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序曲》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53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序曲》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序曲》教學設計

《春節序曲》教學設計1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音樂中展開想象的翅膀。

教學難點:樂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節奏、節拍與速度表現不同的情緒與場面。

教學準備:錄像帶、錄音帶、鑼鼓、鈸。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大屏幕演示敲鑼打鼓、龍騰虎躍的歡慶場面,並輕聲播放“春節序曲”)

1.師指畫面問:片中的人們在幹什麼?他們心情怎樣?

2.根據學生回答,師引出課題《春節序曲》。

(設計意圖:一上課,便以熱鬧的場面、歡快的音樂展現了春節喜氣洋洋的情景,學生的思緒一下子就飛到了愉快的春節之中,學生的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引住。從而也激起了學生欣賞樂曲的熱情。)

3.簡介管絃樂。

4.簡介作曲者及樂曲時代背景。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樂曲背景有所瞭解,能更深入的理解音樂。)

[注:在上述環節中,錄像畫面一直演示,樂曲一直輕聲播放。]

(設計意圖:渲染氣氛。)

二、整體欣賞,劃分段落。

1.學唱主題音樂。

2.整體欣賞,想想:(1)樂曲情緒的變化線?速度變化線?節奏變化線?(2)想想樂曲可以分成幾部分?[欣賞時,生邊和師隨音樂哼唱主題]

3.聽後回答:(1)樂曲情緒線、速度線、節奏線?

(2)樂曲分幾部分?曲式結構?

(設計意圖:運用各種變化線使學生分段有了依據,不是單單憑感覺分段,從而降底了分段的難度。)

4.找一找,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主旋律各是哪幾條?

(設計意圖:找找各部分的旋律,使學生真正從理性上來認識各部分音樂。)

三、分段欣賞。

1.欣賞引子:提問:樂曲一開始所表現是怎樣的場面?

2.欣賞第一部分:(分三部分欣賞,分別用a.b.c.表示。)

(1)欣賞a:1)聽前提問:樂句

在演奏時有什麼相同,又有什麼不同

2)兩句在演奏時,彷彿兩個人在幹什麼?

3)繪了怎樣的場面?

4)分兩組唱唱(唱出力度的不同)

(2)欣賞b:1)b與a相比,在速度力度上有什麼不同?

2)你在音樂聲看到了怎樣的場面

(3)欣賞c:1)音樂在速度、力度、節奏上有什麼變化?

2)一次比一次熱烈的音樂聲中表現了人們當時怎樣的心情?

(設計意圖:這三部分都圍繞樂曲速度、力度、節奏的變化來引導學生展開豐富想象。但又各有側重點,a.b.這兩部分是通過對答式演奏及兩個樂句對比,讓學生想象過節時的情景,而c.這一部分通過音樂一次次熱烈,讓學生聯想到人們的心情,從景到情,學生的情感得到了昇華。)

(4)再次完整欣賞A段,邊欣賞邊隨音樂律動。

(設計意圖:讓學生手舞足蹈的表現音樂,感受更加深刻。)

《春節序曲》教學設計2

教學説明:

本課內容是上教版七年級第一學期第四單元《節日歡歌》的第二課時,課堂中選取反映節日題材的音樂作品中的優秀作品。在課堂設計中,學生通過聆聽導入、名曲賞析、活動體驗等多種環節,熟悉優美的民族音樂,從中領略民族音樂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特徵,同時以節日音樂中的歡樂情緒感染學生,使學生具有熱愛生活,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良好品質。

教學內容:

1、聆聽歌曲《好日子》,通過喜慶的情景導入。

2、《春節序曲》作品賞析,瞭解並掌握音樂作品的情緒、調式等。

3、學生通過體驗拓展,以不同的形式感受節日的喜慶氣氛。

教學目標:

1、在欣賞《春節序曲》中感受音樂作品歡樂、熱烈的情緒,使學生產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具有樂觀向上、熱愛生活、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健康心態。

2、在對比、欣賞、聆聽和實踐體驗中瞭解掌握五聲調式的基本結構,初步認識三段體。

3、通過交流、體驗活動、表演、師生評價等方式來完成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激活學生的欣賞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在聽賞《春節序曲》過程中,感受音樂歡樂、熱烈的情緒。掌握五聲調式的基本結構。

教學方法:

聆聽欣賞法、比較法、情景創設法、實踐體驗法等。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打擊樂器、扇子等道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播放歌曲《好日子》一段MTV,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使他們充分進入喜慶氣氛之中。

2、《好日子》把我們帶進了節日的歡樂中,我們知道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喜慶的氣氛。(舉例)

3、由欣賞的感受導出課題:節日歡歌——音樂欣賞《春節序曲》

二、名曲欣賞:

1、欣賞全曲,設問:請同學們感受音樂展現的是怎樣的場面,可以想象描述一下嗎?(播放《春節序曲》MTV)。

2、分段欣賞:

引子:音樂的情緒、速度、節奏等如何表現的?

第一部分:(共2個主題)

請學生比較兩個主題有什麼區別?在這段音樂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場景?你能用優美的語言加以描繪一下這場面嗎?

1)第一主題鑼鼓喧天的感受,你能用老師提供的打擊樂器(鑼、鼓、鈴、三角鐵等)表現一下過節的喜慶氣氛嗎?

2)第二主題出現了載歌載舞的場面。分析一下音樂的調式特點。(五聲宮調式)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的音樂在旋律設計上出現哪些音樂要素的變化?(提示:節奏、速度、節拍、情緒等要素加以理解),學生唱一唱旋律。

請同學們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樂的美。請幾個女生帶領舞蹈。(老師提供扇子等道具)

第三部分:

請學生感受其音樂特點——體會到是第一部分的縮短再現。

3、整首樂曲的結構是:引子 A+B+A,(學生初步認識三段體的曲式結構)。

4、認識音樂家——簡單介紹李煥之。(課件展示)

5、完整的欣賞一遍,感受音樂帶來的節日喜慶,並區別出不同的主題表現。

三、拓展活動:

小組討論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現節日的喜慶氣氛。

三個小組的拓展活動:樂器組、歌唱組、舞蹈組。

四、互評小結:

學生互相點評剛才小組表演的效果,並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春節序曲》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湖南湘教版第七冊第十一課音樂欣賞《春節序曲》P51

教材簡析:

《春節序曲》是《春節組曲》中的第一樂章,是李煥之創作的一首家喻户曉的具有濃郁民族音樂特色的西洋管絃樂曲。作者以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為題,展現了一幅革命根據地人民在春節時熱烈歡騰的場面以及團結友愛、互慶互賀的動人圖景。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春節序曲》體驗與感受過春節熱鬧的場面。

2、通過聆聽《春節序曲》,體會樂曲的情緒,熟悉主題旋律。

3、通過學生的參與欣賞,初步分析作品的結構,用多種方式表現音樂,創造性地參與表現活動。。

教學重點:

能在樂曲中感受春節的喜慶氣氛,並在各種活動中表現。

教學難點:

感受不同節奏、速度在樂曲中的不同表現。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絹花、打擊樂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導入新課:

導入播放歌曲《歡樂中國年》師生隨音樂節拍拍手,動一動。

師生問好

介紹樂曲作者和創作意圖

1、聆聽樂曲《歡樂中國年》,隨音樂放鬆(課件)

2、聆聽

通過多媒體,播放歡快的歌曲,既讓學生放鬆了心情,又引出了過新年進入課題。

瞭解作者和作品取材,創作意圖

二、初聽音樂,感受樂曲情緒

1、聽全曲

提出問題:

仔細聽一聽這首樂曲的情緒是什麼樣的,你們聽完之後有什麼感受,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樣的景象?

這首樂曲可以分為幾部分?你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1、 聆聽

2、回答聽後的感受

引導學生關注音樂,展開想象,歸納出對樂曲的總體印象。

三、復聽音樂,劃分段

1、復聽全曲,提出問題

為什麼呢這樣劃分?你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2、仔細在感受一下為什麼劃分為三部分。

1、 生聽後回答,説説劃分的理由

2、再次感受

通過聽、分析、討論、等方法感受和理解音樂。感受樂曲濃郁的民族風格。

四、分段欣賞,感受旋律、節奏、速度、力度及所表現的情緒方面的不同以及瞭解樂器的演奏。

(1)聆聽第一樂段

提出問題:下面一起來聽一聽第1樂段,你覺得這個樂段的情緒、力度和節奏是怎樣的?(播放一段樂曲)

你覺得這麼熱鬧的場面如果用圖畫來表示你覺得用什麼顏色最好?生:

紅,粉。

師:

如果用線條表示呢?

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畫一畫

(2)欣賞第二部分主題旋律

提出問題:第一樂段聽完了,接下來我們在來欣賞第二樂段,聽一聽這一樂段的旋律跟第一部分由什麼不同。(播放二樂段)

這一段的旋律十分抒情優美,節奏舒展,速度徐緩,與第一部分形成對比,那麼聽到這一段的樂曲,你彷彿看到的.是什麼樣的畫面呢?

這段用線條表示的話,你覺得用什麼樣的線條好合適呢?

5、哼唱主題

(1)師範唱

(2)用da哼唱主題

6、我們剛才哼的主題出現了幾次,分別用什麼樂器演奏。讓我們再聽一遍。

雙簧管、大提琴、小提琴

7、學走秧歌步(跟主題走)

這麼美得旋律老師忍不住想跳一跳秧歌舞了,你們想不想學一學。

秧歌的基本步伐叫:

四方步。

(師示範:

1、正面一遍,背面一遍 2、分解動作兩遍 3、加快速度兩遍 4、播放音樂原地來一遍)

8、跟着音樂走秧歌步 (第一次女生走,第二次男生走,第三次大家一起來,在跳的過程中用da唱模唱旋律)

1、 聆聽,説一説

2、 感受

3、 畫一畫

4、 聆聽

5、 想象

6、 畫一畫

7、 唱一唱

8、 認識樂器

9、 律動

11、全體同學合作

熟悉樂曲的主題旋律,感受其情緒。

利用比較法加深對音樂要素的理解,瞭解作曲家的創作手法,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音樂。

通過了解作品,認識管絃樂隊中的樂器,並通過“秧歌”來參與、感受音樂。

(五)欣賞第三樂段

提出問題:請你聆聽這段音樂,邊聽邊想,這一段和我們剛才聽到的哪一段相似,又有什麼不同、情緒是怎樣的?你是怎麼聽出來的?你有何聯想?

2、小組合作表現作品

1、 聆聽

2、小組合作

幫助學生記憶各段音樂主題,理解樂曲情緒的變化發展。掌握復三部曲式結構的知識。

全體學生參與,從而達到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

(六)師小結(再次聽賞全曲)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春節序曲》這首樂曲它不光適合春節,在各種喜慶的節日我們都可以用到它。比如奧運會,世博會等活動,讓我們在這喜慶的音樂中結束今天的課吧,同學們再見!

再次聽賞全曲

  教學反思:

課前我先播放一首喜慶節奏歡快的歌曲,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也能很好引入課題。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如説説過年的習俗等,使學生即欣賞了樂曲,又瞭解了過年的各種習俗,更加熱愛生活。

這堂音樂課以欣賞為主,“動”、“聽”結合。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式。為了使學生理解音樂,我採用了以下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一、用不同的打擊樂、律動來表現音樂的分句。從仔細觀察教師的表現,到親身體驗音樂樂句的不同表現,學會分析音樂段落,充分體現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性。

二、課堂交流,及時鞏固了課堂教學,進一步加深了對音樂的理解,檢查了學習效果,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這節課上,通過“組織教學”、“情景導入”、“主題音樂學習”、“知識拓展”、“體驗表演”、“課堂小結交流”六個教學環節,一步一步走進音樂。從感知到進一步的體驗,再到更深層次的理解,體現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不但能表現音樂,還能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

《春節序曲》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分析

《春節序曲》是李煥之《春節組曲》中的第一樂章,作於1954—1955年間,這一樂章廣受人民的喜愛,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樂曲以我國民間的秧歌曲調、節奏及陝北民歌為素材,通過熱烈歡快的大秧歌的場景描寫,生動地體現了我國人民在春節是熱烈歡騰、同歌共舞的情緒。

學情分析

①多數學生的性格較為內向、表現欲不強、缺乏勇氣。但在平時的教學中,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內容入手,通過情境創設法、遊戲法、比賽法、集體合作創編表演法等形式進行教學,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本節課的導入部分,採用了學生非常熟悉的春節聯歡晚會的錄像,很好地渲染氣氛,巧妙地導入了新課。

② 很多學生的膽子較小,有從眾心理,因此在本堂課中,我設計了集體合作表演的形式,這樣就可以讓全班同學都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讓學生體會相互合作所帶來的快樂,並對學生的創作成果多給予讚許,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目標

1、欣賞管絃樂曲《春節序曲》,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喜慶氣氛,並在積極參與中感知這類題材音樂作品的多種特點;樂於與同伴一起交流歡快節日題材的歌(樂)曲的感受和見解,主動、自信地參與到表演活動中。

2、在聽、唱、賞、奏、創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中感悟和“歡快節日”這一主題相關的歌(樂)曲的情緒和風格特點。

3、初步瞭解《春節序曲》的作者、創作背景、曲式結構等相關知識;能哼唱樂曲的部分主題;瞭解管絃樂隊中幾種樂器的音色。

重 難 點 分 析

教學重點:聆聽樂曲,感受、體驗音樂內容和情感,理解其音樂風格。

教學難點:辨別樂曲的曲式結構、記憶主題旋律,準確理解樂曲的音樂風格。

教學策略分 析

以學生熟悉的春節聯歡晚會零點鐘聲為導入口,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聽、動、演、賞、唱、奏等形式,讓學生感受歡樂節日的熱烈氣氛,親身體驗陝北春節情境,並結合現代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通過分組創作、合作表演,激發學生參與音樂創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媒體選擇

多媒體、電子琴、打擊樂器、紅綢帶、手絹、秧歌曲譜等

教學過程與手段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媒 體

設計意圖

導 入

一、導入

播放春節晚會中新春來臨時“倒計時”的視頻片段,引出話題。

欣賞

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素材入手,通過看畫面、談感想,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開學生想象的大門,自然導入《春節序曲》的欣賞。

通過導 學

二、片段欣賞

1、欣賞片段一,思考:樂曲的速度、力度、情緒特點?

2、欣賞片段二,思考:與前段相比,在旋律、節奏、速度上有

什麼不同?

3、導出課題

①提問:是否聽過?

請學生“講曲名、猜曲名、創曲名”。

②師揭示曲名

簡介作曲家和作品創作背景。

③師生互動,談談全國各地過春節時的一些民俗活動。

師小結:主要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迎新、迎禧接福等。春節的習俗豐富多彩,全國各地的春節民俗活動更是千資百態,如廣東有舞獅、做大戲、武術表演等;湖南有舞龍燈;我們崇明在年七年級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稱"開門炮",其原意是驅邪,後來就含有開門大吉、高升發財的意思。

在陝北地區,人們則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來歡度春節,那就是敲鑼打鼓、扭大秧歌舞。

三、“主題”學習

1、欣賞引子

① 聽音樂思考:描繪了一個什麼樣的場面?

② 根據老師給定的鑼鼓節奏,先邊念邊模仿演奏,再請學生進行敲擊,給音樂伴奏。

2、欣賞主題1 。

根據音樂力度的變化,學生拍打節奏,再聽音樂,想象場景。

3、欣賞主題2。

通過老師唱,學生即興表演秧歌舞后,用語言描繪剛才看到的場景。

4、欣賞主題3。

①教師演唱陝北民歌《新春秧歌鬧起來》,學生學唱前四句(主題3)。

②學生欣賞,思考:主題共出現了幾次,分別用什麼樂器主奏?

③談主題給你的感受。

四、實踐體驗

1、分組操練,教師巡迴分別指導。

打擊樂組: 創編喜慶鑼鼓節奏,並進行合作演奏。

舞 蹈 組: 生生互動學習走秧歌舞的基本步伐――“十”字步。

歌 詠 組: 生生互動學唱陝北民歌《新春秧歌鬧起來》。

2、合作表演

五、完整欣賞

思考:樂曲最後一段和哪段相似?有何不同?用字母寫出樂曲結構。

欣賞、比較,討論

欣賞,模仿伴奏

聽音樂拍節奏,想象場景

表演舞蹈,唱陝北民歌

分組練習

合作演奏

通過片段欣賞,從音樂要素入手把握樂曲的情緒,使學生對作品有一個初略的瞭解;並通過兩段樂曲在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比較欣賞,使學生感受到音樂要素對作品的情緒、風格、音樂形象的刻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簡要介紹曲作者和作品的創作背景,為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進一步體會樂曲情緒、風格、以及樂曲所描繪情景作鋪墊。

通過敲擊鑼鼓節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為後面的創編、演奏做鋪墊。

使學生在聽、動、賞中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情緒,理解樂曲,運用聯覺提高學生的欣賞與表現能力。請學生即興表演,發揮學生的特長,其他同學通過直觀感受,進行描繪,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了解主題3取材於陝北秧歌調,並通過學唱,加深學生對主題的印象,為下面的思考做準備。讓學生了解民間音樂與作品創作的關係,音樂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使學生懂得學習民間音樂的重要性。

在這一活動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意願和特長,選擇小組進行學習,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由前面的初步感受樂曲,到學生切身體驗,再到完整欣賞樂曲,逐層深入,使學生從整體上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情緒、風格以及樂曲所描繪的陝北春節情景。運用視、聽結合,從視覺上對管絃樂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課堂演練

六、課堂拓展――“小舞台” 節日歡歌大比拼

比賽規則:

① 分四組,一個裁判,一個統分員,説出什麼節日什麼歌名的同學加10分;説出節日、歌名並能演唱的加20分,要求聲音洪亮,口齒清楚。

② 以積分多的小組為勝利,比賽時間4分鐘。

歡歌大比拼

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通過比賽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欣賞一首反映春節題材的管絃樂曲《春節序曲》,感受了陝北春節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熱鬧氣氛;通過同學們自己敲、唱、跳,親身體驗了陝北春節的熱鬧、歡騰;通過進行節日歡歌大比拼,同學們對節日裏的歌曲有了更廣泛的瞭解。由此使我們深切的體會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歡快的節日更少不了音樂的陪伴,讓我們在愉快的歌聲中結束這堂課。

板書設計

一、片段欣賞

二、“主題”學習

三、實踐體驗

四、完整欣賞

五、課堂拓展――“小舞台” 節日歡歌大比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