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元節的習俗

來源:文萃谷 2.18W

也許是因為千古以來獨懸海外不被沾染的緣故,海南的中元節——“鬼節”,相比起內陸,更多地保留了傳統習俗的“原汁原味”。在海南,“鬼節”也叫七月半,在海南人心中,僅次於春節和清明。從七月七年級到十五長達半個月的時間裏,人們會用燒紙錢、放天燈等各種方式祭奠祖上早去的先人,佈施陰曹地府的孤魂野鬼,通過種種隆重而熱烈的祭拜方式,表達對祖先的緬懷、對歷史的崇敬之情。

海南中元節的習俗

鬼節,海南人對此敬畏有加,他們通過種種特殊的方式,將情感釋放得酣暢淋漓。比如在鬼節放天燈,祈求平安就是一個特例。

在文昌、萬寧、陵水等地,都流行中元放天燈祈福的習俗。年長的人在家祭祖,年輕人則紛紛出門放天燈,以此來寄託對先人的追思。傳説天燈是三國時諸葛亮發明的,所以又叫孔明燈或文燈。

每逢此時,整個夜空,盞盞天燈,遠遠近近,閃閃爍爍,與星月交相輝映,在幽藍的夜空中放射耀眼光芒。若問鬼在哪?鬼已隨燈被送上天了,一年內它不會來騷擾我們。

在文昌的鄉村,天燈活動往往由村裏年青人牽頭,用五色紙手工製成。 七月十五夜幕降臨時,就到了放天燈的時刻。村子裏傾刻熱鬧起來,男女老少,傾巢而出,帶着節日的欣喜,帶着對來年的祈盼。盞盞天燈,遠遠近近,閃閃爍爍,與星月交相輝映,在幽藍的夜空中放射耀眼光芒……

同樣是天燈,放飛的時間卻不盡相同。每逢中元前夕,陵水會連續放上幾晚天燈,意為秋高氣爽的天空增添色彩。而老人的説法則是,為那些飄逝的魂靈帶去光明。

陵水人對升空後掉落的天燈十分畏懼,認為是不祥的預兆。天燈掉落在誰家房頂,這家人不但要重新“送燈”,還要擺酒設宴,款待親朋好友,以“破財消災”。而萬寧等其他地方,目送天燈徐徐升空後,人們都在翹首以待,期待天燈能降落自家房頂,因為它代表着上天將賜來好運。

海南人將農曆七月七年級到十五合稱“七月節”,或“七月半”,俗稱“鬼節”。

初七以後,各家開始準備香燭和紙錢。自家祭祖一般是初七、初十,十五晚上則留給那些素不相識、沒有後代的古人。

初月初七到七月十五“燒灰”,即是拜自已家的祖宗,如果家裏面供地主神位的還要拜地主,供品是大塊五花肉、五碗米飯什麼的,拜完後燒些紙布匹、元寶、紙錢,有錢的人就多燒一些給自己的祖宗,這可能算是祖宗們明年的生活費用吧,燒得多一些,意味着祖宗們的生活就過得越好。

有家可歸的鬼從子孫後代那兒得到了吃和穿,而那些孤魂野鬼只能在外面遊蕩,但總不能餓着肚子回去呀,於是他們就會做亂。

鬼也愛熱鬧,特別是孤魂野鬼。七月十五晚上十二點閻王爺就要準時關閉“鬼門關”,有親人、有家可歸的鬼會帶着親人的囑託和禮物回到陰曹地府。而那些無人問津、兩手空空的野鬼就會來到熙熙壤壤的大街上“做亂”,看看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撿或者搶。

於是,到了農曆的七月十五晚上八點鐘,海南人先拜了自己家的祖先與地主,然後會在自家的房前屋後、街頭巷尾插滿香燭,焚燒紙錢、元寶,布匹等,買小芋頭、番石榴、楊桃等青果施捨在房子的四周,施給那些在陽間沒有了親人的孤魂野鬼,謂稱“施孤”。“施孤、施孤”就是無償施捨的意思,好讓那些孤魂野鬼也拎上陌生人送上的禮物,心滿意足、高高興興地返回陰府,讓他們也有過節的温暖。這樣他們就可以吃得飽飽,也可以帶一些吃的穿的用的回去,自然就不會做惡了。這就叫做“人鬼和諧”了吧。

人們在“施孤”時,還用香燭把自家房屋圍起來,讓小孩子拿着香燭,繞着房屋跑。場面還是很歡樂的,所以海南人的中元“鬼節”,對於孩子們來説,也是期盼的節日之一。

而對操勞一生的老人而言,中元也是他們的節日。這時候,孩子們都從各地回到身邊,共同緬懷先人。望着滿堂兒孫,老人看到了生命的延續,生活的希望。

“七月半”除了放“孔明燈”之外,萬泉河沿岸還有“送水燈”的習慣。“送水燈”是用彩色的宣紙做成的小船,再插上點燃的蠟燭、香火,讓小船晃晃悠悠、順水而漂,這樣的做法説是給落水鬼引路。波平如鏡的萬泉河上,幾百只河燈光芒閃爍,隨波輕漂,構成一幅絕美出塵的圖畫。

海南中元節的習俗 [篇2]

農曆七月十五,這個日子被稱“鬼節”。中國歲時節令有“三元”之説,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中元節是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也叫盂蘭盆節,有些地方又俗稱“鬼節”,與清明、十月一合為“三鬼節”。

也許是心靈深處潛藏的懷舊情節,中國人喜歡以各種循環週轉的節日符號來紀念時間之流逝: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這些節日既標識着一年內季候的變化,同時也彙集了各種民俗活動。當節日不僅僅是一種符號,它所釋放的濃重情感與意義,以不可阻擋之態貫穿着千年汩汩文化之河。

在海南人心目中,中元節的隆重僅次於春節和清明。對歷史的崇敬之意,對祖先的緬懷之情,在海南人質樸的'情感中洶湧奔流。通過種種特殊的祭拜方式,將這種情感釋放得酣暢淋漓。

這一節日的風俗就是“放天燈祈求平安”,年長的人在家祭祖,年輕人則紛紛出門放天燈,以此來寄託對先人的追思。傳説天燈是三國時諸葛亮發明的,所以又叫孔明燈或文燈。在文昌、萬寧、陵水等地,都流行中元放天燈祈福的習俗。在文昌的鄉村,天燈活動往往由村裏年青人牽頭,用五色紙手工製成。做法一般是,先以竹蓖圍紮成直徑2米左右的圓環,再在圓環四邊對稱點拉鐵線圈,以便放上“油包”,再用紙糊在外圍成一盞形似“谷籠”的天燈。

七月十五夜幕降臨時,就到了放天燈的時刻。村子裏傾刻熱鬧起來,男女老少,傾巢而出,帶着節日的欣喜,帶着對來年的祈盼。幾個人把天燈抬起來,用一把曬乾的椰子葉點燃天燈。當煙火把燈體脹得躍躍欲飛時,就放上“油包”。這時,火熱越來越旺,旁邊的指揮者便發出放飛的口令。霎時,天燈騰空而起,挾帶着陣陣震耳的爆竹聲、人們的狂笑聲,直奔茫茫蒼穹。四面八方都是天燈,佈滿整個夜空。盞盞天燈,遠遠近近,閃閃爍爍,與星月交相輝映,在幽藍的夜空中放射耀眼光芒。霎時,眼睛迷朦了,分不清哪是星星,哪是天燈……

同樣是天燈,放飛的時間卻不盡相同。每逢中元前夕,陵水會連續放上幾晚天燈,意為秋高氣爽的天空增添色彩。而老人的説法則是,為那些飄逝的魂靈帶去光明。聽陵城鎮上的人講,十五前,晚晚都見到少量的天燈飄上夜空。

陵水天燈的做法與文昌大同小異。由於天燈在空中逗留的時間與所放油料多少有關,多了天燈不能上天,太少了又容易掉落下來。為了防止不勝負荷,陵水人在天燈外層覆蓋上一層紗網,也有人把圍天燈的紙換成份量更輕的塑料薄膜。隨着天燈玩放的不斷演變,人們還在燈下裝上一條長長的尾巴,俗稱“火雞”,使天燈看起來像流星,又像火龍。這樣,天燈升空後隨時會飄落火星,給夜空增添一份詭祕的美。符有奇説,近些年人們都改用鞭炮和火焰了,升空後交叉爆炸、噴射,那場面蔚為壯觀,奪人眼球。

陵水人對升空後掉落的天燈十分畏懼,認為是不祥的預兆。天燈掉落在誰家房頂,這家人不但要重新“送燈”,還要擺酒設宴,款待親朋好友,以“破財消災”。而萬寧等其他地方,目送天燈徐徐升空後,人們都在翹首以待,期待天燈能降落自家房頂,因為它代表着上天將賜來好運。

而瓊海人、痙家人,則把燈漂在河上、海上。波平如鏡的萬泉河上,幾百只河燈光芒閃爍,隨波輕漂,構成一幅絕美出塵的圖畫。痙家人以海為生,長年不離船,所以他們的心願與祈盼永遠與海有關。然而,隨着越來越多的漁民上岸謀討生活,這種習俗也漸漸遠去。 在海南很多地方,人們常把從七年級到十五合稱“七月節”,或“七月半”。這半個月內,流傳着許多有趣的習俗:不出遠門,不買衣服和鞋子,不看病……人們説,中元是屬於古人的節日,後人應將熱鬧與風景退讓他們。

海南中元節的習俗 [篇3]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依照海南瓊海、萬寧等地的傳統習俗,放飛“孔明燈”是一種祈福方式,以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家庭幸福的祈願。

村民放飛孔明燈

當日,民間普遍開展祭祖活動。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迷信説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説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裏灑幾個圈兒,説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裏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裏還要不住地念叨:“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説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發明的。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漂浮的紙燈籠,裏面扎着求救信,最後終於成功脱險。後人就稱此燈為“孔明燈”。燃放“孔明燈”在海南民間是一種傳統的祭祀活動,又稱為“文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