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牀的預防措施

來源:文萃谷 2.8W

引導語:墜牀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閲讀

墜牀的預防措施

防止寶寶掉下牀來的辦法

嬰兒牀加裝護欄

這是最安全可靠的辦法,寶寶再怎麼爬與翻身,都不容易掉到地上。不過等寶寶長大一點,學會了攀爬,這樣也就不再安全,媽媽就要小心看護!此外,嬰兒牀護欄的間隔距離必須小於10釐米。

牀上自制小圍欄

如果寶寶沒有專屬的嬰兒牀,那麼睡在大牀上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在牀上自制小圍欄,防止寶寶翻身掉下牀。這樣,寶寶就不太容易會翻出去。

注意牀外安全

建議家長在牀周圍的地面上鋪一些比較柔軟的東西,比如海綿墊、泡沫墊、厚毛毯等。這樣即使寶寶不小心掉下了牀,也不會出現嚴重的損傷。

温馨提示:如果寶寶在睡覺媽媽不能全程照看,可以拿幾個嬰兒搖鈴或者小玩具放在寶寶的四周,小搖鈴或玩具一響就能提醒寶寶已醒。

媽媽隔十分鐘左右回來看一下寶寶,以確保他安全。

如何處理孩子墜牀?

1. 不要馬上抱起孩子,先觀察出血情況!

孩子墜牀以後,家長不要馬上將孩子抱起,應該靜觀 10~20 秒,觀察孩子有沒有活動性出血,如果有的話,應立即按壓止血。

家長心疼孩子,迫不及待要把孩子抱起來的心情,我們非常理解,但是面對嬰幼兒意外,家長必須科學、鎮靜地處理。

孩子墜牀後,千萬不要馬上將孩子抱起,因為有些損傷是比較隱匿的,但是抱起的過程動作太大,容易將隱匿的`損傷變大,比如,脊柱裂縫損傷在抱起過程中可能造成橫斷傷。

2. 觀察孩子有沒有出現肢體等運動障礙,如果沒有,可以抱起孩子哄!

觀察孩子有沒有出現肢體等運動障礙,如某側肢體不動或者運動減少。

如果孩子沒有出現活動性出血和運動障礙,可以抱起孩子哄,直到孩子哭鬧停止。

另外,要儘量鼓勵孩子自己運動。

3. 神經系統異常,應送醫!

觀察孩子神經系統有沒有出現異常表現,比如嗜睡、尖叫、哭鬧不止、異常動作等。如果出現或者懷疑出現異常,應送醫院檢查。

4. 如有血腫,可冷敷

如果沒有出現神經問題,關注孩子着地部位有沒有出現血腫,如出現血腫,用冷毛巾進行冷敷以減少出血量。

如果 3 天后血腫還未被吸收,可以用毛巾熱敷。

5. 外傷是小事,內傷最可怕!

如果孩子沒有明顯問題,家長仍然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後續表現——睡眠、進食、玩耍等規律是否有改變,對受外後特別愛睡覺的孩子,家長更應注意。

頭部或其他部位出現紅腫或淤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內傷。

受到內傷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反常的表現。如果孩子神志清楚、行為正常,24 小時後仍然沒有任何異樣表現,就不用擔心了。

德清一名僅僅9個月大的女嬰,不慎從半米左右高的牀上摔落。當時,寶寶額頭上腫起了一個小包,但是沒能引起父母的重視。

隔天后,孩子開始出現嘔吐的症狀,甚至咳出咖啡色的血絲。夫妻倆這才帶着孩子,來到當地的一家醫院治療,但無法查清病因。

三天後夫妻打算帶着孩子前往省兒保治療,可正是在去的路上,躺在母親懷裏的孩子已經漸漸失去了意識,醫護人員進行一個多小時的急救,依然未能挽救這弱小的生命。

總而言之,孩子從牀、沙發等高處墜下後,應重點觀察是否有活動性出血、肢體運動障礙、神智異常。

若無明顯異常,可在家觀察。

着地部位的軟組織損傷,頭三天需要冷敷以減少局部淤血程度。

肢體運動障礙和神智異常則必須由醫生診治。

注意:就醫途中要限制受傷肢體運動,以減少繼續損傷。

獨立睡小牀,避免墜牀

大家都希望避免嬰兒墜牀,但有時還會發生。墜牀時有發生的原因,就是家長預防措施不當。如果孩子在小牀睡覺,一定將扶欄完全抬高;如果孩子在大牀睡覺(不建議),周圍一定要有物品能起到很好的保護。

從新生兒期,孩子就應獨立睡小牀。小牀的有效空間感利於嬰兒安靜睡眠;而大牀空間太大,不利嬰兒睡眠。嬰兒為了尋找安全感,在大牀上要麼依靠大人,要麼滿牀翻滾尋找依靠,容易出現墜牀現象。

母乳餵養兒同樣應該睡小牀。媽媽夜間會比較辛苦,要起牀餵奶,但是這樣對長遠自主睡眠非常有利。對母乳餵養來説,孩子與媽媽同牀睡覺雖然“利於”母乳餵養,但與媽媽同牀睡,會誘導嬰兒對母乳餵養的過分依賴,造成頻繁夜醒。堅持母乳餵養,並不意味媽媽與嬰兒同牀睡覺。嬰兒應與大人同屋,不同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