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考《市場信息學》第五章複習重點

來源:文萃谷 8.49K

為幫助考生們更好、更有準備地參加10月份自考,小編為大家整理各科目的考試重點,以下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自考《市場信息學》第五章複習重點,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6年自考《市場信息學》第五章複習重點

  第五章 信息系統

  5.1 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的特徵:⑴根據主觀性,信息系統不是孤立的、自足的系統,總是依附於一個更大的系統,作為一個關鍵的、具有特殊地位的子系統存在。⑵信息系統的作用是間接的,效益通過管理表現。具有全局性,通過信息支持全局更協調、更有效地工作。⑶信息系統本身也是一個複雜的、完整的、有機的系統。⑷信息系統任務是處理信息,應稱為信息處理子系統。

信息系統有三大類:生物信息系統、工程信息系統、社會經濟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有七個方面共性:⑴以處理信息為目的;⑵依附於複雜實體系統,為其管理、控制、協調服務;⑶在複雜系統中發揮全局性、間接性作用;⑷分信息處理和神經末梢兩大部分;⑸自身也是複雜系統,存在控制、管理、協調任務;⑹功能包括信息採集、傳遞、存儲、加工、提供五個環節;⑺信息系統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

影響信息系統的工作環境的五個方面:⑴主系統及環境情況;⑵決策與管理的情況;⑶所處理的信息的情況;⑷信息的複雜程度及規模;⑸信息系統的技術手段及人員素質。

信息系統基本功能的五個方面:⑴信息的收集,分原始信息和二次信息收集。⑵信息的存儲。⑶信息的加工。⑷信息的傳遞。⑸信息的提供。

原始信息收集是指信息發生的當時、當地,從實體中取出並記錄在介質上。關鍵是完整準確及時。要求是時間性強、校驗功能強、系統穩定可靠。

二次信息收集是指收集已錄在介質上,與實體在時間和空間上已分開的信息;在不同的信息系統之間進行。關鍵問題在於有目的地選取所需信息和正確地解釋所得到的信息。

信息系統必須具有信息存儲功能,需要考慮存儲量、信息格式、存儲方式、使用方式、存儲時間、安全保密等。保證信息不丟失、不走樣、不外流、整理得當、隨時可用。

信息的加工是對已經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以得到更加符合需要或更加反映本質的信息。

信息加工的種類有數值運算(簡單的算術和代數運算,數據統計,優化算法,模擬預測方法),非數值數據處理(排序、歸併、分類、文字處理)。

為了信息加工,信息系統需要具有一定的計算方法與模型。

信息傳遞在信息系統較大和有一定的地理分佈時是必須的基本功能,必須充分考慮需要傳遞的信息的種類、數量、頻率、可靠性要求等因素。信息傳遞與信息存儲常常聯繫在一起,需要作出權衡和合理選擇。

信息系統必須具備向管理者提供信息的手段或機制,也就是接口或界面。有①對話式的使用接口或②固定的例行的信息服務。提供方式應該簡明易用、避免誤解、提高清晰度。

信息系統中可以通過控制來改變輸入或處理的輸出,控制通過反饋來實現。信息系統的控制作用對管理人員和決策者也很重要。

計算機系統還能夠通過預測未來事件來防止問題出現。這種反應方式常被稱為前饋(控制)。前饋就是一種計劃信息,用以控制控制系統的未來。

信息系統可以是手工的,也可以是計算機化的。許多信息系統開始是手工的,後來逐步發展為計算機信息系統。但是,只是簡單地將手工信息系統計算機化,並不一定能改進系統的性能。許多情況下人的靈活性和決策能力仍起重要作用。

  5.2 信息系統的結構

結構就是指信息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以及如何組成。以下部分一般是信息系統不可缺少的:⑴收集信息的子系統,這是信息系統業務活動的起點。⑵管理存儲在系統中的數據的子系統,或稱為數據庫子系統。任務是對進入系統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保管、維護及更新。⑶組織對數據進行加工的子系統。它不僅要有為加工所需的模型和方法,還要有調度和使用的機制和手段。⑷提供信息的子系統,或稱顯示子系統。功能是向最終用户提供信息服務。

根據需要,以上這些部分可以以不同方式組合,形成不同類型的結構。一般有:⑴“流水線”式結構,⑵“工具箱”式結構。

流水線式結構常用於業務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輸入的主要是原始信息,基本上進行例行的固定任務。不需要過多的人工干預,但是要對系統的功能進行修改與擴充是十分困難的。

工具箱式結構常見於決策支持系統和辦公信息系統。功能靈活多變,可根據使用者的命令隨時進行組合和變更。用户接口主要用於接受使用者的命令與説明,還可以輸入新數據或模型和方法。顯著特點是“隨用隨成長”,是“開放型”的

模型是指管理工作中各種因素間的定量或定性的相互關係,它是在管理科學等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的。

方法是指一定的數學計算方法,它是獨立於管理學(或其它學科)以外的。

模型庫是信息系統的核心,數據庫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庫提供加工的方法。

信息系統層次結構是將信息處理各種功能有計劃地分散到不同層次,並把它們有機地聯繫起來。

層次結構的主要考慮問題有:⑴平衡管理幅度,合理劃分層次。“扁平”是管理幅度過寬,“陡峭”是管理幅度過窄。⑵在層次間合理分配功能。按服務對象的需要存儲必要的信息,配備必要的加工和顯示功能。⑶根據“一時一地”原則,安排合理的信息傳遞。必須在通訊費用和存儲費用間計算和權衡。

“一時一地”原則:即一項信息只存一次,一項加工只做一次。

信息系統的空間結構包括拓撲結構和物理實現兩個方面。拓撲結構是指各種等級的信息存儲與處理中心與它們之間的通訊渠道組成的邏輯網絡結構。常見的拓撲結構有星型結構、環型結構、網狀型結構。

  5.3 組織與信息系統

組織具有共同的特點:⑴組織是獨特的社會系統;⑵組織都具有目標;⑶組織以某種或某幾種方式構成。

組織是獨特的社會系統:①所有組織中都有人的作用;②不同於更廣泛的社會環境;③組織內部個體間的相互作用是以一定的方式構成;④特定的個體承擔有明確的職責。

組織的目標是組織在社會環境中的功能。組織的目標可以如下設定:①組織的環境和社會背景、②根據環境衡量組織的性能、③組織內部的性能。④確定組織的目標時要區分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

常見的組織結構有:⑴層次式組織結構;⑵項目式組織結構;⑶團隊式組織結構;⑷多維式組織結構。

層次式組織結構,按職權功能來劃分的金字塔式的結構。層次越高,權力越大。層次越多,結構越陡峭,信息傳遞越多。反之,扁平結構的組織中,信息系統成為關鍵因素。

項目式組織結構,以主要產品和服務為組織中心。一般是暫時的。

團隊式組織結構以工作團隊或小組為中心,有一個領導者負責。根據任務,團隊可以是暫時或永久性的。

多維式組織結構可能同時合併了幾種結構。

組織環境:⑴組織從環境中或從環境的其他組織接受輸入。⑵組織使用這些輸入產生輸出,這些輸出可能對社會整體有社會利益或弊端。⑶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過程是增加價值的過程。⑷在具有從環境中接受輸入以產生輸出這樣明確目標的同時,組織也大量受到環境的影響。

組織文化:⑴組織文化是一個企業、公司或機構共享的主要理解和假設。⑵理解包括共同的信仰、價值和制定決策的方法,通常不以目標的形式或正式的政策來表述。⑶組織文化或是多年所形成,或是由高層管理者快速形成。⑷組織文化對信息系統的開發和運作有強烈的影響。

組織變化:⑴組織變化關係到盈利或非盈利企業如何計劃、實施和處理變化。⑵變化可由內部因素或外部因素引起,外部因素包括競爭對手、股東、法律、規章制度、自然事件及經濟環境等。⑶引進或修改信息系統也會導致變化。⑷克服對變化的抵制是企業引入信息系統最艱難的部分。

變化模型是對變化理論的表述,而變化理論闡明瞭變化的每個階段及實施的最佳方式。

Kurt Lewint和Edgar Schein變化三階段模型:⑴融化階段,擯棄舊有習慣,創造一種接受變化的氛圍;⑵轉化階段,學習新的工作方法、行為和系統;⑶凍結階段,強化變化,使新流程成為自然的,得到認可。

組織應適應新的情況或不斷改變他們的實踐。組織學習即是基於經驗和觀念的調整。信息系統所帶來的變化會引起組織學習。組織學習與組織變化密切相關。

組織系統從輸入到輸出的處理過程需要資源。組織因其處理的資源不同而變得多樣化,相應的控制活動也多樣化,並可按性質分為主要活動和次要活動。一個組織內部有許多獨立的活動,所以組織要按部門和功能組織起來,每個活動依賴於與其他活動的聯繫來有效地發揮功能。

環境總是變化的,所以組織要不斷選擇某種方式來適應變化,選擇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組織的選擇就是做出決策。Anthony確定了決策有三種基本類型:戰略計劃決策、管理控制決策、操作控制決策。

戰略計劃是關於一個組織目標、這些目標的變化、用於達到這些目標的資源以及將要控制獲取、使用和處理這些資源的政策的決策過程。

管理控制為了在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中保證資源高效率、有效果地獲得和使用。管理控制決策是在戰略計劃和目標的框架內做出的。

操作控制保證一定的任務被高效率、有效果地執行。它集中於個別任務,並在由戰略計劃和管理控制決策所發佈的嚴格規範的指導下執行。

組織活動中的信息,如果只限於以前的歷史,並不考慮按時處理並從數據上得出有意義的相關數據,這種信息就屬於內部報告信息。

如果用一些數學方法去分析內部報告數據,並把它們聯繫起來,就成為內部處理信息。

不同決策層次上所需的決策信息不同。這些不同的信息需求需要考慮的特徵有:詳細程度、精確程度、複雜性、結構化程度、使用內部或外部信息程度、時間跨度。

  5.4 信息系統的類型及特點

大多數組織針對各層次需求特點建立不同類型的信息系統。

事務處理是組織最基本的活動。把信息按事務處理要求組織和處理,實現組織日常事務活動的系統稱為事務處理系統(TPS)。

事務處理系統也稱數據處理系統(EDPS),其重要作用是收集、處理、存儲數據供將來使用。事務處理活動與決策無直接聯繫,但它是組織管理和決策的基礎,是決策數據的來源。

事務處理系統(TPS)面向單個或綜合事務的處理,講究處理過程的效率和自動化,支持操作級。

事務處理系統(TPS)與其他系統不同的特點有:①有很高的效率,能完成大量數據的處理;②具有數據編輯、驗證的功能;③對處理過程的監控功能;④安全機制和備份。

事務處理系統本身具有的功能特點:①數據處理、②數據維護、③數據查詢、④監控功能。

數據處理功能用以完成數據的收集、加工、存儲、傳遞和使用;要求保證精確度、準確性、高效率、自動化。

數據維護功能包括對數據的更新、檢查、整理、修改、備份等。

數據查詢功能主要是例行的定製查詢,重複性高、算法簡單、要求快速響應。

監控功能保證事務處理過程正確、對外部產生的中斷儘可能恢復原狀、對系統工作全面記錄。

事務處理系統中的信息的組織方式取決於事務的類型,分批處理和實時處理兩種;網絡環境下可以採用聯機實時處理(OLTP)方式。

管理信息系統(MIS)是一個用來提供各種作業、管理和決策信息的.、集成化的人-機系統,它包括計算機的硬件、軟件、手工規程以及用於分析的模型。

管理信息系統應該實現系統內部的各種資源設備的統一規劃,確保資源的最大利用率。

從垂直角度分,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分成三個基本部分:事務處理部分、分析部分、決策部分。

從業務功能角度看,管理信息系統是由各個子系統組成,不同的組織有相應的子系統。每個子系統完成相應的職能,共同實現組織目標。

管理信息的特徵:目的性、時間性、有效性、不完全性、層次性。

管理信息的系統化採集方法:①規範基礎數據管理、②從上而下收集所有信息載體、③整理信息、④分析數據特徵和建立數據字典、⑤確定數據結構和建立數據庫的邏輯結構。

決策支持系統(DSS)是用分析決策模型、MIS中的信息為決策者的思維和行動過程提供分析和信息查詢手段的系統。

DSS是一組處理數據和進行推測的分析程序,能從MIS中獲得信息以支持管理者制定決策。

DSS的目標是改善決策質量,以交互的方式,根據“What-if”的分析來制定最好的決策。

決策模式就是決策者進行決策時必須遵循的一般活動規律。

決策通常有以下幾個步驟:①發現和識別問題(選擇期望模型、表述問題);②理解、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行方案;③選擇最終方案。

DSS的基本結構是斯派奇模型,它由三個可以互相通信的、有關聯的子系統組成:模型庫子系統、數據庫子系統和會話管理子系統。

數據庫子系統包括數據庫、數據字典和數據管理系統。數據庫中的數據可以分為:事務數據、內部數據、外部數據和個人數據。

模型庫子系統包括模型庫、模型管理子系統。

模型庫中包含財務的、統計的、管理科學的的模型,常用的有:統計解析模型、時間序列模型、多變量解析模型。

會話管理子系統包括一些系統提供的用户界面,通過該子系統,用户與計算機進行會話和信息交互。會話管理子系統中處理的信息分為動作信息、響應信息和處理參照信息。

[TPS、MIS和DSS的比較見教材表5-2、5-3.]

人工智能(AI)系統的特徵是通過經驗自我學習,能應用大量的知識,和人類進行交談,在通信中識別錯誤和二義性,並能實時應答。

人工智能系統組成包括人員、規程、硬件、軟件、數據、開發計算機系統所必須的知識,以及用來演示智能特徵的機器設備。

人工智能領域包括專家系統、機器人技術、視覺系統、自然語言處理、學習系統及神經網絡。

專家系統可以象某個特定領域的人類專家一樣進行決策。它具有以下特點:能對系統經過推理和提議的決策作出解釋、能顯示“智能”行為、能從複雜的關係間得出結論、能提供“可移動的”知識、能處理不確定的問題。

專家系統的功能主要表現在對問題的各個階段的支持上,這些階段包括有:戰略目標的制定、規劃、設計、決策制定、質量控制及監控以及診斷等方面。

  5.5 數據挖掘及其應用

隨着信息量的增加,人們越來越需要工具和手段來對大批量的信息進行加工,從中找出規律與趨勢。在信息處理技術中,這被稱為數據挖掘(Data Mining)。數據挖掘的作用主要是預測。

數據挖掘與統計的主要區別是:使用數據挖掘工具的人是商業的最終用户而不是統計學家。數據挖掘能夠將統計過程自動化,得到的結果比較容易理解和使用,減少最終用户的負擔。

凡在數據庫中尋找到現存的有用信息時,稱之為“發現”,這是數據挖掘的功能之一。當我們在尋找能夠預測未來走勢的信息時,稱之為“預測”。

數據挖掘主要有四類產品:⑴目標方案。主要將數據挖掘用於某一特殊問題或領域。因此能夠將數據挖掘算法中的複雜性降低或進行自動化處理。⑵商業工具。主要目的是幫助商業最終用户能方便地使用和理解數據挖掘,以便能夠從這些工具中得到有用的信息,避免錯誤的使用挖掘工具。⑶商業分析工具。主要是提供給那些對數據挖掘工作和變量代表的含義有些瞭解的用户使用。⑷研究分析工具。是為數據挖掘研究者或統計分析人員使用的。通常包括大量的統計、圖形和可視化軟件,同時包括一些最新的前沿技術。

對數據挖掘產品的評價通常從三方面考慮:⑴商業評價,它更多考慮市場特點。⑵應用評價,立足於比較細節的層次,説明某一技術在哪個應用領域效果最好。⑶算法評價,是最詳細的評價,它是從數據挖掘的最低層來比較這些技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