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人才培養方案四篇

來源:文萃谷 3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麼什麼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才培養方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人才培養方案四篇

人才培養方案 篇1

一、研究背景介紹

義烏地處浙江中部,市域面積1105 平方公里,市場經營總面積400 餘萬平方米,商位6.2 萬個。全市有各類工業企業2.67 萬餘家,註冊登記的個體工商户82453家,網商近50000家。作者從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獲悉,當前實用型專業人才仍是義烏各行業爭搶的“香餑餑”。義烏各個行業的技術和設備已相對穩定,在用人上主要看重人才的操作技能以及工作經驗,不再硬性強求學歷。

隨着義烏經濟和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地方性中小企業需要大量的會計畢業生從事一線會計工作,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會計人才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私營企業需求的主要羣體。而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義烏市唯一的高職院校,肩負着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責任。

二、專業背景介紹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國際商貿名城義烏,是一所以培養工商貿易學科人才為特色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院高舉創業教育旗幟,努力朝着創業型大學的目標邁進。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建立和完善,會計學方面有關制度及相關規程逐步與國際接軌,人才市場對會計學方面的的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據統計,僅義烏市目前就缺會計專業的實用性人才約10000 人,除其他高等院校培養的以外,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十分充裕。故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在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會計方向)的基礎上積極努力申報會計專業,並於20xx年獲批並正式招生。

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普遍問題

(一)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

目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普遍定位為培養高級財會人員,在培養過程中實行傳統的應試教育,重理論輕實踐,不注重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養,其結果是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畢業生既達不到“高層次”會計人才的要求,也達不到企業對會計“熟練工”的要求。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培養模式,使學生的實際能力與社會需求相脱節。

(二)課程設置陳舊

很多高職院校沒有突顯職業教育的特點,也沒有考慮新形勢下人才市場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盲目的照搬普通本科教學的課程體系,教學形勢仍然是教師、課本和課堂,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很難綜合運用知識,更無法將知識轉化為職業能力。

(三)會計教材沒特點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所用的會計教材內容仍然是來源於企業最初的傳統的實際工作經驗的總結,這些內容與方法已經非常成熟,但只是停留在企業的生產工藝過程和基本生產耗費,對現代企業所採用的新方法、新理念很少提及或只做初步介紹。隨着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出台,部分會計科目已經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所用教材也要及時更新。很多會計教材沒有及時更新,就得新舊科目混用,這給學生帶來了許多誤解與困惑。

(四)會計教學手段不更新

很多高職院校仍然以教師授課為主,缺乏實踐操作,部分院校開始重視並鍛鍊學生會計崗位的操作能力,但不明確崗位的工作職責,沒有按照嚴格教學規範流程教學。在實訓環節,各種崗位過於籠統,沒有區分,從而造成學生對會計崗位職責不明確,對會計工作內容不清楚,也極大的影響了學習效果。

(五)“雙師型”教師名不符實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師資大部分來自普通高等院校的畢業生,他們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卻缺乏實戰經驗。雖然很多教師通過考試取得中級會計師或高級會計師等資格證書,但沒有到企業進行專門的實踐,也不具備相應的職業能力。教師自身素質與社會需求脱鈎,極大影響了對學生的培養。

四、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準確定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綜合素質和會計職業道德,能熟練地處理工業企業、商業企業、處理非盈利組織賬務;熟練進行成本計算、使用計算機處理日常會計業務;熟練地編制報表並進行報表分析;熟練地使用各類發票、填制涉税文書、進行網上納税申報;熟練地運用各種審計方法,擬定審計方案、實施審計程序和撰寫審計報告的學生,可勝任中小型企業的出納、財務會計、税務會計、財務管理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會計人才和中端實用性會計人才。

(二)優化會計課程設置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培養會計專業的學生是職業能力為核心,以知識面廣、綜合性強的理論教學為前提。與此同時注重“雙證”的取得,雙證指的是一個畢業證,一個會計從業資格證。設置課程時以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為目標,把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所需要的課程設置到高職教育之中,充分發揮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在大學3年期間不僅要學習公共、專業必修課,選修課,在課餘和假期安排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使其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瞭解企業文化,培養工作責任心和認真工作態度,進一步將專業知識、會計電算化專業技能與實際工作崗位對接起來。

(三)自編符合會計職業特點的教材

教材是否完整、系統、新穎將直接體現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彌補目前會計教材的不足,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會計教師着手編寫質量高、內容完整、新穎、操作性強、貼近實際工作的高職會計專業專用教材,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1.編寫教材時,不用文字描述經濟業務的發生,而是直接給出經濟業務發生所需要的原始憑證,讓學生通過對原始憑證的分析來填制記賬憑證,讓學生扔掉根據文字描述業務編制會計分錄的思維習慣,實現從理論到實踐、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填制的實際記賬的能力。

2.組織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到行政、事業單位,企業等實地調研、蒐集資料,與從事實際工作的會計實務工作者共同編寫實踐教材,並根據最新的會計制度和新税制的要求,及時把財税改革的內容編寫進去,從而解決“教材永遠落後於實際變化”的尷尬處境。

(四)採用多樣化的會計教學手段

1.研討型教學。在教學中留出一定時間,列出幾個會計工作中將會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研究解決辦法。再分組討論,每組派代表講解各自的解決方案,最後由老師總結,評出最優解決方案。讓學生充分參與,加深對問題的認識,討論的又是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使教學更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2.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效率。用會計教學軟件將編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的過程演示出來,與教師的講授相配合,使學生全面掌握了會計核算程序。在這種教學過程中,課堂學習氣氛活躍,同時使課堂教學的知識輸出量增加,提高了教學效率。

3.建立並完善會計模擬仿真實驗室。建立現代化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學生通過模擬一系列真實的會計工作,深化了課堂所學知識,對會計工作有了深刻的感性認識,知道今後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提前感受工作的氛圍,為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4.加強實踐教學。為了提供學生實習和就業的崗位,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各個分院、各個專業都積極聯繫實踐基地。就會計專業來講,有浙江寶娜斯襪業有限公司、浙江金橋税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等實訓基地,基地不僅派專業技術人員來授課講座,還提供學生參觀、實習的機會,成績優秀者可以吸收為正式員工,給學生很大的動力和積極性。

(五)打造“教”與“做”一流的師資隊伍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十分支持和鼓勵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一大批教師積極攻讀博士學位,80%以上教師均為“雙師”,鼓勵教師在假期下企業鍛鍊,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繫,服務社會。在學校政策的導向下,會計專業大部分教師不僅有着紮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又有着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實現真正的“雙師”素質。除了這些專職教師外,會計教研室還擁有一支兼職教師隊伍,他們是工作在一線,非常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是真正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師”,兼職教師除了授課之外還舉辦各種“教做一體”的知識講座,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互彌補,相互進步,完善對學生的培養。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提倡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中要時刻體現以能力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思想,強調理論與實踐的聯繫、能力本位職業教育思想指導課程設置,進行人才培養,既符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又較好的解決了課程的系統性和實用性互相融合的關係。隨着義烏市經濟的發展,教學體制改革的深入,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學生應當成為一線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義烏和崗位的需求。

人才培養方案 篇2

關鍵詞:實踐技能;三本人才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

隨着三本院校近幾年的發展,無論是辦學目標還是人才培養目標都和二本、一本有着顯著的區別,各個三本院校都逐漸深入變革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更改其教學方式、方法,轉換教學理念,使學生畢業後能夠同時具有熟練的操作能力及深厚的專業知識。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在學校辦學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依託行業背景,打造其專業特色;具有競爭力強的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特色,堅持“知識、能力、素養”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和“學長制”大學生自我教育與管理模式。在20xx年成為湖北省教育廳批准的首批開展轉型發展試點工作的本科高校。

在本次轉型發展中重點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本次改革以企業需求為基本依據,以就業為導向,適應行業發展,教學內容與時俱進,重點突出知識與能力的複合,人才特點的實用性和服務面向的區域性等角度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本文圍繞應用型三本人才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分別闡述理論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拓展體系的構建,並提出具體實施策略。

舉措一:理論和實踐課程結合設置

英日應用型人才既有一般人才應具有的理論知識,同時又必須有較強的理論技能,既要掌握明晰的科學知識,又要熟練掌握隱性知識,即技能。

本次改革對各專業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進行整合,打破傳統按學科範疇設計課程的舊框架,有機整合主幹理論課,在總體上設計出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能力發展要求以後,對各種課程進行大膽的整合和內容的更新,設計、組織並開設全新的課程,在課程結構上逐步形成“基礎+專業”的平台化架構、“專業主幹課程+跨專業任選課程”的模塊化縱向化的培養體系。如:原來的日語聽力和口語課程統一合併為聽説課程,避免了單一的口語或聽力。同時在課堂上可以更好地增加學生聽説的實際操作性。保證了人才的基本規格、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

舉措二:重視應用、實踐性的能力特徵

本次課程改革主要重視應用、實踐性的能力。圍繞着社會對人才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需要構建從課堂內系統的、綜合性的實踐技能訓練,到課外的自助式開放實驗、貫穿校內學習全過程的專業素質拓展訓練和校外實習相結合的培養體系,注重學生的技能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與鑽研的好奇心。利用校內、校外的實踐基地進行與市場發展平行甚至超前的教學,讓實踐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設置英語口譯,閲讀技巧與方法,聽説技巧與方法,寫作基礎知識,商務應用翻譯,同聲聽寫,西方翻譯理論等課程。

舉措三:知識結構多樣化的特徵

由於學科專業知識直接反映當前崗位的工作需求,在實際工作應用中所遇到的問題一般是綜合的、可能涉及諸多因素,如日資企業商務方向就需要具備良好的外語閲讀能力,具有和外國同事交流的口語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具備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增加了商務禮儀等課程。

文祕崗位要求系統學習基礎寫作和祕書寫作的基本理論和文體知識,具備良好的外語翻譯、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對中、英美及日本等國文學、科技、政治、文化史方面,有開闊的`視野,具備相當的知識,有閲讀古籍的初步能力。因此開設了應用文寫作、日本概況、英美概況等課程。

舉措四:素質拓展體系的構建

素質拓展體系包括社會綜合能力的訓練和專業外延的訓練,推動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與課內教學的結合,規範和加強課外教育管理工作。注重人文教育對學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學精神的啟蒙對成人、成才、創新創業精神的涵育。校內素質拓展訓練包括指導鼓勵學生較早參加科研和創新活動,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高學習與研究積極性;建議學生通過專業英語四級、八級,口譯需具備CATTI二級、NAATI(四級以上)水平、日語N2級等各類專業證書。提高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和技術開發能力。

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特別是促使本科生儘早介入科研活動。設置第二課堂學分,公選課程,包括例如:OFFICE課程設計,海外短期學習,社團、文體活動,科研成果,自主創業等課程。

舉措五:從“地方性”的角度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位於我國的中部地區――武漢市。九省通衢的地理環境使得武漢的經濟貿易飛速發展。同時,東方日產、東風本田等汽車產業迅猛發展,同時理研、昭和等一批知名日資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加速入駐武漢開發區。目前,沌口開發區有日資企業30餘家,武漢東湖開發區也彙集了40多家從事通信、光電子、汽車電子產業的日資企業。日本的It產業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從“地方性”的角度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設置旅遊日語、IT日語、汽車日語等專業特長課程,來滿足現有的市場需求。

舉措六:產學相結合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部英日雙語方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今後的工作,根據日語方向企業培養方案制定反饋意見,增設了會展英語,英語外貿函電,汽車日語,旅遊日語,IT日語等特色課程,針對日語所最需要的人才,制定課程設計和人才培養方案,並與企業合作,共同培養企業所需人次,產學結合,並開設海外短期學習和海外實習,為學生以後的就業做出最貼近實際情況的指導。同時引進雙師型人才,注重師資培養。

人才培養方案 篇3

一、 構建青年人才培養管理體系的意義

健全完善青年人才發現、培養、管理和激勵機制,建立更加有利於青年成長、滿足企業事業需要、符合企業發展規律的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培育具有一流職業素養、一流業務技能、一流工作作風、一流崗位業績的青年人才隊伍。

通過該體系的建立,公司將進一步明確不同序列青年人才的發展路徑,並以職業發展路徑為基礎制定企業崗位能力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之上,建立合理使用的人才識別體系,並給予不同層次的人員相應的培養機會,通過科學適用的體系流程及豐富多樣的培訓課程,充分利用內部聚集的資源,解決公司核心人才的差距問題,為企業發展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支持。

二、公司青年人才培養管理體系

一、 基本制度與體系

(一)管理組織 青年人才培養管理體系的管理組織包含一個決策機構,和一個實施機構。青年人才培養決策機構是人事委員會,由公司領導、人力資源部人員、其他相關人員構成。青年人才培養實施機構是人力資源部培訓站,負責青年人才培養工作全面實施。

(二)青年人才的標準

1. 青年管理人才

從事黨政、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年齡在35週歲(含35週歲)以下;本科及以上學歷、工作5年以上、中級職稱或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獲得青年管理能手、或優秀管理成果獎、或具有獲得推廣實施的科學管理方法實踐;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有創新和實踐能力、有培養和發展潛力的員工。

2. 青年技術人才

從事科技研究、技術服務、產品生產工作,年齡在35週歲(含35週歲)以下;大專及以上學歷、中級職稱;工作業績突出的員工。

3. 青年技能人才

從事技能操作工作,年齡在35週歲(含35週歲)以下;高級工資格證書或被評為總公司高技能人才;工作業績突出的員工。

(三)青年員工的職業發展路徑

1. 青年管理人才職業發展路徑

見習→科員→主辦→主管→崗位經理→部門經理→更高

2. 青年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路徑

畢業生→見習→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資深工程師→更高

3. 青年技能人才職業發展路徑

畢業生→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更高

三、公司的崗位能力管理體系

在確定了公司的職業發展路徑後,以此為基礎制定崗位能力管理體系。該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通用素質、專有能力、崗位技能。通用素質和專有能力,主要是體現戰略目標及業務發展對員工核心素質能力的整體要求;崗位技能則是要體現專業特點及職責分配對員工履行日常工作的具體要求。

四、 人才識別與篩選

識別於篩選青年人才,首先要建立公司關鍵崗位繼任計劃,以其名單作為青年人才識別的基礎,然後運用崗位能力管理體系對名單內的員工進行潛力評價,接着按照崗位序列的不同,結合能力評價與業績評價兩個維度建立九宮格,篩選出本序列的業績與能力均表現優秀的青年人才作為培養的重點對象。

五、 人才培養與培訓

(一)各階段青年人才培養重點

****年-****年入職青年員工為精英型培養,這些青年員工進入公司已經5年以上,對公司及行業均一定的認知,對於這個層次人員的培養,應注重綜合能力與素質的提高,通過培訓使他們早日成為青年管理人才、青年技術人才以及青年技能人才。

****年-****年入職青年員工為大眾化培養,這些青年員工進入公司基本不滿3年,由於煤炭行業的工藝流程複雜的特性,因此對於****-****年入職的青年員工的培養,應該以掌握基本的崗位知識的培訓為主,使他們在日常授課及多種形式的培訓中儘快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及特點、技術的基本原理及要素、生產的'基本操作及要點。

(二)青年人才培養導師制

1. 導師制的原則

“導師制”是指企業中富有經驗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資深管理者或技術專家,與新員工或經驗不足但有發展潛力的員工建立的支持性關係。

2. 在確定了內部導師後,將導師按照級別劃分,並建立相應的導師庫。

3. 指導內容 導師為學員制定年度培養計劃是導師制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但是不同級別的導師、不同層次的學員在制定年度培養計劃的過程中側重點所不同。

(三)青年人才培養的形式

在建立導師制的基礎上,採用多種形式進行青年人才的培養。

1. 青年管理人才的培養形式:

日常培訓:按照建立的崗位能力體系評估結果進行日常的課程培訓。

崗位輪換:按照公司《崗位輪換管理辦法》由人力資源部安排輪崗,拓展其專業廣度。後備管理幹部的崗位輪換所涉及的崗位應儘可能多的包含整個管理流程的工作環節,通過這些崗位的輪換可以使後備管理幹部充分掌握整個工作流程的運轉模式,更好的管理全局。

列席高層會議:列席必要的公司高層會議,提高其對公司運營的全面認識。

高校管理課程:積極聯繫高校聯辦的管理課程,提高理論知識高度。

2. 青年技術人才的培養形式:

日常培訓:按照建立的崗位能力體系評估結果進行日常的課程培訓

崗位輪換:後備技術骨幹的崗位輪換應選擇工作流程縱向延伸的相關崗位,通過在這些崗位上的輪換,可以使後備技術骨幹進一步熟悉整個技術流程的銜接要點,對今後技術水平的提高確定方向。

挑戰性項目小組:以公司面臨的技術難題為基礎成立項目攻關小組,並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提供培訓課程。具體的實施流程是要先根據不同的序列成立相應的項目小組。然後由各個小組選擇自己的課題,管理幹部課題可包括,管理問題解決方案撰寫、制度的編寫、流程的優化等;技術骨幹課題可包括,技改技措方案的撰寫、技術難題的改進措施等;崗位能手課題可包括,生產流程的改進建議、生產操作的改進方案、產線漏洞的改進建議等。然後個小組根據自己選擇的課題進行研究,在整個課題研究期限內,各個課題小組可根據需求,利用各種方法、手段、措施、工具。最後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內,由小組成員提交項目課題研究成果,並向領導做出彙報。企業會根據不同的小組課題,為小組選派指定的導師,導師全過程指導課題小組直至完成課題成果。

3. 青年技能人才的培養形式:

日常培訓:按照建立的崗位能力體系評估結果進行日常的課程培訓。

崗位輪換:崗位能手的崗位輪換應選擇工作流程橫向延伸的相關崗位,通過在這些崗位上的輪換可以使後備崗位能手更加清楚整個生產流程,為進一步提高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奠定基礎。

人才培養方案 篇4

一、專業名稱

軟件工程

二、學 制

4年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相互協調,具有紮實軟件基礎理論、開發實踐、項目組織和管理能力,能夠運用先進的軟件工程方法、技術及工具,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分析、設計、開發、測試與維護、項目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獲得軟件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安全意識、實踐能力、創業精神,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四、培養規格

根據“基礎適度、口徑適中、特色突出、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培養規格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軟件工程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軟件工程的基本訓練,具有軟件開發的實踐能力和經驗,軟件項目組織的.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質,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與能力:

(1)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及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具有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

(2)掌握軟件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軟件需求、設計、實現、評審、測試、維護以及過程管理的方法和技術,瞭解軟件工程規範和標準;

(3)具有軟件項目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和管理等方面的實踐能力。

(4)瞭解軟件工程領域的前沿知識、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5)具有軟件開發和初步科學研究的能力,在工程實踐中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6)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的外語閲讀、寫作和交流能力,並達到規定的等級要求。

(7)具有一定的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