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法律碩士擇校攻略及法碩院校排名

來源:文萃谷 2.07W

從2009年開始,法律碩士分為法碩法學(本科專業為法學)和法碩非法學(本科專業為非法學)。而當今社會,市場對法律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更多專業知識的法律碩士畢業生在競爭中更具優勢,報考法律碩士的考生不斷增多。那麼法碩擇校需要注意些什麼?有哪些學校比較好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17法律碩士擇校攻略及法碩院校排名

  法學:

【學科門類:03法學;一級學科:0351法律 ;專業名稱:035102法律】

  非法學:

【學科門類:03法學;一級學科:0351法律;專業名稱:035101法律】

  學校排名

下面是2016-2017年中國大學法學類院校排名,考生在擇校時可以作為參考。

排序學校名稱得分星級學校數
1中國人民大學1005★347
2中國政法大學92.475★347
3北京大學91.325★347
4武漢大學87.835★347
5西南政法大學83.545★347
6吉林大學80.595★347
7華中師範大學79.915★347
8華東政法大學68.355★347
9南京大學67.615★347
10復旦大學66.485★347

注:以上數據來自中國科教評價網。

  簡而言之法碩擇校需要考慮以下三大方面:

  一、宏觀方面:

學校地理位置、學校檔次、法學實力、學校品牌、學校性質

  二、自身方面:

未來規劃、自身實力、家庭條件與學費、本科學校與專業、本科所在院系考研情況

  三、微觀方面:

歷年國家線、各校歷年複試線、報錄情況、複試難度、複試差額、複試公平度、公共課放水度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一點,考什麼學校很重要,考上什麼學校更重要。很多人會説風險跟收益是成正比的。大多數人在考研初期心氣很高,抱着衝一下的心態一心想考個名校。但是很多人忽略了這個問題: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考上北大清華人大政法等一流名校當然是令人羨慕的,未來也是大有前途的。但是考這樣一流名校的代價也是很大的,不是每個人都輸得起的。一言以蔽之,沒有金鋼鑽,你就少攬瓷器活。

先從宏觀方面去分析個法碩院校的實力與難度。

學校地理位置的優越程度是跟它的難易程度是成正比的。越是大城市的越難考,越是靠近沿海地區的越難考,越是位於政治中心的越難考。單就東部地區而論。北京地區的法碩是競爭最激烈的,上海地區次之,其他沿海地區的再次之。越發達的地方法律人才需求量越多,這點誰都知道。不多解釋。拿河北大學來説,由於他不在省會石家莊而在小城保定,所以河大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至今沒有擠進211俱樂部裏,這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

學校檔次對以後就業是有很大影響的。現在用人單位非常看重畢業學校出身,在就業門檻裏面設置了211或985高校畢業生的條件。然後才考慮普通一本、二本、三本等等。就業是考研的指揮棒之一。現實情況來看毫不誇張的説是最重要的指揮棒。杜甫是很有理想的一個人,可是他連自己的温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所以他只能將自己的理想體現在了詩歌方面,可惜的是那時候可沒人給他版費。有理想很好,但重要的是去如何實現理想。社科院出版的2012社會藍皮書中“80後”及“90後”知識精英調查報告裏面沒有詳細提到何為知識精英,取而代之的是“985高校畢業生”這個名詞,換言之985高校畢業生就是知識精英。雖然我內心裏不贊同這個形而上學的定義,可現實實在太殘酷。

法學實力也是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法學實力強的學校在法律圈內有廣泛的人脈資源、較高的師資教學水平、很多的學術講座等等。對法律有真正興趣的同學需要考慮這點。傳統五院四系的法學實力都不錯。一些新興法學院,如清華、復旦、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的法學院法學實力也不容小視。但是這裏必須指出的是西南政法、華東政法、西北政法這三所學校,不容置疑他們的法學實力都不錯,但是由於不是211導致其發展很受掣肘。曾經見過一個帖子,説他是西南政法的學生,由於來西南政法招聘的單位太少了,以至於不得不去參加重慶大學的招聘。我相信這不是個例,而有一定的典型意義,所以我們在選擇這類學校時一定要慎重。

學校品牌可以説對一個學生的影響是終生的。成為一個名牌大學的學生,對其一生的發展都是極具幫助的。名牌大學的綜合實力、人脈資源、學習環境、教學質量等都是對學生極具幫助的。所以名牌大學的法碩也是競爭最激烈的。2010年報考北大法碩的考生有1477名,錄取143名,報錄比為9.8%,複試分數線為360分,而當年國家線為315分。可以説大部分名校的報錄比都是在10%以下的,而且名氣越高,複試線要求越高。這從一個側面就説明了考生是多麼希望考取名校法碩。尤其是對於一些本科非211的學生來説,考取一個名校對於其意義甚至超過了考法碩本身。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和機遇考取名校的,部分想留在本地發展的考生可以考取一些當地名校,譬如想留在貴州發展的就可以考貴州大學。這樣的區域性名校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不必一味的追求名牌。

學校性質對法碩專業學生今後的發展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政法類大學、綜合性大學都是不錯的選擇。相反一些理工類大學則遠不如上述兩類大學吃香。這也就是為什麼華中科大等理工類大學經常接受調劑的原因。因為這類大學法學實力普遍較弱,再加之法碩這個純文科的專業,大家還是對在理工類學校讀法碩心理接受度低。另一類則是師範類大學。這類大學的法學實力並不見得有多差,如北京師大、南京師大等,只是學校名字裏面有“師範”二字,讓很多人難以接受。所以北師大也是經常接受調劑。另一類特色法碩院校是財經類外語類大學。諸如中央財大、上海財大之類學校,其在財經領域有超強的實力,如今又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所以經濟法、民商法、國際法等就成了眾多法律專業裏面的顯學。這類學校的就業狀況良好,受其帶動法碩的就業也是不錯的,所以本科是經管類專業的考生可以選擇此類學校。

從自身方面看則需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未來規劃是最重要的。包括未來發展的地域和職業。在實力中偏下的情況下若只是想在本地發展上一個本省的區域性大學就足夠了。若以後想從事的是公司法務或者進金融機構的,上海財大、中央財大等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不是藝高人膽大,完全沒必要非得去死拼名牌大學。盲目的追求綜合性名牌大學是不理性的。

自身實力是你最終報哪所學校的決定性因素。英語定生死、專業課定高低。如果自己的英語沒有很大的把握過一些名校的英語單科線,報考的`時候必須慎重。專業課複習的不是很好的的話,也要很慎重。千萬不要抱着賭一把的心態,這樣只會逢賭必輸。法碩專業課客觀題的分數佔一半左右,這就決定了法碩專業課的分數很難像那些只考主觀題的得很高的分。法碩專業課兩門都能上110的只佔很少一部分。而在剛決定考法碩的人的眼中大家都是奔着120以上的分數去的,等考試結果下來你就會發現絕對不像起初考研的時候認為的那麼簡單。所以理性的衡量自身實力是決定考研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家庭條件與學費也是個重要因素。北大學費每年兩萬以上。這樣的學校對相當部分的人是即便考得起也上不起的。我們中的絕大部分已經成年卻依然在靠父母供給着自己上學,每個人都應懷有起碼感恩之心和愧疚之意。所以在報考學校的時候不能隨心所欲的報,應該考慮到家庭條件的承受能力。百善孝為先,就讓我們把擇校當做對父母所盡的孝心吧。當然家庭條件很好的同學可以忽略學費這個因素。需要指出的是法碩公費的學校很少,大部分有公費的學校是一些很普通的大學,而中國政法、西南政法等有公費的名校則每年有是格外搶手。考法碩要做好自費的準備。

本科學校與專業同樣值得大家考慮。法碩考生的本科學校主要以普通一本、二本和三本學校為主,名牌學校的比較少。所以大家在不必對報考學校歧視本科出身這個問題過多憂慮,當然學校檔次越高在複試和調劑時候更佔優勢,這正常不過。適合考法碩的學生個人認為有這麼三類:經管類專業、外語類專業、理工類專業。經管類可以以後從事經濟法相關的職業、外語類在涉外法務方面有優勢,而理工類學生在知識產權方面有文科學生所不具備的條件,很多學校知識產權類專業只招理工類學生便是最好的證明。

所在院系往年考研情況也是大家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很多考生忽略的這個問題,不少人認為跟這沒有多大關係。在我看來所在院系往年考研情況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若所在院系往年考研情況一直就很不理想,你應該認真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是所在院系整體實力不高還是另有其他原因。需要好好的審視一下自己的實力是否是鶴立雞羣還是雞立鶴羣亦或是泯然眾人。這樣有助於對自己做一個理性的評估。另外若碰見所在院系往年的法碩考生則應該儘可能的去請教一下,這樣可以避免走很多彎路。當然這一切並不是絕對的。

從微觀方面看則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往年尤其是上一年的國家線是首先應該關注的一個方面。歷年國家線跟當年初試試題的難度和考生成績有很大關係。而國家線中最應該關注的是上一年度英語線的。過不了國家線一切都白搭。值得提出的是從12年開始考研的分區政策做出了重大調整,原來A區B區合併成一區,而原來的C區則成為二區。這就對考研產生了重大影響,最直接的影響是調劑變得更加困難。為何?因為並區後為照顧原考B區的學生國家線會低於原A區線。這就會導致過線人數增加,需招調劑院校及人數減少,也會導致更多的高分考生有可能會被一志願學校刷下來,然後加入到調劑大軍,進而導致低分落榜生調劑更加困難。2012年並區對法碩的直接影響是自主劃線大學複試分數線迅速矯正提高,而不像以前那樣畸形。2011年自主劃線大學中有18所低於A區國家線,而2012年則只有3所低於一區國家線。這也就説明考自主劃線大學法碩的難度將會增大。從現實來看普通大學法碩從就業來説並不理想,二戰考生將會增加,從而將導致自主劃線大學及其他熱門法碩高校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所以法碩擇校必須更加理性才能避免二戰或者其他不幸結局。

各校往年複試分數線是最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複試分數線是能否進入所報考院校的的第一道坎,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道坎。除自主劃線大學外,其他任何高校的複試分數線都不能低於所在考區的國家線。跟關注國家線的一樣,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目標學校的英語分數線,對英語弱的考生更該如此。另外我們必須關注每個學校尤其是自主劃線及其他熱門法碩高校的總分,複試分數線總分的高低決定了進入其複試難度。而各院校的複試分數線總分差別很大需要認真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大小年的原因還是招生政策原因亦或是其他原因。

報錄情況是一個次重要的信息。報錄情況不僅包括報錄比還包括報考人數及錄取人數。一般而言競爭激烈的法碩院校報錄比都是在十分之一以下的。而名校的報考生人數則是體現其競爭激烈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招生人數跟報考人數呈正相關關係。北大2010年報考人數為1447人,錄取143人。一般名牌法碩錄取人數都超過了100人,中國政法甚至招300來人。我個人是很不贊同這種氾濫式的擴招的,氾濫式的擴招只能導致法碩人才價值的降低,教育質量的下降,學校聲譽的降低。物以稀為貴這句話是符合供需定理的。當然並非所有的名校都肆意擴展,部分名校法碩招生人數還是相對較少的。南開大學便是這樣一個不擴招的典型。從2011年期南開法碩劇烈縮招招生人數只維持在50人以內。這當然會加劇競爭,但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應該認真查閲目標學校的報錄情況才能準確分析該學校的競爭度,從而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

複試差額是考研難度的一個重要體現。國家規定研究生招生必須差額複試,所以刷人是肯定的。複試差額比越小表明刷人越少。一般各校的複試差額比都在1:1.2—1:1.5之間。即複試會刷20%—50%的人。當然有的學校複試差額可能會很大,很多熱門大學都近1:2了。而一些冷門學校甚至需要調劑,需要指出的是接受調劑的學校並不是説一志願考生會照單全收,切勿抱此想法。總之複試差額越大失敗的可能越大,故在擇校時一定要注意這點。

複試難度是被很多考生在擇校時所忽略的問題。考研分初試和複試。而複試的難度各個學校是不一樣的。有些學校複試走過場,並不為難人這就導致低分進複試的考生很難翻身。而有些學校複試則比較難,清華北大等熱門高校複試都比較難,低分進複試的考生翻身機會依然大。當然大部分學校是本着保護初試高分考生的。所以即便過了初試,每個人都必須認真準備複試,才不至於行百里半九十。其次則是複試英語的難度,一般而言複試英語不會太為難人。最後複試成績所佔比重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大部分高校初試比重60%—70%不等。複試比重越大,初試低分考生越有可能翻盤。故在擇校時複試成績比重也是應該考慮的一方面。

複試的公平度是每個人都很關心的問題。考研不同於大學聯考的一個地方是考研有了複試這個環節。這給一些人制造內幕提供了機會。一些學校內幕重重各種關係户,而一些學校則複試很公平。北大根本就沒有面試這個環節。我們應該在網上認真查閲相關複試經驗貼,多家瞭解此類信息,注重考察目標學校的聲譽。

公共課放水度這個方面雖不很重要,但也值得我們關注。之所以只説公共課放水而不説專業課是因為法碩(非法學)專業課全國的卷子在一個學校批閲,所以專業課沒有什麼放水不放水的問題。而公共課則不同,每個省份的公共課閲卷鬆緊度是不一樣的。一些地方公共課閲卷很嚴格,如北京上海等地,而一些冷門省份則公共課容易防水。英語弱的考生尤其要注意這點。

總的來説找到一所很適合自己的目標學校是不容易的。好的不一定合適,合適的不一定很好。我們必須理性的分析各種擇校因素,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目標學校。只有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標學校好比是方向,如果方向選擇錯了,走再多的路也很可能是事倍功半。也正是因此我們必須堅持理性,而不是盲目的追求熱門高校或者盲目的求穩。如同感情,兩情相悦才能產生真正的感情。若不然則只能是陷入我愛的人不愛我,愛我的人我不愛的尷尬境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