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歷史學科考前模擬題

來源:文萃谷 3.02W

導語:明天就要進行教師資格考試了,在考前的最後一天,我們一起來做做關於考試的模擬套題吧。下面是一份關於歷史學科的模擬題,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相關的內容吧。

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歷史學科考前模擬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一代偉人孫中山寫過“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這樣一句詩。這反映了我們經常講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

A.黃帝 B.炎帝 C.堯 D.舜

2.六國的人説:“秦國的軍隊是‘虎狼之師’。秦國的軍隊打仗,一個個眼睛都紅了,就像猛獸一樣,巴不得多砍幾個人頭”,為什麼秦國的士兵那麼能打,就是有一個很強的刺激在鼓勵着他們。這個很強的刺激是指?( )

A.承認私人土地所有權,生產者的勞動積極性提高

B.獎勵農耕政策的刺激,多生產糧食,可免除徭役

C.獎勵軍功政策的激勵,以獲取軍功,受賜到田宅

D.嚴明法政策的影響,連坐法讓大家彼此監督

3.由下面的歷史短劇台詞(片斷),可知他們正在學習( )。

A.張騫出使西域 B.鄭和下西洋

C.清軍出兵雅克薩 D.玄奘印度取經

4.“澶淵之盟”的後果是:( )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負擔 ②宋遼之間仍處於戰爭狀態

③宋遼之間開展了經濟文化交流 ④加劇了北宋政府的財政危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某同學從圖書館借來了《康雍乾三朝實錄》、《論軍機處與極權政治》、《“文字獄”的研究》三本書,準備寫一篇歷史論文,下列論文題目最符合劉鋭同學想法的是( )。

A.淺議特務的機構 B.古代中央集權制的建立

C.明清的君主專制 D.清代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

6.中國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其中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王朝是( )。

A.金、元 B.遼、清 C.遼、清 D.元、清

7.下列有關清朝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的原因,不正確是( )。

A.經濟上沒有迫切需要 B.為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C.防禦西方殖民勢力 D.統治者吸取前朝教訓

8.對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時間,解讀最準確的是( )。

A.中國近代遭受外來侵略的全過程

B.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

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和瓦解的歷史

D.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9.十九世紀末,戊戌維新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變法圖強的社會呼聲日益高漲。對“思想啟蒙”理解正確的.是( )。

A.使人們開始瞭解西方生活習俗 B.使人們知道社會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們認識到要發展農工商業 D.使人們開始追求政治制度變革

10.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國人而欲脱矇昧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該文應發表於( )。

A.甲午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維新變法時期 D.新文化運動時期

11.閲讀下面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變化統計表。你知道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鼓勵民族工業的發展 B.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大量外國資本

C.列強忙於戰爭,放鬆了對華經濟侵略 D.民族工業打敗了列強在華的企業

12.中國近代史告訴我們,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下列屬於合則兩利的是( )。

A.北伐戰爭、抗日戰爭 B.辛亥革命、黃埔軍校

C.北伐戰爭、解放戰爭 D.辛亥革命、抗日戰爭

13.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的標誌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 D.第一個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的制定

14.2015年4月24日,國家主席國家主席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出席萬隆會議60週年紀念活動。60年前,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帶着誠意和決心,留下了擲地有聲的時代強音,提出了促進會議圓滿成功的方針。這一方針是( )

A.求同存異 B.互不侵犯 C.和平共處 D.不結盟政策

15.路遙的小説《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當年搞合作化時,他曾懷着多麼熱烈的感情把左鄰右舍攏合在一起,做夢也沒想到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大家都散夥了。小説中描述的“攏合在一起”和“都散夥了”分別指( )。

A.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 B.農業合作化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6.“對雅典人而言,城邦不僅是他們生活的載體,每個人心裏裝的都是城邦,他們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棄任何個人私利甚至生命,並通過取消公民權來制裁漠視城邦利益的人”。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雅典是全希臘人的學校 B.民主政治激發了公民的愛國熱情

C.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 D.對公民長期進行愛國主義教

17.美國一位經濟學家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種條件或一種現象,而是一種持續了很長時間的進程。……四五百年前這一進程就開始了。”標誌“這一進程”開始的事件是( )。

A.文藝復興運動 B.新航路的開闢

C.英國工業革命 D.“三角貿易”

18.烈火熊熊,炮聲隆隆,法蘭西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獲得了新生。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標誌是( )。

A.新議會的重新召開 B.三級會議的召開

C.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D.《人權宣言》的頒佈

19.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它們的共同點是( )。

A.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 B.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C.生物工程出現重大突破 D.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20.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表達對哪國罪行的控訴?( )。

A.美國 B.日本 C.德國 D.意大利

21.20世紀最後一期的《時代週刊》評選出了一位“世紀人物”,《時代週刊》稱他為“天才、政治難民、人道主義者、原子和宇宙謎的開啟者”。這位“世紀人物”應是( )。

A.牛頓 B.愛迪生 C.愛因斯坦 D.達爾文=

22.東歐劇變實質上反映了東歐各國( )。

A.領導人思想發生了變化 B.階級關係發生了變化

C.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變化 D.執政黨變成了在野黨

23.關於未來多極化格局有哪些極的問題,學術界存在“三極論”(美國、歐洲、東亞)“五極論”(美、日、歐、俄、中)和“六極論”(美、日、歐、俄、中、印度)等爭議,這在本質上反映了( )。

A.國際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B.發展中國家的迅速崛起

C.美國實力的衰弱 D.一超多強局面的基本瓦解

2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抒發了杜甫對唐都長安遭安史之亂破壞的悲愴情懷。他的詩,語言精煉凝重,藝術技巧高超,被後人稱為( )。

A.醫聖 B.書聖 C.詩聖 D.詩史

25.就歷史學而言,如果説它是一門科學的話,它是一門從事評價的科學。”下列對此理解準確的是( )。

A.歷史學的功能是價值判斷 B.不存在客觀的歷史

C.歷史學的研究沒有科學的方法 D.歷史學與歷史無關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6.簡要回答美國羅斯福新政實施的背景、特點及主要內容?

27.運用討論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8.簡述構成中學歷史教學過程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關係。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6分,共48分)

29.材料:

申棖(chéng),字周,春秋魯國人。早年隨孔子學習,每次和別人辯論,從不輕易讓步。申棖學習很刻苦,是孔子七十二賢之一,被稱為申子。據傳,申棖為避戰亂,在文登隱居講學,死後葬在城北村南。申棖等的言傳身教是“文登學”的最早源泉,使文登成為頗有名氣的“文士之鄉”。

請回答:

(1)材料中的“申棖”是孔子的學生,請簡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6分)

(2)材料中説申棖“每次和別人辯論,從不輕易讓步。”這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學術氛圍,這種學術氛圍我們稱為什麼?形成這種學術繁榮局面的原因是什麼?(6分)

(3)材料中説“申棖為避戰亂,在文登隱居講學”,這裏的“講學”講的是哪個學派的學説?作為孔子七十二賢之一的申棖在文登隱居講學,你有何感想?(4分)

30.材料:

下面節選的是幾道別具一格的歷史作業設計:

(1)收集一些過去的購物票證,如:布票、糧票、郵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場經濟給你的家庭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巨大變化?

(2)製作一份你的家譜,寫出從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親屬的姓名和生卒年份。

(3)結合生活實際,考察改革開放以來株洲地區經濟發展某一方面的變化,並撰寫調查報告。

請回答:

(1)上面這些作業設計,主要體現了《歷史課程標準》中的哪些理念?(10分)

(2)你設計過類似的歷史作業嗎?試舉一例。(6分)

31.材料:

下面是某教師講授《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一課的教學片段:

師:什麼是經濟全球化趨勢?

生:隨着世界性經濟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高新科技的推動下,世界經濟迅速發展,各國各地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從總體上看,世界經濟正在逐漸形成一個整體,這種現象被稱為“經濟全球化趨勢”。

師:經濟全球化趨勢形成的原因和條件是什麼?

生1:各國國情不同,要求在經濟上尋求國際合作,發揮優勢,彌補不足。例如,發達國家希望以最低成本生產質量最好的產品;發展中國家希望既能夠維護國家主權又能夠發展經濟,也積極尋求國際合作。

生2: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發展趨勢。

生3:科學技術特別是交通運輸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時間和空間距離,為全球範圍的經濟活動更提供了便利條件。

問題:

(1)請對該教師的教法做出評析。(6分)

(2)結合案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議。(10分)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22分)

32.根據材料設計片段

(1)《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版規定:講述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故事,體會紅軍革命主義精神。

(2)課文摘錄:

遵義會議結束之後,中央紅軍在中央領導的指揮下,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急行軍度過金沙江,衝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取得戰略轉移,具有革命性的勝利。藉着紅軍悲傷,強度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又翻過高聳入雲,白雪皚皚的雪山,通過一望無際的草地達到甘肅,1935年10月,黨中央和一方面軍在陝北會師。

第二年十月,紅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勝利達到甘肅,同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標誌長征結束。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反動派企圖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有生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