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風俗集合15篇

來源:文萃谷 1.4W
端午節的風俗1

端午節期間,從閩南到閩北,從閩東到閩西,海濱湖汊,大江小河,幾乎都能看到競渡的龍舟,都能聽到喧天的鑼鼓。龍舟競渡俗稱“扒龍船”,龍舟的樣式、參賽人員和比賽方式等,全省各地大同小異。

端午節的風俗集合15篇

福州重龍舟競渡,舊時台江、西湖皆有之,而蘇岐特盛,龍舟長3丈多,寬5尺左右,首尾如龍形,兩側繪有五彩的龍身。劃舟手28至30人,加上司舵、執旗、鑼鼓手、放鞭炮者,合計有34至38人之多。福州沿江及臨湖的鄉社,都擁有自己的龍舟。端午節前,準備“扒龍船”的鄉社便開始集資。人們敲鑼打鼓,帶着本鄉龍舟的旗幟,挨户募捐,俗稱“採蓮”。鄉間大户出錢請“扒龍船”者宴飲的,就可坐“龍船”頭,這是一件很風光的事。坐龍船頭的人,還負責背本鄉龍船神(各鄉的龍船都奉有一種神)的香火袋,成為本鄉龍船的領頭人。“扒龍船”的場面熱烈壯觀,清代有詩云:“涼船過處水生風,鰲鼓聲喧萬槳同。若個錦標先奪得,蒲葵扇系手巾紅。”詩作者自注:“土音呼鬥龍舟為扒涼船。好事者以中扇為標系竹竿,插岸上。眾舟鼓木世爭先,以得為榮。鼓聲、鑼聲為與人聲共闐,水為之沸。”(清·董平章:《秦川焚餘草》中《榕城端午竹枝詞》)現在,福州的賽龍舟依然紅火。雖然象“採蓮”及掛香火袋的習俗不多見了,但在人員組成、訓練及參賽等事宜,仍然由各鄉村農民自發組織。

莆田龍舟船首的造型大有講究。雕成龍頭的,説明龍舟所屬的村子出過舉人,船頭齊平,上畫有龍頭的,表示這個村沒有出過舉人;船頭齊平、上畫着太陽的,表明出過孝子;船頭齊平、畫着龍頭,但龍鼻子卻又是雕成的,則表示這村出過貴人。唐代梅妃故鄉江東村的龍舟便是如此。莆田龍舟最短的是“九對”,有18名劃手,加上司鼓、司鑼、掌舵各1人,全船共21人。最長的是’十五對”,即全船劃手30人,外加3人,共33人。莆田以木蘭溪為界分南北兩洋。北洋龍舟,掌舵者是舟上的總指揮,以村中頭面人物充任。南洋龍舟,司鑼者為舟上的總指揮,也是村裏的頭面人物。競賽時,北洋在終點處立一標竿,上系綵球,以得球者勝。南洋則無,僅以先到達終點者勝。民間有《龍船歌》道:“天時好,天時好,早稻收了田插好。田工閒,扒龍船,是輸是贏無‘單倒’(方言,意為沒關係)。搶龍珠,跳龍門,‘扶背’(方言,即掌舵)須要用心思。你也爭,伊也搶,搶起大家試本事。要同心,要協力,第一船漿要齊落,你也扒,我也扒,比賽一了也就過。伊請你,你請伊,大家齊唱龍船歌”。《龍船歌》描繪了莆田龍舟競渡活動既激烈又和諧的場面。

閩南一帶龍舟競渡更為盛行。廈門、漳州、泉州每年都有規模很大的賽事,參賽者除本地之外,還有來自鄰近縣區的龍舟。龍舟造型呈長而狹的柳葉狀,船頭雕刻大龍頭,鬚眉齊全,雙目炯炯。龍頭上披掛綵綢,船兩側彩繪鱗甲。有的龍嘴還能張能合,舌頭能伸能縮。整條龍舟如活龍一般。龍舟因顏色不同而有“白龍”、“黃龍”、“青龍”、“黑龍”等名稱。也有些地方船頭安上蛙、蝦、虎等模型,稱為“蛙龍”、“蝦龍”、“虎龍”等。據道光版《廈門志》“歲時”(卷15)載:端午“競渡於海濱,龍船分五色,惟黑龍不出。富人以銀錢、扇帕懸紅旗招之,名曰‘插標’,即古錦標意。”廈門、漳州等地還在競渡終點停泊“標船”,以鴨子為標。競賽開始,一艘艘龍舟如箭離弦,飛速破浪前進,岸上觀戰者人山人海,鼓掌喝彩。當龍舟到達終點時,“標船”把鴨子投入水中。龍舟上的健兒紛紛跳往水中追捉,觀眾吶喊助威,極為熱鬧。

端午節的風俗2

端午節由來跟很多文化名人有關,這些文化名人大都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都是忠孝之人,二就是跟“水”有關係:屈原投江,伍子胥死後被扔入水中,曹娥是投江救父。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為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

北京文人有端午節到二閘三忠祠上香的傳統,祠內供奉諸葛亮、岳飛、文天祥。祠院寬敞,祠後有濯纓亭正臨通惠河邊。

端午節的風俗3

端午節成為一個節日,民間有多種傳説,但多數人認為,端午節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淨直臣冤。

唐代詩人文秀的這首《端午》詩,明確指出了端午節的起源是“萬古傳聞為屈原”。

據樑代吳均所著《續齊諧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指農曆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民間也有傳説,戰國時代,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年輕時輔佐楚懷王,頗得重用,曾任三閭大夫等職。他主張舉賢任能,革新政治,和齊國結盟,抗衡秦國,由楚國來統一中國,後遭奸佞讒言而去職。楚懷王去世後,由其子接位,誰知他比父親懷王更加昏庸,不但不採納屈原的主張,還將屈原趕出京城,常年放逐在外。後來秦將白起率軍攻入楚國都城,屈原聽到郢都陷落的消息,萬分悲痛,終於自投於汨羅江而亡。他寫出《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著名的詩篇,在我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

人們説屈原投江自盡的消息,十分震驚和悲痛,都紛紛是船來救。民眾為了打撈其遺體,一邊把五色絲線包的粽子扔入江中餵魚嚇,免得它們咬傷屈原的遺體,一邊競相划船尋找。從此以後,端午龍舟競渡便成了民間的風俗。而以粽子投江,也成了對屈原的祭祀活動。

莆仙民間還傳説:夏禹治水時,毒蟲被水浸四起,百姓紛紛起來清除,並稱五月為“毒月”。莆仙端午節,從五月七年級至初五皆有過節,民間稱為“五日節”,與宋朝宮廷中慶賀五日節會相似。

端午節在莆仙民間是一個大節。從五月七年級至初五,莆仙民間流傳着一首歌謠是:“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莆仙水特產‘小麥螺’),初四艾(艾草),初五爬(莆仙方音,‘爬’即劃,划龍舟)一日,初六嘴觖觖(莆仙方音,觖即張着嘴巴,沒有什麼東西可吃的了)”。歌謠指明瞭莆仙民間端午節五日內,過節食品的俗例及其民俗活動的內容。

端午節期間,莆仙家家户户都要在門框兩邊插上菖蒲和艾草,以驅邪避毒。相傳媽祖曾以菖蒲熬湯為莆仙百姓治病,並以菖 蒲九節,貼病者門首,以驅邪消災。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正日。中午家家户户吃過湯麪後,就準備沐浴。據説,初五這一天的午時,百草盡吐芬香。因此,人們都盛水於桶,置於庭中。不少人家還從山上採摘或購買的“午時草”(蒲香、蛋草、番石榴青枝葉、菲子草、枇杷青枝葉、黃豆枝葉及豆莢等),用午時日曬的水和“午時草”燒煮後,讓全家人沐浴。一些山村在人還唱“雄黃酒”,並將酒灑在牆角殺蟲,小孩還要在腋下、肚臍和耳朵後塗上“雄黃”粉,以壯身祛病。許多小孩還在脖子上或衣釦上掛着用五色線編織成網形的長香袋,裝上鮮桃子和用五味湯煮熟的黃雞蛋,也有的裝上小香丸(莆仙方音,“避毒丸”),以避邪長壽。

端午節那天,莆仙沿海和平原有溝渠溪流的一些鄉鎮還舉行盛大的划龍舟活動。莆仙的龍舟有兩種式樣:一種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龍頭的龍舟,百姓稱其為“雞公仔”,意即雄性的龍;還有一種船頭是平板式的,龍頭形象是彩畫板面上,人們稱其為“齊頭船”或“剃頭刀”,意即雌性的龍。競賽時,通常都用昂頭的龍舟。舊時,民間由於宗族幫派作崇,舟賽中常引起爭端,甚至發生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消除了舊時的那種不良風氣,龍舟競賽也成為政府、文化、體育部門所提倡且倍受人們喜愛的一項水上體育活動。每年端午節前後,莆仙各地都有組織地舉辦龍舟競賽。莆田曾舉辦過“媽祖杯”國際龍舟競賽,港、澳、台地區及東南亞等國家都應邀踴躍參賽,盛況空前。

漫話莆田民間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俗稱端陽或重五、重午。興化方言稱“午日節”,也叫“五日節”。

在莆田民間,端午節按照“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初六嘴空空”的程序進行。在節前,農家巧婦要用五色線為孩子織結長網袋裝熟蛋,織結小線袋裝樟腦丸,縫黃布虎,繡八卦圖,裁新衣裳。節日裏先磨米蒸糕,備料包粽,以備祭祖。又以沿海地區特產麥螺為節日佳品,還流傳美話,曰:“五月九年級吸食麥螺,會增長脖子,醫治短脖病。”初四清早,各户在門、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還在大廳中張貼“鍾馗”像,除鬼孽、保平安。據傳説:唐朝鐘馗學識深,武藝強,因為相貌醜陋,武舉沒有考中,自感臉面無顏而撞殿前的假山間,後來陰魂不散,夜夜溜闖殿院,太監洞察詳情,稟報了唐明皇,皇上即命畫工,繪畫鍾馗像,留在宮中除邪、護衞宮庭。

初五早,人們紛紛上野外,挖集“午時草”(即各種藥草),如蛋早、慕香、野艾、鬼針草、一點紅、木荷、龍牙草、積雪草、澎蜞菊、麥穗癀、稞葉……採集了一大筐,還有大蒜、雞蛋、鴨蛋,全部洗淨,置於露天處“曬午時”,午後,裝入大鍋燒“午時水”,以備全家人洗澡、清潔肌膚,消除疾病,再且百草百藥,以藥草蒸蛋,蛋吸入百味草中的藥理性能後,人吃了“午時蛋”,能殺菌、消病、健身,又曰:“吃午時蛋能頂雷陣雨。”初五忙了大半天,午餐吃頓美味水面,隨後洗澡。小孩洗完澡,要在肚臍、脖子、耳朵、額上抹雄黃(礦物名,橘紅色,中醫學上用為解毒、殺蟲,外用治疥癬、惡瘡、蛇蟲咬傷症),穿新衣,胸前掛樟腦丸、黃布虎、八卦圖和一串午時蛋,既好看又好吃。四鄰小孩子,聚集在一起相互比較,充滿節日的快樂。

端午節的事務,家庭婦女一概充當廚師的角色。村裏的男人則忙碌於組織“劃龍船”。船隊員先把船抬到村前大溝中,兄弟村請船,舉行友誼賽,廚師煮龍船飯、請客,非常熱鬧。那時的“龍船”,有高伸圓正龍頭的稱“老船”,象徵該鄉已有出仕;另一種是翹起平頭畫龍臉的稱“齊頭船”。每一龍舟隊員22人,船前部掛村旗,旗後一人大搗船鼓,兩邊各有十人划槳,船尾一人撐大槳。進行龍舟賽時,敲船鼓鼓勁,村民站滿溝岸高聲吶喊:“老船頭點點,齊頭船劃亦緊。”(方言“劃得快”與“點點”有壓韻)以示助勁。賽龍舟活動搞得熱火朝天。過了夏季後,龍船鼓收起,龍船抬返大祠堂裏,伏架於廳邊,待來年端午節時再使用。

端午節的風俗4

桂林端午習俗一:賽龍舟

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灕江碼頭就搭起一道道青龍、黃龍雙龍戲珠的彩門,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彩球在空中飄飛,江面上一片喜氣。端午節龍舟競賽就在灕江上進行。

桂林自古就有十年一大扒,五年一小扒的賽龍舟風俗。過去,划龍舟除紀念屈原外,還有祝福年成好,禳災除難的意義。每逢戊年一屆的龍舟盛會,還在正月七年級,各村、各街都要舉行“開鼓”儀式。“開鼓”這天,青年們都集中在本村、本街的廟宇前,開始鳴炮,擂響划船鼓、敲響划船鑼、唱起龍舟歌,熱鬧聲引來了鄰村的男女老少都來參觀、祝賀。開鼓是劃龍船的信號,各龍船兄弟也互相祝賀,以增進友誼。

端午節的風俗5

  粽子

“五月五,過端午;拉露水,插艾蒲;吃粽子,系五索;戴個荷包香馥馥。”這是一曲曾在舊時青島廣為流行的'端午節歌謠,唱出了過端午節各項豐富有趣的民俗活動。據《荊楚歲時記》記載,最遲在南北朝時期,農曆五月初五已經成為大江南北中國人共同的節日了。舊時青島的端午節民俗不僅豐富有趣,而且還具有膠東一帶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

  拉露水

青島端午清晨,少男少女多結伴到野外拉露水,即用手絹把莊稼苗或草葉樹葉上的露珠採下來,用它擦眼擦臉,據説端午露水擦眼不得眼疾。少男少女還把拉的露水帶回家,給老人擦臉擦胳臂,據説可一年不生瘡疤癩癤,這一風俗在膠東半島曾經盛行。

  插艾蒿

人們拉露水回家時,常常要採些艾蒿帶回家,插在屋檐下、門窗上,因相傳插艾蒿可以驅蟲避邪。《膠澳志·民社志》轉錄舊縣誌記載:端午節“門懸蒲艾,人簪艾葉,兒女系五色絲於臂,以辟邪。”這一端午習俗至今仍在青島民間沿襲。

  系五索

端午節系五索也是古俗,清代《即墨縣誌》記載:“兒女系五色絲於臂以辟邪。”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紅、綠、黃、白、黑為吉祥色。這天家長給兒童手脖、腳脖、手指上系五彩線;給女孩子髮髻上插艾葉和石榴花;少男少女佩戴各式各樣裝着藥材的香荷包等。這既可以驅邪,又是很吉祥的裝飾品。

清代《即墨縣誌》記載:“端午食角黍、泛雄黃酒飲之。”舊時青島民諺:“吃了端午粽,就把棉襖扔。”角黍即粽子,舊時青島人多吃用大黃米加大紅棗包的粽子。每年一到臨近端午節時,城鄉集市上便有了賣蘆葦葉和波羅葉的商販。端午節前包粽子是一項很有意思的節令活動,一家大小不論是會包粽子的還是不會包的,都圍在一起包粽子,説説笑笑特別開心。

另外,粽子鍋裏煮的雞蛋有一股淡淡的葦葉清香氣味,特別好吃。端午節親友鄰里之間互相贈送粽子、雞蛋,是一項人情味很濃的社交活動。即墨人過端午還吃一種荷葉形的麪食“荷葉”,端午節時還多喝雄黃酒,兒童不能喝酒則將酒點在耳孔裏,相傳此俗可以闢蟲蛇。

端午節的風俗6

喝雄黃酒

老北京人還有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古詩云:“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説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黃酒灑在牆角、牀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但是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必須慎用。

端午節的風俗7

北方掛五彩絲

相比較南方的熱鬧民俗,北方的端午節氣氛越來越淡化。民俗學家烏丙安説,在古代北方,每至端午,人們要塗飲雄黃酒,在手足腕處系掛五彩絲。

在北方,有佩戴鍾馗祛五毒辟邪的習俗,不過現在逐漸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所替代。五毒肚兜一般都是長輩送給孩子的,其顏色鮮紅,上面繡着蜈蚣、蠍子、蛤蟆、老鼠和蛇5種毒物,據説可以驅毒辟邪。五色絲線也是人們端午節辟邪的一種方式。將紅黃藍綠等各色絲線編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腳腕上,美觀精緻。

騎射活動是北方端午民俗的代表

烏丙安説,我國北方各民族沒有端午節競渡習俗。但是,在遼、金、清各朝歷史上都有端午節,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後的八旗將士馳馬射柳、打馬球的競技遺俗。

馳馬射柳在端午節清晨舉行,先將柳樹幹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為靶心。然後參賽者依次馳馬拈弓射削白處。射斷柳幹後馳馬接斷柳在手者為優勝。這種節日競技相沿成習,直至清末。

端午節的風俗8

端午節就快到了,我來到祖母家。祖父祖母都忙開了,整天忙裏忙外,也不知道他們累不累。

祖父在收集五端,五端是哪幾樣東西呢?它們是:艾草、菖蒲、龍船花、石榴花、蒜花。祖父不到一天就採購到了。啊,讓我找十天半個月也找不到,也不是我笨,其實就因為我沒有見過,所以才不知道嘛,自然找不到哦。祖父説要休息一下。祖母也出去了,回來的時候,帶回了粽葉、肉、蠶豆、糯米。我猜祖母是包我的最愛——肉棕子。我神不知鬼不覺,突然蹦了出來,把祖母嚇了一跳。祖母把肉放進醬油裏,然後又把蠶豆弄成了豆瓣兒。祖母才開始包粽子了,太有趣了,我目不轉睛地觀察着。粽子包好了,祖母把粽子放進鍋裏,不一會兒就好了,我吃了好幾個粽子,令我回味無窮。我還要吃,祖母不許我吃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出去了。出去的時候。無意發現祖父在插五端,我説:“祖父,你插這個叫無端的東西,要幹什麼呀?”祖父説:“不幹什麼,聽説這個能避鬼神呢?”父親笑了起來:“你別亂説話呀,不要讓她笑掉大門牙。”“祖父,原來你是騙我的,我不理你了。”我無話可説。“誰説的,這是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傳下來的。”祖父生氣了。父親把我拉進房間裏,説:“你別和祖父吵了,其實那就是驅趕小蟲用的啦!”我好像有那麼一點沒變了,慢吞吞地説:“哦!”

第二天早晨祖母給我戴五色線,我説:“難看死了,像什麼東西呀?”祖母説:“別亂説,這是長命縷,能保你長命百歲的。”我啞口無言。快到學校了,我偷偷把它放進衣袖裏,到班級了,我看見大家都戴着五色線,於是把它拉了出來,看看誰的美。

原來端午節有這麼多的風俗,我現在才知道呢。

端午節的風俗9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就是過節平常就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説起粽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就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説就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然而今後一向帶着,據説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就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就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就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節的風俗10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母親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姥爺、姥姥插茱萸。只見姥爺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裏唸唸有詞,然後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姥爺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後,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後下來。

我們和姥爺在遠處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着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説“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故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因此,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的風俗11

甘肅隴南,比如説崔皓景的老家康縣,用的是艾草,端午每年都會不一樣,但是家家插的都是艾草。每年那一天大人都會起早自己去折或者到街上去購買。之後才是粽子、雄黃酒、五彩繩、粽子。

蘭州端午這天忙着防瘟驅蟲、趕做花飾荷包。一大早,人們開始打掃衞生掃院子、灑水,同時將艾草、柳枝,注意是柳枝,懸在大門之上。由於這一時節天氣變熱,端午節便成為人們主動防疫

靜寧縣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

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在民勤、民樂、秦安、莊浪等地區,家家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的民俗;

敦煌、瓜洲、嘉峪關、酒泉、臨夏地區盛行野外遊玩,穿新衣稱“遊百病”。

另外,端午節的食俗以吃糯米粽子、甑糕為主,農村地區也有吃油餅的習俗。社火也是端午一種民間的文化娛樂活動,每逢春節或重大節日,在甘肅各地的農村都有社火表演,稱為“耍社火”。社火是由村鎮組成的集體活動,因表演時常常伴有煙火,而稱之為“社火”。還有唱戲也是其中一項。

端午節的風俗12

桂林端午習俗二:掛艾葉

每年端午節,桂林一帶的百姓家、總喜歡掛艾葉和川福劍在大門口。為什麼要掛這些東西呢?這可就牽涉到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是唐朝未年,黃巢率領的農民起義軍英勇無比,殺得唐王朝的部隊節節敗退。這樣一來,唐王朝的官兵、看見黃巢的部隊,如同看見魔頭。他們紛紛傳謠:黃巢殺人八百萬,他那把寶劍一出鞘,對方就要人頭落地。

後尾,黃巢的娘也聽説了這話,她老人家不相信,對黃巢説,要看看他那把神奇的寶劍。黃巢不肯、一再勸阻,他母親也蠻固執,就是要看。黃巢只得歎了一口氣,説道:“母親大人,休怪孩兒不孝了。”當黃巢無可奈何地把劍剛抽出兩寸來長時,只見寒光一閃,他母親的頭就滾落到了地上。黃巢見了,悲痛萬分,但人死不能復生,他只好叫部下隆重地安葬了母親。

這一下,黃巢的寶劍越傳越神了,有的説,黃巢的寶劍會飛,誰要和起義軍作對,誰要魚肉百姓,就取誰的腦袋,那些為富不仁的豪門大户,聽了這些消息,更是膽顫心驚。怎樣才能保住自己的腦袋呢?他們派出家僕四出打聽,弄了好久,才曉得只要在家門口掛上艾葉和川福劍,就可保安全無事了。於是,他們趕快照此辦理,收斂了往常的凶氣,裝出副和善佬的樣子。後來,黃巢帶兵經過時,他們才沒掉腦袋。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黃巢為了避免濫殺無辜,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叫手下人告訴沿途經過地段的善良百姓,只要他們在門前掛上艾葉與川福劍,起義軍就不會進他們的家門。

從那時起,端午節掛艾葉和川福劍的風俗就傳下來了。

端午節的風俗13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時節歷來就有插艾葉的習俗。這是因為端午前後,艾葉長勢正盛,新鮮艾葉散發出的強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殺菌素,能有效起到驅蚊殺菌的作用。

古時候,湘潭出了一個很能幹的人,姓趙名申喬,人們都叫他“趙撫院”。他爹八十歲那年生下了他。申喬五歲讀書,非常聰明,四書五經過目不忘,十八歲中舉,當了湖南巡撫。

找巡撫上任後,清正廉明,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有一年,長沙市嶽麓山的一個山洞裏,出了一條大蟒蛇,這條蟒蛇經常變化為一個老和尚,到長沙市街上化緣,逢人便説:“嶽麓山上搭了一座天橋,凡間人要想成仙,就可以從橋上走到天堂。”很多老百姓信以為真,結果天堂沒上成,卻進了大蟒蛇的肚子。原來這天橋就是大蟒蛇伸出來的舌頭,人們從蛇舌頭走進它的嘴裏,許多人被它吃了。

趙撫院決心為民除害。他日思夜想,卻苦無良策。一天晚上,他夢見一個老叫花子走來對他説:“你想除掉大蟒蛇,只有用震天神弓和穿雲神箭,射瞎它的眼睛,再用雄黃就可以毒死它。如果它到老百姓家裏來放毒,每家每户都可懸掛菖蒲艾葉,水缸裏放些菖蒲根,可以消災免禍。”趙撫院醒來後,發現牀上果然有震天神弓和穿雲箭。原來這個老叫花子就是太白金星。

吃了早飯,趙撫院帶領隨從,身背震天神弓,腰佩穿雲箭,走到嶽麓山,果然看見一座青石板天橋。他腳穿釘鞋走上天橋,用勁一踩,石板橋軟綿綿的。邪不壓正,大蟒蛇害怕了。趙撫院抬頭一看,嶽麓山頂上有一對大燈籠,照得通明透亮。他拉弓射箭,一盞燈籠滅了,又是一箭,另一盞燈籠也熄滅了,這時天橋也突然消失了。

趙撫院回府後,立即曉諭長沙城內各家藥店:明天有一個爛眼和尚前來買眼藥,不可把真藥賣給他,可以把一包雄黃給他。又告訴各家各户:明天門口懸掛菖蒲艾葉,水缸裏放些菖蒲根。第二天果然有一個爛眼和尚到藥店買眼藥,藥店老闆給了他一包雄黃。爛眼和尚又轉身到各家各户去放毒,從前門進,各家各户懸掛的菖蒲艾葉變成了利劍,光芒四射。他不敢從前門進,又竄入後門到廚房水缸裏去放毒,泡在水裏的菖蒲根把毒液全部化解了。大蟒蛇的爛眼睛搽了雄黃後,立即全身潰爛,不一會就死了。

這天正是五月五日端陽節,街上老百姓奔走相告,欣喜若狂,齊聲稱讚趙撫院的功德。人們趕到嶽麓山趕到蟒蛇洞一看,這條大蟒大的嚇死人。後來,人們從洞裏挑出幾十擔人骨頭和婦女佩戴的金銀首飾,被吃掉的人不計其數。從此以後,每逢端午節,家家户户門口都掛菖蒲艾葉,還要喝雄黃酒!

端午節的風俗14

端午節家家户户門前的艾葉、菖蒲

接下來的程序自然就是準備好糯米,將其洗的乾乾淨淨,再在糯米里放進蘇打和糖精(一般不加白糖,因為白糖粽子粘的沒法吃),湖南人包粽子沒有那麼多花樣,頂多再加點綠豆、花生、芝麻或者紅棗等,幾乎是不放肉的,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清淡又美味。其實有時候簡單就是美,作料太多反而失去了原汁原味。等粽子包好後,各家各户會在端午前一天下午就開始煮粽子,這一煮可不簡單,通常是12小時,還要保證火候充足,這樣出來的粽子才色象味俱全。

五月初五來臨的時候,午時或晚上,用艾葉、山胡椒等燒水洗澡,謂之浴百草湯,可免暑天生痱子。屋內外灑上一些雄黃,並以紙條作十字架,書咒語云:“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我今把草書,蟲蟻歸地府。”貼堂壁,避蛇蟻進屋。大多數地方外孫給外公外婆送禮節,女婿給岳父岳母送禮節,新婚尤厚。各家各户熱鬧非凡,其場面不亞於春節,每家每户也是大團圓,其樂融融。一家人的關係自然是密切了,就象那粘呼呼的粽子,粘連在一起,團結在一起,象徵着巨大的親情力量,感動着、保護着家庭裏的每一個成員。

在以前湖南一些地區,每逢端午節來臨,雖然要包很多粽子,但是這些粽子全不能吃,要把們投到河裏給魚吃。相傳這是為了屈原,因為人們害怕水裏的魚耳們沒有餌就吃屈原的身體,所以每年投上大量的粽子到河裏,魚兒們就會放過屈原。

湖南的端午節是非常特別的,好吃的美食,好玩的民俗,好看的景點都成了湖南端午節吸引各地人們的理由。

端午節的風俗15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説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説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説,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脱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説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把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着,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因為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説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裏,據説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裏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裏刨回來曬乾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裏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裏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説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