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主管中藥師考試基礎知識:海浮石

來源:文萃谷 2.61W

導語:海浮石化學組成有頗大的出入。一般是由鋁、鉀、鈉的硅酸鹽所成,亦即以 SiOz為主要成分的類似玻璃組成的礦物。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

2017年主管中藥師考試基礎知識:海浮石

【功效】:清肺火,化痰,軟堅,通淋。

【主治】:治痰熱喘嗽,老痰積塊,題瘤,瘰癧,淋病,疝氣,瘡腫,目翳。

【性味歸經】:鹹,寒。①《本草拾遺》:“平,無毒。”②朱震亨:“鹹。”③《綱目》:“大寒。”人肺、腎經。①《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②《本草求真》:“入肺、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水飛點眼。

【用藥忌宜】:虛寒咳嗽忌服。《本草從新》:“多服損人血氣。”

藥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兩類。海浮石為火山噴發出的巖漿所形成的石塊;海石花為胞科動物脊突苔蟲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或瘤苔蟲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的.乾燥骨骼。海浮石全年可採,自海中撈出,揀淨曬乾。海石花夏秋自海中撈出,清水洗去鹽質及泥沙,曬乾。

①浮石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通常直徑2~7釐米,有的可達20釐米。表面粗糙,有多數大小不等的細孔,灰白色或灰黃色。質硬而鬆脆,易砸碎,斷面租糙有小孔,有的具絹絲樣光澤或無。體輕,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氣微弱,味淡。以體輕、灰白色、浮水者為佳。產廣東、福建、山東、遼寧等地。

②石花(《本草衍義》)為脊突苔蟲或瘤苔蟲的骨胳,脊突苔蟲骨胳呈珊瑚樣不規則塊狀,略作扁圓形或長圓形。大小不一,直徑2~5釐米。灰白色或灰黃色。基部略平坦,另一面多突起,作叉狀分枝,中部交織如網狀。

叉狀小枝長3~5毫米,直徑約2毫米,先端多折斷,少數完整者呈鈍圓形。質硬而脆,表面與斷面均密具細孔。

體輕,入水不沉。氣微腥,味微鹹。瘤苔蟲的骨胳為不規則塊狀,直徑1~3釐米,多為碎塊。表面灰黃色或灰黑色。珊瑚狀分枝短而較粗,直徑約4毫米。先端鈍圓,極少折斷。氣味同上。產浙江、福建、廣東。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水花……江海中間,久沫成乳石,故如石水沫,猶軟者是也。”

2.《本草衍義》:“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無出此石。玲球,肺之象也。氣味鹹寒,潤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熱,止咳嗽而軟堅。清其上源,故又治諸淋。”(《綱目》)

3.賈所學:“海石,味鹹能降火,又能軟堅,故力降熱痰、軟結痰、消頑痰;因其體浮,專主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間消化凝結,化痰丸中必用之藥也。”(《藥品化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