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教學設計大綱

來源:文萃谷 1.86W

風箏教學設計大綱

教學目標

① 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②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親情的含義;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

①佈置預習:反覆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出問題。可從網上查閲魯迅的資料,準備交流。②預習課後練習二,準備與同學們交流。

教師

①教師應多準備一些資料,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②把課後練習融於教學的過程中。③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提出問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

一、導人

看到美麗的風箏,聽着動聽的歌聲,肯定溝起你哪些想象?

同學們説得很好,風箏給了我們那麼豐富的內容,有喜悦、興奮的感受,有難忘的故事,下面我們來學的是魯迅先生寫的《風箏》,看看風箏在他的心中引起怎樣的情感反應。 驚異 、悲哀

二、先來説説你所瞭解的魯迅

(因為魯迅就説過知人論事説,要看一個人的作品,先來了解一下這個人)

三、字詞落實:本文寫與一九二五年的一篇白話文,許多語言習慣與現在已有所不同,讓我們產生美好、喜悦感情的風箏,文中的句子作者魯迅心中的感受如何?

[板書課題並出示目標。]

文中寫了“我”、“小兄弟”,畫出描寫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説説作者為什麼把往事的回憶放在這樣的畫面中展開?(多角度討論探究)

1.為什麼“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驚異”,為什麼“悲哀”。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卻是肅殺的嚴冬。故鄉的風箏時節,楊柳發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驚異於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放起風箏來了。“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這一幕永遠無法補過。説“驚異和悲哀”,從結構上説,是為了引出下文。

a.這篇課文回憶的是什麼事情?請你概述一下。

b.聽讀課文以後,你有哪些感受?

(教師可針對學生不同的感受啟發提問)為什麼“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事隔幾十年為什麼要討小兄弟的寬恕?為什麼説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魯迅對待自己的錯誤態度與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小兄弟為什麼全然忘卻,毫無怨恨?

c.課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大家一起研討。

學生聽讀課文後,討論回答,學生間相互評論、補充.教師再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幫助學生多角度地理解課文。

[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的意藴很豐富。有手足情;遊戲對於兒童的意義;“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無怨恨的思想內容。又集中表達了“我”的驚異、悔恨、補過、悲哀的情感。抓裝我”情感經歷這條主線,為感悟課文思想內容做準備。因初步感知,教師要及時引導,尊重學生獨特理解。

3.文中往事描寫集中在哪些段落?

問:出示幻燈1、這兩段中哪些詞語或句子寫得非常生動?説説你的理解?

4、想象一下當時的小兄弟的感受。

寫風箏事件的兩段文字,感情-色彩似乎挺複雜,該怎樣體會?

的確挺複雜。魯迅是用今天的眼光去觀照當年的情景,但是寫的又是當年自以為是的行為,所以褒貶的色彩挺複雜。試看他寫的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憐的。放風箏,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動活動,本是大有好處的,可是因為兄長不允許,只得呆看人家的風箏。他有時驚呼,有時跳躍,天真活潑的兒童天性躍然紙上,這本是極正常的,而“在我看來卻是笑柄,可鄙的”,一臉嚴冬般的肅殺,連看看風箏,連驚呼跳躍都加以鄙棄。魯迅把這樣的壓制寫得多麼嚴酷,這裏隱含着對小兄弟的同情,對自己深深的自責。

寫小兄弟偷做風箏,隱隱寫出了兒童的動手能力。上文寫蟹風箏、蜈蚣風箏、瓦片風箏,小兄弟做的卻是蝴蝶風箏,可見他聰明肯動腦筋,很會設計。這樣有益身心的正當行為而要偷偷來做,實屬可憐之至。褒揚與同情是可以體會得到的。作者把自己寫得猶如凶神惡煞,以破獲祕密為滿足,以摧毀小兄弟的心血為勝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態神氣活現,魯迅是在自責當年扮演了精神虐-殺者的角色。最後“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裏。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看見”。小兄弟的痛苦我們可以想像得到,而自己則是冷酷無情,這裏含着同情、後悔與自我譴責之意。

自主質疑,合作探究

學生四人小組設疑,可小組內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

1、“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2、聯繫全文,結合自己的實際,你認為這樣 做好嗎?

3、讀了文章後你有何感想?

(可請學生把問題記在課堂筆記本上)

作業:1、你與家人有過沖突或誤解嗎?你感受過其中的親情嗎?寫一寫看。

2、作業本

③為什麼説“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近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北京天空中盪漾了”?

師生討論後,教師加以評述。

[教師小結]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風箏所引發的驚異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畫面裏展開了對往事的回憶,使現實中嚴冬的“寒威”與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襯,既增添了回憶往事哀婉動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帶上幾分明麗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滿黑暗現實、嚮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佈置作業

①精讀課文,再提問題,繼續研討。

②課後“讀一讀,寫一寫”。

閲讀《滿天的風箏》,説説文章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第二課時

繼上節課的學習基礎,進一步探究疑難。

導入:上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中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明白了遊戲於兒童的意義,感悟到魯迅嚴於解剖自己、知錯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驚異、悲哀到後悔自責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經歷,初步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麼,我們從中還能感悟些什麼?本節課繼續研讀課文。

精讀課文

教師朗讀指導(聲音、語調、速度、感情)。

指名朗讀課文(3—12段),對課文主體內容再’

交流探究。

朗讀時,可分讀、齊讀或重點讀。

次整體感知,同時佈置思考問題準備

在預習與思考前提下,小組內交流,選共性和有代表性問題合作探究。小組之間相

互派代表問答,教師引導深化,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應引導學生解決好如下問題):合作探究

學生可邊讀邊思考或讀完整體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第一組:

O從語段中找出描寫小兄弟觀望他人放風箏的語句,分析一下作者從哪幾方面寫的?他為我們勾畫了一個什麼樣的兒童形象?對小兄弟流露出什麼感情?(結合書中插圖體會)

O文中所説的“對於精神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麼?請你用自己話概括。説説作者在文中是什麼樣的形象?對“我”的描寫,流露出了怎樣的感情?這時的小兄弟是怎樣的處境?

O這部分一些動詞和形容詞用得很貼切傳神,找出來,説説為什麼用得好。

O通過3、4段的學習,你進一步感悟到了什麼?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點撥,全班交流、補充。

[教師小結]

這部分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聰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個野蠻

粗暴的“虐-殺者”,文中隱含着對小兄弟的可憐、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隱含着深深的

1自責。(第4題可放開讓學生説,教師不一定給評價)

第二組:

快速默讀,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討論。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O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行為的書,為什麼説是“不幸”?

O從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關文章主旨句子,説説反映了什麼主題?

曠我,J瞳得遊戲意義後,,心情沉重,總想補過,這説明什麼?

O待到小兄弟驚異地笑着説:“有過這樣的事嗎?”為什麼“我不覺得寬鬆反而覺得沉重”?從中你又感悟到了什麼?

教師小結:

作者一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並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

諒自己,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

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麼沉重,可見他是多麼嚴厲地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麼嚴肅認

真,他的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第三組:(教師要重點指導第三組的問題,可由淺入深引導)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O為什麼説“悲哀”是無可把握的?

O為什麼説“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教師小結]

作者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我”因無法補過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既意想不到,1“無可把握”,想擺脱也不可能了。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課文一再強調“我”的沉重和悲哀,不僅表現個人的悔恨,而是對這種普遍的精神麻木狀態的憂慮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得到極大的教育意義。

體驗拓展

O請學生根據練習三準備的作業在全班交流。

O文中説“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你小時候也做過許多遊戲,玩過不少玩具吧?請你選一個最難忘的説給同學們聽聽。

(以上練習如課堂時間不夠,可放到課後練筆中寫)r教師小結]

《風箏》不僅是表現了人內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給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題,無論從哪個角度閲讀,都有意在言外的收穫。通過學習課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麼呢?反覆思索以後並用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讓自己的感情更真摯、美好,思想更豐富、深刻。

熱門標籤