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與例題2016

來源:文萃谷 8.12K

2016年中級會計師考試時間越來越近了,為幫助考生們更好地備考中級會計實務考試,下面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與例題,歡迎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與例題2016

  核心考點四:存貨的概念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提示1】為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而儲備的各種材料,雖然同屬於材料,但是由於用於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不符合存貨的定義,因此不能作為企業存貨。

【提示2】下列項目屬於企業存貨:

①企業接受外來原材料加工製造的代製品和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製造和修理完成驗收入庫後,應視同企業的產成品(“視同”企業的產成品,即企業為加工或修理產品發生的材料、人工費等作為企業存貨核算);

②房地產開發企業購入的用於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權屬於企業的存貨;③已經取得商品所有權,但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物資;④已經發貨但存貨的風險和報酬並未轉移給購買方的發出商品;⑤委託加工物資;⑥委託代銷商品。

  考點練習:單選題

下列有關存貨相關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資產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

B.企業預計的銷售存貨現金流量,就是存貨的可變現淨值

C.可變現淨值,是指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税費後的金額

D.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時,應當考慮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影響

【答案】B

【解析】企業預計的銷售存貨現金流量,並不完全等於存貨的可變現淨值。存貨在銷售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税費,以及為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還可能發生的加工成本等相關支出,構成現金流入的抵減項目。企業預計的銷售存貨現金流量,扣除這些抵減項目後,才能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選項B符合題意。

  考點練習:單選題

下列有關存貨的相關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存貨可變現淨值的'確鑿證據,是指對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有直接影響的客觀證明,如產品或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與企業產品或商品相同或類似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銷售方提供的有關資料和生產成本資料等

B.直接出售的存貨與需要經過進一步加工出售的存貨,兩者可變現淨值的確定是不同的

C.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存貨未全部對外出售的,應按出售比例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

D.企業將已經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存貨用於在建工程,無需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

【答案】D

【解析】企業將已經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存貨用於在建工程,應當同時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選項D符合題意。

  核心考點五:外購的存貨

外購存貨的成本即存貨的採購成本,指企業物資從採購到入庫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税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的費用。

1.購買價款,是指企業購入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進項税額。

2.相關税費,是指企業購買、自制或委託加工存貨發生的進口關税、消費税、資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進項税額等。

3.其他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的費用,即採購成本中除上述各項以外的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的費用,如在存貨採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對於採購過程中發生的物資毀損、短缺等,除合理的途耗應當作為存貨的其他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的費用計入採購成本外,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1)應從供貨單位、外部運輸機構等收回的物資短缺或其他賠款,衝減所購物資的採購成本。

(2)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損耗,不得增加物資的採購成本,暫作為待處理財產損溢進行核算,查明原因後再作處理。

4.商品流通企業在採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的費用等進貨費用,應計入所購商品成本。商品流通企業採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銷售費用)。

  考點練習:單選題

1、下列各項中,不應當包括在存貨成本中的是(  )。

A、生產製造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人工費用

B、商品流通企業在商品採購過程中發生的裝卸費

C、採購過程中發生的合理損耗

D、一般納税人購進庫存商品發生的可抵扣的增值税進項税

【答案】 D

【解析】 選項D,應單獨記入“應交税費——應交增值税(進項税額)”科目。

2、下列各項中,不在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列示的是(  )。

A、生產成本

B、委託代銷商品

C、為在建工程購入的工程物資

D、發出商品

【答案】 C

【解析】 工程物資是專門為在建工程購入的物資,不是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銷售或耗用,用途不同於存貨,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不屬於企業的存貨。

  核心考點六:可變現淨值的確定

  1.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時應考慮的因素

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應當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並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影響等因素。

(1)存貨可變現淨值的確鑿證據

存貨可變現淨值的確鑿證據,是指對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有直接影響的客觀證明,如產成品或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與企業成產品或商品相同或類似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銷售方提供的有關資料和生產成本資料等。

(2)持有存貨的目的

直接出售的存貨與需要經過進一步加工出售的存貨,兩者可變現淨值的確定是不同的。

(3)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影響

不僅要考慮資產負債表日與該存貨相關價格與成本波動而且還要考慮未來的相關事項。

  2.不同情況下可變現淨值的確定

(1)產成品、商品和用於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於出售的商品存貨,沒有銷售合同約定的,其可變現淨值為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該存貨的一般銷售價格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税費等後的金額。

(2)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其可變現淨值為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銷售費用和相關税費等後的金額。

(3)可變現淨值中估計售價的確定方法

①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通常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淨值的計量基礎。

如果企業與購買方簽訂了銷售合同(或勞務合同,下同)並且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大於或等於企業持有的存貨數量,在這種情況下,在確定與該項銷售合同直接相關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時,應以銷售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淨值的計量基礎。即如果企業就其產成品或商品簽訂了銷售合同,則該批產成品或商品的可變現淨值應以合同價格作為計量基礎;如果企業銷售合同所規定的標的物還沒有生產出來,但持有專門用於生產該標的物的材料,則其可變現淨值也應以合同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②如果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淨值,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即市場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③沒有銷售合同的存貨(不包括用於出售的材料),其可變現淨值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即市場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④用於出售的材料等,應以市場價格作為其可變現淨值的計量基礎。這裏的市場價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場銷售價格。

(4)材料期末計量特殊考慮

①對於用於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如原材料、在產品、委託加工材料等),如果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預計高於成本,則該材料應按照成本計量。其中,“可變現淨值預計高於成本”中的成本是指產成品的生產成本。

②如果材料價格的下降等原因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則該材料應按可變現淨值計量。

  考點練習:多選題

下列關於存貨可變現淨值的相關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產成品、商品和材料等直接用於出售的存貨,沒有銷售合同約定的,其可變現淨值應當為一般銷售價格(即市場銷售價格)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税費等後的金額

B.可直接出售的材料的可變現淨值應當為材料的市場價格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税費等後的金額

C.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的可變現淨值為該材料的市場售價減去至完工時將要發生的成本再減去銷售材料所要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税費後的金額

D.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淨值應當為市場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税費等後的金額

【答案】AB

【解析】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其可變現淨值為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再減去銷售產成品將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税費後的金額,選項C不正確;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淨值應當為合同價格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税費等後的金額,選項D不正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