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區醫養結合經驗彙報材料

來源:文萃谷 1.02W

尊老敬老、以孝為先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隨着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壽命不斷增長,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顯,老年保健和老年人養老已然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道外區始終牢記社區衞生服務宗旨,以國家醫改政策為指引,以惠民利民為原則,以社區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為主線,針對社會老齡化問題加重、老年人醫療養老需求與日劇增這一社會熱點,積極探索老年人在社區醫療康復養老的全新途徑,並在服務模式、運行機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經驗,得到了廣大老年朋友的廣泛認可。同時,在促進國家醫改惠民政策落實、保障社會和諧穩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道外區醫養結合經驗彙報材料

一、基本情況

截至2013年底,道外區總人口數為985415人,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137958人,佔總人口的14%,按照國家統計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比重為8.87%,人口老齡化、老年人老有所養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心焦

點。僅就哈爾濱市道外區而言,全區有近80%的老年人患有各種慢性疾病,在生活起居、醫療保健方面需要關護的老年人數字龐大。據我們調查,目前,哈爾濱市空巢失能老人達到36萬人,全市政府辦、民辦的託老所、敬老院的養老牀位僅 3.2萬張,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特別是失能老人對“即能享受託老,又能獲得醫療保健”的這種複合式的需求。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無論從職能上還是從能力上,都是承接這一需求的最佳載體。

為此,近年來,我們在對轄區老年人開展建立慢病檔案、健康教育宣傳、免費健康體檢、入户隨訪、中醫干預慢病等老年人特色管理工作的同時,以新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為試點,逐步開展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服務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初步形成了社會認可、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增收的雙贏局面,展現出了社區衞生服務機構開展醫療託老項目的`優勢和前景。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績

新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於2013年7月1日成立了黑龍江省首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創辦的集醫療、保健、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為一體的“老年關懷養護中心”,開展“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服務。該中心設置養老牀位90張,配有康復訓練室、治療室、用餐間、淋浴間。針對失能老人,還

獨立配備專職護理員工24小時監護。目前已收入慢性病自理老人、半失能及完全失能老人142名。他們根據老人健康情況採取“醫療”和“養老”兩種入院路徑進行託老養老管理,根據病情需要“醫療”和“養老”相互轉換,進行動態管理,對首次入院的老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同時開展風險評估和自理能力評估,根據護理等級對老年人進行分級護理;通過膳食、用藥、運動、心理干預、宣教、健康教育處方等形式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進行管理。

我區“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工作,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及社會的高度關注。哈爾濱電視台《醫療檔案》欄目以“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為主題,宣傳我區託老養老工作;《晨報》持續關注我區“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工作,並以《幸福晚年從這裏開始》為題進行整版篇幅連續報道;《新晚報》以《醫療養老進冰城,瞧瞧啥樣?》為題,報導了我區社區衞生服務託老養老模式;省台《新聞聯播》記者走基層欄目以“失能老人温暖的家園”為題做了我區託老養老工作的專題報導;中央電視台記者深入新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病房連續工作四十幾個小時,吃住在病房,同老人零距離接觸,連續記錄拍攝老人的在這裏的日常生活情況,並將在中央電視台《央視記者下基層》欄目中播出;哈爾濱市政協副主席等領導先後兩次到我區新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就“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工作展開實地調研,並以我區典型,召開全市託老養老座談會。

三、幾點建議

為了將“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服務模式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使其真正成為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重要陣地,結合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建議有關部門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醫保部門是否可以將“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工作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內;民政部門是否可以對開展這一服務的機構以牀位為單位進行資金政策的傾斜。

二是建議有關部門是否可以提供醫療養老康復人才培訓支持,對開展這一項服務的人員開展康復、託老、護理等項技能的培訓,發放合格證書,合法上崗。

三是建議有關部門是否可以對具備開展此項服務條件的機構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用以房屋改造、醫療設備、人才引進等投入。

開展“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服務充分體現了社區衞生服務機構惠民、利民、服務於民的公益性特點。同時,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服務模式也是符合當今社會發展實際,具備一定的市場潛力。社區衞生服務中心

開展醫療託老服務不僅是很好地實現了自身職能,同時體現了社區衞生服務機構承載民生的重要職責。為此,今後我們將把社區醫療保健式託老養老服務作為一項區域品牌特色事業來抓,將此項事業做大做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