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花菇高產種植技術

來源:文萃谷 2.26W

花菇是香菇因受到一定特異性的環境條件的刺激而產生的,自然發生率為4~5%,生產過程中不使用農藥肥料和任何激素,不受任何污染,可達到有機食品標準,以豐富的營養和防病、健身、延緩衰老等作用深受國內外羣眾的歡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花菇高產種植技術吧!

最新花菇高產種植技術

菇棚建造

選擇向陽、通風、地勢平坦、土壤乾燥、進出料方便處建東西向菇棚。菇棚長6米、寬2.6米、高2.4米,菇棚兩端和中間用磚砌3堵牆,牆上端呈弧形,中間留2米高、0.6米寬的門,兩端門上方各留一個邊長12釐米的方形排氣孔。用竹竿作層架,每層8根,層距33釐米,共6層,可放500個菌袋,架上覆蓋寬幅薄膜。

種植時間

花菇分為春栽、秋栽和冬栽三種,一般於秋天栽種,此時所產香菇多為花菇,經濟價值較好。當日平均氣温26~28℃時,可滿足香菇菌絲體對温度的'要求。菌絲經過60~70天的生長,即可長滿袋,再經過10~15天即可完成轉色。一般11月份出菇,春節前可出2潮花菇,春節後出1潮花菇、1潮厚菇、1潮薄菇。

養料配製

以櫟木、果木木屑為主料,以農作物秸杆(大豆杆、棉柴杆)、麥麩、生石灰為輔料,其中木屑不低於70%,新鮮麥麩不少於20%。拌料時,先將木屑和其它主料倒入拌料場,堆成錐形,再把新鮮麥麩、石膏從堆頂撒向堆的四周,幹拌2~3遍,將其混合均勻,然後把可溶性的添加物如糖、磷酸二氫鉀等混合溶於水中,分次潑入乾料進行攪拌,拌料應達到“兩勻一充分”,即各種乾料混合均勻,料乾濕均勻,原料吸水充分。

裝袋滅菌

採用大袋栽培,將寬25釐米的低壓聚乙烯塑料筒膜截成55釐米長的段,然後把一端用棉線紮緊,再用燭火灼燒使之熔化呈小球狀。把培養料裝入袋內,裝料應鬆緊適當,裝好後用棉線扎口,擺在鋪有麻袋的地面上,配好的培養料要求在6~8小時內裝完。將裝好的料袋放入常壓滅菌灶內,同時將一頭封口的外套袋(袋長58釐米、寬26釐米)和脱脂棉放入蒸鍋滅菌,鍋內留20~30釐米高的空隙,用大火燒,使鍋內温度在4~6小時內達到100℃後,保持温度36小時,停火後打開鍋,待料温降至70℃時出鍋,運到接種室。

菌種接種

選用商品性好的優質品種作菌種,如087、CR-02、L867、泌陽1號、泌陽3號等。接種室需事先消毒,待袋温降到50℃時把菌種、接種工具放入室內,每間房再用0.5~1千克的甲醛進行氣化消毒8~10小時,待袋温降至30℃以下時接種。接種以後套上外袋,接種最好在晚上或早上進行,接種時每袋接種3行,每行3穴,1瓶菌種接7~10袋。

發菌管理

接種後第1~6天,每堆堆6層,關門發菌,要求室温不高於28℃,相對濕度不高於70%。第7天翻堆,第7~14天,每堆堆5層,保持室温24~27℃,每天通風2~3次,每次0.5~1小時。第15天翻堆,並鬆開外袋扎口增氧。第16~19天,保持室温23~25℃,每天通風2~3次,每次1~2小時。第20天,脱去外袋,用牙籤在菌絲周圍袋上刺3~4個孔,孔深1釐米左右,以不觸及生料為宜。第21~29天,穴間菌絲即可相連,此時應保持室温在22~24℃之間,相對濕度在70%以下,並加強通風,降低堆層,防止高温燒袋。第30天,用毛衣針在菌穴周圍袋上刺5~6個深2釐米左右的孔,並及時翻堆散熱,第40天,用筷子刺孔若干個。第50~60天,當袋面有瘤狀凸起時,必須及時排出袋內積水,使菌袋錶面逐漸轉色。

催蕾管理

將已轉色的菌袋移入菇棚,白天蓋膜增温,使棚內温度保持在18~22℃之間,空氣濕度在85~95%之間。晚上10時開始,打開菇棚40分鐘,使棚內温度下降到10℃以下,以造成晝夜10℃以上的温差。這樣連續處理3~4天,可使菌絲扭結形成原基。這時,再將棚內温度控制在15±3℃範圍內,不久原基就轉化為菇蕾。當菇蕾直徑達0.5~1釐米,將菌袋微微頂起時,及時用刀片在膜上割1個“人”字形孔,讓菇蕾從割口自由長出。當菇蕾長到直徑2釐米時,開始培育花菇。

出菇管理

1、當菇蕾長到3分成熟時,及時掀開薄膜讓微風吹蕾。當菇蕾長到4~5分成熟、尚不見花菇時,及時讓陽光透進菇棚內,並加大通風量,促使花菇形成。當菌袋含水量不足菇蕾缺水或風速大菇蕾易脱水收縮形成花菇,此時要及時蓋膜,讓其生長髮育。

2、在出菇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在50~70%之間,防止濕度過高,難以形成花菇。形成花菇後要停止噴水,遇陰雨天要及時蓋好陰棚和薄膜,對未成熟菇蕾任其長成普通香菇,對接近成熟和已經成熟的花菇要在雨前採收並及時烘乾,防止花菇裂口癒合。

3、為了使採收花菇後的菌袋能再出菇,要及時補足水分,一般可採取浸泡或注射的方法,升高棚內温度到24~27℃,濕度為75%~85%,養菌7~10天。養好菌後補水,使菌袋含水率達到50%55%,從第三次補水開始,每次補水時需添加菇類營養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