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破壞性

來源:文萃谷 5.94K

領導不只是高大全,領導有建設性,領導也有破壞性。有學者開始關注領導的破壞性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破壞性領導”(destructive leadership)的概念。

領導的破壞性

我不大喜歡“破壞性領導”的提法,認為用領導的破壞性更為準確,因為領導可能產生破壞性作用,但並非這些領導一定是“破壞性領導”。

對領導的破壞性研究可追溯到早期對領導陰暗面的關注,如在研究非常流行的願景式領導、魅力型領導與變革型領導的有效特徵時,學者已發現這些領導模式可能引發的負面效應,並提出了一些相關概念,如辱虐管理(abusive supervision)、暴君(petty tyrants)、管理者侵害(supervisor aggression)、管理者阻滯(supervisor undermining)、厭惡型領導(aversive leadership)、非支持型管理行為(unsupportive managerial behavior)、工作場所欺凌(workplace bullying)、反生產力行為(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s)、工作場所越軌行為(workplace deviance behaviors),等等。有意思的是,這些“負面”行為並不一定總是具有破壞性,有時可能還會有積極意義,其作用性質依賴於領導過程所處的環境和情境。例如,對於“辱罵”的理解在軍隊與在學校會完全不同,有些行為粗暴的領導反而會有較高的組織績效(至少短期如此),在組織陷於危機時一些破壞性的領導行為會產生建設性的結果(如大規模裁員)。因此,關注領導的破壞性需要將其放到所處的情景、環境和文化中系統思考。

我們還需要關注領導的破壞性行為是有意而為還是無意所致。因認知所限,有些領導會採取一些自認有效的措施;有些領導的個體行為特性在一些情況下也可能誘致破壞性效果。當然,也有領導明知而為之,這種刻意或不理智行為的後果破壞性很強,需進行自我提防和制度性防範。有學者強調,領導的破壞性傾向可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對這種傾向的感知。被感知到的有意的破壞性領導行為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領導破壞性行為的產生與消失發生在領導個體與下屬、同事、上級、外部相關者的.交往中,受組織氛圍、工作績效、自身地位、社會文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是一個複雜的作用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它起始於領導自身的特性和行為,在下屬和相關人員中醖釀、發酵,再以其行為和行為結果波及相關利益者,然後通過利益相關者對組織績效產生影響,最後影響到組織的社會聲譽和長期發展。當然,這種作用過程會受到領導自身特質、動機和外部情境的直接影響,還會受到利益相關者的反應和組織績效的間接影響,甚至會受到社會流行的價值觀、文化和環境及發展階段的無形影響。作為始作俑者,領導應清醒認識到自己一言一行都會產生漣漪和影響,從而儘可能地進行自我控制以防範自己領導行為中的破壞性。

對領導者早期生活經歷的調查發現,曾有過無力無助感的童年時代或精神創傷者,更有可能成為破壞性領導。O’Connor等人發現,這些領導者常常會提到他們自己的消極生活故事,儘管童年時期的不幸有時候也產生積極的經驗。那些早期曾經歷家庭不和、較低的社會地位、父母有犯罪記錄、精神失調或虐待兒童的領導,其破壞性行為傾向更突出。

關注領導的破壞性不僅應重視其原因與影響,更要重視對這種行為的防範。隨着全球化、網絡化、知識經濟的發展,新型社會環境下領導的成長和特性也會因之而變化。並行性工作、透明度的提高、組織層級的降低等等,都會幫我們控制領導的破壞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