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載機的施工技術

來源:文萃谷 1W

裝載機進行施工作業時須與自卸汽車配合,故在施工中裝載機的轉移、卸料以及與車輛位置的配合好壞都對作業效率影響很大,因此,必須合理地組織施工。一般的組織原則是,根據堆場的大小和料堆的情況,儘可能地使來回行駛距離矩、轉彎次數少。

裝載機的施工技術

  1、 常用的作業方法

(1)“V”型作業法

自卸汽車與工作面之間呈50°-55°的角度,而裝載機的工作過程則根據本身結構和型式而有所不同。對於履帶式裝載機和剛性車架後輪轉向的輪胎式裝載機,作業時裝載機裝滿剷鬥後,在倒車駛離工作面的過程中調頭50°-55°,使裝載機垂直於自卸汽車,然後駛向自卸汽車卸載(見附圖a);卸載後,裝載機倒車離自卸汽車,再調頭駛向料堆,進行下一個作業循環。對於鏟接車架的輪胎式裝載機,裝載機裝滿剷鬥後,可直線倒車後退3-5m,然後使前車架轉動50°-55°,再駛向自卸汽車進行卸載(見附圖b)。

“V”型作業法,工作循環時間短,作業效率高,在許多場合得到廣泛的應用。

(2)“I”型作業法

自卸汽車平行於工作面並適時地前進和倒退,而裝載機則垂直於工作面穿梭地進行前進和後退,所以亦稱之謂穿梭作業法(見圖c)。

即作業時裝載機裝滿剷鬥後進行直線後退,在裝載機後退一定距離並將剷鬥舉升到卸載位置的過程中,自卸汽車後退到與裝載機相垂直的.位置,然後裝載機向自卸汽車卸載;卸載後,自卸汽車向前行駛一段距離,以保證裝載機可以自由地駛向工作面以進行下一個作業循環,直到自卸汽車裝滿為止。這種作業方式可省去裝載機的調頭時間,對於不易轉向的履帶式和整體車架式裝載機而言是比較有利的;但由於自卸汽車要頻繁地前進和後退,兩機器間容易相互干擾,增加了裝載機的作業循環時間。因此,採用這種作業方法,裝載機和自卸汽車的駕駛員必須有熟練的駕駛技術。

(3)“L”型作業法

即自卸汽車垂直於工作面,裝載機鏟裝物料後倒通並調轉90°,然後駛向自卸汽車卸載;卸載後倒通並調轉90°駛向料堆,進行下次鏟裝作業(見附圖d)。在運距小、作業場地比較寬闊的情況下采用這種方法作業,裝載機可同時與兩台自卸汽車配合作業。

(4)“T”型作業法

即自卸汽車平行於工作面,但距離工作面較遠,裝載機在鏟裝物料後倒退並調轉90°,然後再反方向調轉90°並駛向自卸汽車卸料。

以上4種作業方法各有其優缺點,施工中具體選用哪種方法,必須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從中選取最經濟有效地施工方法。

  2、 裝載機與自卸汽車的合理組織

① 裝載機與自卸汽車的工作能力要相互匹配,自卸汽車車廂的容量應為裝載機鬥容量的整數倍,以免導致不足1鬥也要裝一次車,造成時間和動力的浪費。

② 裝載機裝滿自卸汽車所需的斗數,一般以2-5鬥為宜。斗數過多,自卸汽車等待的時間過長;斗數過少,裝載機在卸料時對自卸汽車車廂的衝擊荷載過大,易損壞車輛,物料也易溢出車廂。

③ 裝載機的卸載高度和卸載距離須滿足物料能卸到自卸汽車車廂中心的要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