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國中學生良好的語文閲讀習慣

來源:文萃谷 2.62W

國中階段是閲讀的黃金時期,也是學生養成良好閲讀習慣最佳時機。如果錯過大好閲讀機會,將會終身遺憾。學生良好閲讀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指導。

如何培養國中學生良好的語文閲讀習慣

首先,要養成會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在閲讀課上要求學生都準備一本字典帶在跟前,這樣學生閲讀時遇到的生字詞就能隨時查閲字典解決。“字典是不説話的老師”,學生能隨時查閲字典,就等於身邊隨時都有一位老師在輔導他。可惜的是類似於字典的工具書常被許多學生冷落;相反,那些附有教材習題答案的輔導書倒成了學生解題的“方便麪”。課堂上學生握着這些有現成答案的輔導書囫圇吞棗的被動學習,很難透過作品的語言文字去領悟作者真正的旨趣。課內閲讀尚且如此,很難想象如此囫圇吞棗的閲讀習慣帶進課外閲讀結果會怎樣。所以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養成使用工具書閲讀的習慣。

其次,要養成讀寫結合的習慣。

讀與寫是兩種重要的語文能力,可以説學生的閲讀與寫作能力就是他語文能力標誌。閲讀與寫作二者不可偏廢,需有機結合起來,這就好比閲讀是張弓,寫作是支箭。只讀不寫,弓便沒有用;只寫不讀,箭便飛不遠。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閲讀與寫作的經驗之談。的確,學生在閲讀中邊讀邊記,隨時記下作品裏精美的片言隻語,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這就是做讀書筆記的好處。《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同樣,課外閲讀是讀者與文本、作者之間對話的過程,而且是個性化的自由閲讀過程。學生如能把自己與作品、作者之間心靈交流和感情溝通的箇中滋味隨時記下,這就是心得,也是一種創作。因為讀而有了寫的動力和材料,因為寫更渴望讀。這樣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對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高都有幫助。所以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做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養成邊讀邊寫的習慣。

第三、要養成小結整理的習慣。

這一習慣往往被國中生忽視,閲讀過後不會加以小結整理。故而,影響了閲讀效果。小結整理就是把閲讀過程中獲得的體會再梳理一遍,好似新課上完後,回家及時複習鞏固一樣,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小結整理是閲讀過程的補充和延續,對閲讀有鞏固提高作用。

可以説這些良好的閲讀習慣一經養成,學生將終生受益。教師要重視,更要想方設法對國中生的課外閲讀進行指導,指導他們選準讀物,教會他們課外如何廣泛閲讀,使其養成良好閲讀習慣。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的語文閲讀習慣 [篇2]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的.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更重要,因為它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一個人終身受益。《語文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要培養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學習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圍繞這一總目標,在國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們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呢。

一、培養國中生養成良好的預習、自學習慣

預習,是聽課前的準備,是語文學習的第一個環節,它能為新知識的學習掃除障礙,提高學生聽課水平,增強語文自學能力。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們發現,相當多的學生沒有養成預習和自學的習慣,上課喜歡當聽眾,被動接受老師講解的知識,難以開展課堂討論,學生很少有自己的獨特理解與感悟。因此,上新課前,老師要佈置學生預習和自學課文,讀一讀課文原文,查一查生字生詞,畫一畫精彩句段,理一理結構脈絡,想一想課後練習,記一記疑難問題,找一找相關資料。如果學生課前沒有來得及預習,教師要抽出一部分課堂時間,讓學生預習和自學。學生一旦養成了預習和自學的習慣,他們會主動地去理解和探求,感受學習的快樂。有了預習和自學的基礎,課堂討論才會更容易開展起來,對課文的理解把握才能夠走向深入。

二、培養國中生質疑問難的習慣。

上新課之前,老師要佈置學生預習和自學課文,鼓勵他們在預習中獨立思考,發現並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對課文文本的個性化理解和獨特感受,允許他們就課文內容、文章主旨、人物形象、寫作特色等方面,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允許他們對老師的分析講解提出質疑和批判,鼓勵他們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敢於挑戰權威。對於學生的片面觀點和錯誤認識,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依靠學生集體的智慧來加以矯正。學生質疑精神的培養,有助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入思考,有利於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從學會走向會學。

三、培養國中生養成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專心致志,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致力於主攻方向不分神。就是在一定時期內緊緊圍繞主攻方向,安排學習內容,除學校組織和提倡的健康活動外,一切與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致不相關的勞神費時的事情都儘量不要涉足。諸如玩遊戲機、賭錢、早戀、過多的讀課外書籍和過多的看電視等等。二是全神貫注不留神。上課時要全神貫注的聽講,做作業時聚精會神的思考。對於一切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能夠做到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有意封閉。有些同學上課時精神走神,講話或擺弄東西,甚至做一些與學習毫不相關的事,課外作業,一邊聽歌一邊寫;算題,哪説話哪搭,或者故意插科打諢,耍怪逗笑。這些做法都是與專心致志學習背道而馳的。

四、培養國中生養成勤於閲讀、積累的習慣

“腹有詩書氣自華”,大量地閲讀可以開闊視野,淨化心靈,陶冶情操。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產生濃厚的讀書興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教學工作中,我通過建立班級圖書角、組織徵訂報刊雜誌、開展名著閲讀活動、組織課外古詩詞背誦、舉辦讀書成果交流會、展評課外閲讀筆記等活動,強化學生的閲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鑑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五、培養國中生邊聆聽邊思考的習慣

目前的語文教學,重寫而輕聽、説,故不再贅述“寫”。課堂上,帶着疑問聆聽教師的講解、範讀等,邊聽邊思索,這是每位國中生都能做倒的,但課外的聆聽、思考則為我們平時所忽視。俗語説的好:身邊一切皆學問。平時收聽廣播、聽別人爭辯等,如果能邊聆聽邊思考,亦能獲得和提高語文能力。如當一名國中生在家觀看電視節目,發現電視節目主持人把姓氏中的“任”讀成“rèn”,如果這學生能深入思考,聯繫到課堂上老師讀“rén”,想到是主持人讀對或老師讀對,翻開字典,發現主持人唸錯了,那麼這位中學生的語文認識能力就得到鞏固、提高。

六、培養國中生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工具書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在語文學習中,工具書是必不可少的“枴杖”,是不開口的良師益友。因此,要培養中學生養成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教師可規定每個學生配備《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經典工具書,要經常性地訓練學生運用音序、部首、筆畫、四角號碼等常用的檢字法。在讀書時,遇到生字新詞定要查字典,還要把其整理到“專用本”上,教師定期檢查督促。這樣,時間長了學生遇到問題,就會自覺去翻詞典,真是既提高了讀書的質量,又養成了“勤用會用工具書”的好習慣。

七、培養國中生養成朗讀背誦的習慣

語文是有聲的藝術,語言不是靜寂的字符,學語文就要朗讀。對課文的熟讀和背誦,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感悟和融會貫通,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對學生的寫作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早讀時間,要讓學生放聲朗讀。課堂上,要通過範讀、齊讀、默讀、速讀、分角色朗讀、背誦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質疑,在讀中品味藝術特色,在讀中訓練創造性思維。此外,還可通過班內作文交流、詩歌散文朗誦會、課文背誦比賽等方式,提供朗讀訓練的機會,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和能力。

培養國中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任何語文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良好的語文習慣。語文教師要指導國中學生把聽、説、讀、寫有制結合起來,把所學知識的內部規律加深理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實的語文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