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自考《人體解剖組織學》第五章複習考點

來源:文萃谷 7.56K

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尤其對容易混淆的東西要下更大工夫搞清楚,基礎要牢固。本文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自考《人體解剖組織學》第五章複習考點,供參考複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自考《人體解剖組織學》第五章複習考點

  第一節 概述

  一、組成

1、消化管(alimentary canal):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

2、消化腺(alimentary gland):肝、胰、唾液腺、管壁上小腺體。

  二、消化方式

1、物理性消化:由大塊→小塊;由幹→濕;通過咬切、磨碎、吞嚥、胃腸蠕動運送下行→排出。

2、化學性消化:複雜的大分子物質(消化)→簡單的小分子物質。

  三、功能:消化食物、攝取營養、排除殘渣及防禦、內分泌。

  四、消化管壁的一般組織結構

(一)黏膜(mucosa)

1、黏膜上皮(mucosa epithelium) 2、固有層(lamina propria) 3、黏膜肌層(muscularis)

(二)黏膜下層(submucosa):疏鬆結締組織,內有小動脈、靜脈、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經叢。

(三)肌層(muscularis)口腔、咽、食管上部、肛門外括約肌為骨骼肌,其餘為平滑肌。

(四)外膜(adventitia):消化管壁最外層,薄層結締組織構成。

  第二節 消化管

  一、口腔(oral cavity)

  二、咽(pharynx):口咽、鼻咽、喉咽

  三、食管

1、位置及形態 2、組織結構

  四、胃(stomach)

1、位置及形態:分賁門部、胃底、幽門部、胃體

2、組織結構:

(1)胃黏膜:上皮、固有層、黏膜肌層

1)上皮:單層柱狀上皮。

2)固有層:有大量緊密排列的胃腺,包括胃底腺、賁門腺、幽門腺;腺體間有少量結締組織,有成纖維細胞、肥大細胞、漿細胞、嗜酸性細胞、平滑肌細胞。

A、賁門腺(cradiac gland):位於賁門附近,由粘液性細胞組成,分泌黏液。

B、 胃底腺(gastric gland):壁細胞、主細胞、頸黏液細胞、未分化細胞、內分泌細胞

C、 幽門腺(pyloric gland)分佈於幽門部,分泌粘液。

3)黏膜肌層:為薄層平滑肌,排列方式為內環外縱。

(2)黏膜下層 為疏鬆結締組織,內含淋巴細胞、肥大細胞、血管、淋巴管、粘膜下神經叢、脂肪細胞。

  五、小腸:長5~7米,分為三部。

(一)小腸的分部:

1、十二指腸:長25~30cm。呈“C”形彎曲,包繞胰頭。

上部:有十二指腸球。

降部:有十二指腸乳頭。是膽總管的開口。

水平部:

升部:十二指腸空腸曲與空腸分界。

2、空腸與迴腸:

空腸:上2/5,位左上腹部,腔大壁厚,血管多呈紅色,運動快,內容物少。

迴腸:下3/5,右下腹部,腔小壁厚,血管少呈淡紅色,運動慢,內容物多。

(二)小腸的`結構特點

1、粘膜層:粘膜和粘膜下層形成半環狀的皺襞,稱環狀襞。表面佈滿細而密的指狀突起,稱小腸絨毛。絨毛是上皮層和固有膜組成,上段多而密,下段稀而低。

①上皮層:吸收細胞:有微絨毛,1~2億個/mm2。

杯狀細胞:單細胞腺。

②固有膜:伸入絨毛內,形成中柱,內有一條盲端的毛細淋巴管,稱中央乳糜管。乳糜管周圍有毛細血管網和縱行的平滑肌。

③小腸腺:固有膜有大量的單管狀腺,開口於絨毛底部之間。細胞成分有:吸收細胞、杯狀細胞、帕內特細胞(Paneth cell),未分化細胞、嗜銀細胞。

2、粘膜下層:十二指腸有十二指腸腺,粘液腺。

3、肌層:內環、外縱兩層平滑肌。

4、外膜:十二指腸為纖維性外膜,其餘為漿膜。

  六、大腸:長1.5米,分為盲腸、結腸、直腸三部。

(一)結構特點

1、粘膜層無絨毛,大腸腺長而密,上皮層和腸腺中杯狀細胞多。

2、有結腸帶和結腸袋。

3、腸脂垂。

(二)分部:

1、盲腸和闌尾 2、結腸 3、直腸 4、肛管

2、大腸的組織結構:粘膜上皮:為柱狀細胞,分泌粘液,無絨毛;固有層有大腸腺;肌層為內環外縱兩層總計集中形成3條大腸帶。

  七、消化管壁的內分泌細胞與APUD系統:

嗜銀細胞為內分泌細胞。機體內廣泛區域,消化管、腺。內分泌腺(如甲狀腺濾泡旁細胞,胰島細胞,腎上腺髓質嗜鉻細胞,垂體前葉細胞),呼吸管道、泌尿生殖管道等

處,有些細胞具有共同的特性:細胞內含胺量高,具有攝取胺前體,並進行脱羧基反應產生肽類物質能力。凡具有這種特性的細胞稱為攝取胺前體脱羧細胞,簡稱為APUD

系統。能分泌多種激素和組胺及5—羥色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