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畫作文8篇

來源:文萃谷 3.16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詩與畫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詩與畫作文8篇

詩與畫作文1

七月的陽光漫流我的心房,我同清晨一起醒來,靜靜地聽着鳥兒歌唱。

清晨的炊煙響起,開始了人們忙碌的腳步;七月的光陰漸遠,人們不語,只是在漠漠的水田裏繡着華美的綠色長袍。夏天即將過去,要為秋的寒涼早作準備。

婦人們在井邊吸水,井邊擺滿了木桶和木盆;趁着早晨陽光新鮮,南風微醺,將手邊的活兒儘快做完。只有井邊,有了笑聲:菜葉兒笑的水靈,髒衣服笑的乾淨,掃帚兒笑的開闊,但這一切笑都要看她的主人,主人笑了,她們才笑的清亮和開心。

女人們互相逗笑着,我聽了許久,她們都沒有説愛,但我卻感覺愛在流行。

陽光一如既往織着她彩色的錦緞,在水面鋪上她金色的潾光,熱鬧才剛剛開始,只看誰的歌喉嘹亮。

誰的歌喉嘹亮?如果你能聽懂自然的語言,你一定能聽懂蜜蜂、蝴蝶的歌唱:快樂的是心情,如意的是正逢鮮花開放!

我躲在光陰的一隅偷笑着,她説她今天會帶着微笑打馬而來。

她説她的眼裏裝着深邃的大海,我説我眼中收集了足夠的陽光,為了相逢的這一刻,我們用盡了我們的幻想,只想溶進天之藍,海之藍。

七月裏的稻穀還未收割完,我瞞着父母,藏起了鐮刀,我想這一刻她會到來,我的心上人,她應該知道,我藏起鐮刀是想藏起我疲憊的行囊。

不知道她懼怕陌生嗎?

羊腸小道閃着玫瑰花香,清澈的小溪倦卧石岸,蔭翳的山林吐着芬芳,我在熟悉的大道上盼望,昐望一場塵土飛揚。

她會來嗎?

我好像還沒有準備好,我脖子上沒有潔白的珍珠,我頭上沒有貴重的皇冠,我甚至沒有華麗的絲綢,我好像一無所有,除了有一顆愛心。

媽媽曾説愛是人生最珍貴的黃袍。

爸爸曾説人生最富有的是一顆金子般的愛心。

媽媽曾説人生最幸福的事是懂得享受陽光。

爸爸曾説伴愛前行,萬物生光。

我環視我全身,幸好我有愛可以與她分享。

來吧,來吧,我心上的人!

來吧,來吧,我們一起送走七月,傾吐心腸。

你如畫,我如詩。

你似詩中畫,我似畫中詩!

詩與畫作文2

再遊西湖,風光依舊,卻已物是人非。撐着傘漫步在西子湖畔,聽那淅瀝的小雨敲打着傘面,奏出一曲悠揚的小調,帶着雨天獨有的寂寞。驀然回首,才想起這次是我一個人的旅行,不禁憶起柳永的那首雨霖鈴: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景,更與何人説……

西子湖,一個畫卷中的美景勝地,名副其實,她有西施般的貌美如花。晴天的明媚,雨天的憂鬱,正如蘇軾所説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她的一顰一簇都令人沉醉。

來到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便被滿眼的綠色包圍,空氣中也帶着植物的清香和土壤的芬芳,深吸一口氣,彷彿整個肺腑都被洗刷乾淨。依依的楊柳隨風起舞,歡迎着我們的到來。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一路向前,綠意環繞。原本水平如鏡的湖面,也被那淅瀝的小雨打破,泛起層層漣漪,正如我的心湖。憶起曾經和同學在這嬉戲,一起泛舟湖上,一起搞怪賣萌,一起談天説地,一起逗弄那飛過的鳥雀……

沿着小道繼續前進,追尋着那曾經的回憶。雨天遊湖,也別有一番風味,不是嗎?走到一排商店前,腦海中似乎又浮現當初為了爭奪一個紀念品而絞盡腦汁,奇招百出的情形,不禁勾起嘴角。路很快到了盡頭,但旅程卻還未結束,下一站是花港觀魚。這一次瞭解了路,卻仍照回憶中走。花港觀魚的景色雖不如柳浪聞鶯的賞心悦目,卻另有一番特色,一番趣味。迴環曲折的路還曾經將身為“路痴”的我們繞得七葷八素的,我們一邊抱怨一邊前行,幾經辛苦,終於找到了紅魚池,那時的驚喜現在還記得。跑去店鋪前買了兩包魚食,開始餵魚,看着遇爭先恐後地搶食,又想起我們曾經撒下那一大包魚食,想把所有魚都引來的幼稚行為,不禁莞爾。依靠在一旁的欄杆上,一點點地撒着魚食,靜靜地欣賞魚兒在水中暢遊玩耍,心情也變得平靜,變得輕鬆了。待了好一會兒,天色變暗,不得已乘上回家的公車,告別了西湖。這一次,帶夠了零錢,不會再出現上車後沒錢的糗事了呢。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自古,西湖便是世人傳頌的對象,如此美麗的你,如此神祕的你,如何不讓我們動心呢?煙雨江南,詩畫西湖……

詩與畫作文3

很多時候,獨守明月。月對於我,已經不再是月,月圓時,我想到了圓滿,這不足為奇;奇怪的是,月缺時,我卻能夠等待着團圓,我甚至不在意是不是遙遙無期。我真能理解有人怎麼可以感受得到“月下獨酌”的樂趣,有了月,我不用去承受倚窗獨望的孤單。

心想有片寧靜的天,於是我不自覺的期盼着靜謐的夜晚,我只有在獨自享受那如水的月色時,才會沉靜得心在飄搖身若懸空,甚至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遙望浩月,我的心與空靈結緣。

想那月,盈虧有期,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已然成為絕唱,而我,寧願不去感覺那月帶來的悲、離、陰、缺,在我心中,只要是月,只要我們還有月,那就是美好,因為我知道,聚散皆如酒的`道理,都是一樣的詩情畫意,都是一樣的馥郁芳香。因為我相信,月亮的臉永遠不會改變,月亮沒有風燭殘年!

走過了許許多多的風風雨雨,改變了該改變的和不該改變的一切,很多珍貴的不能再珍貴的東西也隨風飄散於九霄雲外,我甚至於抓不到它的邊緣,惟有月光,始終虔誠的掛在我生命的星空,伴隨我孤單的身影和我一同走過我的世界,真的很滿足了啊,有了月,我可以踏實的去走,走過那屬於我自己的春夏秋冬。

我抖落了一身的塵埃,再看我的天空,那裏始終高懸着一輪明月呀。一生一世,在無數個陰晴圓缺中度過,而那月,依舊高懸在我們的心底。不管盈也好,虧也罷,它只是恪守着它不變的輪迴,那月,總能讓我心有所繫。

不知道是那月屬於我呢,還是我屬於那月,月色充盈時,我因它成畫,月色殘缺時,我因它賦詩。掬月在手,我相信了月帶給我的吉運,不管月之盈虧,灑向我的永遠是一片皎潔。

月圓是畫,月缺是詩。即使風雨打濕了我生命的宣紙,終歸成不了畫,但還可以入詩。

詩與畫作文4

白露悄然在風中凝然成了秋霜。只知道,枝間掩映過的那種圓白,此刻已在舟下,被曳動的波槳撕碎成一片片盪漾在清波之中的憔悴,三秋桂子提前的綻放,給輕舞而過的風染上一層迷離的色彩。徘徊在朦朧之間,不再去想那個時候,曾掛疏桐頭的缺月,於人聲初靜之處,為何如同子規,揀盡寒枝。只知道當時月曾明,彩雲曾歸。華年錦瑟,卻似迷離圓與缺。漏斷而下的時光,總是獨自往去,點染着幽靜的憂傷。忽而驚醒在夢中,縹緲地如同一影孤鴻,卻見新葉舊葱蘢,歌罷心字又兩重,詩人的目光,總將盈月剪破,去補全另一輪缺月。百年新舊愁,無人領會卻漸同,月明中,何必懂。總算回憶如絲,卻難以輕斷。依稀的時光敍説着那時氤氲過在夢中的芬芳。在某個百花吐豔的黑夜,遠去了白日之中的煙草滿川,風絮滿城,那時的天空照舊是滿圓的一輪。。似乎漸漸地,我輾轉離開了這眼前的世界。徘徊在時間的渡口,拂過眼角的一縷清風把目光引至了並不遙遠的遠處。

在月的清輝之中,我執起過往的風,獨上高樓,盡望。總在咫尺天涯之處,我會栽下一棵樹,並在繁花盛開的時刻,埋下我所執着過的信仰,在風裏。任曾經迷茫過的思緒升起過在地平線,在黑色的夜空之中傾訴成晦澀的詩篇。翩躚而落的花與飄零而下的的葉,總是在默默詮釋着流光傾灑過在眼前的意義。也許,曾經清澈透明過的悲傷只能將世間存在過的一切風景播撒。曾經的柳綠花紅何其明豔,到最終只能換做一柄灰黃枯脈,任自己飄飛在昏暗的秋風中。如一隻垂暮蝶,振動着曾經的芬芳,在生命的終了,做最後一次的舞蹈。忽而來到月下舟中,聽商女錯彈琵琶,看殘月當空任雲破,自古多少情傷化作江中秋水,託着湧上的缺月,在晦暗之中細數面頰上的晶瑩,最後悄然落在已漸漸褪色的青衫之下。如果漸去一切皆空,總盼望有人信筆,以缺月作畫。浸潤着時間,總會有月圓月缺。當風華凝結作枯霜,當眼中忽而流露出彷徨,當一切沒入了時光,不管這曾經執着過所有。月圓月缺,無論結果如何,遠去了舊的時間,在這一刻,我只知道抬起頭,仰望。

詩與畫作文5

裊娜的柔美,從詩韻的平仄中走來,從畫軸的水彩中飄來,袖間吹拂着盛唐和風,裙裾浸潤着宋代細雨,在明清晚月的掩映中,旗袍,暈染開江南水鄉的寧靜祥和。

——題記

聲響,人動,婀娜的身姿伴着輕柔的樂曲,如一幅畫卷緩緩展現在眼前。

身後是一幅江南小景,她們恬靜的就像那精緻的小橋古柳。温婉的涼風輕挽起樹梢,也撩撥着了她們額畔的秀髮。

穿着素色印花旗袍的女子們,從幽深的雨巷走來,帶着歲月的古典渺遠;從水墨的屋宇間走來,帶着小家碧玉的嬌羞柔美。她們寧靜地、優雅地、怯怯地端坐着,站立着,行走着。

俄頃,琴聲響起,看!她們舞蹈了!

一舞起來就釋放了,忘情了,沉醉了!幾十個手執扇子的女子,如幾十顆被春雨滋潤的花苞,綻放在你的心上。火焰一樣,是純潔的雙眸;清波一般,是飄浮的下襬;楊柳一樣,是婀娜的身姿。在春晚舞台上,演繹出多麼秀麗、多麼美妙、多麼震撼的舞蹈啊——晨光曲!

她們旋轉着,跳躍着,衣裙飄飄,仙子一般,又如同微雨中的江南小鎮,恬靜,婉約,又不失活潑。向着觀眾,淺笑着、輕盈地漫吟着江南小調,盈盈走來,走進觀眾的眸裏,幻化成一幅美妙的仙境。

她們從唐詩中走來,帶着平仄的韻律;從畫軸中穿過,輕染上一身的綺麗。低眉淺笑,髮絲輕綰,柔美的舞姿中浸潤了千年永恆的優雅。

使人想起:仟仟作細步,精妙世無雙!使人想起:芸芸眾神贊,飄飄仙子舞!使人想起:脈脈眼中波,盈盈花盛處!

容不得打擾,容不得喧譁,容不得放縱。她們用細碎的腳步,窈窕的腰肢,浮雲般移動,疾風般變換,舞蹈出詩畫中的陰晴圓缺與悲歡離合。忽而笑容燦爛,忽而點額撫臂,忽而慢條斯理,忽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綻放出舞蹈的剛柔,迸濺着舞者的活力,散發出旗袍的婀娜。

一陣陣柔韌的搖擺,彰顯了江南女子特有的柔情;一張張甜美的笑容,透露了青春少女內心的愉悦;一個個質樸的板凳,襯托出嬌羞女子們的柔婉。

如水的江南啊,你滋養了這些充滿靈氣的女子;也只有你,才能孕育如此魅力無窮的風景!

好一個別有韻味的晨光曲!

當舞者定格、隱藏在光影中,雷鳴般的掌聲在台下響起,真是:聞聽江南是酒鄉,路上行人慾斷腸。誰知江南無醉意,笑看春風十里香。

詩與畫作文6

有言道,“煙花三月下揚州”,美麗的古城揚州是詩意江南的縮影。真正到達揚州後,我才領略到了它別樣的氣質和獨特的城市魅力。

“江南園林甲天下”,除了著名於世的蘇州古典園林,還有一個屈指可數的優秀園林,那就是揚州瘦西湖園林。瘦西湖充分結合了北方園林之華和南方園林之秀於一體: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卷石洞天,西園曲水,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玉亭橋、鳧莊、白塔晴雲、月觀以及二十四橋、梳粧閣、蜀岡朝旭尋民園勝蹟,儼然一副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

瘦西湖園林藉以一湖秀水,巧妙地配合自然,打造了無計的風景。和蘇州園林相似的是,瘦西湖的每一線風景都充斥着美與諧調。譬如在一處空地添置一個石桌或閒亭,在一排形狀不一的青石邊上種一些花草;儘管是一塘小池,也要搭上一座石橋,置些垂柳。在“萬花園”和“靜香書屋”等景區中,建築設計們更是把遊人帶入繁花畫廊中,令前來的人歎為觀止。瘦西湖總是將人工構造的美景融入自然,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在瘦西湖,遊人往往難以看到一個規規正正的門,而是石拱門、圓月門、柱體的木門,等等。而也不見得實中有虛,自然給了人視覺的美感。而在瘦西湖“徐園”和“小金山”中,幾乎是一步一景,眼前的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幅好畫。

在我的印象裏瘦西湖裏的橋是最有特點的。在揚州園林中,“水上園林”的建築特徵總是被運用得恰到好處。例如,鳧莊是瘦西湖裏的一個小島,島上古樹參天,島中有塘,水中有島,這裏與水結合,以水為景,充分體現了江南的水鄉特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五亭橋採用了北方的建築風格,雄偉的橋體讓人眼前一亮,金黃的琉璃瓦和橘紅的立柱展現了皇家園林風采,氣勢凌人。同樣,在“二十四橋”和“石壁流淙”景區,分佈於環園水鄉的北、西、南三面,以九曲橋、多拱橋等風格各式的石橋和漢白玉橋相連,給人以無限的趣味感和別緻感。

“詩畫瘦西湖”,真是有如“兩堤花柳金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世外桃源。孕育了一座因水而興的城市,瘦西湖正以不盡的美景收攬着來自世界各地人的眼光。

詩與畫作文7

秋風不似春風之潤澤,好在有陽光之温暖;秋天的萬物不似夏天生機勃勃,卻默默藴含生命的能量;秋天不似冬天的的寒冷,卻是一種脈脈温柔。雖然百花凋零,仍有菊花的傲放;雖然落葉飄飛,但松樹的刺尖依然黑青。秋天並不是我們所言的蕭條,也不是憂鬱,而是一種暖暖的,沉默優雅的,既是理想裏面的樂土,也是現實生活中令人舒服的季節。

秋天在我的眼中便如同西方的油畫一樣,當然油畫鏡頭是麥田裏的豐收,是園圃裏的快樂,因為在那莊園裏面我們看到了滿滿的豐收。而油畫的濃墨重彩,恰恰渲染那種豐收的喜悦。瓜果飄香,五彩油畫的呈現的逼真,秋天在靜靜的腦海裏成為一種意象:安靜祥和,收穫喜悦。

秋天是最適合詩人的,古今中外得詩人皆是如此。生活在中國,周天在我的心中是如同田園詩一般的。因為田園詩清淡真實,閒逸愜意。秋天就是一種微微的,從心中泛起的,逐漸流向全身的,喜悦與快樂。這恰如我們讀田園詩,那種微微的快樂,隨着你慢慢的朗讀,逐漸從心田瀰漫至全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便是心中的感覺。 楓樹林的楓葉輕輕顫抖,浸透着秋天淺淺的黃色,漸漸鋪滿了大地,忽地風起,楓葉盪漾起秋的漣漪,延綿不盡的是金黃色的跳躍,秋天美麗的展示自我風情。在微涼的天氣裏,金紅色桂花香透了十里,金黃色菊花獨自傲放,金黃色的生命總是秋季是本真的顏色。紅彤彤的大棗在綠葉間藏匿,只不過血紅的顏色暴露了它,一顆顆能發出誘人的光澤。最甜的味道釀在最美的季節,熟透的果實沉澱秋天的味道,絲絲滑滑入嘴裏,就是點點的甜蜜在心頭。花香縷縷浸透秋季的美,總有幾絲鼻端幽香,縈繞在夢裏的象牙塔中揮散不掉。

千百年來,文人墨客都對秋懷有一種感傷的情懷。因為秋天生機漸斂,萬物歸於沉靜蟄伏,呈現出一種凋零的枯敗。雖然生命呈現以她枯敗時的容顏,卻毫不遮掩它內在的生機。縱使秋風蕭蕭,落葉飄飄,生命仍然以一種默默的形式暗自藴積,蓄積生命的力量。春花的嬌豔,當你為它感到驚豔時,要記得當時,在黑暗的日子裏,她默默的蟄伏等待,全賴秋天温柔的手,為他封印生命的能量。因為總有一天,它會盛開如花,怒放出生命的精彩!

秋天確實是如詩如畫的。秋天如同一幅西方的油畫,豔麗真實,多姿多彩;但是中國的秋天,卻有着中國田園詩般的意境,悠遠寂寥,餘味裊裊。如詩如畫的秋,讓人如痴如醉。

詩與畫作文8

蘇軾曾贊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王維不僅是一位詩人,還是一位出色的畫家,他成功地將詩與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千百年來流傳的讚語似乎暗示着詩與畫本出自一家。

畫是有形詩,詩是無形畫。古代畫家鍾愛於高山流水、青林翠竹;點、染、皴,一碟墨,一支筆,是為了直接形象地刻畫出具體的事物。徐悲鴻的《八駿圖》雖然是一幅羣像,但各匹馬的神態、動作各不相同,互相映襯,組成了一派意氣風發、俊逸奔放的氣象,向觀賞者傳達了昂揚灑脱的精神風貌。齊白石的蝦雖然只有寥寥數筆,但他精湛的筆法畫出了蝦的天然筋骨,彷彿這水中的蝦也有一身脱俗的傲氣。這些畫並不止做到了一點,在他們的筆下不是隻有一副刻板的外殼的事物,同時也給人們傳達了一種精神風貌。這樣,畫就不再侷限於畫,而是像詩一樣傳情、傳神。同樣,只需筆和墨卻能創造出另一種境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太白用迤邐的浪漫,展現出一幅浩浩湯湯的壯闊場面,彷彿正踞臨與一瀉千里、奔騰洶湧的象徵着中華民族精神的黃河壺口瀑布邊。“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讓我們彷彿看到了在煙雨中孑然一身的背影向未知的遠方走去。“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若伴與一位放歌狂飲、仰天長嘯的豪士左右。每每讀到這些一字一錚的詩句,就像一粒粒銅豌豆響噹噹地填落在平平仄仄、溝溝坎坎的韻律中。我都會想到“八大山人”朱耷所畫的鳥,皆以白眼向天,一副孤傲倔強之態。朱耷放任自縱、蒼勁清透的畫風何嘗不是他為世所屈的內心寫照。我們可以領會詩人想要為我們展現的意象,用情思在腦海中繪就一幅幅無形的畫。

詩畫同源。詩與畫這兩個極富美感的藝術形式經常被人們聯繫到一起。畫總是能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衝擊和直接的精神享受。而詩是迴環婉轉、情思細膩的,需要人們用心體會才能擷取其中的詩意之美。現在人們稱讚某一事物時,通常會用詩情畫意來形容,可見詩與畫的淵源。

畫可見,詩可感,畫以形悦人,詩以情動人。“光風霽月畫有意,流水高山詩傳神”。大概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