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謙讓的作文3篇

來源:文萃谷 5.5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謙讓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謙讓的作文3篇

關於謙讓的作文1

文明,是一根無形的絲線,連接着每一個人的品德;文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執法者,井井有條的秩序讓生活更美好;文明,是一把無形的大傘,抵擋着如疾風驟雨一般的不正之風;文明,就像一個無所不能的製造機器,製造着生活中的感動與温暖。講文明、講禮貌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文明並沒有侷限性,每時每刻,對一個老人的敬重和一個幼童的呵護都能稱之為文明,每一個不經意的言行也可能是講文明,比如,公交車上一次簡單的讓座。

那一天,陰雲密佈,濛濛細雨紛紛揚揚地飄着,我正在車站等車,一輛公交車疾駛而來,等得已經有些不耐煩的我看到公交車,就如一個飢腸轆轆的人看到食物一樣,立刻餓虎撲食一般撲向公交車,為這個位置謀慮已久的我理所當然地搶到了位置。可我身後的一位老人就沒那麼幸運了,不光沒位置,而且整個車廂裏只有他一人站着,車不平不穩地開着,老人雖然抓着扶手,但仍無濟於事,車子的搖擺使老人像鞦韆一樣搖來晃去,孤零零的不免顯得可憐。這時一個小男孩猶猶豫豫地站了起來,離開了座位,小男孩並沒説什麼“請坐”的話語,但老人似乎有點會意,也緩慢地移動腳步坐上了那個充滿愛心的位置。

天依然下着小雨,但這時的車廂卻在這個冬日裏充滿了温暖,而我卻沒有了之前的平靜,我的座位也不再那麼平穩,我如坐鍼氈。

“融四歲,能讓梨……”從幼兒園的窗口時時飄出這樣朗朗的聲音,聽到的人想到的人往往會生出許多的感慨,感慨孔融的懂事與謙讓。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傳統我們卻只讓它活在書本里,活在我們的嘴上,很少活到我們的行動上來。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讓”字做起來卻是那麼不容易,更多的時候,人們更習慣爭奪與擁擠。上車時,人們都像去趕集似的,迫不及待地往車上擠,全然不顧身邊的老人與小孩;在學校,只要下課鈴一打響,同學們就像出獄的犯人一樣衝出教室,卻往往卡在教室門口;在吊橋上,人們蜂擁而上,那搖晃的吊橋會使原本美好的一趟旅遊變成一個墜落懸崖的悲劇;在馬路上,紅燈在閃爍,“寧停三分,不搶一秒”的標語赫然醒目,可爭分奪秒的車輛卻仍製造了一場場噩夢般的車禍……

在生活中,在社會上,謙讓與文明會改變許多事。也許,你會認為只有爭先恐後才會使自己更舒暢,但我要告訴你,你錯了,只有當自己能做到真正的謙讓時,心裏才會更暢快。如果每個人都懂得謙讓,那麼同學之間會少了許多的爭吵,取而代之的是和睦快樂;如果每個人都懂得謙讓,那麼車輛就不會像失明的人一樣亂衝亂撞,而是像奔騰的河水一樣帶着和鳴流向遠方;如果每個人都懂得謙讓,我們的生活將是多麼和諧與快樂……

謙讓,是人生前行的一張通行證;謙讓,是幸福微笑的一包催化劑;謙讓,是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同學們,讓一讓,相信你會收穫一生一世都無法忘懷的快樂。讓一讓,我們的心情會更舒暢!

關於謙讓的作文2

春天讓給了夏天,才有了萬物的茁壯生長;夏天讓給了秋天,才有了枝頭的累累碩果;秋天讓給了冬天,才有了萬物的安靜休眠;冬天讓給了春天,才有了萬物的生機勃勃;我和弟弟也因為“讓”而更加感情深厚。

平常,即使是在週末,我也是從這個補習班出來就踏入下一個補習班,經常連午餐都是通過快餐的形式來快速解決,更遑論玩手機、看電視這麼休閒的享受了!那天,我好容易有了一會兒閒暇時間,連忙央求媽媽讓我看會電視一一雖然只有20分鐘一一不到一集電視的時間,我已經心滿意足、心花怒放了!

我一溜煙地躥到電視前,打開電視,手指飛一般的在遙控器上點來點去,找到找到了自己愛看的頻道。誰知道因為我按的太快,頻道點到了後邊,我懊惱自己浪費了時間,急忙又往回返。幾秒的調電視時間簡直就像過了半小時一樣。終於,我調到了自己愛看的頻道。我長吁了一口氣,坐在沙發上全神貫注地盯着電視,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誰知,剛才還在那邊專注地玩着玩具的弟弟聞聲而來了。“啊,哥哥,你在看電視,我也要看!”他一下子飛躍到沙發上,“嘭”的一聲悶響,不待我反應過來,他已從我手中搶走了遙控,還在我邊上又哭又鬧,“我要看《汪汪隊立大功》!我要看、我要看嗚嗚嗚”他一邊大哭,一邊大喊。我頓時心煩意亂,真恨不得給他兩巴掌。要知道,我一個月都沒看過一分鐘電視了!可看着他那淚水漣漣的臉,我又忍不住心軟了:連弟弟都照顧不好,還算什麼哥哥?還是讓給他吧,誰讓我是哥哥呢?唉!我垂頭喪氣地調到了14台一一《汪汪隊立大功》。把電視讓弟弟看,自己起身默默地幫媽媽做飯去了

其實,弟弟也有讓我的'時候。有一次,爸爸興致大發地給我們烤了十幾個蜜汁雞翅,一端上桌就吸引了我們的眼球一一金色的一大盆雞翅散發着濃郁的香味!我和弟弟垂涎三尺,弟弟一邊嚥着口水,一邊伸手就抓起一個喂進嘴裏。轉眼間,弟弟面前的骨頭已堆成了一座小山。還剩最後三個了,媽媽拿了一個,爸爸拿了一個。哦,不,我的手剛伸出去,就只見弟弟的左手拿了一個正在啃,右手已經又從盤子裏拿走了最後一個。

弟弟一邊吃一邊看了我一眼,他看到我渴望的眼神似乎心中很糾結,可以看出他超想吃。可我還沒吃呢!他咬咬牙,把頭一偏、手一伸,“哥哥,給!”他似乎生怕自己偏過頭來看到那金黃色的雞翅後會後悔。他把雞翅快速放在我面前的盤子裏。“你説什麼?”我不可置信地問他,“你平時不是最愛吃雞翅嗎?”他最後看了那個雞翅一眼,油膩膩的嘴巴一張一合:“我也愛你呀,所以,還是讓給你吧!”聽了他的話,再看着他那油乎乎的嘴和手,我的心軟得化成了一汪温泉。

我讓弟弟,弟弟讓我。因為“讓”,我們的家更加的温馨;因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因為“讓”,我們的世界更無限廣闊!

關於謙讓的作文3

編者按: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更應該銘記,謙讓是一種美德。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最寶貴的美德——謙讓》。

人的一生好似坎坷曲折的山路,總是因為驕傲,而跌下萬丈深淵。驕傲喜歡和自滿的人交朋友,而謙虛喜歡與奮鬥的人交朋友。

今天,我就跟大家談談謙讓這個話題。

《三字經》有云:“融四歲,能讓梨。”相傳,東漢時期,有一個名為孔融的孩子,他自小聰慧、可愛,懂禮貌,大家都稱他為奇才。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他總是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小的留給自己。當大人問他為何這麼做時,他回答説:“我年齡小,食量也小,理應拿最小的。”

總角(幼年泛稱)時孔融就會讓梨,他長大真如大人所説,是奇才!那我們為什麼不能像孔融一樣呢?先長後幼,做到長幼有序。

清朝康熙年間,宰相張英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一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

有一天,吳家要修建新房,想霸佔這條路,但是張家人不同意。於是,雙方爭執不下,居然打了起來,將官司打到了當地的縣衙。到了縣衙,雙方依然沒有停止爭論。眼見着又要打起來了,縣太爺猛地一敲驚堂木,張吳兩家立刻安靜下來。縣太爺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貴族,一時不敢輕易下定論。

這時,張家人一氣之下寫了一封加急信送給正在當禮部尚書的張英。張英看罷,即刻給家裏人回信,信中寫了四句話:“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閲後,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人見狀,倍受感動,也讓出三尺空地,六尺巷因此得名。大家都稱讚張英以及他家人的曠達態度,他的行為正應了那句古話:宰相肚裏能撐船。

六尺巷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的見證,這條巷子雖短,留給人們的思索卻很深長。

從以上兩個故事可看出,爭來爭去爭的是理,鬥來鬥去斗的是氣。既然你爭不過,鬥不過別人,那為何不像張英那樣讓一讓呢?

老子曰:“天之道,不爭而善勝。”讓不是懦弱,而是一種眼光與度量。謙讓是一種胸懷,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養。

謙讓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過去有,現在有,未來有。但對處處講競爭的現代社會,它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

支持謙讓觀點的人説,謙虛忍讓既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養。而反對謙讓的人卻持另一種觀點,認為謙讓早就過時了,現在的社會早就開始爭得你死我活,誰也不讓誰。

我個人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同在一個班集體裏,難免會發生一些小矛盾。但是,只要我們每個人讓出一小步,世界不就多了一份和睦與和諧麼?

乘公交車時,不斤斤計較一個小小的座位,世界不就少了一份吵鬧麼?我們大家互相謙讓,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留給世人的,一定是一種良好的口碑,這才是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所以,人與人之間相處,貴在謙讓和禮記。我們以禮待人,以誠交人,懂得謙讓和關照他人,便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禮遇,所以謙讓並不過時。

謙讓是一種美德,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更應該銘記: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大凡世間萬事,無不是爭則不足,而讓則有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