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的12條原則

來源:文萃谷 1.8W

理解知識是有效管理知識的第一步。知識具有許多特徵,同時也有許多工具和方法用於管理組織的知識資產。但是,正確地使用這些工具和方法需要深入理解知識的特點。

知識管理的12條原則

知識的時代已經迎面而來,在新的時代裏,一切都在發生變化。Winston Churchill説:"將來是頭腦的天下"。知識已經走出殿堂,不容置疑地成為了企業重要的資產;甚至在廣告或市場營銷中,許多廠商都打出了"知識"、"智能"和"創意"等字眼;當許多公司必須承受創新或消亡時,他們學習、適應和變革的能力成為了生存的核心能力;大多數的公司通過培訓、教育和職業發展尋覓知識;每一個企業都是知識型的企業,每一位員工都是知識型的員工;知識經濟已經將新的能力帶給工人,工人擁有創造自己知識的方法,他們能夠出售、轉讓或獨享這些方法;最終,人力資源管理必須經歷一個巨大的根本性的轉變。

但是,知識是易消亡的。擺在貨架上的技術的生命週期是極其有限的,因為新的技術、產品和服務源源不斷地湧入市場。沒有人能夠儲藏知識!企業和個人必須持續不斷的更新、補充、擴充和創造更多的知識。

這要求人們重新審視以前的"知識等式":"知識=力量=>儲存知識"。新的"知識等式"是:"知識=力量=>共享知識=>知識倍增"。廣泛使用的基準管理和最佳實踐管理表明我們正在不斷接受"知識共享"這個概念。

Hubert St. Onge領導着加拿大皇家商業銀行的知識管理開發工作,他認識到最基本的挑戰是將企業的關鍵知識和隱性知識予以顯性化,以便知識能夠共享和持續不斷地更新。他説:"重要的是理解知識是如何形成,以及組織和個人如何精明地學習、使用知識。"

海上導航技術是通過觀測星星的位置來判別方位。類似的,我們必須有一個新的"知識透鏡"(Knowledge lens)來導航和管理我們的企業。但是,我們不能通過傳統的方法管理知識,因為知識比機器更具有機性,它是多變的。雖然管理知識比管理機器更復雜,然而以下12條基本的原則是知識管理應當遵循的。

1. 知識是凌亂的。 因為知識與其他任何事物都有聯繫,因此不可能將知識從這些事物中完整分離出來。在知識域中,你不能僅僅關注一個方面。

2. 知識是自組織的。知識聚集體有組織性和自尋的性。

3.知識需要羣體。與生命體一樣,知識的產生同樣以羣體的方式產生。Internet是這個規律最好的驗證。

4. 知識通過語言傳播。語言是知識的載體,沒有語言描述經驗,我們將不能交流知識。要拓展組織的知識則意味着我們要發展一種能夠用於描述工作經驗的語言。

5.越壓制,越消退。許多知識被試圖綁定在圖書館、專利、編碼化的'文件或數據庫中,過於僵死知識管理體制雖然使知識看起來很整潔,但是卻會導致創造性的衰減。

6.鬆散的結構也許是更好的選擇。高度適應系統的結構看起來更多是鬆散的,多樣性和非集中式的系統有等多的生存機率。這説明,我們雖然浪費一些資源來管理無序性,但能夠更好地管理知識。

7.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知識是多變的,最好的管理方法是能夠隨着事物的改變而不斷改變。

8.知識不會永遠生長。與自然界的事物一樣,知識最終會消散、死亡。忘卻或拋棄過時的思考方法,甚至拋棄大量無用的知識,把精力投入到促進知識的活力和進化中。

9.沒有主管。知識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這意味着沒有人能夠獨自對集體的知識承擔責任。

10.不能強加規則和制度。如果知識是自組織的,那麼促進知識產生的最重要的方法是除去妨礙其自組織的障礙。在支援性的環境中,知識能夠自動生長。

11.沒有捷徑。不可能通過單一的支點或最佳的實踐促進知識的產生,必須從多個方面對其加以支持才能獲得很好的效果。

12.如何定義知識決定如何管理知識。"對知識的需求"可以以多種方式呈現。例如,關注知識的所有權,會促使企業專注於獲取受版權和專利保護的已編碼的知識;而關注知識的共享,企業會將重點放在管理信息流和文檔上;關注知識能力,企業會重點尋找創造和使用知識的有效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