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語的智慧境界:子不語怪力亂神

來源:文萃谷 6.73K

《説苑·辨物》中的一段記載孔子回答學生子貢問話,用“不説”兩個字籠統概括,從而閃爍着他的睿智光芒。這段記載是——

孔子不語的智慧境界: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貢問孔子:“死人有知無知也?”

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也;欲言無知,恐不孝子孫棄不葬也。賜欲知死人有知將無知也?死徐自知之,猶未晚也!”

子貢問孔子:“人死之後有知還是無知?”

孔子回答:“我若説死者有知,恐怕孝子賢孫會過分厚葬死者而妨礙生者的`生活;若我説死者無知,又恐怕不肖子孫丟棄遺體不予安葬,敗壞了道德。所以,我既不能説有知也不能説無知。”

孔子之所以“不説”,是因為他考慮得周全,他不僅要照顧到有與無、真與假,還要照顧到好與壞、情與理,他不僅要做出事實判斷,還要做出價值判斷,所以他不肯滿足於一般性的事實陳述,還要考慮事實陳述之後可能引發的各種各樣接踵而至的後果。

作為聖人,孔子當然不能説謊——即便是善意的謊言,也會有流弊。可是,若説出了全部的真相而使人們喪失了敬畏之心,那也是很可怕的。所以,權衡再三,孔子選擇了用“不説”來闡述藴藏的玄機,從而過渡到“沉默”中蟄伏,擱置鬼神問題的討論。

孔子無疑是個有智慧的人,可是他堅決不談鬼神,“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的“不説”是一種高境界。他一方面讓人不要迷信鬼神,把最主要的精力用在“事人”上,另一方面也讓人們保持必要的敬畏之心,不要狂妄自大、為所欲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