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通用11篇)

來源:文萃谷 6.68K

在學習和工作中,越來越多的人或聽或寫彙報,彙報就是把某個階段做的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研究後報告給上級領導,寫彙報都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通用11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通用11篇)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1

經歷了14、15號兩天的送教下鄉活動,我們受益匪淺。今天開始進行科學領域的活動,相信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穫。下面對我園科學領域的一些教研活動以及具體做法做以下彙報。

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發展指導綱要》為理論指導。認真研讀《指南》中科學領域的目標和教育建議。教師明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試驗等方法,學習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本學期我園科學領域主要圍繞“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探究能力”系列為主題開展。根據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領域工作計劃。具體做法如下:

1. 在區角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充分利用區角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轉變國小化的傳授知識的方法。

(1)利用圖畫區角鍛鍊幼兒寫寫畫畫的能力,感知圖形、體會用數字來描述事物,對環境中的數字含義有進一步的探究興趣。(小班:隨意塗鴉、連點成線。中班:塗塗畫畫、按要求塗色、按要求畫一畫。

大班:創意畫、按老師要求畫。)

(2)利用植物角、植物園帶領幼兒探索大自然的祕密,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通過班級的植物角和學校的植物園讓幼兒觀察瞭解植物生長的祕密。春季開始帶幼兒去室外觀察小草長大,樹葉發芽。

2. 在主題活動中體驗探究過程,發展探究能力。

(1)集體活動中體驗探究過程。組織教師教研開展“怎樣在集體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探究能力”的主題教研。以集體備課加聽課評課的形式進行。三月份通過聽、評、比劉丹丹老師的一節《6的分合》在幼兒探究能力的發展方面較為突出。

(2)幼兒通過繪製簡單的記錄表等形式培養觀察探究的興趣,發展探究的能力。大班計劃在五月至六月期間大班幼兒以老師繪製的紅花圖為例,自己試着繪製表格來記錄樹葉發芽的到長大的情況。中班在老師繪製的表格內記錄温度的變化。也就是那天開始有小朋友穿單衣了,那天開始有小朋友穿半袖了,那天開始有小朋友穿裙子了。

3.通過過學習、組織活動促進教師的認識。

(1)通過學習轉變教師觀念。

國小化現象在我園也存在。我們要逐步由國小化的教學方式向幼兒能力培養的過度。這就要求首先要轉變園長和老師的思想。首先通過《指南》的學習、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改變老師的認識。杜絕國小化不是不讓教給孩子知識,而是要用適當的方法引導幼兒去探究知識。例如:剛説到的《6的分合》是省編教材中班的內容,也就是在國小化教學中我們教的6的分解組成。劉丹丹老師就利用了雪花片、

塗塗畫畫等方法讓孩子自己去探究其中的關係。

(2)通過活動促進教師進步。

具體活動安排:

三月 :科學領域發展幼兒探究能力為主題的教研活動

聽課+評課

四月: 幼兒觀察記錄季節變化。

幼兒記錄+展示

五月: 家園互動:廢舊材料的利用。

六月: 活動成果展示。

以上是我園對於科學教學教研等方面工作的簡要彙報。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園長、老師給予指導,我們不斷改進,爭取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2

時間的流逝,分秒的飛逝,一學期很快就過去了,每位幼兒都能愉快地在幼兒園學習生活,不僅個頭長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幼兒在老師的悉心教養下,良好的情感和態度正逐漸養成。能力、知識與技能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現將本學期的各項教育和教學工作加以總結,具體體現在以幾點:

一、科學領域內容:

1.幼兒初步能夠對周圍新奇事物感興趣並經常提出簡單問題,繼續學着用各種感官去感知事物,喜歡觀察、探究與生活相關的社會、自然現象。

2.幼兒認識常見的動植物,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認識小動物,能夠參加簡單的種植活動,並愛護動植物,關心勞動者。

3.幼兒喜歡參加數學活動,能在老師提醒下保持穩定注意,會動腦、動口、動手地擺弄、操作數學活動材料。

4.幼兒能夠根據物體的3——4個特徵分類、排序,區別前後、高矮等空間方位,知道白天、黑夜、早晚、今天,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一樣多,認識5種以上基本圖形。

5.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20以內實物,並説出總數,順數100以內數字。

注意:

1、積極為幼兒創設科學活動的環境,營造科學學習的氛圍。

2、發揮自然角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求知慾望。

3、將遊戲做為教育的“媒體”,寓科技教育於科學遊戲中。

二、教育教學:

1.我們班兩位老師深入細緻的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中我們認真研究教材,力求準確把握難點重點,並注重參閲各種雜誌,制定符合幼兒認識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並不斷歸納總結,提高教學水平。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上課時注重幼兒主動性的發揮,激發幼兒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幼兒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幼兒的思維素質。

3.堅持聽課.注重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意見與教學模式。

4.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並注意把一些先進的理論應用到教學中.做到學有所用。

5.我們十分重視孩子常規的培養,在幼兒入園後不久我們進行一日常規教育.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還教幼兒學會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作.由於我們老師統一要求.統一管理使我班的幼兒從小就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

三、教學主要內容:

(一)、其一,針對幼兒品德進行教育

1、班內幼兒能尊敬師長,和同伴友好相處。在遊戲中能做倒互相

謙讓,不掙搶玩具。

2、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教育,升旗時行注目禮。愛自己的國家,知道首都,以及國家的一些名勝古蹟。

3、愛班級,愛集體,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有集體榮譽感。

(二)、其二,對幼兒健康方面的教育

1、經常組織户外活動,保證户外活動的時間。

2、教育幼兒養成洗手的好習慣,並保持儀表整潔。飯後不能劇烈運動。

(三)、其三,對幼兒進行學習方面的教育

1、能學會簡單的兒歌,古詩,聽懂故事,理解故事的內容,並學着講故事,表演故事的主要內容。

2、能掌握1-10以內數的組成,簡單的加減法,並有一定的推理,思維能力。

3、積極參加遊戲,在遊戲中有一定的想象能力,並和同伴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4、能對周圍事物產生好奇,好問,有一定的求知慾,有探索的慾望。

5、認真上好興趣班內容,幼兒基本能熟練掌握10以內3個及多個數相加或相減的口頭加減運算。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3

今天的幼兒,將是未來世界建設的主力軍,向幼兒進行科學教育,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要求,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幼兒的呼喚。

一.積極為幼兒創設科學活動的環境,營造科學學習的氛圍

我們必須不斷地更換操作材料,根據幼兒的興趣,幼兒的發展水平以及階段教育情況,為他們提供豐富的便於幼兒操作與觀察的、藴含教育價值的材料。如:在上空氣的主題活動,引導幼兒找空氣時,我為孩子們投放了塑料袋、氣球、空瓶子等材料,引導幼兒用塑料袋裝空氣.捏緊袋口,摸一摸、壓一壓袋子感覺空氣的存在,對着臉放開吹滿氣的氣球口,感覺氣流的衝擊力。又如:投放石子、沙子、豆子、釦子、瓶子等材料,讓幼兒在活動時通過搖晃成敲擊瓶子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還可以從敲擊瓶子所發出的不同聲音判斷瓶子中的材料,這樣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聽覺能力,還進一步培養了幼兒的分析判斷能力.提供充分的材料,就為每個孩子創設了動手動腦的機會,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在動手操作中得到發展.。

二.發揮自然角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求知慾望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縮影,是幼兒認識世界的窗口,利用自然角進行科學發現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發現意識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我班的自然角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了讓這道風景線能與孩子互動起來,起到教育的作有,我決定把

科學的目標融入到自然角中。嘗試將以前的簡單種植,變成生動、有趣的情節。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從中培養科學技能和方法,掌握科學的知識。

自然角環境提供給了孩子們認識自然、觀察自然與親自實踐的空間,從中也增強了孩子們探索的精神。

三.將遊戲做為教育的“媒體”,寓科技教育於科學遊戲中

興趣是幼兒認識科學的動力,它表現為兒童對事物的心理傾向性。而遊戲卻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對幼兒來説,遊戲是最快樂、最生動、最豐富的活動。因此。以遊戲的形式開展科學活動,既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進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遊戲中,幼兒通過試一試、做一做、玩一玩認識科學現象。獲得科學知識。在愉快體驗中學科學,效果更加。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4

楊嬌嬌 《幼兒園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提出了幼兒園教育內容的“全面性”“啟蒙性”和各領域教育內容的“相互滲透”性,依據以上要求,我們把以新的幼兒教育課程整體觀念作為導向,把“以幼兒為本,一切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的人本特色作為我們教育的理念。為此,本學期,我們結合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入手,積極安排了豐富有趣的主題活動,將有探究空間和發展餘地的內容引入到了教學活動中,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就主要活動總結如下:

一、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學計劃,通過主題開展活動 活動一:《認識交通標誌》

隨着幼兒的年齡不斷增長,幼兒的活動性也越來越強,但是許多幼兒在活動中很難控制自己的言行,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將《認識交通標誌》這一主題作為我們引導幼兒增強規則意識的主要手段,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共同探討:“沒有標誌怎麼辦?我設計的標誌”,同時還結合我們果果班大型主題活動《我是小小交通警察》來對幼兒進行教育,在活動後幼兒的規則意識明顯增強,遊戲中自己遵守遊戲規則的餓幼兒也越來越多。

活動二:《大恐龍》 這次活動的生成來源於幼兒對恐龍的喜愛,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發現許多小朋友都喜歡恐龍,無論哪個孩子都能説出好多種恐龍的名

稱及生活習性,活動中孩子們通過提問、求助家長、看書、聽故事、上網等手段圍繞主題“恐龍”收集資料,在收集資料的同時增加對恐龍世界的認識。還主動將家裏關於恐龍的圖片、玩具帶到幼兒園來和同伴們分享,幼兒通過自主選擇、積極參與瞭解了更多關於恐龍的祕密,比如恐龍到目前為止發現了多少種,恐龍的生活習性以及人們對恐龍為什麼滅絕的猜測都有了一定的掌握。並組織幼兒參觀神木縣博物館,給幼兒上了生動有趣的一課!

活動三:《新年新氣象》

“元旦”到了,這是新年的開始,也是小朋友最快樂的節日,我們和小朋友一起動手打扮佈置節日教室,掛彩球、做拉花、自制賀年片,我們還開闢了《新年心願》欄目, 孩子們用稚嫩的話語表達了心中美好的祝願,我們還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元旦晚會,歡樂的同時又理解了這個節日的意義。

二、創設幼兒喜歡的環境,保證區域活動的開展

本學期,我們繼續開展了“幼兒園區域化教模式的實踐研究”的課題實驗。這樣的模式有利於我們更好的進行教學活動。我們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將幼兒感興趣,有探究空間和發展餘地的內容引入課堂,“神奇的鏡子”、 “植物的根”、“各種各樣的服裝”等區域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區,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積極性大大提高,而且這些題材是幼兒熟悉的,且擁有較濃厚的興趣,所以在操作過程中孩子的積極性也很高,而教師指導時也注意以引導幼兒自己探索發現為主,這樣幼兒的探索的願望得到了滿足,學習的興趣也較濃厚。

三、結合主題,適時注重品德教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品德教育是我們一直注重對幼兒進行培養的,在日常活動中我們逐步滲透對幼兒的品德教育,從不放鬆,活動時我們教會幼兒認真的傾聽,鼓勵幼兒不怕困難以及關心他人等好品質,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孩子們變得會關心他人、更有禮貌了。 一學期的工作就快結束了,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的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將教育教學工作踏踏實實做好,讓幼兒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發展。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5

在幼兒園五大領域中,科學領域的教育對於幼兒科學素養的早期培養,科學邏輯思維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從教育內容上來看,科學領域不僅僅指科學,而且還包含了數學。其中科學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通過科學教育可以使幼兒正確認識周圍世界,更可以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的探究心和求知慾。所以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一、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教材和了解學生。

⑴研究教材;幼兒園科學教材較其他階段科學教材有其獨有的特點,它涉及很多自然科學,內容十分廣泛,大部分內容又都以各種形式呈現在幼兒日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兒去注意、去探索。如上學期中班開展的科學活動《小枱燈》、《氣球車》等都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園教材的特點結合幼兒生活環境,通過幼兒身邊熟悉的事物,讓幼兒體驗探索和發現的樂趣。

⑵瞭解學生;有些教師課前沒有事先了解學生原有知識水平,開展科學活動時會遇到一系列的困擾。剛踏上講台時,我曾遇到這樣的尷尬:一次科學活動,課前已做好充分準備的我,滿懷信心要上好課,當我剛把準備好的幾個問題提出來,教室裏有一半多的學生不用思考就馬上報出了答案。接下來的實驗,進行到一半時,大部分的學生已經猜到了實驗結果。勉強再教下去,沒有新鮮感,不教下去,還有一些學生根本不會。所以教師上課前要做好調查,除了備紙本上的東西還要備學生,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教學,取得實效。

另外,幼兒園的教育對象是年齡段為3 — 6歲的孩子,處於該年齡段的孩子好學、好問。教師要抓住幼兒的年齡特徵因材施教,讓幼兒在好奇心和科學興趣的引導下,運用自身的感知器官主動探索發現和理解周圍世界中的事物和現象。

二、選擇好活動方法

開展科學活動的方法有操作法、觀察法、實驗法、遊戲法、講演法等。其中幼兒園開展科學活動最常用的方法是操作法和觀察法。

⑴操作法;是在材料的操作、擺弄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在操作中,幼兒感知了事物的特徵,積累了經驗,發展了興趣,也培養了求知慾和動手探索的良好習慣。雖然幼兒自己動手做的科技製作沒有成人做的那麼完美,但是活動充分展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積極主動的操作,積極主動的思考,從而很輕鬆的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科學的興趣,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給予了幼兒充分的滿足,讓幼兒享受到了活動帶來的樂趣。

⑵觀察法;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知覺活動,也是科學教育中幼兒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在科學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應由淺入深、逐層遞進,指導幼兒按順序觀察,注意比較,分析結果。觀察順序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外到裏;觀察比較會從顏色、大小、形狀等入手。雖然觀察只是科學活動中的一個部分,但是在認識事物的外部特徵及其變化時,觀察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方法。

三、創設好科學活動的環境

幼兒園很多領域的活動開展都與環境的創設息息相關,科學活動的開展也不例外。我們説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大自然是幼兒學科學的最好課堂和材料,上課時無意間飛入教室的小飛蟲都可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會睜着明亮的眼睛聚精會神的觀察大自然中這些神奇的小生命。會由此引出一連串的疑問:蟲子為什麼會飛?它們叫什麼名字?喜歡吃什麼?在幼兒園,我們也可以刻意去佈置屬於孩子自己的科技園地,在那裏放上孩子們製作的種子標本或科技小製作,讓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時回味製作的樂趣,也讓孩子加深了對科學知識的瞭解。

幼兒園科學活動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相信只要教師們全身心的投入,用心去體會每一個活動細節,活動後及時進行反思,我們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會開展的更好,更有特色。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6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在幼兒園執行董事園長的領導下,嚴格執行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工作中,大家團結互助,兢兢業業,體現了我們教師勤懇、嚴謹的工作作風。現將這學期所開展的主要工作做以下小結:

一、明確研究方向。

教研內容決定着老師們業務水平發展的方向,對於自身素質的提高起着關鍵性的影響,所以,在擬訂教研計劃時,我組織我們組內成員一起將各自內心的想法和自己認為所需提高的方面提出來,採用共同協議的方式確定教研內容,有最新教育理論學習,觀摩優質課教學錄像,教研課的集體備課、上課、評課,教學經驗交流等。使本學期的學習活動目標更為明確,學習內容更加貼近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真正達到“為用而學、學以致用”的效果。

二、從理論着手,吸收新思想,開拓新視野。

加強理論學習的方式,我要求我們組採用集中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討論活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教育改革, 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們把新課標的理念滲透到教學中,教學注重以培養幼兒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注重尊重幼兒的需要。 分散學習是教師結合各自研究的課題,通過閲讀教學雜誌,借閲相關教學理論專著,並利用網絡資源,上網閲讀教育教學文章,及時瞭解課改動態,以適應形勢的發展。

三、緊抓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我們組能發揮教研活動的功效,確保每週一次的教研、備課討論的活動順利開展,加強研課、磨課的力度,努力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教學效益。

備新課之前,我組織我們組成員分析了全冊教材,瞭解每一單元課文內容的特點,訓練的要點及所需達到的目標。並將知識點相通的內容進行

整合,使知識更具系統性、集中性。備課以集體備課和自主備課相結合,集體備課時,每位教師都能參與研討,每一個教學內容各個環節的設計,都作精心的預設,同時包括課件的製作。教學設計體現幼兒的主體性,為幼兒創造個性發表的舞台,張揚幼兒的個性,激活幼兒的思維。自主備課課時足,並有一定的質量。

參照幼兒園的工作計劃和本組教研計劃,每學期每位教師都能精心準備,並上好一節教研課,組內成員認真聽課、評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以新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牢固樹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幼兒,在溝通和對話中實現師幼的共同發展,努力建立互動的師幼關係。提倡研究性學習、發現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以實現幼兒學習方式多樣化地轉變,促進幼兒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為幼兒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平時每節課後教師都認真地反思教學過程,及時地把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寫下來,從深層次上去考慮自己的教學工作,寫出有質量的教學反思。不斷地研討、實踐、反思,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明顯有提高,從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得到提高。

四、常規工作常抓不懈,增強教師的責任感。

在平日的教學常規工作中,我們教研組教師從上課、備課、聽課、加強能力訓練等入手,嚴格要求幼兒,想各種辦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讓一個幼兒掉隊。牢記古語“教不嚴,師之惰”,以此相互勉勵。在重視教師常規工作的同時,我們發現幼兒學習的自信心有待加強培養,班級與班級、班內幼兒於幼兒間競爭的學習氛圍不濃,老師在工作中要注重對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擴大閲讀量和作文量,進行有序地專門訓練,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水平。

以上是我們沙源幼兒園教研工作的回顧。儘管我們努力着,奮進着,但我們深知,在以往的工作中,還有許多的不足,在今後,我一定會加倍努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爭取把教研組工作開展得更好。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7

進入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這種競爭最終要反映到教育上。時代迫切需要具有厚實知識基礎的,科技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豐富科學想象力的新一代複合型人才,而這些人才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因此,幼兒階段科學啟蒙教育極為重要。

縱觀當前幼兒科學啟蒙教育,存在着諸多弊端。

首先在觀念方面,比較重視教授幼兒現成的概念、認識具體的事實形成簡單的概括能力;比較注重對科學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幼兒科學素質、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愛迪生幼兒科學發現室4.0版與國際主流科普玩具注重培養幼兒科學素養、思維的發展、個性和創造力的理念相融合,通過創設情境讓孩子們置身於充滿神祕感和挑戰性的科學遊戲中,使孩子們對科學現象產生了強烈的探究願望。在發現室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手段拋卻單一和傳統,而是加強對幼兒個性化研究,更側重於對幼兒主動性、合作性、創造性的探索以及對幼兒實踐操作活動的研究;不但注重硬件的規劃,而軟環境的創設,一樣重視針對性、個別性、發展性。

4.0產品與國際幼兒科學教育“動手做”“自主學”等理念高度契合,整合多套優秀教育資源,以真實的科學實踐任務為驅動,以兩人小組為基本合作形式,滿足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的需要,“愛迪生幼兒科學發現室”配置 “設計區”,“機械區”,“物質科學區”,“生命科學區”和“地球科學區”等5個活動區。

幼兒進入活動區,根據的自己的認知,自主選擇自己要承擔的角色,實驗方案,方案講述,實驗操作,以及整個體驗活動的統籌安排,均由孩子們自主選擇,自主進行,過程中還可以孩子們互換角色,這顯然對提高孩子的參與性和動手能力,團隊合作的認知能力具有很大的引領作用,同時讓孩子們更加親近科學、喜愛科學,親身感受科學現象,發現科學探索的樂趣。

其次,在教與學角色認定方面。在學前教育領域,教師是知識傳授者,示範演示者,幼兒是模仿學習者,知識接受者,這個認知是傳統的教學的概念,而隨着知識接受的媒介日益多樣化,教學觀也應該與之俱進,適合現實世界的正確的學習觀應當是學習者和傳授者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應是起學習促進的作用,現實非知識的源泉,幼兒應當是主動學習者,而非機械的知識的接受者,模仿學習者,這樣才能更好地促使幼兒全面發展。

因此,從小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傳授者的角色,而應該是指引者,帶領孩子走進知識的海洋,而究竟要擷取什麼,要孩子們自己根據興趣認知,主動的接受,所以,培養幼兒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愛迪生幼兒發現室4.0版打破傳統的教師主導的授課方式,採用區域化兒童自主探究活動的教育理念,兒童分組進入指定區域,組員各自選定自己所擔任的角色,自主設計實驗情境,兒童在親自操作實驗過程,發現問題,小組成員進行談論釋疑,無法解決的時候,便是教師參與的時機,但也只是做啟發性的指導。

由此可見,愛迪生幼兒科學發現室所設計的活動體驗方式不但目的性強,而且具有較強的操作性,五個區域涵蓋自然物質科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設計與技術等四大科學領域,實驗材料豐富,器材齊全,材料安全環保,易於操作,對幼兒科學素養、思維的發展、個性和創造力的培養都具有相當積極的作用。

因此,為了能有效地實施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可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創建不同規格的幼兒科學發現室,針對性地幫助幼兒掌握相應的科學基礎知識,讓幼兒勇於參與到科學活動中去,利用孩童時期特有的對新事物敏感和好奇,多感官地去體驗和享受科學實驗過程,從而使幼兒慢慢的感悟科學,喜歡科學,進而讓幼兒養成提疑釋疑,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8

早期認讀字詞,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幼兒閲讀興趣,開發幼兒的潛能。學習憑藉文字間接地吸納信息。根據我們期初制定的科學識字計劃,我們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幼兒在環境中識字,通過創設符合中班年齡特點的圖文環境,培養幼兒對科學認讀的興趣,鞏固已學過的漢字,使幼兒的識字量大大提高,學得輕鬆、愉快、現對本期的科學識字活動作小結:

幼兒在與環境的接觸中潛移默化地感知了許多漢字。不同的季節,我們將活動室佈置成不同的背景,利用各類動物、植物圖案,配以生動形象的文字説明,使幼兒很快識別了“春”“夏”“秋”“冬”,通過找一找,認一認,幼兒自然而然地感知並學會了春天—嫩綠的葉子,小草發芽,鮮花開放……,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綠蔭,光着腳丫嬉水,穿涼鞋,裙子……主題牆上,我們也貼上了圖片,照片,並附上簡單文字。例如在愛家鄉這一主題時,幼兒一下就學會了“虞山”“尚湖”“興福寺”“我愛我家”“農家小院”……

自然角的佈置也有不同,以往幼兒對各類種子,花卉等總不是十分熟悉,記不住名字,特別是種類繁多的種子,幼兒往往難於區分。本學期,我們不僅帶幼兒認識觀察種子,還在瓶子上貼上標籤,並分類擺放,“糧食類”—“小麥”“穀子”“大米”“黃豆”,“花種類”—“太陽花種子”“夜飯花種子”“向日葵種子”,這樣一來,幼兒很快區分,對漢字的識記質量也大大提高。

本學期我們活動室中新添了“表演區”“美美髮屋”“建構區”等自主遊戲類活動區。於是我們又將科學認真滲透到遊戲環節中,在各類物品、擺設上貼上字卡,如“舞台”、“燈光”、“售票處”、“歡迎光臨”、“電吹風”、“洗髮水”……這樣遊戲中的幼兒每天接觸下來,自然而然地記住了這些文字。有意將文字出現在遊戲的環境裏,

幼兒學起來一點也不枯燥,相反,連遊戲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家園的合作,使幼兒養成了良好的科學認讀習慣。在家長的幫助和老師的引導下,我班幼兒基本上都掌握了自己的名字。其中90%的幼兒已學會書寫了。家長們積極訂閲《家庭教育》,在家裏創設親子共閲環境,並幫助幼兒記錄新學會漢字,鼓勵孩子不斷進步。總之,本學期我班幼兒的識字情況趨勢良好,我們將繼續開張下去。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9

本學期我們針對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科學課題:採揉種家園互動形式提高家長對幼兒科學教育指導的策略的研究此次活動得到了家長的高度重視,積極配合,通過家長們的努力、老師們的努力。我們看到:孩子們對科學現象的好奇心強烈了;對觀察到的科學現象樂意表述了;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過程中主動性增高了。在家長們的經驗交流會上,我們更是看到:家長們的指導經驗一次比一次豐富,一次比一次有經驗。在此我對本次教研活動進行經驗小結。

一、要想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科學教育中來,首先我們要讓家長了解幼兒科學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長對科學教育的認識。

自然界中充滿着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孩子們的科學探索就是從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現象開始的,探究的內容越貼近孩子們的生活,越能使孩子們體驗和感受到學習的內容對自己的意義,越能發現和感受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到科學就在身邊。科學的知識和信息資料孩子也需要;科學要求的探索是孩子的愛好;科學不能因循守舊,而孩子天生擅長創造。正是科學的這三層含義,使兒童與科學幾乎天生就是零距離。家長的錯誤觀點正是誤解,曲解了科學的內涵,不瞭解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與科學具有天然、內在聯繫造成的。因此,要讓家長在對幼兒科學教育上與幼兒園保持一致,教育理念和方法上達到共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使家長能走進幼兒園的科學教育中,學習和閲讀有關科學知識,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才能加強科學教育中家庭指導的針對性和合理性,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質量,才能無時無刻,珍視和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對科學產生持續的興趣,培養幼兒探索的科學態度。

那麼首先我們就可以通過科學教育調查問卷的方式瞭解家長對幼兒科學教育的認識及重視程度,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大部分家長對幼兒的科學教育比較重視,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也不知道怎樣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指導。一般情況下家長們都採用給孩子買科普書籍和光盤的方式。瞭解家長對幼兒科學教育的態度後,根據調查問卷的分析制定“指導家長如何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指導策略”的計劃。召開家長座談會,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瞭解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瞭解幼兒科學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長充分認識到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形成家園教育的互動。徵求家長們的意見與家長們一同討論計劃並且豐富計劃中的內容;商量如何實施、開展。例如:在家中都有那些常見的科學現象,如何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等等。

二、利用家長資源,促進家園互動

“互動合作”是瑞吉歐教育價值取向的一個重要理念。瑞吉歐教育主張: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和教師、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在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資源的提供者。可見,只有家園的互動合作,才能使幼兒得到最好的發展。首先,要利用家長的職業優勢,不同的家長所從事的職業是不同的,家長們不同的知識和職業背景為幼兒園提供了豐富的科學知識。例如:我們請做電腦工程強項的毛衝家長幫助收集網絡上有關科學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學習,請任教老師的陳宸家長走進課堂給孩子們講解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揭開孩子心中的迷。其次,是要善用家長的氣質優勢,例如朱婉童的媽媽於孩子之間的交流很巧妙,我們請她與孩子一起學習科普書上的內容並且與孩子一起進行科學親子小實驗。驗證書中的科學現象。

三、建立良好的互動平台,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家園互動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研究的課題,只有運用正確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實效。

首先我們通過家長定期的家教知識講座、家教經驗交流會,使家長們毫無拘束的交談和溝通,拉近家長與教師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以便於家長從他人的經驗中獲益,從而充分調動每位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其次我們根據調查問卷中分析到家長習慣運用給孩子提供科普書籍、光盤的方式調動家長根據書籍、光盤上的內容和小實驗與孩子一起在家中進行小實驗進行實踐,使幼兒對科學更感興趣,給幼兒提供更多探索的空間。

再有通過親子活動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科學小實驗;收集各種資料、照片收集成冊供家長們分享和交流,為家長創造更多的交流學習的空間,提高家長對幼兒科學教育的.指導能力。

宋慶齡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就強調了提高家長素質的重要性。所以幼兒園開展教育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家長們的支持、配合和幫助。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1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開展科學專題園本教研活動一年以來,教師們都已經擯棄了過去對於科學活動的陳舊觀念,(過去我們的教師經常懷着一種"任務”意識在傳遞知識、教授技能,至於"到底幼兒學習這些知識有什麼用處?”"他們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運用到這些知識?”等問題卻極少思考)。從教師們在本學期的科學教研活動中的表現來看,大家都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如果科學教育沒有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繫,學習的知識就難以被幼兒掌握、內化。在綱要精神的指引下,教師們通過自身的實踐,深刻意識到,幼兒科學活動必須貼近生活、來源於生活。

一、幼兒科學活動內容必須來源於生活

首先,我們要樹立"時時處處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學”的觀念。教師要善於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機,有效地組織科學活動。如一次大班孩子在繪畫活動的過程中,有一位幼兒不小心碰翻了老師的水杯,結果畫面上用彩筆塗的部分模糊了,而用油畫棒塗的部分卻安然無恙,這一現象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大班教師抓住這個教育契機,生成了科學《油和水真奇妙》系列活動,通過實驗揭示現象,又根據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不斷深入,層層遞進,極大滿足幼兒好奇心的同時,又豐富了孩子們對生活中油水現象的各種經驗。如為什麼炒菜時油放多了,菜湯上會漂一層油等等。

其次,我們要有一顆細緻觀察的心,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即要求教師具有敏鋭的觀察力,能敏感地捕捉住幼兒的那些稍縱即逝的消息,發揮它們的教育價值。在一次户外活動時,小(一)班幼兒突然發現附近建築工地上的大吊車,由於當時教師正在和孩子們一起進行《車子叭叭叭》科學探究主題活動,於是孩子們興奮極了。不一會兒,參與議論的幼兒越來越多。如何利用這輛大吊車,發揮它的教育價值呢?教師大膽的組織幼兒走近大吊車,觀察吊車的運作過程,讓幼兒瞭解到吊車的作用,知道大吊車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困難,為我們生活帶來便利。

最後,我們要迅速作出反映,調整教育策略。中(四)班師生們共同生成的科學主題活動"蛋寶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幼兒在製作蛋殼娃娃活動的過程中發現,要想將蛋清和蛋黃取出,但又不能破壞蛋殼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如何讓生活中這一十分常見的現象,給幼兒深刻的印象和實用的經驗呢?

(二)班教師迅速調整教育策略,運用反向思維的方式,請幼兒每人找一個蛋寶寶,保護它不讓它受傷。幼兒想出了許多方法:有用手帕、餐巾紙包住的,有放在枕頭裏、水杯裏的,有的請爸爸媽媽給蛋寶寶做舒適的窩的,五花八門的方法全部施展出來,在整個帶着幼兒感情的活動過程中,幼兒的發現是不斷出新,幼兒對蛋易碎、不易運輸和保存等特點的掌握也是生動而又感性的,這比教師天天提醒幼兒拿蛋寶寶要小心來的更自然和生活化了。

二、幼兒科學活動形式應儘量生活化

日常科學活動的生活化。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結構理論,認為"人的認知是在與周圍的人或事物的交互作用中建構起來的。”因此幼兒園的科學教育也應為幼兒接觸周圍自然物、認識和了解科學現象打好基礎。

我園地處環境優美的海核社區,園中有草坪,孩子們可充分活動及散步,有飼養區,裏面養着幼兒喜愛的小白兔、小雞等可愛的小動物,能讓孩子在飼養、管理小動物的過程中瞭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生長過程等等,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的愛心、增長了知識。另外玩沙、種植園地、科學活動區、自然角等也是孩子游戲及動手探索科學知識的好場所。例如中(一)班《種子發芽》系列科學探索活動中,教師在自然角內,放了裝有蠶豆的三個杯子,其中一個不放水、一個放一點水,另一個放一杯水。引導孩子每天觀察,看哪個杯裏的蠶豆會發芽,並將每天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以此讓孩子懂得:種子發芽需要空氣和適量的水。

三、幼兒科學活動應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語),"教育是為了完美的生活”(斯賓塞語)。由此可見,教育的目的本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應以幫助幼兒適應現實及將來的社會生活為主要目的。所以科學啟蒙教育更應以幼兒的生活及周圍環境為基礎,使教育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感性經驗相結合,讓幼兒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最終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次小(一)班一位幼兒把積塑塞到衞生紙的捲筒裏,兩個圓圓的積塑正好卡在捲筒的兩頭,就此疑難,小(一)班教師開展了科學探索活動:"營救積塑寶寶”,幼兒興奮不已,躍躍欲試,主動積極地尋找材料,反覆操作,最終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充分運用了已有知識、經驗,如:比較長短、學習連接,使得整個探索過程具有無可估量的教育價值。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從學過的知識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活動又幫助幼兒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所以當幼兒碰到實際問題時,我們不必馬上排憂解難,可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嘗試解決,以此加強知識與生活的聯繫,讓科學知識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另外,幼兒科學活動應滲透生活中的各項技能。科學活動時,應該把多種潛在的教育因素有機地整合在整個活動中,讓幼兒生活中的各種經驗得到豐富,技巧得到驗證。比如在小(二)班活動"多種多樣的糖果”中,教師不僅給幼兒提供充分的語言交流機會,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剝糖紙時又面臨着生活技巧的問題;撕和剝又能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幼兒在互幫互助中提高交往能力,對糖紙的處理又涉及到環境整潔的問題,多樣技能的滲透使科學活動更顯豐實。

回顧一年來的科學專題園本教研活動,無論是園內公開課,還是區級示範課;無論是科學主題活動還是各領域活動;無論是課堂內還是生活中,教師們都能充分領會綱要精神,綱要就是我們的航標燈,她指引我們的教育實踐工作更具目的性、方向性和實踐操作性。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全體教師在教學副園長陸豔碧領下,必將取得更多的成績和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科學領域學科彙報材料 篇11

一、思想道德與家長進行了瀕臨溝通

向家長傳揚幼兒園保教使命和科學育兒知識,進一步瞭解家長、社會對幼教使命的領會與相熟,共同幼兒園做好保教使命。

在教誨講授活動中,為幼兒創設良的機遇與條件,提供充實的操作材料。按照班上幼兒的年齡特性,充分調動各種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認知和放肆事物的特性與屬性。在一日活動中,留意教給幼兒初淺的,複雜的生活知識閲歷,培養幼兒獨立從事成就的才能。

本人能自動參加政治學習,違犯蘇息規律,連合同道,熱愛幼兒,服從分配,對班級使命認真負責,在使命中勤勉求真、務實、求新。以自動真誠的心態去實現園裏安排的各項使命。自動參加園內各項活動及年級組教研活動,做好各項使命,自動要求進步。兢兢業業,做到耐煩、愛心、公正、尊重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二、使命方面

讓家長參與到我的使命中。在主題講授活動中,我展開了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來園察看孩子,和孩子共同實現一項使命,這活動不僅能增進我與家長的接洽,而且還能讓家長更領會我的使命。與尤其兒童的家長瀕臨接洽,使記錄獲得較好的成果,真正的幫手到幼兒。

家長使命:

在一樣往常生活中指導幼兒領會本人與幼兒園工作的接洽,讓幼兒曉得本人是他們中的一員,並樂於參加幼兒活動。教誨幼兒關切父母,關切同伴,禮貌待人。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誨,使幼兒養成有道德、有愚笨、有禮貌的好孩子,並同家長瀕臨接洽,聽取家長看法,跟據幼兒在家時的表現,對幼兒進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長一起改正幼兒不良的習慣。

小班科學育兒知識教誨使命:

使用微信、電話等多種方法進行訪問。這使我更領會幼兒在家的狀況,使我能有針對性地展開幼兒的講授使命,而且還能促使我跟家長的相互相識,使接洽更瀕臨。

在講授中我深知要退步講授品質,關鍵就是要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備好每一節課。本人動手打造講授用圖和講授器具。領會幼兒原有的知識技術的品質,他們的興趣、需要、方式、習慣、學習新知識可以碰到的困難,並採納照應的辦法。關切部門幼兒,重視個別教誨,使其保持絕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幼兒的情感,使幼兒發生高興的心緒,創造優良的課堂空氣。自動的參加工開課和各種角逐活動。多看對業務有幫手的冊本,不斷擴寬知識面,為講授模式注入新的生氣心願。

時候飛逝,轉瞬間,一個重大而又充分的學期又過去了。回首這學期,忙碌而高興的使命在我班兩位老師的連合合作下,獲得了較好的成績。本學期我認真做好各項使命,自動實現園裏佈置的各項使命。下面我把這學期的使命做一個總結。在講授中要從事好幼兒的主體地位及老師的主導地位,以多種方法指導幼兒有興趣的參與活動,並主動去學習,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總之本學期收穫不小。在使命中我享受到收穫的慶幸,也在使命中發覺一些存在的成就。在而後的使命中我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勤勉退步思想及業務本質,大膽地創新講授方式,學習老老師的講授閲歷。對幼兒加強德育教誨,加強幼兒特例教誨,重視幼兒本身才能的培養。並與家長瀕臨接洽,完立室園同步。與配班老師連合合作,共同確定教誨活動主題。

做很多多少數幼兒的家訪使命,隨時領會幼兒的成長狀況,並制定了適宜的教誨辦法,並記錄家訪狀況。更好地做到故里同步教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