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師談古代茶具的發展

來源:文萃谷 4.18K

茶葉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飲料。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藝師談古代茶具的發展

  古代茶具發展

茶具,是我國古代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討論茶具史的興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歷史背景,中國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獨到的發展過程,從中還可以看到陶瓷製造的藝術造諧。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這一概念與今所説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來的飲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屬類飲茶茶具在唐宋以來是少見的。因為金屬茶具泡茶遠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謂茶道雅桌的,唐以來主要變化較大的飲茶茶具有:茶壺、茶盞(杯)和茶碗。而這幾種茶具與飲茶文化的興起有直接關係。

 (一)茶壺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裏往外傾水,據《資暇錄》載:“元和初(公元806年,唐憲宗時)酌酒猶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罌,而蓋、嘴、柄皆具。”罌是一種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壺類似瓶狀,腹部大便於裝更多的水,口小利於泡茶注水。約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歡“注子”這個名稱,甚至將茶壺柄去掉,整個樣子形如“茗瓶”,因沒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壺”叫“偏提”。後人把泡茶叫“點注”。就是根據唐代茶壺有“注子”一名而來。

明代茶道藝術越來越精,對泡茶、觀茶色、酌盞、燙壺更有講究,要達到這樣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創新。比如明朝茶壺開始看重砂壺,就是一種新的茶藝追求。因為砂壺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損,所以砂壺被視為佳品。據《長物志》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熱湯氣。”説到宜興砂壺幾乎無人不知。而宜興砂壺正是明朝始有名聲。據史料記載説,明朝宜興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興砂壺享譽的第一人。

《陽羨名陶錄》記載説:“供春,吳頤山家僮也。”吳頤山是一位讀書人,在金沙寺中讀書,供春在家事之餘,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製做砂壺。結果做出的砂壺盛茶香氣很濃,熱度保持更久,傳聞出去,世人紛紛效仿,社會出現爭購“供春砂壺”的現象。供春真姓“龔”。所以也寫成,‘龔春”砂壺。此後又有一個名叫時大彬的宜興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顏色的硇砂土製作砂壺。開始,時大彬模仿“供春”砂壺,壺形比“供春”砂壺更大,一次時大彬到江蘇太倉做生意,偶在茶館中聽到“諸公品茶施茶之論。”頓生感悟,回到宜興後始作小壺。其壺“不務妍媚,而樸雅堅粟,妙不可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畫航錄》説:“大彬之壺,以柄上拇痕為識。”是説世人以壺柄上識有時大彬拇指印者為貴。從此宜興砂壺名聲遠布,流傳至今,還是人見人愛的精製茶具。

  (二)茶盞、茶碗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盞”等陶瓷製品。茶盞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説:“盞杯子。”宋時開始有“茶杯”之名。見《陸游詩》雲:“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現代人多稱茶杯或茶盞。茶盞是古代一種飲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我國茶文化興起於漢唐、盛於宋代。茶盞也隨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較大的變化。

宋代茶盞非常講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盞”的質地、紋路細膩和厚薄均勻。據宋蔡襄《茶錄》載:“茶白色、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紂黑,紋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依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葉茶,就選用黑色茶盞,説明當時已經注意到茶具的搭配關係。搭配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好的.茶色與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甌)製造的一種稍帶紅色的黑茶盞,被時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當時評賞茶盞的質量,還有茶盞表面的細紋,如建安的紺黑茶盞已經精製到“紋路兔毫”的地步,足見陶藝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見《廣韻》曰“火氣上”,又《集韻》“火通也”,熁音協,含燙意。這裏“熁火”實指茶杯中熱氣的散發程度,明清時期,江蘇的寶應、高郵一帶把“熁火”稱為“燙手”。宋代建安生產的“紺黑盞”比其它地區產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熱難冷”的好處。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盞一流產品。

《長物志》中還記錄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盞。可以説是我國古代茶盞工藝最完美的代表作。《長物志》説:“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三足茶盞世屬罕見。明宣宗的茶盞形狀實在怪異,可見明代陶藝人思維活躍,有所創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則喜用壇形茶盞,時稱“壇盞”。明世宗的壇盞上特別刻有“金籙大醮壇用”的字樣。“醮壇”是古代道士設壇祈禱的場所。因明世宗後期迷信道教,日事“齋醮餌丹藥”。他在“醮壇”中擺滿茶湯、果酒,經常獨自坐醮壇,手捧壇盞,一面小飲一邊向神祈求長生不老。可是這種迷信並沒有使這位皇帝長壽,年僅59歲就駕崩了。

據史料記載,明代貴重的茶盞主要有“白定窯”的產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窯,這種窯瓷為宋代建於定州。在定州,窯瓷茶盞上有素凸花、劃花、印花、牡丹、萱草、飛鳳等花式。又分紅、白兩種。時人辨別白定瓷的真偽,主要從是否白色滋潤,或見釉色如竹絲白紋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稱“粉定”,亦稱“白定”。儘管白定窯茶盞色白光滑滋潤,但是在明朝白定窯茶盞始終是作為“藏為玩器,不宜日用”。為什麼這樣一種外表美觀的茶盞不能作為日用品呢?原因很簡單,古人飲茶時,要“點茶”而飲,點茶前先要用熱水燙盞。使盞變熱,如果盞冷而不熱的話,泡出來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響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盞的缺點是“熱則易損”。即見熱易破裂,可謂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稱“椀”或“盌”。先秦時期,又有“榶盂”一名。《苟子》説:“魯人以榶,衞人用柯”(原注:盌謂之榶,盂謂之柯)。《方言》又説:“楚、魏、宋之間,謂之盂。”可見椀、盌、榶、柯都是一種形如凹盆狀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稱“盂”。現代人習慣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開了。

在唐宋時期,用於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飯用的更小,這種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詩詞中有許多反映。諸如唐白居易《閒眼詩》雲:“晝日一餐茶兩碗,更無所要到明朝。”詩人一餐喝兩碗茶,可知古時茶碗不會很大,也不會太小,見韓愈《孟郊會合聯句》説:“雲紜寂寂聽,茗盌纖纖捧”。纖纖多形容細。依此説,唐代茶碗確實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圓形。

上述不難看出,茶碗也是唐代一種常用的茶具,茶碗當比茶盞稍大,但又不同於如今的飯碗,當是一種“纖纖狀”如古代酒盞形,從詩詞來看,唐宋文人墨客大碗飲茶,以茗享洗詩腸的那般豪飲,從側面反映出古代文人與飲茶結下不解之緣。

  結束語

古代茶具與現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時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與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許多詩人筆下的“茶具”主要指與飲茶有關的茶罏、茶壺、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從大概念來看,依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製茶、盛茶、烘焙茶具、飲茶有關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議》提到有“二十四種”茶具,顯然,後兩者是大概念的茶具,這一概念與今有許多不同。

唐宋以來,銅和陶瓷茶具逐漸代替古老的金、銀、玉製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時期,整個社會興起一股家用銅瓷,不重金玉的風氣。據《宋稗類鈔》説“唐宋間,不貴金玉而貴銅磁(瓷)”銅茶具相對金玉來説,價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氣,所以容易推廣,又受大眾喜愛。這種從金屬茶具到陶瓷茶具的變化,也從側面反映出,唐宋以來,人們文化觀,價值觀,對生活用品實用性的取向有了轉折性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説,這是唐宋文化進步的象徵。

再之,唐宋以來,陶瓷茶具明顯取代過去的金屬、玉製茶具,這還與唐宋陶瓷工藝生產的發展直接有關。一般來説,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瓷器生產開始出現飛躍發展,隋唐以來我國瓷器生產進入一個繁榮階段。如唐代的瓷器製品已達到圓滑輕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説道:“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磁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當時的“越人”多指浙江東部地區,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圓月,輕如浮雲。因此還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譽。王蜀寫詩説:“金陵含寶碗之光,祕色抱青瓷之響”。宋代的制瓷工藝技術更是獨具風格,名窯輩出,如“定州白窯”。宋世宗時有“柴窯”。據説“柴窯”出的瓷器“顏色如天,其聲如磐,精妙之極”。北宋政和年間,京都自置窯燒造瓷器,名為“官窯”。北宋南渡後,有邵成章設後苑,名為“邵局”,並仿北宋遺法,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為“內窯”。內窯瓷器“油色瑩徹,為世所珍。”宋大觀年間(1107-1110年)景德鎮陶器色變如丹砂(紅色),也是為了上貢的需要。大觀年間朝廷貢瓷要求“端正合制,瑩無暇庇,色澤如一。”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窯器”,其器用瑪瑙細未為油,更是色澤潔瑩。當時只有貢御宮廷多下來一點青窯器方可出賣。“世尤難得”。汝窯被視為宋代瓷窯之魁,史料説當時的茶盞,茶罌(茶瓶)價格昂貴到了“鬻(賣)諸富室,價與金玉等(同)。”世人爭為收藏,除上例之外:宋代還有不少民窯,如烏泥窯、餘杭窯、續窯等生產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可觀。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藝的興起是唐宋茶具改進與發展的根本原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