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良好閲讀習慣的方法與技巧

來源:文萃谷 8.92K

摘要:閲讀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技能訓練,語文教學要提高學生閲讀的效率,老師還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閲讀方法、技巧。

培養學生良好閲讀習慣的方法與技巧

關鍵詞:閲讀教學;動筆閲讀;對比閲讀;積累閲讀 。

閲讀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技能訓練,語文教學要提高學生閲讀的效率,老師還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閲讀方法、技巧。教給學生好的閲讀方法、技巧將會增強學生的閲讀興趣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閲讀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提高閲讀教學的質量老師要按照不同的文章內容教給學生不同的閲讀方法、技巧,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使學生經常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一、動筆閲讀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曾經説過“不動筆墨不讀書”,由此可見閲讀時動筆是非常必要的,動筆幹什麼呢?首先是細嚼文章的內容使自己的思想迸濺出美麗的火花兒。然後在文章的字裏行間做批註。就是在自己喜歡的部分或者主要的部分閲讀分析後寫上自己對這段話的評價、註解或者心得體會。有的老課文老師還要鼓勵引導學生讀出自己新的見解來。

其次,就是符號標記法。閲讀的時候用筆做不同形式的記號便於今後複習。例如:用“〇”圈出生字、“□”畫出新詞、“─”畫出文章的重點句段、“┈”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號標出文章的中心句、“....”點出句子中的重點詞、“△”號標出重點段落或精彩語段、用“?”表明閲讀時有問題需要解決或者不能理解等。如果我們正在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做標記的內容比較少,可以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做標記,只要自己知道這個符號所表示的意義是以後複習的'一條捷徑。最後,讀完一篇文章還可以寫讀後感。

二、對比閲讀

所謂對比閲讀就是讀完一部作品把作者筆下的人、事、物、寫作手法等進行比較,同中求異、異中尋找相同點。這樣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進行仔細的觀察對比、綜合分析將會加深學生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和記憶。對比閲讀既能激發學生在閲讀中探索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還提高了學生評判事物的能力,也使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怎樣進行對比閲讀呢?例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讓學生把小女孩光腳丫在寒冷的大年夜流落街頭的生活與自己所處的生活環境進行對比。自己與家人坐在電視機前邊嗑瓜子邊看春節晚會,他感到自己生活的温暖和幸福,小女孩命運的悲慘。學完《凡卡》後把新舊兩種社會比較學生有了幸福感。再把《凡卡》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兩篇課文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與不同點。學了《景陽岡》一文後把武松與李逵作比較,武松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死了一隻老虎卻成了打虎英雄,李逵一窩老虎殺完了卻沒成為打虎英雄。學生通過分析比較終於明白了武松打虎是為民除害成了打虎英雄,李逵是為報私仇等。

三、積累閲讀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就要我們讀書要做好讀書筆記。積累閲讀就是把閲讀過的語言材料以文字筆錄的形式再次儲存在記憶深處,有時,還需要把收集到的和這篇文章內容有着聯繫的必要材料記錄下來。還有課外讀到的書報中有必要剪下來的材料,剪貼在自己的筆記本里成為剪貼資料的讀書筆記。

這樣運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閲讀積累使學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學生還在在蒐集、整理、醖釀的過程中學會了自己學習。學生再翻閲讀書筆記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有了成就感對閲讀有了濃厚的情趣,積累了知識也有了寫作材料,克服了作文無材料的困難。還養成了讀書勤做筆記的習慣,成為一名語文成績出色的學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