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已有知識經驗

來源:文萃谷 2.18W

怎麼培養小班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班幼兒已有知識經驗,希望大家喜歡!

小班幼兒已有知識經驗

  小班幼兒良好常規習慣培養策略

培養內容與方法

心理學家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習慣、態度、傾向往往是在六歲前培養起來的。在六歲前培養上述品質,容易形成動力定型,達到“自然在習慣,少小若天淺”的地步。“三歲定六十”,這句話通俗地説明了這個道理。培養小班幼兒良好常規習慣的嘗試教育實質上就是一項“順乎天性,因勢利導”的教師工作,教師應根據幼兒自身的特點,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

我任教的小二班,共57名幼兒。我班的三名教師都是剛送走大班幼兒來接小班的工作的。所以,我們深深的體會到,好的常規習慣一定要從小班養成,否則以後抓起來就很費勁。

一年中,我們培養小班幼兒良好常規習慣的教育的主要方法總結如下:

(一)愛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係。

這是教師培養幼兒良好常規習慣的前提。教師只有做到了愛每一個幼兒,才能真正做到從幼兒的身心健康出發,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習慣。只有師幼之間形成了民主、平等的關係,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要求幼兒做到的事情幼兒才能順利的去做。否則幼兒就會產生牴觸情緒,以致影響常規培養的目標。如:由於自己的疏忽,忽視了與沈睿達小朋友的情感交流,在進餐時,他故意東張西望、説説笑笑,影響的旁邊的幼兒吃不好飯。經過我的觀察和與他多次的聊天,他慢慢的從心裏接受了我,我提要求後他非常積極的去努力的表現自己,想得到我的關注和表揚。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能安靜、專心的進餐了。

(二)以教師的良好的行為來陶冶幼兒。

教師在教育中的示範作用是巨大的,幼兒總是以老師做為模仿效法的對象,老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對幼兒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加裏寧有這樣一段話:“教師每天彷彿都蹲在一面鏡子前,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於窺伺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視着他。”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修養,嚴格要求自己,把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時時處處做幼兒的良好榜樣,以大方得體的儀表,穩重端莊的`舉止,親切和藹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嚴謹持重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動力,去感召幼兒,啟迪幼兒,最終達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目的。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言行示範比口頭教育更有效。

如:在培養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幼兒輕聲走進卧室並保持安靜,多數幼兒能做到,並在慢慢的養成和鞏固。此時教師們卻大聲的談話,因此破壞了卧室入睡的安靜氣氛,幼兒會感覺可遵守也可不遵守,就會慢慢忽視起來,以後再培養起來就會收效甚微。所以,教師的良好的行為對小班幼兒來説很重要,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例子

(三)從大處着眼、從小處入手。

小班幼兒雖小,但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對他們的培養應從大處着眼,引導幼兒從小養成團結友愛、講衞生、守紀律等好的習慣。一個人學好學壞往往是從細小的事情開始的,壞事再小切勿做,好事雖小也應該做。對幼兒的教育要從一件件具體形象的小事入手,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我們能及時加以鼓勵、強化,孩子就會積小善成大善,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某方面的第一件好事就要及時肯定,相反某方面的第一件壞事就一定要加以制止,對孩子決不可搞“下不為例”。有一次,王育斌小朋友在玩積木,他的媽媽來接了,也許太激動,他玩具沒收,就滿屋亂跑,還拿油畫棒畫在了木地板上。我堅持陪着他把積木收好,把地面擦乾淨,而不是見其家長在就放鬆要求,也不是見其調皮而放任自流。

(四)做好監督和檢查的各項工作。

常規培養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永無止境”的一項工作,好的常規要在不斷的強化中養成和提高。教師要在提出要求後,及時的輔導和監督,否則要求會變成空口號。教師應加大平時的觀察,爭取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好的行為轉化成習慣,減少壞的方面的負影響。

(五)做好家園聯繫工作。

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家園的密切合作。教師要與家長建立有效的聯繫,提高家長對良好習慣的重要性的認識,指導家長在家對幼兒的培養。如:通過幾次家長會的召開和平時的交談,我班鄭建魯小朋友的父親受到了些啟發,他在家建立了對鄭建魯小朋友的“七”個一的評價體系。“七”個一分別為:早起牀、早刷牙、穿衣服、愛吃飯、晚刷牙、愛學習、講衞生。鄭建魯小朋友在每天做到了哪些,就會得到相應的小印章,每週小印章達到**個以上,就會有**獎勵,每月小印章累計的**以上,又會有**獎勵,比上一個月進步了,也有獎勵。經過一段時間,鄭建魯小朋友許多好的習慣得到了養成。

  小班幼兒早期閲讀培養

創設平等、和諧的心理環境

平等、和諧的心理環境是“早期閲讀”環境創設中的重中之重。它首先要求教師能科學地看待幼兒,有正確的幼兒觀。

(一)因材施教

教師應當堅信每個幼兒都有可塑性,認識到幼兒的發展只有速度上的差異,而無優劣之分。在語言方面也一樣,每個班總有一些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也總有一些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相對差些;有的孩子閲讀興趣濃,有的孩子閲讀習慣差等。因此,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教師起相當關鍵性的作用,是否關注每個幼兒的發展,承認差異,認識差異,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做到不僅關心那些能力強的孩子,還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和鼓勵那些能力弱的孩子,給他們提供多看、多聽、多想、多講的機會,從而提高他們的閲讀能力。

(二)尊重幼兒個性

應該説每個幼兒都是具有獨立思維的,我們應該尊重幼兒的個性,認識到他們年齡雖小,也有着和我們一樣的感情活動和內心世界。可能每個幼兒所處環境不同、經歷不同,思維方式會有所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就自然不盡相同,不僅與成人不同,幼兒與幼兒之間也會不同。在閲讀活動中,這種“不同”會尤為明顯。如:《香噴噴的輪子》故事中,小老鼠準備用香噴噴的巧克力豆給汽車裝上輪子,有的小朋友説小老鼠在修汽車呢;有的小朋友説小老鼠把小汽車弄壞了;……孩子們所説的都是符合情理的,教師不能以武斷的態度,輕易予以否定,而是應該創設民主氣氛,尊重孩子們的看法,以鼓勵的、親切的態度,小心呵護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的嫩芽,使孩子們嘗試成功的喜悦,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孩子們講述的慾望。

  小班家長與幼兒相處小技巧

一、蹲下來和孩子説話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家長對孩子大聲地呵斥:“你怎麼連這都不知道。”“快點過來,聽到沒有?!”……這樣的事在可能時有發生,做父母的往往認為這樣居高臨下,命令式的語調能體現自己的威嚴,能讓孩子更聽話。可是你試過另外一種方法嗎:蹲下來和孩子説話。

無論是在自己、親戚、朋友家裏還是在公共場合,當你要對孩子説什麼的時候,請試着蹲下來,讓自己與孩子處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親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後和顏悦色地對孩子説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發現,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説話,孩子同樣聽你的話,而且還會更開心地去執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達到的是同樣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説話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卻更開心了,對你的“命令”同樣是執行的。這就是小班育兒經驗因為你蹲下來了,你用和藹的口氣和他説話。

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訓孩子最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小孩子的領悟能力相當強,當你不想讓他做某事時,只要輕輕地搖搖頭,或悄悄地對孩子瞪瞪眼睛,他就會明白的,完全沒有必要大聲説出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門前和孩子達成默契,就當是你們之之間的祕密:“如果你看見爸爸搖頭,那就説明不能那麼做;如果爸爸點頭,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隨着孩子逐漸長大,他的自主意識也會隨之增長。當你喂他吃飯時他説“我自己吃”,當你幫他穿衣時,他説“我自己穿”,可能他會弄得滿身是飯,可能他會把衣服穿得一團糟,但我們不要打擊你的興致,而要信任他,鼓勵他,給他學習的機會,否則孩子將永遠不會“長大”。

四、適時調整關愛的方式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要適當調整自己的關愛方式,不要把孩子當成永遠長不大的人,事事都包辦代替。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好時機,對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幫助他成長,這樣不會壓抑孩子的才智。例如,當孩子過兩歲生日時,你可以對孩子説:“寶寶又長大一歲了,從明天開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臉了”;又如當準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你可以對孩子説:“寶寶下個月就要上幼兒園了,從現在開始要自己一個人睡覺,學會蓋好被子。”

五、相互間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孩子的各種想法,也應該把你的想法告訴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時做什麼工作,媽媽平時喜歡吃什麼,爸爸媽媽對寶寶什麼表現感到很高興等等。對孩子敞開你的心扉,孩子也會同樣對待你,交流的問題解決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間就有了默契,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裨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