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小升中最新政策

來源:文萃谷 1.04W

全國小升中是國小生升入國中生的簡稱。按照中國義務教育政策與相關法律法規,國小升入國中就讀是不需要升學考試的,大多為免試就近入學,但是民辦國中和部分公辦重點國中依然舉辦小升中的升學選拔性考試。下面是天津市小升中最新政策,請參考!

天津市小升中最新政策

國小入學,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本市户籍年滿六週歲的適齡兒童上國小,家長們可以拿着居民户口簿(包括藍印户口)、合法固定居所的證明、兒童預防接種證,到所屬學區片學校登記入學。

二是非本市户籍的居住證持有人隨遷子女上國小,要按照本市《居住證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由家長向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提交居住證、户口簿、在津合法居所的證明、在津務工就業證明還有孩子的兒童預防接種證,在區裏進行登記申請入學,由區教育行政部門將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統籌安排在公辦學校就讀。

三是輕度殘疾的適齡兒童可以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中重度殘疾適齡兒童,可以到相應的特殊教育學校登記入學;確實不能進校就讀的重度殘疾適齡兒童,根據殘疾類別和教育需求,由特殊教育學校或普通學校提供送教上門服務。

國中入學,也要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公辦國中實行劃片入學。各區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佈、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初中學生招生人數和國小畢業生人數基本相當,教育資源配置基本均衡,中國小地理位置相對就近等原則,合理劃定學區片。劃片方式分為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

單校劃片是將一所國中和多所國小,規劃成國中招生學區片。實行“單校劃片”的國中,採取對口直升的方式招生,也就是國小畢業生以校為單位,全部升入對口的國中學校。

多校劃片是將多所國中和多所國小,規劃成國中招生學區片。市內六區全部使用多校劃片的方式。實行“多校劃片”的國中,採取學生填報志願和隨機派位相結合的方式招生。國小畢業生可以在學區片內選擇1—2所國中學校,對報名人數少於招生人數的國中,學生直接入學。當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時候,採取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學生入學。

二是民辦國中實行網上報名、面談錄取等招生辦法。即根據學生的綜合素質,兼顧面談表現進行招生,一律不得采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

三是居住證持有人隨遷子女上國中,要按照我市《居住證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到公辦國中學校入學。

明年本市將啟用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管理平台,利用平台做好義務教育招生信息發佈、招生入學管理工作,同時,對招生過程加強監管。屆時,大家可通過平台及時查詢招生政策,瞭解招生信息。

為了打造“百姓身邊的好學校”,本市做了哪些工作?

王璟:為了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打造“百姓身邊的好學校”,本市這幾年主要採取了這樣幾項措施:

一是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促進均衡發展,“短板”主要在農村學校,為了改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提升農村學校的辦學水平,實現城鄉一體化高水平均衡發展,我們制定了100條建設標準,在市級層面實施了校舍安全加固和提升工程,圖書配送工程、教學儀器設備配置工程、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台”建設工程、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和農村骨幹教師培養工程,着力改善辦學條件,着力提升教育質量,逐校進行評估驗收,確保硬件過硬、軟件不軟,切實辦好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目前,我們已完成兩輪達標建設,正在推進第三輪達標建設。去年,我市16個區縣全部通過了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認定。

二是建立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機制。我們大力推進了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工作,它不同於以往局部的、短期的對口支援、結對幫扶,而是教師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我們明確要求各區每學年教師交流輪崗比例不低於教師總數的10%,骨幹教師交流輪崗比例不低於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交流輪崗年限不得少於1年,通過讓優秀師資“動”起來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目前,各區都在積極推進這項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比如,耀華中學與第十九中學結成聯盟學校,已選派多名優秀教師到十九中任教。初步統計,和平區參與交流輪崗的教師已佔到了本年級任課教師的1/3,其中骨幹教師已佔到交流輪崗教師總數量的62%,語文、數學、外語等主要學科已實現教師交流輪崗全覆蓋。

三是推進學區化管理。主要是要求各區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對就近的原則,將區域內的'學校結合成片進行統籌管理,提倡多校協同、資源整合,打破校際壁壘,學區內各學校之間師資、硬件、軟件資源共建、共享,實現校際間先進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的深層次交流。比如,和平區積極推行學區化、學校聯盟及互助共同體辦學模式。組成學校聯盟,實施“八”,即管理、共享設施、教師調配、師資培訓、課程規劃、教研活動、質量監測、評價激勵,有效提升了學區內各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河西區積極推進學區化辦學,由海河中學牽頭的第一學區片的新華中學、海河中學、佟樓中學、卓羣中學,已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共贏。同時,各區還充分發揮“三通兩平台”的功能作用,運行現代信息化手段,實現了學區片內視頻資源、文檔資源、微課程共享。

四是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集團化辦學是一種優質教育資源擴張的模式,名校利用自身的優勢和資源,對集團內其他學校施加影響,可以讓更為科學的辦學理念及課程管理經驗得以傳播,在更廣範圍內落地生根。比如,天津實驗中學與河西區梧桐中學組成的辦學集團,依託實驗中學的優質資源,實行“總校統籌管理、分校相對獨立、教育資源共享的”的管理模式。實驗中學已先後向梧桐中學選派了19名優秀教師,實現了品牌、文化、師資、課程等優質資源共享,使梧桐中學這所新建校實現了高端起步、高位發展。為全面提升濱海新區基礎教育水平,不斷擴大新區優質教育資源,我們還實施了市區名校與濱海新區中國小協作發展項目,南開中學、天津一中、耀華中學、實驗中學、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等,採取在新區建分校,聯合辦學,對口支援等多種模式,建立了南開中學生態城學校、天津一中濱海學校、天津實驗中學濱海學校、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選派有經驗的副校長帶領教學、管理團隊直接進駐,引進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新區學校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形成了新區教育的新優勢。

這些均衡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以前學生家長不怎麼認可的家門口的學校,都發生巨大的變化,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大幅提升,有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得到學生家長的普遍認可,成為了“百姓身邊的好學校”。比如,和平區十一中學與二十中學結成聯盟,教師交流輪崗成為常態,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共享,聯合開展教研活動,共同推行“小組合作、學案導學”的高效教學模式,給這所百年老校帶來了勃勃生機。河西區佟樓中學在海河中學的幫助下,開發校本課程,開展學生素質拓展活動,積極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機制,成為體育藝術特色學校。紅橋區西青道中學是天津師範大學的基礎教育服務基地,在高校教育專家的指導下,深化學校特色建設,為每位教師建立成長檔案,培養了一批名師、名班主任、成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先進示範校。薊州區禮明莊鎮中學是一所普通鎮辦學校,通過達標建設,在市、區兩級教研部門的積極幫助下,在教師修養、學生素養、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走出了一條符合農村孩子成長特點的內涵發展之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