不住讚歎。

有的詩句中會靈活運用表示顏色的詞語,將一幅幅美麗的場景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比如“霜葉紅於二月花”“日出江花紅勝火”就是運用紅色將深秋美麗的景色描繪出來。“新梢漸變鵝黃色”“兩個黃鸝鳴翠柳”是用黃色生動地描寫出活潑的黃鸝。運用黑色的有“黑雲壓城城欲摧”,這句詩將黑雲滿天、壓抑低沉的氣氛描寫得是那麼逼真。“春來江水綠如藍”是用一江碧綠的春水錶現出江南水鄉的唯美。

除了上面的這些例子,古詩中運用顏色的句子還有很多。更奇妙的是,有些古詩並沒有明顯地使用表示顏色的詞語,但字裏行間卻又顯露出來,比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雖然沒有用到顏色,卻能讓人想象到飛雪漫天的情景。就像作文中,不提傷感卻又寫出傷感,不提快樂卻又表現出快樂。比如,“今天,我背上書包,走在路上,太陽是那樣的温暖,小鳥為我歌唱,小草向我招手”,這句話裏並沒有提到快樂,卻能讓讀者感受到快樂。

説到這裏,我不禁感歎古人的知識真是太淵博了。古詩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靈活運用,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作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