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15篇

來源:文萃谷 8.68K
端午節習俗1

‘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習俗15篇

‘端午節’又叫浴蘭節女兒節,其歷史由來已久,從我國古代就已有過端午的習慣。讓我們先通過這篇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哪些説法來了解一下節日的起源吧,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吧。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

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

3.懸艾: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4.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5.栓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

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説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説,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7.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

為什麼‘端午節’要‘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解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打算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密切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説她下江查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説,“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端午節’龍舟節的發展歷程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打算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桌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密切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説她下江查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説,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桌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這些詩句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婦女們平時是不出門的,如今也爭着來看龍船,銀釵耀日;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着錦綺彩竿,作為標誌。

龍舟向着標飛快地馳近……近代的龍舟比賽也大抵相同,不過規程稍嚴格一些。近年來,國內外都呈現了國際龍舟比賽,吸引了各國健兒。

除了比賽速度外,划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遊鄉,是在龍舟競渡時划着龍舟到就近熟悉的村莊遊玩集會。有時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具有表演的含義。如廣州的龍舟,挽手用槳葉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飛濺;船頭船尾的人則有節奏地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浙江餘杭縣龍舟,有的是讓人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來,如龍吞雲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遊船式競渡。如[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首,浮吹以娛,是划着龍船搖船在水上奏樂遊玩。在[夢粱錄]中記載南宋杭州龍舟六隻,戲於湖中。湖上有龍舟,只是畫舫遊船的一部分。

端午節習俗2

1、福建

福州端午節的家宴必在中午,餐席上必有粽子、雄黃酒、荷葉包、米粉肉等。家宴後,幼兒穿新衣、紅肚兜,佩戴用各色絲線織裹樟腦丸做成的諸如粽子、燈籠等形狀別緻、色澤鮮豔的香袋,還要洗菖蒲湯,有的孩子還要在口鼻之間貼一塊雄黃煙燻的肥肉,然後由大人帶着到江邊看龍舟競賽。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户户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説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説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2、重慶

重慶素有“巴渝大地”之稱,所謂“巴”就是蛇,古時重慶人崇拜蛇,以蛇為圖騰膜拜。以前蛇是不能吃的,但20世紀80年代起,重慶人選擇在一年之中的端午這天烹製蛇羹,吃下以求保佑自己。

重慶人吃蛇有很大原因是生育文化的影響,蛇作為圖騰崇拜的象徵,婦女相信在吃下蛇後便會繁殖後代,類似“有邰氏之女姜嫄,踩了巨人的腳印生了后稷”的傳説。其他人也相信在吃了蛇之後,祖宗進入到身體裏便會與自己同在。但蛇可不能肆意濫殺,也不能在自己家裏烹煮,一般情況下是在打穀場上煮一鍋蛇羹,全村人分享。

3、廣西

廣西南部地區,比如寧明、崇左、龍州等地,過端午節都要包涼棕,叫做“灰水粽”。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諸如苦楝樹等樹木的枝葉,在陽光下曬到半乾時就堆放到平地裏燒,然後把得到的灰放到一個竹製容器裏用清水衝濾。最後用過濾得到的棕黃色的水來浸泡準備好的糯米。

經過浸泡後的糯米會在原來的香氣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後多呈淡黃色或者棕黃色。

4、廣東

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個頭較大,外形別緻,狀如錐形。品種很多,有蛋黃粽子、什錦粽子、燒鴨粽等獨具南國風味,久負盛名。潮州的雙拼粽,自成一派,一頭用鹹料,一頭則用甜料,一粽兩味,故稱“雙拼粽”。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5、江蘇

端午這天,揚州人作興吃“十二紅”。哪“十二紅”?紅燒魚、紅燒肉、紅燒雞、紅燒老鵝、熗黃瓜、熗萵筍、熗蘿蔔、刀豆、莧菜、鹹鴨蛋、雪裏蕻、燒大粉或粉絲。

“十二紅”之外,還有很多。比如這天,開浴室的均用菖蒲、艾葉燒水。水池裏放了菖蒲、艾葉,水裏發出陣陣香味,精神振奮,渾身舒爽芬芳,坊間稱“洗艾水”。這一風俗有的浴室至今尚存。老百姓家也要買菖蒲、艾葉回來插在門上,據説有驅瘟除穢之功。

6、安徽

安徽省各地,城鄉都是在端午節吃粽子,粽為親鄰間饋贈的禮品。皖西懷寧一帶還吃“端午粑”。這種端午粑用精麪粉和酒釀,放青桐葉或荷葉上,經過發酵後蒸熟,甜美清香,別有風味。和縣一帶,節日中午飯,謂之“賞午”,要喝麥酒,吃鰣魚、幹鵝等葷食。中午時,插筷子於庭中,以驗正午。

當塗一帶,吃粽子,還吃“五紅”菜,就是蝦子、黃鱔、鹹鴨蛋、莧菜、雄黃酒。有的地方,在這一天炒蠶豆給小孩吃,説是“炒蟲蟻”,小孩就不會被蟲蚊干擾了。皖西六安舒城一帶,有諺語説:“端午吃個杏,到老不害病;端午吃個桃,到老不用愁”。

7、浙江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粽子,更多的地方是吃包子饅頭類的麪食,因為端午時節,正是當地小麥成熟之際,以往條件不好,孩子又多,所以趕上端午,用麥粉做包子饅頭是最好的了,而且也只有端午才吃得到。

有些地方吃雞蛋、殺雞、殺鴨也是趁過節之際吃得好一些,吃些平常難得吃到的東西。寧波老話講,“忙做忙,勿要忘記五月黃”。以前端午節,老底子寧波人都吃“五黃六白”來過節。每年端午節這天,家裏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端午節習俗3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五日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最振奮人心的是划龍舟,民間種種獨特的風俗,更是耐尋味。

端午節成為一個節日,民間有多種傳説,但多數人認為,端午節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淨直臣冤。

唐代詩人文秀的這首《端午》詩,明確指出了端午節的起源是“萬古傳聞為屈原”。

據樑代吳均所著《續齊諧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指農曆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民間也有傳説,戰國時代,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年輕時輔佐楚懷王,頗得重用,曾任三閭大夫等職。他主張舉賢任能,革新政治,和齊國結盟,抗衡秦國,由楚國來統一中國,後遭奸佞讒言而去職。楚懷王去世後,由其子接位,誰知他比父親懷王更加昏庸,不但不採納屈原的主張,還將屈原趕出京城,常年放逐在外。後來秦將白起率軍攻入楚國都城,屈原聽到郢都陷落的消息,萬分悲痛,終於自投於汨羅江而亡。他寫出《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著名的詩篇,在我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

人們説屈原投江自盡的消息,十分震驚和悲痛,都紛紛是船來救。民眾為了打撈其遺體,一邊把五色絲線包的粽子扔入江中餵魚嚇,免得它們咬傷屈原的遺體,一邊競相划船尋找。從此以後,端午龍舟競渡便成了民間的風俗。而以粽子投江,也成了對屈原的祭祀活動。

莆仙民間還傳説:夏禹治水時,毒蟲被水浸四起,百姓紛紛起來清除,並稱五月為“毒月”。莆仙端午節,從五月七年級至初五皆有過節,民間稱為“五日節”,與宋朝宮廷中慶賀五日節會相似。

端午節在莆仙民間是一個大節。從五月七年級至初五,莆仙民間流傳着一首歌謠是:“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莆仙水特產‘小麥螺’),初四艾(艾草),初五爬(莆仙方音,‘爬’即劃,划龍舟)一日,初六嘴觖觖(莆仙方音,觖即張着嘴巴,沒有什麼東西可吃的了)”。歌謠指明瞭莆仙民間端午節五日內,過節食品的俗例及其民俗活動的內容。

端午節期間,莆仙家家户户都要在門框兩邊插上菖蒲和艾草,以驅邪避毒。相傳媽祖曾以菖蒲熬湯為莆仙百姓治病,並以菖 蒲九節,貼病者門首,以驅邪消災。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正日。中午家家户户吃過湯麪後,就準備沐浴。據説,初五這一天的午時,百草盡吐芬香。因此,人們都盛水於桶,置於庭中。不少人家還從山上採摘或購買的“午時草”(蒲香、蛋草、番石榴青枝葉、菲子草、枇杷青枝葉、黃豆枝葉及豆莢等),用午時日曬的水和“午時草”燒煮後,讓全家人沐浴。一些山村在人還唱“雄黃酒”,並將酒灑在牆角殺蟲,小孩還要在腋下、肚臍和耳朵後塗上“雄黃”粉,以壯身祛病。許多小孩還在脖子上或衣釦上掛着用五色線編織成網形的長香袋,裝上鮮桃子和用五味湯煮熟的黃雞蛋,也有的裝上小香丸(莆仙方音,“避毒丸”),以避邪長壽。

端午節那天,莆仙沿海和平原有溝渠溪流的一些鄉鎮還舉行盛大的划龍舟活動。莆仙的龍舟有兩種式樣:一種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龍頭的龍舟,百姓稱其為“雞公仔”,意即雄性的龍;還有一種船頭是平板式的,龍頭形象是彩畫板面上,人們稱其為“齊頭船”或“剃頭刀”,意即雌性的龍。競賽時,通常都用昂頭的龍舟。舊時,民間由於宗族幫派作崇,舟賽中常引起爭端,甚至發生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消除了舊時的那種不良風氣,龍舟競賽也成為政府、文化、體育部門所提倡且倍受人們喜愛的一項水上體育活動。每年端午節前後,莆仙各地都有組織地舉辦龍舟競賽。莆田曾舉辦過“媽祖杯”國際龍舟競賽,港、澳、台地區及東南亞等國家都應邀踴躍參賽,盛況空前。

端午節習俗4

我國在遼、金、清各朝歷史上都有端午節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後的八旗將士馳馬射柳、打馬球的`競技遺俗。

北方人民的端午節慶遊戲——射柳。據説,這項競技活動在遼時便已出現,一直延續至清末。

馳馬射柳在端午節清晨舉行,先將柳樹幹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為靶心。然後參賽者依次馳馬拈弓射削白處。射斷柳幹後馳馬接斷柳在手者為優勝。《金史?禮志》:“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簇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至明代,是把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這種節日競技相沿成習,直至清末。

擊鞠亦即打馬球,也是北方端午節的主要經濟娛樂活動之一。相傳,唐玄宗利隆基便是這項運動的愛好者。

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羣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近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此外,北京還有遊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羣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遊耍。” 上海還有鍾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鍾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端午節習俗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俗稱端陽節。有趣的是,在多姿多彩的端午節習俗中,其中的一些習俗與花草有關:

鬥百草:舊時端午節盛行的一種遊戲。是日,人們紛紛去郊外踏青,採集各種花草比賽草的多寡韌性和奇特,或對花草名。《荊楚歲時記》載:五月無日,四民並踏百草,有又有鬥草之戲。

簪榴花:端午節時,婦女要戴榴花於鬢髮以作飾物。《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清代《大興縣誌》載:是日(五月初五)少女需配靈符,簪榴花。

配香囊:端午時,姑娘們要精心繡制玲瓏剔透的衣香粉包或香囊,內裝芳香濃郁之藥用植物如白芷、丁香等,用於清潔避邪。姑娘們配香囊在衣裙上,陣陣馨香沁人心脾。

射柳:原木是遼呆端午習俗,端午日,以柳條插如土中,上系手帕,有嚮導引駿馬先走,其他武職人員隨之出發,到一處,聞金鼓齊鳴時,各開弓射柳,射斷柳枝者受賞,這不中者受罰。

插白艾:白艾,俗稱艾嵩,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們在端午節這一天,採艾於户上,並用艾葉艾根把做成老虎樣子的艾虎掛在門楣中央,以避邪。明代《山趟肆考》一書記載説:端午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虎,粘艾葉以戴之。

懸菖蒲:菖蒲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高30多釐米,喜生於山間石礫處,含有揮發性甘油,有提神通竅殺菌的作用。每逢端午,人們有的把菖蒲做成寶劍形的蒲劍掛在屋檐下,有的用菖蒲燒水洗澡,以消除病毒。至今我國南方許多地區在端午節時家家仍有采菖蒲的習俗。

端午節習俗6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潮汕大地,這是一個節味很濃的日子。在我們家,也一直保留着一些潮汕傳統的習俗。

吃粽

端午節這天,我們全家大小都會吃粽子。由於包粽子的工序比較多,所以我們一般都是到店裏買現成的潮汕本地的粽子。下面盤中的這兩個粽子就是我中午吃的。一個是鹹香的,一個清甜的。

除了吃粽子,潮汕端午節還有吃梔粽的習俗。梔粽是潮汕特有的,它是用梔子搗碎後浸泡去渣,將黃色液體滲入蒲姜鹼液,再滲入糯米粉漿中,攪勻後放入竹箕蒸熟而成的。蒸熟後呈黃色,吃時可紗線切割成小片,醮粉糖吃,有健胃去濕之功效。下面盤中的就是梔粽。

插艾草,洗艾澡

在端午節這天,我媽會買來很多的艾草。一些用於掛在門的兩邊,一些則用於煮湯供全家人沐浴用。

有句民諺是這樣説的,“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潮汕地區,很多家庭都還保留着在端午節掛艾葉辟邪的傳統習俗。

每年的端午節,媽媽都會把買來的艾草切段洗淨後煮湯,由於我們家裏人多,媽媽都要煮上好幾鍋艾草湯。據説用艾草湯來沐浴,能驅邪祛病,對身體大有好處。每次沐浴之後,能感覺都通體舒暢,神清氣爽。所以,從小時候到現在,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洗“艾草澡”。呵呵!現在我就能聞到自己身上的艾草香氣呢!

除了吃粽子,插艾草,洗艾澡,潮汕還有一個主要習俗,那就是賽龍舟。不過由於賽龍舟的地方都是在農村,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我沒有去看。呵呵!

端午節習俗7

徐州端午節民間風俗,端午節包粽子,是來自人們對我國曆史上愛國詩人屈原大夫的崇敬和懷念,這是人們熟知的,徐州人包的粽子,極具地方特色。

先説用料吧,以往徐州的粽子很少用糯米,用的是當地農村生產的黍子(淡黃色,比小米稍大,有粘性),粽子餡取的是皮薄、肉厚、味甜的徐州紅棗;就連粽葉也是採用當地石狗湖(雲龍湖前身)近郊河道生長的蘆葦葉,從而構成了口感好、味道甜、清香濃的特點。

再説粽子的包法上,多取三角形,也有四角形的,俗稱斧頭粽子,在扎法上不用竹針,也不用棉繩,而是用蒲葉破開為繩,實屬“純天然綠色食品”。

徐州主婦們包的粽子遠比南方粽子大些,都是兩把米的個頭,這是適應徐州人的豪氣,習慣大口吃食、大口咀嚼的習慣。

再説煮法吧,多采取小火慢煮,以為這樣煮得透,能使黍子米的粘性發揮出來,並和洗潔淨的生雞蛋一同下鍋,讓葦葉的清香浸進蛋內。

在開始煮端午節粽子時,放入少許艾葉和幾頭新上市的獨頭蒜(無瓣的蒜),之所以要加上這些配料,意在祛瘟驅邪之意。煮熟的獨頭蒜,説實在的仍帶着辛辣氣味,並不好吃,但家長們卻硬勸説孩子吃下,這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愛,“吃了端午蒜,一夏(天)無災難”。

端午節徐州人為什麼要煮雞蛋吃呢?相傳以雞蛋象徵着龍蛋,是對曾經傷害過屈原屍身的龍的一種懲罰,還有設家宴喝黃酒,插艾條驅邪避災,縫香包饋贈友人,趕廟會,拜地藏王祈平安。

徐州過端午節,節日氣氛之所以濃厚,大概是與同日要趕的五毒廟會有很大的關係,五毒廟在大壩頭北側的地藏裏,這個廟是女出家人住持的廟宇,供奉着地藏王,也稱藥王,傳説農曆五月初五是為地藏王的華誕,所以廟會和端午就在同一天了,奇怪的是老徐州人,從來不説是地藏老爺廟會,稱為五毒廟會,既是五毒俱全的老爺,既是有五毒的廟宇,為什麼還要去朝拜呢,因為地藏王也稱藥王,可以降服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古人理解的疾病作崇者,是保人丁興旺的神仙,這就是我們常説的五毒廟會。

端午節習俗8

傳統習俗需適應現代生活 創新過節方式 慕朵生

“因革損益”本是文化傳承之道。有些端午傳統習俗流失固然可惜,但更需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創新過節方式,讓端午節所承載的愛國精神與高尚情操,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

在我國,端午節已走過20xx多年的歲月,納入國家法定節日體系也已是第八年,同時還是中國和世界雙料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可謂歷史悠久。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中,如何深入發掘端午文化,守護端午傳統,是一個嶄新而又重要的文化命題。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一般認為發軔於憂國憂民、投江而死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漢儒劉安稱頌他“志潔行廉”,宋儒朱熹讚譽他“仁至義盡”。換言之,屈原曾經立德、立功、立言,是一位偉大而又不朽的往聖先賢,其生平事蹟和文學作品所體現的愛國精神和高尚情操,既是端午文化最為寶貴的高貴品質,也是中華民族念茲在茲的優美價值。千百年來,古人每年在五月初五這天紀念和感恩屈原,周而復始、從未間斷,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戴香包、掛菖蒲、賽龍舟,等等。這些民俗習慣雖具有不同的地域色彩,但皆能人人蔘與和感悟,因而有助於將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變成每個個體生命的重要節點,凝聚成中華民族大生命的重要傳統。

時移世易,俗與世變。當今中國加速由傳統農耕社會邁入現代工商社會,許多基於農耕生活形成的端午習俗逐步淡化甚至徹底消失。比如,在城鎮裏,人們或許還會吃粽子、戴香包,但很少有人再親手包粽子、做香包,家家户户掛菖蒲、薰蒼朮的現象幾近於絕跡,就連賽龍舟、祭屈原等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也開始變得更注重表演性甚至商業化。與此同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發生碰撞,中國傳統節日面臨外來節日文化競爭,端午節也不例外。比如,明天是端午節,後天則是由西方傳來的“父親節”。許多趕時髦、愛熱鬧的年輕人,似乎更喜歡過帶有異域情調的“父親節”,而不是最具本土風情的端午節。

在“古今斷裂”和“中西競爭”多維文化生態格局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端午節作為一個旅遊、休閒、娛樂以及購物的日子來過,甚至有人戲稱端午“小長假”是屈原投江留給今人的“福利”。進而言之,今天的人們雖仍在過端午節,但卻越來越遠離甚至是遺忘了端午節的真正精神及其文化傳統。這一尷尬境遇令人遺憾。有哲人指出:“凡是不回想起祖先的人都不會寄希望於後世。”我們若不能有效守護祖先傳承下來的端午傳統,而是異化甚至是拋棄,同樣不能給後代子孫留下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和寶貴的思想資源。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此過度焦慮。端午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其精神和傳統早已深入國人的骨髓,融入國人的血液,變成國人的文化基因,關鍵是如何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使之再度變成一種活生生、活潑潑的節日文化形態。“因革損益”本是文化傳承之道。有些端午傳統習俗流失固然可惜,需要搶救,但更需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創新過節方式,讓端午節所承載的愛國精神與高尚情操,能更加現代化、人性化地與我們的生命發生緊密的聯繫,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就此而言,端午節仍然在路上,而我們則需要重新學過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9

福州作為閩南文化的發源地其地位不言而喻,福州端午節習俗很大程度上也是閩南地區端午節習俗的一個縮影。

端午節,福州俗稱“五月節”,又稱“五日節”。一般節日多是晚上聚餐,而這個節日卻是中午,故謂“端午”。時值農曆五月,且從七年級直到初五,故又稱“五月節”、“五日節”。

傳統的福州端午節習俗中要擺宴,除一般菜餚外,要喝雄黃酒(有毒,現在沒人喝)、吃粽子及荷葉包夾紅燒肉或米粉肉;小孩子要穿上新衣,掛“紅肚兜”,佩“香袋”;婦女頭系續命絲,佩符簪艾虎、浴蘭湯;家家户户門上懸插蒲艾,書符作門帖;制雄黃筒,燃黃煙噴於屋壁、蚊帳等處,以驅蟲毒。福州民諺“未吃月節粽,寒衣都沒了”,表示季節肚兜的轉換,之前則“涼九蓄三”,早晚地氣冷,要多穿衣服,過了五月節,寒衣就可以收起來了。

農曆五月七年級龍舟下水,俗稱龍船鼓轉頭,節日的氣氛逐日濃厚,到初五達到高潮。

福州端午節習俗裏龍舟競渡最盛行、歷史最悠久的是閩江南港蘇岐一帶。據《閩侯縣誌》記載:“台江、西湖、北湖及城內諸河皆有之,而蘇岐尤盛”。

南港蘇岐,位於福州南郊南通、南嶼之間,系閩江抵南台島後分成南北兩港而得名。這裏水深港闊,風浪不大,兩岸人口密集,歷來是福州端午節習俗中主要的民間龍舟競賽地,歌謠:“五月五,是端陽,南港江上好風光。鑼鼓震天衝破浪,蛟龍健兒爭飛翔。兩岸觀眾齊歡呼,熱鬧奢華又一場”。競渡日,萬人空巷,競賽地兩岸觀眾激情歡呼、喝彩,鞭炮轟響、鑼鼓喧天,彩旗招展,炎熱的天氣加上火爆的場面,形成中國式的“狂歡節”。

為使五月節過得紅火,龍舟賽組織者早在四月下旬就開始做宣傳工作,邊敲鑼打鼓,邊唱“採蓮鼓”歌謠,到各户、各商家募集經費。“手拍鑼鼓響連天,採蓮募款到街邊。這間店號沈紹安,古董雅玩排堆山;脱胎漆器揚四海,店號創設乾隆間。宣政路上好排場,這間館店聚春園;嘰喳嗶卟真務味,特色名菜佛跳牆。”現編的通俗順口歌詞,商家自然愛聽,樂於出錢,凡出手大方的則獲取坐“龍頭”殊榮。

自唐末至民國一千多年間,福州西湖都是龍舟競渡重要場地,因此“湖天競渡”成為福州西湖八景之一。民國四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省長)許世英手書“擊楫”碑刻今尚存。

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説法,最流行的説法是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受奸倭排擠,報國無們,自沉汨羅江。民眾爭相劃舟施救無果。為不使遺體被魚龍吞噬,百姓把飯糰以竹葉包裹投入江中,是日為農曆五月初五。故而有端午節習俗有龍舟競渡、吃粽,流傳至今已達兩千多年了。

端午節習俗10

中國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這裏有着不少的傳説,最著名的的就是為啦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啦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與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與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過端午節,中國各地有很多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中國中部的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鍾馗與一個離奇傳聞有關,相傳中國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稱鍾馗,醒後令畫家吳道子描成畫像,相貌兇殘醜陋,以為打鬼、驅邪、除祟之用。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據説中國古代百姓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習俗11

端午節是桂東較為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鄉下,正是春播結束後的第一個節日,所以也是走親串友的好時節。這一天,那些準女婿們還得帶上禮物去好好地去孝敬末來的岳父岳母。

每到端午前後,在城鎮墟市上都可以買到粽子,而鄉下人一般都是自裹自用。桂東的粽子,大多是三角粽和小寶塔粽;通常是用玉米、紅棗、紅珠豆、花生、包穀、花豆、大豆、臘肉等攙和在用木鹼灰和槐米浸染過的糯米中,用粽葉包裹,用棕葉線紮緊,五個一串,放入鍋中煮熟蒸爛即可食用。也有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剛開鍋的粽子,外觀青綠,內裏嫩黃堆累,清香撲鼻,令人食慾頓生。桂東人一般喜歡用粽子蘸糖吃,但忌用蜂蜜,(據説粽子蘸蜂蜜易發生食物中毒,據説而矣,尚末考證)。另外,因粽子含木鹼和糯米,一般在食用前得喝些白開水,同時在烈日下勞作或遠歸的人不宜立即食用,否則容易起急痧。身體不適的人也一般不能食用,以免加劇病情。

粽子也是桂東鄉下人往來的禮品。大凡桂東的紅白喜事中,主人家一般都會包裹粽子,作為打發客人的禮品。包裹粽子時,三五個農家婦女圍坐在一起,一邊聊着家常,一邊用靈巧的手撮、包、扎、剪,一串串的粽子,便在她們手下衍生出來了。主人家一般也追求她們的數量,但粽子壓得緊不緊、扎得牢不牢、外形是否整齊大方,直是賓客們衡量婦女們是否能幹的標準。

在端午前後,桂東各鄉鎮集市山草藥成行成市。有菖蒲、大葉艾、柴胡、小山楂、葛藤、七葉一枝花、活血藤、半夏、魚腥草、左蘇、鈎藤等,各家各户都成捆地購置作家常用。還有不少人家也趁此時機購置些山藥、小活蛇、蜈蚣、狗魚,再配以人蔘、枸杞、杜仲、五加皮等中成藥,用高度白酒浸製成桂東獨特的家用藥酒,對風濕、跌打有奇效。

在清泉鎮和橋頭鄉流行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到端午節這天,家家户户在房屋門口用葛藤沿大門懸掛,把艾葉、菖蒲、桃枝或草棘刺插在大門兩邊,意寓祛病除邪。家裏自配雄黃酒,全家大小輪流嘬飲少許。然後,由家中年長者將剩餘的雄黃酒沿房屋周遭噴灑,重點是雞舍、豬圈、茅側等地,目的是防蛇豸。

傳説端午這天的午時,不論您在什麼地方,只要隨手摘一片草葉,用意念想象着它可以治什麼病,絕對奇效。上了年紀的人時常唸叨説:端午午時人吃藥,午後即是鬼吃藥。稍講究一點的家庭還得在午時前備好全天用水,作好整天的飯食。不少家庭興作午時茶,即在端午這天的午時(十一點到中午一點),採集茶葉、艾葉、薄荷、菖蒲和山楂葉等不同的五種嫩葉,曬乾製成午時茶,用時直接泡水喝,有散痧、散熱、止痛、祛風濕等功效。

鄉下很多地方還流行着給小孩燒燈火的傳統。端午節這天,家長先用暖水把小孩子沐洗一新,然後叫上有經驗的長者給小孩“捉蟲”,常見長者煞有其事地抓着小孩的雙手左端右看,突然趁小孩沒提防之際用。

端午節習俗12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節日習俗: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

節日飲食:“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節日申遺: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在我們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這是一種留存在骨子裏的文化流傳,是不可磨滅的,也是中國人應該好好的紀念的一種文化!

端午節節日由來: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又成為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説法。

端午節習俗13

關於端午節作文:家鄉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一個節日,而在這一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會吃上一個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鄉,最興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符裏的人們已經開始忙活了,每一户人家都抬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我們這些小孩子,望着這麼個大鐵鍋,都張大着嘴,發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端午節,我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裏忙裏忙外的,廚房的灶放着幾個大圓盆,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裹蒸粽了,大人們把些冬也先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後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紮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裹蒸粽了,如果扎得不好,那麼在煮的時候,裹蒸粽就會散掉,走失了裏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着裹蒸粽,在最後,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我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着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裏面剛裹蒸粽,每個人都從屋裏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為温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裏倒水,以免幹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説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着這些裹蒸粽的我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一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裹蒸粽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端午節了,真懷念啊!真想再過一次。

作文二:

有關這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種説法。在此我只想説我家鄉的端午節。

自從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後面跑開始到離家工作幾乎每個端午節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過的。

有很多年,我爺爺都黎明前就挑過來無根水,又上山採回艾蒿草放在窗台上,夾在門把後,還夾在我們姐弟幾個的耳朵上。這過節的氣氛就是在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瀰漫開來。無需任何華麗的語言,滿是對兒孫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時我爺一給我夾上我就能醒過來,而有時卻是聞到那艾蒿的陣陣清香後慢慢才從睡夢裏醒來。不管咋醒這天早晨沒喝無根水以前是不能説話的。平時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我們幾個這天都很乖的,喝完無根水,象徵性的用無根水洗洗臉,下一個程序該分雞蛋了。雞蛋是我媽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時雞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爺爺奶奶總分給他s十個,而我們姐妹幾個能分到六道八個。每每這時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給我一兩個,還不忘在我後腦勺上輕輕拍一下。

我們揣好分得的雞蛋,叫上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發。必須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頂端,然後回頭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鄉已綠成一片,每家每户的孩子,還有鄰村的都從四面八方往這趕。

男孩們領着小狗,吹着口哨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看誰能第一個爬到最高呢。往上爬時不穿鞋的,網上褲腿就上,有時還倒滾回去。每爬上一個小山丘拿出雞蛋相互磕一下誰的現碎現吃她的雞蛋,所以分雞蛋時都挑紅皮兒的小一些的。

登上最高處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揮手,喊叫,就這樣邊吃雞蛋邊上。四五個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風伴着歡笑飛舞,春日迎着我們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歡快地在震動。

等瘋累了,玩夠後,滿身是沙子的我們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韭菜卧雞蛋,還有我媽烙的蕎麪餅已經擺好了。

端午節習俗14

我們家鄉有許多的風俗習慣,節日自然也很多。有春節燈節、青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着這些年年依舊的節日和親人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的。這些節日包含一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濃濃的血脈親情。然而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對它有一定的認識與瞭解,同時也熱情地急切地歡迎着它的到來。

每一次過端午節都是非常開心快樂的,我們用一顆熱愛的心去感受端午節給我們帶來的無限愉快與樂趣,我們的收穫可大了。

端午節最受歡迎的食物便是粽子了,那天是要吃粽子的。每逢端午節,基本家家户户都有幾大串。勤勞的媽媽靈活地用雙手做出了一個個美麗惹人的粽子,我們看在眼裏,如此簡單的做法準不會呢?説不定我比你們做得更好呢,可別小看我,於是我決定在母親面前“大顯身手”,讓媽媽看看我有多麼的聰明。可不知怎的,我做的粽子始終沒有母親做的那樣好,有時還有些小漏洞會漏米呢。母親在一邊看着笑個不停,然後熟練地教我做。做完了後,母親用繩子把一個個粽子捆住,再成一串,大約有七、八個,之後放進鍋裏煮熟。

開飯了,粽子被送上了桌。把包裝葉剝去,黃澄澄的肉食展現在我眼前,迫不及待地沾了點白沙糖就投進了嘴裏,味道美極了,我津津有味地吃了幾個,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你知道粽子有幾個角嗎?”大哥突然問。“五個”我脱口而出。“年年吃粽子,它有多少個都不知道。來,仔細瞧瞧。”母親遞給我一個粽子笑着説。 “你可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了”母親望着我問。“它是傳統下來的,哪有什麼由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這時大哥有點得意地説:“是為了紀念舊戰國時代楚國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的形象體現和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性*格,他為捍衞真理與正義剛直不阿,奮不顧身的意志言行等都值得我們學習。”我瞅了大哥一眼,嘟起小嘴説:“我也要向屈原學習,愛真理、愛正義、努力學習,好好保衞我們的祖國。”爸爸媽媽大笑起來,笑得是那樣的開心,粽子吃得更有味、更香了。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的風俗習慣外,有時還要划龍舟比賽。主要是在一些大河上進行的,在我們的家鄉就是清水江了,清水江也有點著名哦,有時間你也來看看。江岸兩邊埃埃擠擠地站滿了人,肩並着肩,腳跟並着腳跟。看,比賽船隻正處在同一戰線上,每位隊員正沉着地等待着發號令。“啪”號聲已響,各位船員緊張而又熟練地操縱着船漿,不停地有規律地在水中划動着。此時此刻,各隊的“啦啦隊”也正在興奮地舞動着,吶喊着,為自己所支持的船隊助威。進入了高|潮階段,真是精彩極了,熱鬧極了,鼓聲、吶喊聲混成一片,震耳欲聾,翻過幾座山坡都能聽見。船員那雄健的姿勢,必勝的信念,令我讚歎不已。其實,勝敗與否,在他們心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發揮出了真正的最高的技術水平,精神可喜。

端午節,十次有六次還吃楊梅呢。那墨紅的果實,甜甜的果汁,真是美味可口,又酸又甜。令人越吃越想吃,不過,吃多了,牙齒有些痠痛。因此小孩子還唱道:“楊梅,楊梅真好吃,吃完過後真難過,請找個地方坐一坐。”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又何止這些呢。可我的笨筆寫不出多少,就讓它在我心中珍藏着吧,讓我從內心去體驗那些風俗習慣,去感受它獨特的“美”。

端午,端午,你是我追求的見證,我一定堅持正義,更會嚮往你的“美”。

端午節習俗15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俗稱端陽或重五、重午。興化方言稱“五日節”。

在莆田民間,端午節按照“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的程序進行。在節前,農家巧婦要用五色線為孩子織結長網袋裝熟蛋,織結小線袋裝樟腦丸,縫黃布虎,繡八封圖,裁新衣裳。節日裏先磨米蒸糕,備料包粽,以備祭祖。又以沿海地區特產麥螺為節日佳品,還流傳美話,曰:“五月九年級吸食麥螺,會增長脖子,醫治短脖病。”初四清早,各户在門、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還在大廳中張貼“鍾馗”像,除鬼孽、保平安。

初五早,人們紛紛上野外,挖集“午時草”(即各種藥草),如蛋草、慕香、野艾、鬼針草、一點紅、木荷……還有大蒜、雞蛋、鴨蛋,全部洗淨,置於露天處“曬午時”,午後,裝入大鍋燒“午時水”,以備全家人洗澡、清潔肌膚,消除疾病,再且以藥草蒸蛋,人吃了“午時蛋”,能殺菌、消病、健身。初五午餐吃頓美味水面,隨後洗澡。小孩洗完澡,要在肚臍、脖子、耳朵、額上抹雄黃,穿新衣,胸前掛樟腦丸、黃布虎、八卦圖和一串午時蛋,既好看又好吃。

賽龍舟。船隊員先把船抬到村前大溝中,兄弟村請船,舉行友誼賽,廚師煮龍船飯、請客,非常熱鬧。那時的“龍船”,有高伸圓正龍頭的稱“老船”,象徵該鄉已有出仕;另一種是翹起平頭畫龍臉的稱“齊頭船”,筆者的故鄉,造的正是“齊頭船”。每一龍舟隊員22人,船前部掛村旗,旗後一人大搗船鼓,兩邊各有十人划槳,船尾一人撐大槳,村民站滿溝岸高聲吶喊助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