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長沙市小升中招生政策

來源:文萃谷 2.86W

今年長沙市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制度,國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招生主體政策繼續保持不變,以鞏固提升招生改革成果,促進教育公平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長沙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盧鴻鳴表示,今年長沙市將進一步加大監管和督查力度,不折不扣、一以貫之實施最嚴招生政策,將對招生違紀違規行為嚴肅查處,確保公平公正。

2017年長沙市小升中招生政策

  今年畢業生略有增加

2017年,全市有國小畢業生約78727人, 國中畢業生約77408人。其中城區國小畢業生約36705人(不含外地回長生及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城區國中畢業生約37939人(不含外地回長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2016年相比,國小畢業生城區增加1597人,國中畢業生城區增加713人。

2016年,長沙市推進中國小招生入學改革,出台“最嚴招生令”,公辦中國小沒有招收一個擇校生,真正實現“零擇校”,贏得廣大人民羣眾高度評價。

  招生主體政策基本未變

今年繼續推行“公辦不擇校、民辦不擇優”的招生政策,主體政策基本未變:

國小繼續實行公示學區、劃片招生、註冊入學政策。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相對就近的原則,合理劃分國小學區範圍,確保每個適齡兒童(少年)相對就近入學,平等享受良好教育。

國中城區高新區繼續按照單校劃片的方式進行,其他區按照單校劃片(對口升學)、多校劃片和配套入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多校劃片的方式為“相對就近、免試入學、指標到校、微機派位”。長沙縣、望城區、瀏陽市、寧鄉縣原則上按照單校劃片(對口升學)的方式進行,具體方案報市教育局審批後實施。

2017年我市國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呈現、綜合素質評價、招生錄取等保持不變,其考試和高中招生主體政策維持穩定。

從2017年開始,會考語文口語交際考查將採取“統一組考、相對集中、人人必測”的方式進行,並和英語口語人機對話考查同步測試。

  “4月15日”為幼升小、小升中重要時間節點

今年要重點提醒家長注意“4月15日”時間節點。

長沙市啟用入學報名系統,明確報名截止時間為“4月15日”。凡就讀國小一年級和小升中(含跨區升學、配套入學、外地回長)的學生,須於當年4月15日(含)之前登陸“長沙市普通中國小入學報名系統”進行網上報名。報名截止後,已錄入報名系統的信息不能修改。報名時不得提交虛假信息,否則影響正常入學。

明確辦理配套入學截止時間為““4月15日””。凡需以配套入學方式就讀對應配套學校的業主子弟,其不動產登記(或購房合同登記)截止日期為當年4月15日(含當日);之後登記的`,配套學校當年不再受理入學報名,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

  明確享受配套入學共有產權證的範圍

今年對“享受配套入學共有產權證的範圍”進行規範。持共有產權證的業主與報名學生之間需系祖孫、父子(女)、母子(女)關係,其他情況不能享受該套房的入學指標。

今年還規範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資格複核。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申請入學時,不動產登記管理中心須協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查驗進城務工人員在長沙城區的房屋產權信息,避免信息不準確導致生源類型和生源排序不明。

  今年招收的民辦學校國中畢業生不再享受對口直升政策

民辦(子弟)學校在公辦學校微機派位前後進行招生。家長可在4月20日—26日、7月3日—8日兩個時間段自願選擇民辦(子弟)學校報名。微機派位前已確定選擇民辦(子弟)學校提前錄取的,家長鬚向畢業國小遞交選擇民辦(子弟)學校的承諾書,由畢業國小彙總後統一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經市教育局中招辦審定,不再參加公辦學校的微機派位。未向畢業國小提交承諾書,統一參加微機派位。需要提醒的是,民辦學校屬於收費學校,請家長慎重選擇。

民辦學校國中畢業生不再享受對口直升政策。從2017年秋季七年級新生開始,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國中升高中時不再享受對口直升招生。

  進一步規範招生行為優化資源配置

今日的新聞發佈會上,盧鴻鳴在會上重點強調了“規範民辦(子弟)學校招生”、“公辦學校微機派位後的二次流動”和“優化資源配置”問題。

民辦(子弟)中國小校要嚴格按照全市統一時間開展招生工作,不得提前啟動招生,擾亂招生秩序。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舉行任何形式的選拔性文化考試,不得與任何培訓機構聯合舉行或變相舉行招生考試,不得以培訓機構成績作為學生入學依據,不得以招收特長生或特色招生為名招收擇校生。

城區國中微機派位後禁止學生在公辦學校之間“二次流動”,堅決杜絕公辦學校收取擇校生。嚴格執行《湖南省中國小生學籍管理辦法》,實行升學、考試、招生和註冊學籍聯動機制,“一人一號,籍隨人走”。

全面貫徹落實《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實施意見(2016-2020年)》和《關於加快推進長沙教育優質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繼續加大學校建設力度,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推進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通過捆綁發展、對口支援、委託管理和多校推一等方式,促進校長教師交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注重內涵建設,力推“一區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引導全市中國小校高質量、特色化發展,把每一所公辦學校都辦成優質學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