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實施方案

來源:文萃谷 1.42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基層治理實施方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1

根據鎮黨委圍繞“活力xx、生態xx、文明xx”三大目標,開展新興產業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幸福新城建設三大行動的總體思路,按照《xx鎮美麗鄉村建設行動綱領(20xx-20xx年)》,為在新的起點上統籌推進xx三個片區的新農村建設,實現產業繁榮、生態優化、環境整潔、設施完善、鄉風文明的新農村建設目標,特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目標定位

今後三年,xx鎮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努力把xx鎮新農村建設成為城鄉統籌的示範區、產業集聚區生態化的後花園,成為生態、文化、田園風光為一體的美麗鄉村的新型代表,成為繼九峯山、紫石片區之後的全區連片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新典範。

二、實施原則和方法

(一)規劃指導。專門組建包括多家規劃設計單位和國土、

規劃、城建等部門在內的專業規劃設計團隊,開展xx鎮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xx鎮農村發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xx鎮綠化景觀設計整體規劃等規劃設計工作,為xx鎮新農村建設指明方向。

(二)基礎先行。把基礎設施放在主導的位置,全面加快交通、配套設施、旅遊接待設施等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型城鎮功能。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注重地方特色文化、歷史底藴與城鎮建設的有機結合,突出海洋文化,提升文化內涵。

(四)生態優先。突出抓好生態環境建設,着重營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生態優美的自然景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道路。

(五)示範引導。根據總體規劃和村莊特點,分類確定試點村(社),分別在村莊環境整治、“農家樂”旅遊發展、村落文化打造等方面選擇試點村(社)、示範經營户、示範農户,用三年時間打造第一批示範村莊、示範經營户、示範農户。

三、重點工作

根據總體目標定位、實施原則和方法,三年內重點開展基礎、文化、環境、產業四大工程,全面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

(一)基礎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和發展農家樂旅遊的基礎。根據總體規劃及各項具體規劃,進一步梳理全鎮各村(社)水、電、路及配套設施項目,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明確近三年重點實施項目。(牽頭領導:xx。責任單位:城建辦、各村社)

(二)文化工程。充分挖掘並保護各村社的歷史文物、文化素材,設立具有xx特色的海洋文化、農耕文化展示館,突出主題,完善細節陳設,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注重鄉村旅遊產品的.開發、旅遊標誌系統的建設,設計優質、吸引一定客源的遊覽線路,強化洋沙山風景區管理和沙灘文化打造,實現文化內涵提升與旅遊產品開發有機結合。(牽頭領導:xx。責任單位:社事辦(文衞)、文體站、各村社)

(三)環境工程。全面推進城鄉“環境整治提升年”活動,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推進村莊環境改造,改善村莊整體環境。特別是要加大對違章建築、危房、破舊房屋的拆除力度,可以借鑑其他地區的做法,由村(社)集體收購、收租的形式,統一整理拆除後的邊角地,拓展村莊發展空間。探索建立服務外包的方式,提升洋沙山風景區管理水平。(牽頭領導:xx。責任單位:城管辦、行政綜合執法中隊、各村社)

(四)產業工程。全面實施xx鎮新興產業建設行動,推進鎮域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發展現代信息業、國際金融業、現代物流業、商務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優質、生態、高效的現代農業,大力發展休閒旅遊產業,構築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牽頭領導:周慶海、王國芳。責任單位:經濟辦(工業、農業)、招商中心、旅遊辦、各村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由鎮長任組長、有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全面指揮協調各項工作任務的推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全面做好美麗鄉村建設的統籌協調,從項目設計、項目安排、項目布點等方面進行統籌把關。具體工作任務逐一落實牽頭領導、責任單位,重大項目分別組建項目專項工作組,確保各司其職抓好具體工作的落實。重點做好項目推進的政策處理和羣眾思想工作。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加強對各單位、各村社貫徹落實情況的督查和考核。

(二)多措並舉,保障要素。加強項目包裝,積極向上爭取土地指標。進一步優化鎮級財政投入結構,加強與區級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積極爭取上級財政支持。整合利用現有投融資平台,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城建建設投融資模式,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新農村建設。

(三)強化管理,提升品位。進一步完善鎮招投標中心運作制度,加強對建設項目招投標管理,加強項目前期工作和施工管理,強化質量監督,努力打造一批標誌性建築、一批新的城鎮景觀和一批精品旅遊接待設施。進一步完善城市綜合管理機制,提升城鎮面貌長效管理水平。

(四)宣傳引導,構建合力。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報道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多個層面向廣大農村黨員幹部和人民羣眾宣傳科學現代化的新農村建設理念,努力營造全鎮上下齊心推進工作的良好氛圍。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四化同步”、城鄉統籌和“三農”優先的要求,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目的,以鄉村規劃建設為引領,以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以示範帶動發展為突破,以鎮村為主體,以創新社會管理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基礎完善、生活殷實、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

二、工作目標

從20xx年開始,全鎮共選取王廟村、黃溝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個村莊作為“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力爭通過3年努力,到20xx年底這3個村莊通過考評驗收,全鎮“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水平有明顯提高。自20xx年起,在總結創建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繼續有計劃、分步驟地對其他村莊,進行分類、分批整治改造建設,逐步使“美麗鄉村”建設轉入常態化。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村莊建設。

一是編制建設規劃。試點村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需要,依據小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要求,科學編制詳細、明確、可行的建設詳細規劃,明確在產業發展、村莊整治、農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目標和措施,規劃編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個性美、構建整體美的要求,充分考慮人口變動、產業發展等因素,預留建設發展空間。既要考慮當前農民生產生活所需,又要考慮農村人口、環境的.綜合承載能力;既要考慮農村水、電、路、氣、廁、衞等設施綜合配套,又要重點突出文化、衞生、環境保護等較大公共設施項目的有序、有效安排。

二是科學改造提升。按照村莊建設規劃,優化村莊路網布局,合理設計主要街道、小巷衚衕,打通村內斷頭路。結合鄉村文明行動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推進農村危房、舊房、空心房改造和牆體立面整治,裝扮美觀舒適住宅,改善農户住房條件。推廣應用農村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配套庭院環境衞生設施,全面完成改廚、改廁。鼓勵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建新房,嚴格管控無序違章建房,從嚴查處違章違規建房行為,促進村莊整體風貌協調和土地集約節約利用。

三是建設新型社區。把“美麗鄉村”建設和創建新型農村示範社區結合起來,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因地制宜推進合村並點,集中連片規劃建設一批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的新型農村示範社區。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統籌安排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周邊環境建設,增強社區服務農民的能力。

(二)整治村容村貌。

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開展村莊主次幹道硬化。主街硬化率達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於70%。主街兩側鋪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設施,形成縱橫有序、便捷舒適的村內路網。

二是提升綠化水平。加快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道路林蔭化建設,積極倡導庭院綠化,鼓勵農民栽植經濟林木、觀賞樹木。推進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綠化,配建街頭綠地和小遊園,形成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多層次立體綠化效果,村莊綠化覆蓋率不低於40%。

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對村內主要街巷及公共場所,採取各種方式實施亮化工程,有條件的村莊應安裝太陽能路燈。加強對公用照明設施的管理維護,提高夜間照明效果。

四是提升淨化水平。建立村內衞生日常保潔機制,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鎮街運轉、區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方式,按每5-10户不低於1個的標準配備垃圾桶,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密閉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運車;設立環境衞生專管員及環衞清潔隊伍。同時,全面清理村莊內亂堆亂放、亂搭亂建,推行“三堆兩垛”(沙土堆、糞便堆、雜物堆、柴草垛、磚石垛)定點存放。妥善處理並積極利用禽畜糞便,鼓勵村民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對村內主要街道兩側建築、牆壁進行統一整潔或粉刷,合理佈局宣傳欄、文化牆等,形成整潔有序、特色鮮明、實用美觀的景觀效果。整治村內影響觀瞻的陳舊電線電路,堅決杜絕亂扯亂掛現象。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3

根據南英委辦[20xx]26號《關於印發英都鎮建設“美麗鄉村”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建設“美麗鄉村”是今後5年我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方向和推進工作的總抓手,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必然要求。為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我村新農村建設水平,根據《英都鎮建設“美麗鄉村”五年行動方案(20xx-20xx年)》,結合我村實際,提出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我村建設“美麗鄉村”,以“生態、綠色、和諧”為主題,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化規劃龍頭作用,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深化農村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努力把石山村建設成“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

二、總體目標

着眼於城鄉統籌發展,力爭在5年時間內,通過改變農村環境髒亂差和建設無序問題、推進農業經營制度和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等改革,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和民生事業建設,大大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變農民生活方式、優化農村管理模式,加快農村向城鎮化轉變、農業向現代化轉變、農民向城鎮居民轉變。

村莊秀美。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到位,農民房屋建設有序,佈局合理,農民房屋外觀協調,體現閩南特色。

環境優美。農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內無衞生死角。常年清潔衞生,建立長效保潔機制。家禽家畜圈養,農户庭院整潔,房前屋後環境乾淨,無亂堆亂放現象。農户自來水和無害化衞生户廁基本普及,消滅旱廁。村莊道路通達、綠樹成蔭、水清流暢。

生活甜美。農業結構優化,生產、生態和文化功能進一步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增多。農村教育、衞生、醫療、文化和體育等社會事業大力發展,公共服務設施健全。農民文明觀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體育活動豐富。

社會和美。基層組織健全,村級組織戰鬥力強,羣眾對村級班子的滿意率達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以上。社會管理民主,“世紀之村”管理平台完善。農村治安良好,無發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羣體性的事件。

三、基本原則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建設“美麗鄉村”,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基礎,順應發展變化趨勢,要突顯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注意挖掘文化內涵,展現鄉村特色。

堅持以人為本、改革創新。建設“美麗鄉村”,要把落實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解決“三農”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大膽突破村莊規劃建設、農村土地使用制度、發展現代農業等遇到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農民與土地的新型關係,促進農民集中居住或進入城鎮。

堅持長效推進、鞏固提升。建設“美麗鄉村”,要整合所有行政資源和集中全社會力量,建立可持續的長效推進工作機制,促進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協同協作的良好局面。

四、主要任務

(一)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要深入貫徹落實南安市、英都鎮關於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部署,把村莊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性工作,突出“點、線、面”綜合整治,切實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工作。

1、開展家園清潔行動。全面落實村莊衞生保潔。以“一清一保一機制”,即村莊環境衞生清潔、公共場所專人保潔,農村長效保潔機制基本建立為目標,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廁、改溝、改圈、改廚)為重點,完善農村垃圾“户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中轉、市處理”的長效收集處理機制,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推行無害化衞生户廁建設或改造,對全村露天廁所(旱廁)提出拆除埋填處理方案,對全村露天廁所拆除户每自行拆除一個露天廁所(旱廁)對象給予補償300元,並同時給予補貼建無害化廁所(三化廁或環保型化糞池)1000元,力求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80%以上。同時按需求村級組織建設水衝式公廁2-3個,分佈園南、宮後、石坑三大片區。對全村豬舍提出整治方案,村集居區不允許建豬舍圈養豬,村集居區內原建豬舍要求農户自行拆除,豬舍按15平方以下每個補償300元給予拆除,15平方及以上每個補償500元給予拆除,集中攻堅整治農村生活垃圾等突出問題,確保農村環境整潔、河流水源清澈。

2、推進綠化美化建設。按照“建築風貌好”的目標,根據分期實施的原則,組織開展改舊建新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舊房外觀,保持古村特色,美化村莊形象,引導農户進行庭院整理,農家庭院基本實現淨化、綠化、硬化。加強“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質低效林地、坡耕地、拋荒地)的造林綠化工作,建設村莊公共綠地。路旁兩側、水旁宜林地段綠化率達80%以上,構建優美的鄉村環境。

3、開展農村生態建設。保護山水田林自然風貌。疏竣河塘溝渠,保護農村自然濕地,保持水體潔淨,修復村莊水系水景,計劃籌資500萬元進行石山溪轄區流域整治,形成親水環境。

(二)實施現代農業發展工程

1、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一是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注重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加強農業污染治理,大力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實施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提高規模化畜禽養殖排泄物綜合利用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促進農業清潔化生產;二是嚴格產業准入門檻,嚴禁“二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業到水源保護區及阪頭水庫庫區入户。推動企業到工業項目集中區集聚,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標準,集中治理污染。推行“循環、減降、再利用”等綠色技術,優化鄉村工業產業結構。

(三)實施社會和諧促進工程

1、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發展農村教育、醫療衞生、人口計生等社會事業,提高石山村衞生所醫療水平,全面提高農村衞生保障水平

2、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條龍”便民服務,增強農村綜合服務功能。制定和實施村規民約,實現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依法合理調節農村利益關係,有序引導農民合理表達利益訴求,有效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積極開展平安創建活動,以村警務室、聯防隊,平安基金會為平台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工作,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3、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推進“168”工作機制。加強村級組織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村級組織運行保障機制。深化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推廣“世紀之村”平台,完善農村各項管理,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監管,提高村級組織引領科學發展、構建和諧農村的水平。

五、實施步驟

石山村“美麗鄉村”建設分五個階段推進:

(一)啟動年(20xx年)。9月中旬,開始開展全面的動員部署。村成立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深入研究部署建設“美麗鄉村”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和分解任務。

(二)行動年(20xx年)。大力開展示範項目建設。根據實際,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年初,計劃投入50萬擴大水源,新鋪設公山至新寨尾自來水63#管道4.1公里,新建蓄水池1個,方便全村村民安全用水,到20xx年10月,完成農村土地、房屋普查建檔,農村實現村莊清潔、基本消除村聚居區內豬舍、露天廁所(旱廁),並建水衝式公共廁所2-3個,做到保潔常態化和制度化。美麗鄉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村莊面貌明顯改善。

(三)推進年(20xx)。不斷加大創建力度。組織推廣農村集中居住,計劃徵地石山村石坑柯園山40畝,投建新村、建設民房30幢面積20xx0平方,美麗鄉村建設有序推進,農村面貌發生根本的變化。

(四)提升年(20xx)。進一步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按照上級部署推進全村農村“五證”(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宅基地使用權證和房屋所有權證、林權證)的確權發放。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健全美麗鄉村建設長效管理機制,計劃籌資500萬元進行石山溪轄區流域整治,形成親水環境,美麗鄉村建設總體水平有較大的提高。

(五)深化年(20xx年)。全面回顧建設“美麗鄉村”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續開展創建活動,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全面提升“美麗鄉村”的建設水平。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4

根據“宜民政〔20xx〕136號”《關於印發《基層治理示範街道(鄉鎮)建設實施方案》和《基層治理示範社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現就我街道鐘鼓樓社區基層治理示範社區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加強城市基層治理的系列決策部署,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治理機制,強化社區黨組織對轄區內自治組織的有效領導,開展“三社”聯動,構建共融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推動社區環境更加優美、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實現自治、法治、德治有效結合,結合合江門街道工作實際,在鐘鼓樓社區打造社區服務項目化社區品牌。着力推動建立項目化運作聯動機制,針對社區居民需求,整合實施一批社區服務項目,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打包予以實施。同時,為社會組織和專業社工參與項目實施提供平台。

二、項目分工及工作計劃

(一)項目分工

項目由分管領導和科室負責人具體指導,社區主任具體落實。在鐘鼓樓社區開展基層治理示範社區建設試點,打造“社區服務項目化”社區。要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和社區資源,能提供開展服務所需的基礎設施,依託社區現有辦公和服務場所,配備相應的功能活動室,結合項目主要內容、工作隊伍、受益對象及預期社會效益等合理編列預算資金。要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問題為導向,針對“一老一小”服務需求和難題,依託三館(康養館、益智館、貼心館),引進社會治理多元力量,採取服務“項目化”運作方式,推進社區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扶老攜幼、幸福鐘鼓樓”的“社區服務項目化”特色。

(二)工作計劃

引進社會治理多元力量,市場化運作,以“資源換服務”的形式,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實現服務支撐可持續發展。一是引進市場化“中醫診療服務”項目。主動對接宜賓市第二中醫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與醫院和中心合作,引進優質中醫資源,為居民提供電針、拔罐、刮痧、推拿、牽引等多種特色項目,把中醫專家請到社區來坐班,為居民開展中醫診療服務。讓轄區居民特別是轄區老人就近就能享受到優質中醫診療服務。二是引進市場化“貼心託管服務”項目。主要把青少年作為服務對象,以“公益化+市場化”的'方式,主動對接教育機構,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實行低償託管教育管理服務,長年開設美術、作業輔導、作文提升、文化課輔導提升、各類樂器培訓、跆拳道、拉丁舞等培訓課程,還在寒暑假開展愛心託管服務,解決轄區雙職工子女託管難問題。三是引進市場化“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社區註冊成立社區居民服務公司,整合轄區更多居家服務資源,開闢更多更廣服務內容,不僅促進社區居民需求得到真正滿足,也壯大社區經濟為社區造血補鈣,持續科學的為民服好務。四是引入公益化“文化養老服務”項目。社區積極挖掘社區文化資源,引入市老年詩書畫研究會、市關心下一代老年志願者協會、市離退休幹部橋牌協會、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等涉老組織,組建獨具特色的社區文體隊伍,帶動社區老年人開展“進社區、亮身份、聚能量、獻餘熱”主題活動,引導更多老同志、老黨員在社區文化建設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

三、時間進度安排

1、推薦申報階段:(20xx年5月底前) 結合平時工作掌握情況,嚴格把關、優中選優,推薦鐘鼓樓社區為市級基層治理示範社區。

2、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10月底前)圍繞基層治理示範社區重點內容開展示範建設,推動社區治理工作不斷完善,社區治理水平持續提升。20xx年8月底前成立社區公司註冊登記,並掛牌運營; 20xx年9月初對接市區服務機構,確定服務項目,完成市場化運作項目的對接,確定合作方式及服務項目,與市場化運作項目相關機構簽訂合作協議並開展相關服務項目; 20xx年10月:完成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提檔升級,並投入使用;挖掘社區文化資源,組建獨具特色的社區文體隊伍;合理劃分網格,完成智慧網格管理系統建立。

3、總結評估階段。(20xx年4月底前)認真總結評估,接受相關部門組織的評估驗收。圍繞社區治理實施過程中的問題與難點,進行適時研究、調整、規範,落實常態化的治理舉措、工作責任和保障措施,推動社區治理法治化、規範化、常態化。

四、資金預算安排

1、社區陣地親民化改造:10萬元;

2、社區基礎設施改造:30萬元;

3、服務項目購買:20萬元

合計:陸拾萬元整。

五、預期效果

社區通過城鄉社區建設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將不斷完善社區宜居宜業服務功能。推進社區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優化實施服務項目,解決轄區羣眾托幼難、就學難、就醫難、就業難、養老難等急難愁盼問題。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5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縣的決策部署,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結合我鄉實際,制定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為核心,以深化和提升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工程和現代農村社區建設為載體,着力推進“農村生態經濟體系、生態人居體系、生態文化體系、生態環境體系”等四大體系建設,帶動城鄉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整體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

二、目標任務

按照鄉總體規劃,各示範村結合自身的區位優勢、產業特點、人文資源、經濟發展水平,按照“重點推進、打造精品”的要求,從抓點連線到成片,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xx年重點建設餘莊村示範村,成為生態經濟發展、村容村貌整潔、生態環境優美、資源節約利用、公共服務健全、生態文化繁榮的美麗鄉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建設內容

1、積極實施“農村生態經濟推進工程”。一是培育一個以上無公害農產品、發展“一村一品”面積500畝以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90%以上;示範點推行畜禽生態養殖模式,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達80%以上。二是示範村加大農家樂的培育力度,規範和提升農家樂特色點的經營管理水平,培育農家樂經營户1-2户;農家樂經營户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100%。農家樂集中村要按照村域統一處理模式,開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有經營户要全面推行油煙淨化處理設備。

2、積極實施“農村生態人居環境建設工程”。一是推進農村人口集聚,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設年度任務,鼓勵高層平面式安置,推進農民新村建設,結合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採取村莊整理、建新拆舊、適當給予經濟補償等辦法,推動自然村落整合和農村居民點縮減,提高農村人口集中居住和農村土地節約集約使用的水平,集中居住農户達到100户以上。二是推進民居房改造,完成示範村住房改造3户,積極開展農村宅基地清理工作,盤活農村閒置住宅、廢棄住宅;大力整治私搭亂建住宅等,鼓勵農户利用空閒地、荒地荒坡建房,鼓勵村級組織盤活利用存量建設用地開展新農村建設。三是推進農村節能節材,畜禽養殖場(户)沼氣利用技術普遍推廣,農村路燈太陽能供電、太陽能熱水器等太陽能綜合利用進村入户。四是推進基礎設施配套,推進農村聯網道路、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飲水安全、泵站和中低產田改造等工程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力開展塘壩擴挖、溝河清淤等工程建設。按照農村新社區的要求,統籌建設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健全農村文化、體育、衞生、培訓、託老、通訊等公共服務。

3、積極實施“農村生態文化培育工程”。一是開展宣傳教育,把提高農民羣眾生態文明素養作為深化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開闢生態文明櫥窗等生態文化陣地,運用村級文化教育場所,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生態文明知識的宣傳、培訓活動,形成農村生態文明新風尚。二是轉變生活方式,開展綠色家庭評比等羣眾性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引導農民倡導積極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促進鄉村社會和諧。堅持美麗鄉村建設與基層組織建設並重,加強農村社會和諧化管理,全面推行“村民理事會”等基層經驗,調節農村多種利益關係,有序引導農民合理訴求,有效化解農村各類矛盾糾紛,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4、積極實施“農村生態環境提升工程”。一是建設農村環保設施,開展垃圾處理、污水治理、衞生改廁、村道硬化等項目建設,推進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整治覆蓋面要佔全村的70%以上,其中垃圾收集要全域覆蓋。二是推進連線成片整治,按照“多村統一規劃、聯合整治、城鄉聯動、區域一體化建設”的要求,編制農村區域性路網、林網、管網、垃圾收集處理網、污水治理網的一體化建設規劃,分步開展沿路、沿河、沿庫區、沿景區的環境綜合整治,點線面結合,共同推進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風景線。三是開展村莊綠化美化,圍繞改善農村環境的生態質量和景觀面貌,協助開展村莊綠化,形成道路河道喬木林、房前屋後果木林、公園綠地休憩林、村莊周圍護村林的村莊綠化格局。加大農村景觀林行動的`力度,村莊綠化率平均值達到20%以上。

四、工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每季度召開協調會,落實工作措施,通報工作情況。要在項目安排、財力分配、組織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優先保證美麗鄉村建設的需要;要建立健全責任體系,明確責任主體,層層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工作到崗、責任到人,形成黨政領導重點聯繫、綜合部門統籌協調、主管部門具體指導的整體推進格局。

2、健全工作機制。一是建立“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投入機制。美麗鄉村建設要充分體現政府積極主導、羣眾自主參與、社會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則。設立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用於美麗鄉村的創建工作。鄉財政逐年增加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投入力度,並通過村級集體經濟的壯大、農民收入的提升,提高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和可能性。二是建立“整體規劃、資源統籌、分步實施”的'建設機制。要高起點、高標準制定美麗鄉村建設的整體規劃,根據“既有個性亮點、又有區域特色”的規劃原則,依據我鄉的地域特點和產業分佈,以“產業發展”規劃、“交通發展”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為重點,編制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麗鄉村”整體規劃。要整合現有的各類資源,向重點村、重點鎮鄉、示範帶集中投入,逐步擴大建設面、提高精品率,有序推進,亮點連線成片,逐步實現美麗鄉村的全覆蓋。三是建立“產業優先、一村一品、打造精品”的發展機制。美麗鄉村建設的最終目標是通過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實現廣大農村的全面發展和農村羣眾的共同富裕。工作關鍵點和難點是農村產業的發展,因此要把農村產業發展作為美麗鄉村規劃和建設的出發點和着力點。要根據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遊則遊的原則,對農村產業發展進行規劃,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打造精品產業,全面提升產業層次。

3、加強宣傳引導。要採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意義,及時發現和總結推廣好思路、好經驗、好典型,營造濃厚氛圍,形成整體合力。要發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支持和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資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強化信息服務,發展共建共享的農業信息綜合應用平台,建立從基地建設到產品流通到旅遊服務等多環節全覆蓋的網絡管理體系,及時收集發佈供求信息。

4、加強監督考核。把美好鄉村建設工作的成效作為考核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制定“美好鄉村”建設工作考核辦法,細化考核指標,使各項工作目標具體化和責任化。建立健全督查制度,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的督查。年終由領導組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考核驗收,兑現獎補資金。對“美好鄉村”建設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先進村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6

市域社會治理,是指以地級市的行政區域為範圍,依靠黨委政府、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等主體,創新社會治理機制,對轄區內的人民、事務、組織等進行管理和服務的總和或過程。市域社會治理在整個國家治理體系中扮演着承上啟下的樞紐角色和作用。以xx市為例,當前正處於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的關鍵時期,要在既有基礎上尋找深化之路、實現在新時代市域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面臨諸多挑戰,亟需深入研究並予以破解。

一、xx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探索實踐

(一)堅持黨建引領。xx市強化黨建引領,加強市域社會治理力量和資源統籌。一方面,以“五星達標、3A爭創”“五星達標、和美家園”創建活動為載體,強化黨建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建設,以基層黨建全域提升引領市域社會治理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全面加強基層(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以集中培訓、基地跟學、師徒結對等方式,提高其能力。制定並實施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底線管理標準、黨員幹部面對羣眾“十條忌語”等,促進黨組織書記作表率、守規矩、履好職。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黨的羣眾路線,充分發揮廣大羣眾在市域社會治理中的主體作用。一是以保民安贏民心。把人民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深入推進掃黑除惡鬥爭,持續加大對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影響人民羣眾安全感的違法犯罪活動打擊力度,紮實開展安全生產、危化物品、敏感物資、寄遞物流、網吧、民宿等行業領域大排查大整治行動。二是以集民智聚民力。創新組織羣眾、發動羣眾的體制機制,激發、調動“紅楓義警”“五鄰社”“越鄉村嫂”等一大批基層羣眾,開創專羣結合、羣防羣治新局面,打造市域社會治理新增長點。三是以納民言重民意。把人民羣眾深惡痛絕的涉暴、“兩搶一盜”、電信網絡詐騙、校園安全侵害等違法犯罪活動作為打擊整治重點,健全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

(三)堅持防範化解矛盾。把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和防範風險作為市域社會治理的前提和基礎。一是及早防範,嚴把矛盾風險源頭關。推廣應用寄遞實名信息採集系統,實現寄遞信息實時採集、實時比對、實時預警。加強民宿行業治安監管,全市291家提供住宿服務的民宿(農家樂)實現“民宿移動採集系統”安裝應用全覆蓋。全面推進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做到把問題解決在決策前。二是及早發現,嚴把矛盾風險化解關。建成市、縣兩級大調解平台7個,鄉鎮平台118個,形成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等多元主體互動的矛盾化解體系。在交通、醫療、社保等13個行業設立69個專業調委會、157個調解工作室。注重培養專業調解人才,建立專職調解員隊伍,充實基層調解力量。三是及早處置,嚴把矛盾風險管控關。全面整合各類防控力量和羣防羣治隊伍,開展治安大巡防活動。加強社區矯正人員、刑事解教人員、精神病患者等重點人羣管控,再犯罪率和脱漏管率均低於省定標準。

(四)堅持夯實基層基礎。市域社會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關鍵在基礎。一是做強鄉鎮(街道)治理單元。深入推進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着力打造鄉鎮(街道)治理中樞,按照社會治理“一張網”要求,規範機構設置、加強人員配備、改善運行模式,推動行政資源、服務資源有效整合。二是做細市域社會治理細胞——“全科網格”。以農村80—120户、城市300户以下為標準,徹底整合原先的“七網八網”為一張“全科網”。切實發揮好網格員的信息員、服務員、宣傳員作用。三是做專市域社會治理的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廣大鄉賢及其組織在反哺家鄉、獎教助學、扶危濟困、道德示範、矛盾化解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培育發展1832個村級鄉賢參事會(佔全市村、社區總數的72%),會員20918名。

二、市域社會治理存在的問題

(一)公共安全風險帶來新問題、新挑戰

1.風險的不確定性和難以預測性。高度不確定性和難以預測性,是現代公共安全風險的最大特徵。比如極端個人事件、生態環境危機、債務危機等,可能導致大規模社會恐慌傳導。當前羣眾對環保、生產安全、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風險的.“燃點”和耐受度不斷降低,一些以往的“普通事件”容易通過傳播發酵引發公眾負面情緒,甚至觸發恐慌。

2.風險的易觸發性和複雜多變性。當前自然和人為的致災因素相互聯繫、互相影響,一些“天災”受到“人禍”而放大影響。社會流動加劇,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快流動,違法犯罪空間擴大、鏈條拉長、機動性增強,既有社會矛盾和新生社會矛盾相互交織,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互作用,潛在風險源不斷增多。

3.風險的監管缺位和機制不健全。維護社會穩定任務繁重,反恐防暴鬥爭複雜嚴峻,人員管控壓力逐步增大,重點場所目標防範漏洞仍然存在。安全生產工作量大面廣,執法代替管理的現象廣泛存在。同時新興行業領域不斷出現,導致安全監管盲區隨之而來,安全監管責任難於落實。

(二)社會結構調整帶來新問題、新挑戰

1.矛盾糾紛和羣體性的事件增多。隨着經濟的持續發展,短期內由於政策調整及配套措施不能及時跟進,各種矛盾糾紛多發、易發,且相互交織,城鄉利益調整面將更大、更深刻,各方利益博弈衝突更為激烈,既對大局穩定、社會安定、公共安全等提出更高要求,又使社會治理難度增大、隱患增多。徵地拆遷、環境污染、勞動爭議、涉法涉訴等問題誘發的羣體性的事件及參與人數不斷攀升。

2.信訪壓力和金融案依然嚴峻。當前由利益問題引起的矛盾和衝突不少,涉及的羣體多、領域寬、訴求多,羣眾信“訪”不信法的思維仍根深蒂固。總體信訪維穩形勢仍較嚴峻,越級上訪居高不下,信訪案件逐年增加。與此同時,一些全國性、全省性的非法集資風險擴散到外地,外地輸入型非法集資風險急劇上升,致使部分投資人經濟損失較大,維穩壓力增加。

3.心理問題和價值取向的錯位。當前,新舊觀念激烈碰撞,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學業、競爭等心理壓力加劇,導致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精神疾患、抑鬱自殺等方面的問題日益突出,扭曲的心態、變異的心理,情感、理智和行為上的“錯位”,使得報復社會、應激惡性案件等風險增加。

(三)網絡技術革命帶來新問題、新挑戰

1.網絡犯罪成為第一大犯罪類型。利用網絡謠言、輿情炒作等使社會熱點發酵,進而帶來羣聚事件屢見不鮮。傳統違法犯罪藉助網絡蔓延,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黃賭毒、盜竊、詐騙、傳銷及竊取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快速增多。因網絡漏洞造成祕密失泄、基礎數據改變蒸發,進而引發金融紊亂、供電中斷、交通癱瘓等公共安全事件將進一步增多。

2.網絡空間治理缺乏有效的手段。以手機為基本平台的網絡社會,使社會輿論、社會情緒甚至社會行為以新的機制形成,傳統的社會管理已難以奏效。具體表現為:手段不適應,現有的新聞管理方式手段和工作機制有待完善;管理缺乏支撐,對一些網站的查處存在處置效率低甚至無法處置等問題;治理缺乏震懾,查封的處置權限、約談等措施沒有震懾力;風險缺乏評估,缺乏網絡輿情風險的評估意識和工作機制,容易導致輿情的發酵和事件的複雜化。

3.平台整合數據共享進程有差距。網絡技術與社會的全方位融合,數據信息炸裂式增長,但操作平台分散,大部分不能互通,還存在不斷新增的趨勢。部門數據鴻溝、數據壁壘依然存在,重要信息無法共享,多頭採集、更新不快、利用不足等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如一些村級網格員要熟練掌握十來個APP採集信息方式,一些鎮級指揮室有七八種系統接入,並要分別受理、處置各個平台的事件和信息。

(四)履職能力不足帶來新問題、新挑戰

1.部分工作理念不夠適應。市域社會治理涉及眾多主體與對象,需要統籌全局、系統治理、整體發力。但在現行條塊分割的體制下,不少地方和部門,仍存有老觀念、運用老方法,在開展社會治理工作中,仍存在“做自己會做的,而不做自己應當做的”,有時出現治理“真空”,有時又存在交叉治理,甚至存在“文件打架”。一些基層幹部還存在“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的老思想,運用法治思維、法律手段破解難題的能力不足。

2.社會參與程度不夠深入。培育、引導、推動社會組織、社會力量參與治理的辦法和措施仍然不足,羣眾自治隊伍相對缺乏,對社會組織的引導不夠,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應有作用未充分發揮。一些地方社會組織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內部管理體制不健全,人員專業素質管理水平不高,在社區教育、社區治安、流動人口管理等基層治理方面存在參與領域不廣、不深,發揮作用及社會影響力十分有限。

3.治理體制機制不夠完善。新時代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有待完善,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統領、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多元化參與為補充的城鄉社區治理新格局還未形成。統籌銜接機制尚不完備,資源共享共用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設需要繼續打通卡口。人才保障機制有待加強,社會治理人才還有一定的缺口,特別是需要大量素質高、能力強、熱心腸的網格員、調解員、村官、社區社會工作者等。

三、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對策思考

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要在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夯實基層基礎等前提下,在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模式、豐富市域社會治理主體、健全市域社會治理體系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全面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1.提升黨組織統籌能力。加強黨對市域社會治理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建統領的政治優勢,始終堅持黨在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的領導核心地位,發揮好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以及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提高各級黨委統籌謀劃市域社會治理能力,研究確定本地市域社會治理的總體思路、政策導向、目標任務、方法路徑,制定出台政策意見。深化完善“堡壘指數”星級管理,定期分析研判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倒排一批軟弱落後黨組織,加快整轉提升。深化“亮旗”行動,全面推進“五星”系列活動,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主動亮劍,帶頭示範,形成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

2.提升依法辦事能力。大力實施“法潤xx”行動,使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辦事的理念深深紮根廣大市民的內心,融入到血液。實施“民主法治村(社區)”亮牌提升工程,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實施“法治惠民”工程,健全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構建網絡立體化的法律服務模式。培育一批以村(社區)幹部、農村黨員為重點的“法治帶頭人”,挖掘一批具有法律知識背景的黨員、村(居)民代表以及居住在村(社區)的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等“法律專業人”,命名錶彰一批“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示範户”,實現家家都有“法律明白人”。

3.提升文化引領能力。健全“最美xx人”挖掘培育、學習宣傳工作機制,實施“千村萬户文明示範工程”,設立“新風榜”“功德榜”“和諧榜”等文明榜單,實現德潤人心。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依託其開展各類羣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深入人心的法治小品、法治匯演、法治晚會等鄉土氣息較強的活動,發揮其中心集聚效應,成為農民羣眾的精神家園。廣泛開展村級道德評議、鄉風評議活動,加強身邊好人選樹培育和學習宣傳,組織先進典型“曬、比、讀、講、演”等活動,用好典型示範,匯聚社會善行。挖掘鄉土文化,厚植文明鄉風,弘揚鄉賢文化,為鄉村振興提供文化引領。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7

為全面加強黨對基層工作的領導,創新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機制,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作用,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管理為重點,以黨羣服務中心為平台,以信息化為支撐,加強網格建設,最大限度整合基層服務管理資源,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一)黨建引領功能切實增強。黨的.組織和工作全面覆蓋網格,全面領導、全程嵌入基層社會治理各項工作、各個環節,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框架體系更加完善,政治引領功能不斷增強,執政基礎進一步夯實。

(二)網格治理體系不斷優化。網格劃分切合實際、科學合理。網格員隊伍數量充足、結構優化、精幹高效,與基層各類組織有效銜接、優勢互補,建成全面覆蓋、條塊結合、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基層治理網格體系。

(三)多網合一模式全面推行。綜治、疫情防控、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社保、醫保、應急、救助等各類治理功能全部聚集到網格,推動網格全面承接格內各類社會管理事務,實現“多網合一、一格多能”。

(四)基層治理水平顯著提升。通過實施網格治理,基層突出矛盾糾紛、羣體性的事件、刑事治安案件、疫病流行和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等得到有效預防和遏制,羣眾訴求得到有效迴應和解決,平安建設不斷深化,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基層治理水平和羣眾滿意度全面提升。

二、工作職責

按照“多網合一”要求,村網格主要承擔以下工作職責。

1.基層黨建,加強網格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健全完善工作機制,規範開展組織生活,切實發揮網格黨組織政治功能。

2.信息採報,做好網格內各類基礎信息採集和社情民意收集工作,實時上報動態信息、及時反映羣眾訴求。

3.便民服務,積極開展救助幫扶、代辦幫辦等各類便民服務,積極為居民排憂解難。

4.矛盾化解,及時瞭解掌握網格內各類社會矛盾糾紛,第一時間調處化解,引導羣眾理性合法表達訴求、維護權益。

5.隱患排查,定期排查各類安全隱患,及時報告反饋,督促抓好整改,防止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6.衞生管理,加強公共衞生環境巡查監督,倡導文明生活習慣,加強重大疫病排查、防控,及時響應、處置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7.人口管理,實時瞭解掌握網格內流動人口和重點管理人羣情況,協助做好服務管理工作。

8.其他工作,經黨委政府批准,可承擔其他基層治理服務工作。

三、工作制度

(一)巡查走訪制度

1.旗、鎮、村幹部每週到所包村民組開展工作至少1次;

2.網格員每天對網格進行巡查走訪,每週至少對聯繫村民走訪一遍,每週將走訪情況報告網格長;

3.網格長每週對生活困難家庭、空巢老人家庭、重點人員、特殊人羣等登門走訪,每月至少對網格內居民走訪一遍,並做好登記、報告。

4.要合理安排入户調查時間,注意方式方法,嚴格保護個人隱私。

(二)工作例會制度

村每週至少組織網格長和網格員召開1次民情分析會或工作碰頭會,對網格社情民意進行彙總梳理,研究解決相關問題。

(三)情況報告制度

實時梳理分析網格內動態信息,能夠處理的事項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逐級上報。

四、組織領導

(一)加強統籌領導。各村黨支部(總支)要充分認識黨建引領基層網格化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內容。

(二)密切協同配合。各有關辦公室、中心、執法局要在鎮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健全完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工作聯動機制,形成上下協作配合、各方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三)強化責任落實。鎮黨委要強化主體責任,加強對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工作的領導。村黨組織負責統籌推進本村的網格建設,認真做好日常管理、督促指導等工作,確保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8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示精神,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提升基層治理和村級綜合管理精細化水平,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服務羣眾為宗旨,以惠及民生為目標,以實施網格建設為抓手,積極、穩妥、堅定不移地推進古培鎮社會管理改革與創新,讓服務更全面、更精準、更高效,讓羣眾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為建設“生態、文化、活力”古培貢獻力量。

二、總體目標

堅持“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多元參與、共建共治”原則,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建設思路,以解決羣眾問題為導向,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手段,以信息化技術手段為支撐,進一步理順我鎮基層治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最終實現社情民意在“網格”中掌握、便民服務在“網格”中開展、社會治理在“網格”中加強、矛盾糾紛在“網格”中化解。

三、工作原則

(一)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搭建黨建引領、多元參與的網格化工作機制,圍繞社會性、羣眾性、公益性事務共商共議,齊抓共管,形成網格化工作的強大合力。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服務人民羣眾作為網格化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羣眾滿意作為評判網格化工作的重要標準,力求問題更精準、管理更精細、服務更高效,讓人民羣眾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堅持整合資源穩步推進。打破部門之間信息壁壘,統一數據標準、統一採集流程,實現資源共享、建立互聯互通的網格化信息平台;科學劃分網格,合理分類事項,完善考核機制,構建銜接緊密、環環相扣、權責清晰的工作鏈條,穩步推進網格化工作。

(四)堅持合理劃分事權。結合鎮和部門機構改革工作,按照務實、便民、高效原則,進一步明確鎮、部門、村職能職責,科學合理明確鎮、村應該承擔的工作事項,着力形成到基層一線解決問題的導向,做到權責對等、人事相稱,實現“鄉鎮吹哨、部門報到”,形成鎮、部門、村共同研究、共同參與網格化工作的良好態勢。

四、組織體系

(一)建立網格化工作組織體系。鎮級層面成立基層治理網格化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黃浩任組長,鎮長劉燦、黨委副書記劉虎翼任副組長,全體負責幹部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全鎮網格化工作的計劃、組織、指導、調度、督查和考核,由黨委副書記劉虎翼任網格辦主任。

(二)建立聯點制度。將羣眾工作與網格化工作高度融合,建立新型聯點機制,聯村領導任網格長,積極參與推進網格內問題的解決和化解,形成鎮和村條塊結合、聯動辦理的合力。

(三)定崗定責制度。每個網格實行“1+1+1+N”的人員模式,即每個網格設1名網格長、1名鎮網格員、1名村網格員和若干網格聯絡員(人員安排詳見附件1,工作職責見附件2)。

五、網格劃分

(一)科學劃分、全面覆蓋

科學合理地劃定網格,是實施“網格惠民”的基礎。村劃定網格的基本原則是“規模適度,無縫覆蓋,方便管理”。課功、汨水、南環劃分為4個網格,楊梅鋪、古培塘、雨壇劃分為3個網格,嶽峯劃分為5個網格,雙鳳劃分為6個網格,共計32個網格。

(二)採集信息、建庫造冊

在網格劃定之後,必須對網格區域內的基本情況進行摸底登記造冊。總體工作要求是做到“全面、細緻、精準”。全面,即包括居民實有房屋、實有人口、實有單位等基本信息、黨建情況、社團組織情況等全方位的情況。細緻,即各類情況務必細緻,做到到組、路、到棟、到房、到人,一目瞭然。精準,即要求準確無誤、杜絕差錯。

採集信息,登記造冊,是做好網格化服務工作的`基礎,務必建立起從網格——村——鎮,上下聯動,高效運轉的網格服務體系。該項由各網格員具體負責,網格信息員協助完成。在信息採集時,着重建三庫:黨員庫、能人庫、熱心公益人員庫。

六、工作流程

根據網格事項的實際情況,建立“自巡自辦”與“巡辦分離”相結合的處置機制,做好“巡、派、辦”三個核心要素的結合工作。“巡”即以鎮網格員、村網格員為主,網格聯絡員為輔,統一發現、收集、上報納入網格化部門的事項和數據;“派”即鎮網格辦對所有上報事項按照事項清單進行甄別和分類,點對點派單至相應的組線,並進行追蹤和歸檔,對所有采集數據進行保存和分析,為領導決策、改進工作提供參考;“辦”即相關處置單位根據現行權責邊界,按照事項清單既定的工作流程、結案標準、辦結時限對事項進行處置。自巡自辦的事務,實行“發現—處置—上報—反饋”的工作流程。巡辦分離的事務,實行“巡查—發現—上報—派單—處置—核查”的工作流程(整體流程詳見附件3)。

七、科學考核

將網格化管理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評體系,落實工作責任,加強對各責任主體和責任人履行職責情況的量化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業績評定、職務晉升、獎勵處罰的重要依據,鎮紀委和網格辦將網格化工作納入重點督查事項,加大跟蹤督辦和責任追究力度,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八、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組線、村要高度重視基層治理網格化工作,把此項工作作為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總抓手、主陣地,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帶頭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面統籌兼顧,強化責任落實,倒排工作任務,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二)強化要素保障。強化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人員管理、業務培訓、工作流程、檢查考評、檔案管理等工作制度,使網格化工作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常態化。強化經費保障,將網格化工作各項建設、運行、管理等費用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強化隊伍建設,對網格人員統一職責、統一管理、統一使用、統一培訓、統一考評,力求網格人員隊伍年齡結構合理搭配,工作經驗和文化層次優勢互補,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的高素質網格員隊伍。

(三)濃厚宣傳氛圍。各村要採取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提高羣眾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使羣眾理解、支持、參與網格化管理與服務工作。要加強對網格化基層治理改革的研究,認真總結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分析解剖典型,及時總結提煉、宣傳推介。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9

美麗鄉村建設是改善人居環境、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經濟全面發展、提升我鎮整體形象的重要舉措。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部署,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踐行羣眾路線、加快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實現乾淨整潔、完善基礎設施、保持田園風光、綠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環境治理、民居改造、設施配套、服務提升”四項重點工作,提升環境質量,加快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促進村級經濟全面快速發展。

總體目標:通過美麗鄉村建設,使村衞生設施得到完善,衞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背街小巷常年保持乾淨整潔,形成長效保潔及垃圾處理機制,徹底解決“髒、亂、差”問題。建設綠色鄉村,進村路和主巷道有綠化景觀,道路、房前屋後、渠道兩旁全部綠化,並全面實施硬化、亮化工程,實現環境優美、生態文明、公共服務完善、城鄉協調發展的美麗新農村建設。

基本原則:堅持以民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堅持示範帶動,用先進典型帶動整體工作開展;堅持長效管理,推動村級環境衞生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堅持全民參與,形成政府主抓、村幹部包組、羣眾參與、上下聯動的良好氛圍。

二、主要任務

村美麗鄉村建設主要做好以下四項重點工作:

(一)環境治理

1、切實抓好衞生整治工作。按照“清運垃圾、剷除雜草、挪走柴堆、清掃路面、刷白樹木、拆除臨建”的要求,徹底清理各類積存垃圾、背街小巷及門前“三堆”,拆除亂搭亂建、臨時建築、消滅所有衞生死角,使村環境面貌明顯改善。

2、建立健全長效保潔機制。加強對保潔隊伍的管理,按照網格化管理模式,進一步落實背街小巷保潔責任路段,落實工作責任,做到“日產日清”。村內各小組配備2名保潔員,負責日常保潔工作,村保潔員優先從低保户、特困户中聘用。保潔員工資主要通過村級“一事一議”籌資方式解決。

建築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運到指定填埋場,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3、建立完善各項制度。完善環境衞生長效管理機制,制定環境衞生村規民約、落實保潔及垃圾處理制度、切實提升村級衞生規範化管理水平。

(二)民居改造

1、引導現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羣眾意願,突出人文歷史、主導產業,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和設施,降低改造成本,對建築物屋頂、門窗、牆體進行統一設計和建設,形成格調一致的景觀風格,尤其要對進村路和主巷道進行改造,為羣眾營造舒適、優美的居住環境。

2、穩步推進新民居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對村內年久失修及影響村容的房屋,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進行翻新重建。

3、加強文化歷史遺蹟保護工作。對村牌樓進行刷新,精心保護修繕橫陣文化遺址,努力把歷史文化元素保護好。

(三)基礎設施配套

1、實施硬化、亮化和排水工程。對村內未硬化的巷道,全面進行硬化、亮化,建設排水設施,並逐步向XX老城巷道延伸。

2、實施農村改灶工程。加快調整農村能源使用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推廣秸稈還田,鼓勵使用液化氣、電磁灶等,逐步解決柴草做飯、煙熏火燎的問題。

3、實施農村改廁工程。全面推行無害化衞生廁所改造工作,實現村內無一例旱廁。按照“三統一”(統一規劃佈局、統一組織實施、統一檢查驗收)的標準,加快雙甕式改廁、水衝式衞生廁所或沼氣廁所的建設,每年有計劃地進行實施,整村推進,爭取在兩年內基本達標。

(四)公共服務設施提升

1、加強村民活動中心建設。在已有的辦公活動場所的基礎上,計劃在進村路北、高速夫水出口南建設集辦公、村務公開、信息服務、文化娛樂、健身於一體的羣眾活動中心,使之成為方便羣眾生產生活的綜合性服務平台。同時要在廣場西南角安裝大型LED顯示屏,加大對外宣傳力度。

2、加強文化設施建設。按照“五個一”(一個文化活動中心、一處文體廣場、一所農家書屋、一面文化牆、一支農民文藝隊伍)的要求,大力開展農村文化建設,豐富和活躍羣眾文化生活,滿足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3、加強農村醫療和教育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村合作醫療標準化衞生室監管水平,建設標準化橫陣幼兒園,不斷改善轄區居民就醫、上學條件。

三、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從20xx年7月開始至20xx年7月結束,共兩年。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啟動階段。(7月)

通過黑板報、牆體標語、橫幅、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大力宣傳“美麗鄉村建設”,強化羣眾的主體意識,充分激發羣眾主動性、創造性,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使羣眾自覺地投身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形成人人蔘與、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

第二階段:集中整治階段(8月—9月)

8月底前,全面開展“美麗鄉村衞生大整治”活動,各組清理巷道“三堆”、門前雜物、巷內積存垃圾,全面消除衞生死角、徹底改變“髒、亂、差”現象。

9月底前,召開XX村美麗鄉村衞生大整治情況通報會,對各組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直至達標;選定合理地點建設垃圾填埋場,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制定村衞生管理及垃圾收集長效機制,鞏固整治成果。

第三階段:全面建設階段(10月—12月)按照目標任務,採取有力措施開展“環境治理、民居改造、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四項創建工作。20xx年年底前,完成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長效規範管理機制,各項創建任務基本達到標準。組織召開現場會,推廣先進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鎮建設工作全面鋪開。

年底前,村各項重點建設基本完成,要達到日常管理不斷提升,實現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管理。

第四階段:全面提升,實現目標。(1月—7月)對照美麗鄉村建設標準,進行查漏補缺,並提出整改方案,積極整改,不斷完善。確保兩年目標中的四項重點任務全面完成。實現環境優美、生態文明、公共服務完善、城鄉協調發展的美麗新。

四、工作措施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綜合複雜的系統工程,為了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開展,XX村兩委會採取有力措施,明確職責分工,從組織領導、工作機制、資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10

村社區作為疫情防控最後一道防線,當前面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形勢依然嚴峻。為了進一步壓緊夯實疫情防控責任體系,築牢織密疫情防線,把工作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堅決守住村社區防疫底線,按照市縣工作安排,現就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切實加強村社區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建設作出如下安排。

一、健全完善基層組織體系,發揮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

在街道、村社區組織框架下,進一步優化網格設置,劃小網格單元,在確保地域界限清晰、全面無縫銜接、住户聯繫緊密、便於服務管理的原則,細化村社區轄區內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做到層級、人員、責任“三個到位”。

1.健全完善村基層組織體系。在城郊村構建街道包村幹部——村“兩委”成員——村民小組長(黨小組長)——網格員(中心户長)——村民代表五級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和疫情防控責任體系。由村“兩委”根據轄區內人口數在各村民小組合理劃分網格單元、中心户,網格員一般由黨小組長、年富力強的黨員骨幹、熱心公益事業的村民(鄉賢)等擔任。將街道包村幹部、村“兩委”幹部、村民小組長(黨小組長)、網格員(中心户長)、村民代表納入五級組織體系,由村上統一調配,實行層級管理、層層負責制,確保每個層級都有黨員幹部包抓管理,將每個村網格化屬地範圍所轄住户、人口、企事業單位全部納入五級組織體系管理,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信息。

2.健全完善社區基層組織體系。在社區(城中村),構建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村)“兩委”成員——網格長(網格員)——居民小區黨支部書記(物業、業委會負責人)——樓棟長——單元長(業主代表)五級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和疫情防控責任體系。樓棟長、單元長一般由居住在小區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社區直管黨員、熱心羣眾、志願者等擔任。將街道包聯幹部、“雙報到”單位黨員幹部、社區幹部、網格長(網格員)、小區黨支部負責人、樓棟長、單元長、業主代表全部納入五級組織體系,由社區(城中村)統一調配,實行層級管理、層層負責制,確保每個層級都有黨員幹部包抓管理,將每個社區(城中村)所轄住户、人口、機關企事業單位(家屬院落)及商圈、樓宇、門店等按照網格化屬地管理要求,全部納入五級組織體系管理。堅持社區不漏小區、小區不漏樓棟、樓棟不漏住户、住户不漏一人,以房管人、以房查人,嚴格落實登記制、告知制、報備制、管控制“四制”要求,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水平。加強志願者隊伍組建力度,引導居民小區熱衷公益事業,有一技之長的醫生、教師、水電工、“三官一律”主動參與小區治理、服務小區居民,實現管理無盲區、服務全覆蓋。

3.完善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機制。建立完善社區黨組織領導、小區黨支部(黨小組)牽頭、物業服務企業、業委會、小區業主、“雙報到”單位、房產管理部門等共治共享、多方協作聯動機制,進一步提升優化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水平。物業服務企業在社區黨組織領導和房產管理部門指導下,積極配合網格長和小區黨支部做好物業管理、疫情防控等工作。針對“三無”小區和老舊小區,全面推行街道、社區幹部包聯、網格員管理、樓棟長參與聯動機制,建立功能型黨組織,通過居民自治、區域聯管、外包託管、社區紅色物業等方式,採取“黨組織+社區幹部+網格員+門衞保安+樓棟長+業主代表”等模式 ,破解管理服務難題。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機制,以黨組織為核心,以居委會、居務監督委員會和業委會為基礎,以物業服務企業和各種經濟社會服務組織為補充,運用居民議事會、理事會,懇談會等形式完善協同聯動的社區治理架構,引領居民羣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實現民事民議民決民辦。

二、規範協同聯動運行機制,築牢羣防羣控嚴密防線

各村社區黨組織要抓實抓好村社區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建設,重點做好轄區內住户、人員信息採集工作,層層建好信息台賬,強化日常管理,提升治理能力。

1.摸清信息台賬,做實基礎工作。依託村社區基層治理組織體系,結合“進、知、解”活動,迅速開展村社區轄區內住户、人員基本情況和基礎信息精準排查摸底,突出“三無”、老舊小區和城中村自建房、出租屋等重點部位,緊盯外來人員、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人員和區域流動人口等重點人羣,挨家挨户開展“敲門行動”,以房找人、登記造冊、建立台賬,動態掌握房屋租住户變更情況,對轄區內常住人員、人户分離住户、流動人口、暫住人口等人羣的基本信息、從業情況、聯繫方式、家庭狀況、出行旅居等心中有數,確保住户信息無遺漏、疫情防控無盲區。在核準摸清常住人口底數、外來人羣底數,落實好管控責任的同時,同步更新完善全辦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平台常住人口信息數據庫,做到台賬表冊、系統數據與住户信息,賬賬相符、賬實相符、高度一致。

2.完善運行機制,加強日常管理。村社區要從組織建設、力量配備、責任細化、信息報告、協調聯動、確保效能、提升防控能力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基層治理組織體系運行管理制度和工作預案,強化層級管理監督,確保及時掌握每一個層級工作運行情況、第一時間發現並解決突出問題,做到從嚴管控、高效運轉、不留死角。統籌銜接落實好“三級包保”機制和“五包一”防控責任制,確保疫情防控紮實有效。村社區對網格優化調整的同時,科學合理配備網格長(網格員),充分發揮層級組織體系作用,確保信息準、管控嚴、保障好、服務優。

3.堅持黨建引領,發揮“兩個作用”。要着力加強村五級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和社區五級基層治理組織體系的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確保基層治理組織體系無縫銜接、運行規範。要充分調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支部黨員、醫護人員中的'黨員、“雙報到”單位黨員、黨員志願者等各方力量,達成共識、形成合力。結合實際成立臨時黨支部,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突擊隊,在防疫管控、政策宣傳、服務羣眾等過程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守好守牢疫情防控“最後一道防線”。

三、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各村社區要充分認識當前疫情防控面臨的嚴峻複雜形勢,扛牢責任、擔當作為,確保上級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

1.壓實工作責任。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對所包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負總責,指導村社區科學合理調度,統籌做好乾部力量調配、業務培訓指導、網格責任落實、人員信息採集、閉環管控措施落實等工作;包村社區幹部對所包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負有上傳下達、組織落實、督導指導等職責;村社區黨支部書記要扛牢主體責任,按照黨工委安排部署快速高效抓好常住人口摸底、重點人員篩查、網格劃分設置、網格員樓棟長選配、“三無”小區規範管理等方面工作。

2.凝聚各方合力。街道全體黨員幹部要全力投入疫情防控一線,積極配合參與核酸檢測、人員流調、信息統計、物資配送、值守執勤、扶老助弱等工作。村社區要關心關愛一線防疫防控人員,做好人文關懷、服務保障等工作,及時提煉總結特色亮點經驗、積極宣傳培樹身邊典型,着力營造積極向上、爭先創優的良好工作氛圍。

3.強化督導指導。街道辦疫情防控指揮部聯合街道紀工委、督查辦加強對村社區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建設的督查指導,倒逼責任落實、工作落實。對工作進展緩慢、推動不力、效果不明顯甚至造成工作失誤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同時,要注重掌握“雙報到”單位黨員幹部、街道辦黨員幹部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具體表現,做好評議考核、推優評先過程中的結果運用。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11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建設專題研討班和市委三屆七次全會、縣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加快我縣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創建經濟強縣、美麗武強,我局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實現農村飲水淨化為目標,堅持美麗鄉村建設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加強統籌推進,努力把全縣美麗鄉村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主要目標

在美麗鄉村建設省級重點村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生態美的美麗鄉村。

(三)基本原則

1、堅持規劃先行。堅持不規劃不設計、不設計不施工,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理念引領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2、堅持循序漸進。堅持尊重羣眾意願,既考慮當前又顧及長遠,根據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確定建設目標,分步實施,循序漸進,重點突破。

3、堅持注重實效。堅持遵循農村發展規律,尊重農村建設實際,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堅持不斷完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廣大人民羣眾共享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二、基本情況和主要任務

我縣美麗鄉村建設20xx年省級重點村共有23個,總人口15755人,4174户,其中貧困村13個。

美麗鄉村建設20xx年23個省級重點村中,未進行村內供水管網改造的村是豆村鄉豆村和周窩鎮大安院村,其餘各村近幾年已經完成村內供水管網改造任務,達到飲水安全標準。

經初步估算,完成豆村和大安院村內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建設任務,需資金61.48萬元,由縣財政投資,可解決1794人,457户的'飲水安全問題。

三、具體措施和計劃

開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逐步建立“從源頭到龍頭”的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和運行管護體系。按照統籌規劃、城鄉一體、適度規模聯村集中供水的路子,鋪設輸水管道、延伸已建集中供水管網等措施,發展規模化集中供水,保證供水水質、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證率、供水水壓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自來水入户率達到100%,確保讓農民羣眾方便的喝上清潔達標水。

具體措施:針對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村實際情況,維修現有供水管道、更換不合格水錶等。

實施時間:我局將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的時間節點完成美麗鄉村項目招投標工作和建設任務。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要把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結合各村實際,指導、協助鄉鎮、村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

(二)強化資金投入。根據年度工作任務和上級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年度資金安排額度,大力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倡導和鼓勵社會捐助,充分調動村集體和廣大農民羣眾的積極性,引導農民羣眾投工投勞。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12

為進一步創新城市社會治理,提升社區服務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構建黨建統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全面提升我中心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全面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構建“中心黨委——社區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三級社區黨組織管理網絡,不斷服務羣眾、教育羣眾、引領羣眾、凝聚羣眾,使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羣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服務“神經末梢”更具温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二、主要內容和措施

(一)堅持全方位、高標準、多層次,構建區域化大黨建新格局

一是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構建三級黨建架構

一級為社區服務中心黨委。二級為社區黨總支。由經驗豐富的居委會負責人擔任總支部書記,負責轄區內黨建工作,組織實施居民小區文化、體育、休閒、志願等活動。三級為小區(網格)黨支部。原則上每個小區設立一個黨支部,黨員數量少於五人的小區,就近併入其他小區黨支部,黨支部書記由本小區內熱心黨的事業,熱心居民服務,思想積極上進的同志或優秀的黨員網格員擔任。

二是完善社區治理組織體系,構建網格化治理新模式

一級是城市社區治理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城市社區治理綜合協調各項工作、社區活動策劃與實施、社區黨建統籌與組織。

二級是物業辦、網格辦、各居委會。物業辦主要負責傳達、解釋有關物業管理、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的法規和政策;做好全社區的物業管理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網格辦負責網格員和樓長的日常管理工作。居委會主要負責宣傳政策法規;辦理居住地居民的公共事務,開展公益事業和文體活動;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區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

三級是網格。網格員主要承擔基礎信息採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社會心理服務、法律法規宣傳、民生服務代辦等任務,履行信息收集上報、服務管理事項首接初辦職責。

四級是微網格(樓長)。樓長主要承擔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帶頭執行小區業主委員會的決議和決定;配合開展小區的公益事業和文體活動等;隨時瞭解和掌握本樓居民的基本情況,做到上情傳達、下情上報、信息暢通;配合小區搞好防火防盜治安消防等安全隱患排查;協助居委會和網格員做好鄰里糾紛、矛盾調解化解等工作。

三是構建多方參與的小區共治機制,強化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

由小區黨支部牽頭,建立與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羣團組織、社會組織、網格員、樓長代表和居民代表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構建多方參與的聯動服務體系。聯席會議原則上每季度召開一次,也可根據需要隨時召開。小區黨支部要進一步加大對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和網格員的監督力度,對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要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由小區黨支部牽頭組建。要建立“交叉任職”新機制,讓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成員交叉任職,並吸納黨員網格員、樓長任職,同向發力解決問題,促進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和網格員更好地履職盡責。

(二)注重強素質、當先鋒、做表率,打造富有戰鬥力的社區服務新羣體

一是以“雙報到”活動為抓手,推動黨員參與社區治理。開展黨員“雙報到”(單位黨組織到駐地社區黨總支、在職黨員到居住小區黨支部報到)活動。小區(網格)黨支部要組織轄區黨員和所有符合志願服務條件的在本小區居住但組織關係不隸屬於本小區的黨員,根據個人專長定崗定責,定期開展志願服務,形成“小區黨支部吹哨、黨員報道”的管理機制。大力推動以黨員先鋒隊伍為骨幹,帶動小區熱心居民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二是以“黨建帶羣建”機制為抓手,推動羣團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堅持黨建帶團建、黨建帶婦建,黨建羣建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兩相宜,同研究、同部署,完善黨建帶羣建制度機制。積極發掘在疫情防控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團員青年、婦女居民,在上級團委、婦聯等部門的指導下成立小區(網格)團支部、婦委會、青工委等組織,鼓勵他們在小區(網格)治理過程中發揮青年力量、巾幗力量。

三是以推行“積分制”為抓手,推動志願者參與社區治理。圍繞守初心、擔使命,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盯宗旨意識強、綜合素質高的小區居民,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塑造成為具有強烈主人翁意識的“大院人”,在各小區組建“上善萊西”志願服務隊伍,設立志願者服務活動日,組織開展政策法規宣傳、環境衞生監督、文化體育活動、矛盾糾紛調處、小區治安巡邏等常態化志願服務活動。探索推行道德積分制,建立由居委會、小區黨支部考評,網格員採集,鄰里推薦等多種形式賦分的道德積分評價體系,每個居委會設立積分超市,通過財政投入、社會募捐等方式籌集“道德資金”,以消費打折、滿減優惠等形式讓志願者的道德積分兑換“變現”,激發志願者的服務熱情,實現好人好報、德者有得。

四是以“幹部一線辦實事”工作機制為抓手,推動機關幹部參與社區治理。實行機關各部門、居委會幹部包聯小區制度,包聯部門和所屬居委會各明確一名負責人,公開24小時服務電話,按照首接負責制的原則傾聽居民訴求,受理解決社區居民所需、所盼的各種問題。進一步加強幹部“嚴真細實快”的作風建設,堅持有解思維解決矛盾、問題和困難,推動機關幹部在下沉一線辦實事過程中錘鍊作風、提高能力、樹立形象,讓“崇尚實幹、注重實績、不誤虛功”蔚然成風。建立督查考核制度,每月形成 “事已解決”工作清單,督查室對各部門包聯辦實事情況進行評估督查,納入部門和個人年終考核,以督查考核壓實工作責任,推動機關幹部深度參與社區治理。

(三)着眼提品質、強服務、增活力,打造富有影響力的城市社區服務品牌

一是打造區域化特色服務品牌。要立足社會發展新形勢、城市管理新要求、居民需求新變化,以“幸福龍水” 服務品牌為統領,按照“一社區一特色一品牌”的思路,突出特色鮮明、區域領先、成效顯著、居民滿意的要求,開展特色服務品牌建設,培育一批充分體現居民服務需求,展現社區服務優勢特色,具有較強的示範、導向和推廣作用的社區服務項目。

二是打造“紅色物業”服務品牌。按照黨建引領、民生導向、共建共治和依法依規的.原則,將物業管理納入社區治理體系,推動黨建引領和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切實提升物業管理水平,打造更加熟悉居民情況,服務更加精準,與居民聯繫更加緊密的優質物業企業。

在物業企業建立黨組織。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實現有3名以上黨員的物業企業全部建立黨組織。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黨員加入小區(網格)黨支部。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識別物業優秀分子,及時吸收進黨組織,對錶現優秀的物業企業予以政策傾斜,提供發展黨員專項指標。

三是打造“攜手圓夢”行動服務品牌。充分調動各小區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通過專業優勢發揮特有的作用,充分凝聚力量,建立一對一幫扶包聯弱勢羣體工作機制。通過“兩代表一委員”帶頭上門走訪慰問、張貼徵集公告、設立徵集信箱等方式,在小區低收入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及病殘人家庭等弱勢羣體中廣泛徵集居民訴求,“兩代表一委員”根據特長和能力,按照一對一、一對多等方式包聯幫扶,開展“圓夢”行動,不斷提升居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四)着力強隊伍、建陣地、重投入,夯實城市社區管理基層基礎

一是配強兩支隊伍。

1、網格員。提升網格員待遇,全職聘用,在做好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安排的日常工作的同時,承擔居委會安排的相關工作。統一兩類人員(原計生協管員、網格員)待遇標準,特別優秀的可再提高待遇,視情參與居委會日常工作。

2、樓長。按照個人自薦、居民推選、網格員推薦、居委會審查、社區服務中心黨委審批、樓棟公示的程序,每50-100户配備一名樓長的標準,招募一批政治可靠、遵紀守法、熟悉民情、熱心公益、辦事公道、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的社區樓長。通過推行“樓長”制,進一步完善社區管理體制,充分調動轄區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的積極性,推動和諧社區建設,為社區今後工作打下堅實的羣眾基礎。

二是建好兩處場所。

1、小區黨支部辦公場所。要在本小區內建設黨支部活動服務陣地,按照“精簡節約、規模適中、功能完善、科學實用”的原則,採取共用社區用房和物業辦公場所或租用專門場所等方式配好黨支部辦公場所。

2、網格員工作站。每個居委會建設一處網格員工作站,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誌、有制度等要求,配齊相關設施,作為網格員辦公的固定場所和樓長報到的臨時場所,成為服務羣眾的最前沿陣地。

三是落實兩項經費保障。

1、落實居委會活動經費。由中心財政為居委會每月撥付一定的辦公經費,用於日常辦公、硬件設施維護和各種活動的開展等。

2、落實小區黨支部運轉經費。通過黨費列支和社會募捐等方式,籌措資金,為小區網格黨支部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實現支部工作正常運轉。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認識。各居委會、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黨建引領社區服務創新工作的重要意義,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建設貫穿社區治理、保障社區治理、引領社區治理,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帶基層治理的戰鬥堡壘。

(二)加大探索實踐,創新推動工作。分管班子成員要統籌規劃、合理實施,指導各居委會和相關部門做好黨組織組建、社區服務羣體和品牌打造、站室和隊伍建設等工作,在實踐中大膽探索,發現解決問題,擺脱固有模式和經驗,開拓思維方式,創新工作理念,推動城市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注重宣傳總結,務求工作實效。要及時總結提煉關於工作中創新的經驗做法,擴大社會影響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我中心城市社區管理和服務的濃厚氛圍,形成良性循環,不斷提升居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13

為深入推進鄉村社會治理,整合基層服務資源,不斷完善新時代鄉村治理模式,夯實基層基礎,統籌推進農村各項工作落實,加快構建“網格化監管、一體化執法”的基層社會治理機制,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推進全鎮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行政審批權下放、執法力量下沉”為突破,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強化行政職能整合,實現監管、執法分離,做到“一張網格抓監管、一支隊伍管執法”,實現精準精細監管、依法依規行政。

二、深化網格化管理機制,建立精準精細監管服務指揮平台

(一)網格化陣地建設。鎮級網格化服務中心建設,在鎮綜治中心設立網格化指揮調度中心,建設網格化智能管理平台。嚴格落實網格分級負責制,發揮網格監管服務職能,建立風險預防機制,形成工作聯動、問題聯治、服務聯同的治理格局,實現信息處置高效集約化,推動精準精細網格化服務管理。村級網格化服務中心建設,在各村設置網格化服務管理辦公室,第一批建設6個村級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設置制度門牌、辦公桌椅,規範業務辦理流程,做好日常值班值守,第二批剩餘村莊全面推開,實現網格化管理全覆蓋。

(二)工作開展模式:

(1)日巡查:由自然村基礎網格員按照巡查內容每天在各自責任網格進行巡查,將巡查情況向網格長彙報簽字後由社會治理網格員上報鎮網格化中心。

(2)月排查:每月1日和15日由三級網格長(自然村主職幹部)組織本村所有基礎網格員對全村進行集中排查,重點檢驗日巡查成效,摸排問題隱患。

(3)季度聯查:每個季度初以工作區為單位,工作區書記牽頭,組織工作區網格員對全工作區範圍內進行聯合檢查,確保巡查範圍無死角,巡查內容不遺漏。

(4)會商機制:每週由鎮網格化辦公室牽頭對收集的二、三級網格處理困難的'問題,組織網格化領導小組和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會商處理,對鄉鎮無法處置的按程序上報縣網格化中心。

三、網格佈局及工作職責

(一)“一級網格”:鎮級網格

鎮黨委書記、鎮長為一級網格長。設立網格化綜合管理服務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綜治中心、派出所、國土所、環保辦、安監辦、民政辦、供電所、便民服中心、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財經服務中心、行政執法中隊、人居環境整治辦、鄉建辦、12345熱線辦等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

主要職責:負責全鎮網格化管理工作的運行管理,制定網格化綜合管理服務工作制度、工作職責、培訓方案;協調解決重大事項,制定工作計劃,安排部署工作任務;負責對下級網格進行考核、評估、監督與管理,做好與上級網格的對接工作。

(二)“二級網格”:工作區網格和企業網格

工作區網格:共劃分為5個工作區網格,各工作區書記、主任為二級網格長。

主要職責:負責做好本網格的管理與服務等綜合工作,落實好鎮網格化管理服務辦公室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負責督促三級網格落實月巡查工作制度,牽頭落實季度聯查工作機制,及時將各類動態情況反饋至網格化管理服務辦公室,檢查網格工作記錄等。

企業網格:共劃分為19個企業網格,各幫包企業領導為企業網格長,負責本企業的各項事項巡查上報工作。

(三)“三級網格”:36個村級網格

以自然村為單位共劃分36個村級網格,書記或村民大組負責人為三級網格長,對本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負總責,“兩委”成員及“三大員”為各村基礎網格員,對轄區內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做好巡查上報工作。

主要職責:三級網格長負責半月召集村“兩委”成員、”三大員、村務監督委員會、老黨員老幹部及志願調解員會議,聽取各基礎網格員對巡查出未落實的問題及轄區內村級重大事務進行研判處理,填寫工作紀實;對6類18項數據由三級網格長簽字後,由社會治理網格員通過微信羣直報鎮網格化服務中心。

四、完善網格化運行機制

壓實監管責任。鎮網格化服務中心統籌力量,把監管作為預防違法問題的主要手段,解決落實網格員直報問題、審批事項問題和執法處置後續監管問題,及時化解苗頭性問題,減少違法現象發生,減輕執法工作壓力。

暢通網格化服務中心信息渠道。公開鎮網格化服務中心電話0539-3621002。建立網格員直報制度,一是通過熱線電話直報;二是鎮網格化服務中心專職人員與基層網格員建立微信,通過微信一對一直報信息;三是網格員通過手機微信羣對6類18項數據直報網格化服務中心。同時,積極發揮羣眾監督和12345政務服務熱線作用,實現監管責任全覆蓋、無盲點。

建立容錯糾錯正向激勵機制。對信息報送不及時,但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並消除影響的,視情況予以容錯免責或減責。實行首報激勵機制,涉及安保維穩類、違法建設類、安全生產類、環境保護類等底線工作和負面輿情信息,第一個直報網格化服務中心的,給予一定獎勵激勵。

落實監管失責問責機制。鎮網格化服務中心對各村上報數據進行彙總,對通過羣眾舉報、數據分析等發現未上報的,對村居未及時上報,造成工作被動產生不良影響的落實追責問責。

五、整合執法隊伍,建立一體化綜合執法隊伍

按照縣委執法力量下沉部署,用好“村呼鎮應、鎮呼縣應、民呼我應”的工作機制,嚴格落實鄉鎮執法隊伍“縣派鎮管”,整合全鎮執法力量和執法部門,建立跨領域跨部門一體化綜合執法辦公室,實現“監管執法兩分離,一支隊伍管執法”。

1、整合執法隊伍。建立綜合執法隊伍,實行集中統一辦公,對執法事項進行集中分類管理,明確執法權限,根據日常工作分工,由有關鎮級領導班子成員分管,設立工作組,各工作組組長作為綜合執法隊伍核心力量,涉及相關執法任務時,由分管領導會同工作組組長提報意見,經鎮聯席辦公會研究後組織執法。

2、建立聯動平台。強化與網格化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的信息聯動,建立發現問題監管、落實意見審批、執法結果處置、信息資源共享,全部納入日常監管、巡查範圍,實現信息共享和工作聯動,監管與執法分離,事前預防與事後監管分離,確保問題發現及時,處置到位。

3、完善工作機制。綜合執法辦公室做好日常巡查和應急處置,通過移動終端和執法APP,實現日常巡查智能化,解決問題精準化,建立線索會商機制,理清執法權限,對於執法力量不夠和權限受限的,及時“吹哨”,由上級部門請求增援,進行聯合執法。

六、強化督考激勵,推進責任落實

1、完善閉環管理。建立“一辦兩中心”信息共享、配合聯動機制,實現監管問題信息同步、審批事項信息同步、執法處置信息同步,打造“審批—監管—執法”閉環式管理。

2、加強督考激勵。由鎮督考辦制定考核細則,對網格化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綜合執法辦公室“一辦兩中心”進行督導考核,樹立職責權限,明確監管、審批和執法流程制度,分解相應權限,建立健全激勵獎懲措施,不斷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強化責任追究。鎮黨委對“一辦兩中心”未及時履行、不當履行或違法履行監管、審批、執法職責權限的,進行嚴肅追責問責。堅持依法主動公開制度,對監管、審批、執法內容及時進行公示,實現陽光行政。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14

社會工作是在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領域,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知識和技能,為有需要的個人、家庭和羣體、組織提供公共服務、協調社會關係、解決社會問題的專業、職業活動。為進一步發展我市社會工作,貫徹落實全市“近鄰”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現場推進會議的精神,推進我市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讓城市更美好、治理更高效、生活更幸福,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創新社會治理、有效解決社會問題、提升社會服務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目標,持續壯大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培育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建立社會工作服務平台,健全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機制,推動社會工作有效參與“近鄰”黨建、社會服務、社區治理、鄉村振興等工作,發揮社會工作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我市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二)工作目標:到“十四五”末,全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達到12000人,運作規範、規模較大的品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達到100家;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水平顯著提升,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機制更加完善;以基層社會工作服務站點為基礎的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助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二、工作任務

(一)加大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培育扶持力度。強化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通過提供辦公和服務場所、啟動資金等方式,鼓勵相關專業背景的組織和個人創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大力支持成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專職工作人員應有三分之一以上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或社會工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引導法定代表人由持有社會工作師及以上證書的專職人員擔任。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按照國家税收法律法規的規定,享受相關税收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多元發展,通過面向市場開展服務,合理收費,增強自我造血能力。(責任單位:市民政局、財政局、税務局,各區人民政府)

(二)加強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監管。建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登記審查制度,重點加強對擬成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發起人、擬任負責人的資格審查,嚴把入口關。進一步健全監管和退出機制,依法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及時淘汰內部治理混亂、服務水平低、社會信用差、長期不開展業務活動等情況的機構。建立完善社會工作服務投訴、舉報受理機制,依法向社會公開行政處罰、行業紀律懲戒等情況。(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公安局,各區人民政府)

(三)壯大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完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形成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高級社會工作師相互銜接的職業水平評價體系。支持有意願從事社會工作服務但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參加系統化訓練,鼓勵社會工作相關領域人員考取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責任單位:市民政局、人社局,各區人民政府)

(四)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教育培訓。實施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職業能力建設和提升工程,每年組織專業繼續教育培訓,確保社會工作從業人員每年接受繼續教育不少於80學時。實施社會工作專業督導培養工程,每年培養20名具有較高實踐和指導能力的專業社會工作督導者。(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五)完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薪酬保障機制。對聘用為事業單位正式工作人員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工資待遇。對以其他形式就業於基層黨政機關、羣團組織、事業單位、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和企業且專職從事社會工作專業服務的人才,鼓勵用人單位綜合職業水平等級、學歷、資歷、業績、崗位等因素,以不低於上年度廈門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標準合理確定薪酬。(責任單位:市民政局、人社局、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六)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激勵機制。貫徹落實廈門市“人才新政45條”,強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對入選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廈門市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按規定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鼓勵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依法參政議政。加大高層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引進力度,對高層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按照規定享受户籍落地、保障房申請等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人社局、公安局、住房局,各區人民政府)

(七)建設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網絡服務平台。利用“智慧民政”工程,建設社會工作服務信息系統,加強數據連通共享,匯聚服務資源,及時掌握行業動態,實現專業人才在線登記、服務機構線上備案、服務項目有效管理。依託互聯網供需平台,打造服務對象與社會工作者之間零距離、精準化的對接機制。(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八)拓展社會工作服務領域。穩步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慈善事業、社區建設、婚姻家庭、精神衞生、殘障康復、教育輔導、就業援助、職工幫扶、犯罪預防、禁毒工作、社區矯正、衞生健康、糾紛調解、應急處置、優撫安置、信訪調處等領域社會工作服務。做強做優針對低保、特困、困境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困難婦女、退役軍人等羣體的社會工作服務。推進社會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支持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承接運營各類社會組織服務平台或孵化基地。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相關領域社會工作服務。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操作規程和評估辦法,由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另行制定。(責任單位:市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財政局、人社局、衞健委、退役軍人局、應急局、信訪局,總工會、團市委、婦聯、殘聯,各區人民政府)

(九)搭建基層社會工作服務平台。依託街(鎮)黨羣服務中心或其他公建設施設立街(鎮)社會工作服務站,支持有條件的社區(村)設立社會工作服務室。以街(鎮)為主體、社會工作服務站(室)為平台,建立健全街(鎮)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機制。整合各類政府購買服務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開展近鄰敬老、醫療、扶幼、濟困、助殘、文化、育德、關愛等服務,實施“鄰里守望”關愛行動,實現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責任單位:市民政局、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十)規範社會工作服務項目購買。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採取項目購買方式,在預算資金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簽訂期限最長3年的服務合同。對服務項目驗收或者績效評價結果為優秀的供應商,可以按照我市政府採購相關規定,申請續簽服務合同(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對服務項目驗收或者績效評價結果不合格的,依法終止合同,並依法追究違約責任。完善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人力成本核算制度,以上年度廈門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標準核算人力成本,確保人力成本不少於購買服務項目總經費的.70%。在完成服務指標和質量的情況下,允許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所承接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資金有適當結餘,用於機構事業發展。(責任單位:市民政局、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十一)完善社會工作服務評估機制。對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原則上每一執行年度末開展1次評估,首次購買的可以酌情開展中期和末期評估。以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評估辦法為依據,根據所購買的服務項目性質、服務內容,參照合同約定的服務指標和要求,差異化制定評估標準,客觀、公正開展評估。委託第三方評估的,應選擇具有豐富社會工作服務領域評估經驗的專業機構。(責任單位:市民政局、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十二)加強社會工作行業組織建設。鼓勵各區成立社會工作行業組織,推動轄區社會工作行業健康發展。完善社會工作行業組織內部治理結構,支持行業組織開展各服務領域的專業培訓、督導、評估和實踐研究。推進社會工作行業自律管理,制定運營管理、信用建設、信息公開、紀律懲戒等規範,完善糾紛調處、風險防控預警機制,加強社會工作行業自我管理和監督,促進行業交流互動。(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各區人民政府)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建引領,全面加強黨對社會工作領導,推動社會工作參與近鄰黨建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民政部門要積極協調財政、人社、教育、公安、司法、衞健、退役軍人事務、應急管理、信訪等部門和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組織,共同推進社會工作發展,形成工作合力。各級政府要把推進社會工作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和部署。

(二)加大資金支持。各級財政部門要把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經費納入年度預算,統籌安排社會救助專項資金、福利彩票公益金等,大力支持社會工作發展。促進慈善工作與社會工作融合發展,鼓勵慈善組織委託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開展慈善服務,推動慈善從單一的物質救助向物質救助與精神慰藉、能力提升、構建社會支持並重轉變,提供更加精準化、精細化的服務。

(三)加強宣傳研究。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媒介,廣泛宣傳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和推進社會工作發展在助推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當中的重要作用,宣傳社會工作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鼓勵社會工作行業組織開展兩岸社會工作交流,加強理論研究,探索社會工作創新發展。

(四)加強督辦落實。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根據本實施方案和分工,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完善配套政策,抓好貫徹落實。民政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基層治理實施方案15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中發〔20xx〕16號)和《中共XX市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關於印發關於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方案〉的通知》(X市委基治委發〔20xx〕2號)精神,結合XX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要求

二、基本原則

(一)突出黨建引領,固本強基。

(二)突出需求導向,靶向施策。

(三)突出實務功能,共建共享。

三、任務分工

(一)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基層治理黨的領導體制。

(二)構建黨委領導、黨政統籌、簡約高效的鄉鎮(街道)管理體制。

5.深化基層機構改革,統籌黨政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和編制資源,設置綜合性內設機構。

(三)完善黨建引領的社會參與制度。

6.堅持黨建帶羣建,更好履行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羣眾職責。統籌基層黨組織和羣團組織資源配置,支持羣團組織承擔公共服務職能。

7.培育扶持基層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社會組織

8.搭建區域化黨建平台

(四)增強鄉鎮(街道)行政執行能力。

9.加強鄉鎮(街道)黨(工)委對基層政權建設的`領導

10.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依法賦予鄉鎮(街道)行政執法權,整合現有執法力量和資源。

11.優化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設置,確保管理服務有效覆蓋常住人口。

12.規範鄉鎮(街道)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等事

13.鄉鎮要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等任務,做好農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建設及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等工作

14.加強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和鄉村衞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

15.優化鄉鎮(街道)政務服務流程,全面推進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理,加快推行市域通辦,逐步推行跨區域辦理。

(六)增強鄉鎮(街道)議事協商能力。

16.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圍繞涉及羣眾切身利益的事項確定鄉鎮(街道)協商重點,由鄉鎮(街道)黨(工)委主導開展議事協商,完善座談會、聽證會等協商方式,注重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用。

(七)增強鄉鎮(街道)應急管理能力。

17.強化鄉鎮(街道)屬地責任和相應職權,構建多方參與的社會動員響應體系。

(八)增強鄉鎮(街道)平安建設能力。

18.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發揮其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平台作用。

(九)加強村(居)民委員會規範化建設。

19.堅持黨組織領導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的制度,建立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法人備案制度,加強集體資產管理。

20.發揮村(居)民委員會下設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衞、公共衞生等委員會作用,

(十)健全村(居)民自治機制。

21.強化黨組織領導把關作用,規範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

22.在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廣泛實行羣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拓寬羣眾反映意見和建議的渠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