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模擬試題(八)答案及解析

來源:文萃谷 1.07W

  一、單項選擇題

2015年中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模擬試題(八)答案及解析

1.

【答案】A

【解析】5月5日移動加權平均單價=(2000+500×11)/(200+500)=10.71(萬元),5月19日移動加權平均單價=(2000+500×11-400×10.71+600×12)/(200+500-400+600)=11.57(萬元),本月發出材料成本=10.71×400+11.57×800=13540(萬元),15%為銷售部分耗費,因此發出材料計入銷售費用的金額=13540×15%=2031(萬元)。

2.

【答案】C

【解析】甲公司2014年3月A商品加權平均單位成本=(750×2+500×2.2+750×2.3+500×2.5)÷(750+500+750+500)=2.23(萬元),本月發出A商品成本=(100+500)×2.23=1338(萬元),本月月末結存的A商品成本=(750+500+750+500-100-500)×2.23=4237(萬元)。

3.

【答案】D

【解析】企業將已經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存貨用於在建工程,應當同時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選項D符合題意。

4.

【答案】C

【解析】截止2013年12月31日東方公司與西方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B產品還未生產,但持有庫存C材料專門用於生產該批B產品,且可生產的B產品的數量不大於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因此,計算該批C材料的可變現淨值時,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B產品的銷售價格總額1200萬元(100×12)作為計量基礎。2013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變現淨值=1200-240=960(萬元),選項C正確。

5.

【答案】B

【解析】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用於直接出售或者是生產非應税消費品,支付的消費税計入收回物資成本。則甲公司收回該批應税消費品的入賬價值=200+10+25=235(萬元)。

6.

【答案】C

【解析】企業採購用於廣告營銷活動的特定商品應計入當期損益。

7.

【答案】B

【解析】有銷售合同部分的甲產品:可變現淨值=(3.04-0.2)×4000=11360(萬元),成本=2.8×4000=11200(萬元),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沒有銷售合同部分的甲產品:可變現淨值=(2.8-0.2)×1200=3120(萬元),成本=2.8×1200=3360(萬元),期末存貨跌價準備餘額為240萬元(3360-3120),由於期初已經計提存貨跌價準備80萬元,所以當期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240-80=160(萬元),選項A不正確;2013年2月10日銷售甲產品影響當期營業利潤的金額=3.04×4000-2.8×4000=960(萬元),選項B正確;2013年4月15日銷售甲產品影響當期營業成本的金額=40×2.8-40/1200×240=104(萬元),選項C和D不正確。

8.

【答案】B

【解析】有銷售合同部分:A產品可變現淨值=16×(4.4-0.2)=67.2(萬元),成本=16×4=64(萬元),這部分存貨不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這部分A產品賬面價值為64萬元。超過合同數量部分:A產品可變現淨值=24×(4.08-0.2)=93.12(萬元),成本=24×4=96(萬元),這部分存貨需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96-93.12=2.88(萬元),這部分A產品的賬面價值為93.12萬元,所以2012年12月31日A產品賬面價值=64+93.12=157.12(萬元)。

9.

【答案】B

【解析】2013年12月31日“存貨跌價準備“期末餘額=20+5-6-8=11(萬元)。

10.

【答案】C

【解析】A產品應當以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淨值的計算依據,其可變現淨值=(12-0.2)×200=2360(萬元),成本總額=200×11=2200(萬元),成本小於可變現淨值,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B產品應當按照市場價格作為其可變現淨值的計算依據,其可變現淨值=(10.8-0.2)×50=530(萬元),成本總額=50×11=550(萬元),成本大於可變現淨值,B產品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餘額=550-530=20(萬元);所以甲公司2013年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0+20=20(萬元)。

11.

【答案】C

【解析】甲公司出售商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金額為=300-80=220(萬元)。

12.

【答案】B

【解析】甲產品成本總額=200×15=3000(萬元),甲產品應按合同價作為估計售價,其可變現淨值=200×(18-0.2)=3560(萬元),成本小於可變現淨值,不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乙產品其中100件有合同部分應按合同價作為估計售價,成本=100×15=1500(萬元),其可變現淨值=100×(16-0.2)=1580(萬元),成本小於可變現淨值,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另200件應按市場價格作為估計售價,成本=200×15=3000(萬元),可變現淨值=200×(14-0.2)=2760(萬元),乙產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000-2760=240(萬元),選項B正確。

13.

【答案】B

【解析】對於應由保險公司和過失人支付的賠款,記入“其他應收款”科目;扣除殘料和應由保險公司、過失人賠款後的淨損失,屬於一般經營損失的部分,如因管理不善導致的記入“管理費用”科目,屬於非常損失的部分,如因自然災害導致的記入“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選項A和C不正確;因收發計量差錯造成的淨損失記入“管理費用”科目,選項D不正確。

14.

【答案】B

【解析】2013年12月31日電子設備的可變現淨值=(1.4-0.1)×100=1300(萬元),因為原計提減值跡象已經消除,存貨跌價準備100萬元應全部轉回,所以2013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日該批電子設備列示的金額為其成本1200萬元。

15.

【答案】C

【解析】甲公司當月發出A產成品單位成本=(4000+300+7700-150)/(500+1000)=7.9(萬元),當月月末A產品的賬面餘額=7.9×300=2370(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AC

【解析】月末甲完工產品應確認的成本=(75+187.5)/(125+250)×125+(20+50+5+15)/(125×50+250×25)×125×50=132.5(萬元);月末甲在產品應確認的成本=(75+187.5)/(125+250)×250+(20+50+5+15)/(125×50+250×25)×250×25=220(萬元)。

2.

【答案】ABD

【解析】對於因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轉出的存貨,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衝減當期的主營業務成本或其它業務成本。

3.

【答案】ABD

【解析】企業(商品流通企業)在採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入庫前的整理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商品採購成本的費用,應計入所購商品的成本。也可以先進

行歸集,期末再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對於已銷售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主營業務成本);對於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對於採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主營業務成本),選項C不正確。

4.

【答案】AB

【解析】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其可變現淨值為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再減去銷售產成品將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税費後的金額,選項C不正確;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淨值應當為合同價格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税費等後的金額,選項D不正確。

5.

【答案】CD

【解析】選項A,產品生產過程中因風暴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應計入營業外支出;選項B,倉儲費用,指企業在採購入庫後發生的儲存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須的倉儲費用則應計入存貨成本。

6.

【答案】BD

【解析】甲公司該批存貨有合同部分,成本=1.9×500=950(萬元),可變現淨值=(2.2-0.1)×500=1050(萬元),成本小於可變現淨值所以不計提減值;無合同部分存貨,成本=1.9×150=285(萬元),可變現淨值=(1.8-0.1)×150=255(萬元),成本大於可變現淨值,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85-255=30(萬元),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2013年12月31日該設備在資產負債表“存貨”中應列示金額=950+255=1205(萬元),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7.

【答案】ABD

【解析】確定存貨可變現淨值的前提是企業在進行日常活動,企業處於清算過程,不能按照存貨準則的規定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選項A不正確;可變現淨值為存貨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而不是簡單地等於存貨的售價或合同價,選項B不正確;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税費後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淨值,選項D不正確。

8.

【答案】ABD

【解析】持有的專門用於生產銷售合同所規定的商品的原材料,如果用其生產的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高於合同價格的,則仍以其生產的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淨現值的計算基礎,選項C不正確。

9.

【答案】BD

【解析】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税費後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淨值,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A配件的賬面價值=(61.4-2.4-36)×200=4600(萬元),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10.

【答案】ABC

【解析】選項A,施工企業“工程施工”大於“工程結算”的差額應當作為存貨列示;選項B,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損耗,不應當計入存貨成本,應暫作為“待處理財產損溢”進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後再作處理;選項C,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用於連續生產應税消費品,支付給受託加工單位代收代繳的消費税税額,應當記入“應交税費——應交消費税”科目借方而不是計入存貨成本。

11.

【答案】BCD

【解析】增值税一般納税人支付的增值税作為進項税額抵扣不計入委託加工物資成本。

12.

【答案】AC

【解析】選項B,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如果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情況下,按照該項存貨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選項D,盤盈存貨應按照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並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

13.

【答案】ACD

【解析】按照單個項目計提跌價準備後,存貨的賬面價值=2750+3750+7500+8750=22750(萬元)選項B不正確;按照類別計提跌價準備後,存貨的賬面價值=6625+16500=23125(萬元)選項D正確。

14.

【答案】ACD

【解析】甲公司銷售C產品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52.1

貸:主營業務收入                   130

應交税費——應交增值税(銷項税額)       22.1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2[(200-30)×60%]

存貨跌價準備              18(30×60%)

貸:庫存商品               120(200×60%)

因此選項A和C正確,選項B錯誤;剩餘40%的C產品賬面價值=(200-30)×40%=68(萬元),選項D正確。

15.

【答案】ABD

【解析】選項A,存貨跌價準備轉回的條件是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而不是當期造成存貨可變現淨值高於成本的其他影響因素;選項B,因非正常原因導致的存貨盤虧或毀損,按規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税進項税額應當予以轉出;選項D,持有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訂購數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淨值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市場價格為基礎進行確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